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危HPV感染与女性阴道感染性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1287名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研究对象接受HPV检测以及阴道微生态检测,将两组检测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这1287名患者中HPV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总共有301位,呈阴性的患者为986名,阳性检出率为23.39%,而这些患者中经过阴道微生态检测检查出患有阴道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总共有718位,发病率为55.79%。对比患病群体与未患病群体的阴道清洁程度,发现阴道清洁度越差的患者发病率也越高,且患有阴道感染疾病的患者高危HPV检出阳性率也要高于未患病的患者。结论:女性产生阴道感染性疾病的原因与其高危HPV检出阳性和阴道清洁度密切相关,所以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出现异常的女性HPV感染的几率也要大于一般女性群体。

  • 标签: 高危型HPV 阴道感染 阴道微生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女性高危HP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杂交捕获Ⅱ代(HC2),对6082例健康体检人群及7666例门诊患者进行高危HPV检测,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HPV感染与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在6028例健康体检人群中,高危HPV的检出率为10.53%(641/6082),宫颈高度病变(CINⅡ及CINⅢ)的检出率为27.27%,高危HPV的检出率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经统计学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666例门诊患者中,高危HPV的检出率为27.51%(2262/7666),宫颈高度病变(CINⅡ及CINⅢ)的检出率为31.63%,高危HPV的检出率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经统计学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地区高危HPV的检出率与宫颈病变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应积极开展高危HPV检测,从而有效的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高危型HPV 杂交捕获Ⅱ代 宫颈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伴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患者进行LEEP术治疗,术后6个月通过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再次检测患者宫颈癌HPV-DNA的负荷量,并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结果术前不同级别的CIN患者HR-HPV负荷量无显著性差异,术后6个月,高HR-HPV负荷组与低HR-HPV负荷组的转归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转归情况与CIN的级别并不显著相关(P>0.05)。结论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显著,并能明显降低HR-HPV负荷量。

  • 标签: LEEP术 CIN HR-HPV 病毒负荷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宫颈感染 HPV16 、 18 高危 80 例临床观察。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 宫颈感染合并 HPV16 、 18 高危 患者 86 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实验组患者 43 例,对照组患者 43 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异,( p > 0.05 ),有研究学意义。分析差异性的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率、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结果为 41 例( 95.35% ),对照组为 35 例( 81.40% ),( p < 0.05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综合满意 40 例( 93.02% );对照组患者综合满意 33 例( 76.74% ),( p < 0.05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问题发生为 4 例 (9.30%) ,对照组为 15 例 (34.88% ,( p < 0.05 )。 结论: 综上所述,宫颈感染 HPV16 、 18 高危患者应当及时接受医药治疗,建议采用物理微波联合治糜康栓干预,以此来减少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提升其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宫颈 HPV16 HPV18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宫颈疾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中HPV亚型分布情况及高危HPV的年龄分布。方法采用专利Invader酶切信号放大法,利用CervistaHPVHRCervisat核酸杂交基因分试剂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的14个亚型DNA。结果280例宫颈疾病患者,核酸分子杂交检测结果显示,104例感染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高危HPV感染率37.14%,其一种HPV亚型感染率30.00%,混合感染感染率则为7.14%;宫颈疾病HPV感染者中以高危HPV16、43、58、33和6感染位列前五位;在不同年龄组中以20-50岁组HPV感染率最高。结论本地区宫颈疾病中高危HPV感染以16、43、58、33和6单一亚型感染最为常见,且以青壮年为主。

  • 标签: 核酸杂交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EP治疗CIN合并高危HPV感染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20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有51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经期后3天采用超高频电波刀(LEEP)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在经期后3天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进行手术,在手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科学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如患者的手术出血情况、患者手术时长、患者的切口恢复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情况明显较好,出血量较少,并且患者的手术时长较短,患者的术后切口恢复时间也比较短。

  • 标签: LEEP 治疗 CIN合并高危型HPV感染 满意度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感染高危HPV妇女实施健康管理的有效性及对其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感染高危HPV妇女45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22例妇女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23例妇女加用健康管理干预,对比两组高危HPV妇女的干预有效性。结果:两组妇女干预后对比的高危HPV感染转阴率、健康行为评分、满意度评分、病毒负荷量RLU/CO比值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感染高危HPV妇女实施健康管理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帮助患者养成健康行为,促进感染的转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管理 高危型HPV妇女 健康行为 影响和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克拉玛依市女性HPV感染率及人群分布特点,为本地区宫颈癌预防及人群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克拉玛依市对21~59岁妇女,采用液基细胞学联合HC2-HPV检测初筛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任一结果检测阳性者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检测,细胞学和/或高危HPV阳性者再转诊做阴道镜和组织活检。结果4 536名研究对象HPV感染率为21.52%,汉族和少数民族人群的感染率分别为17.63%和27.88%(x2=42.081,P<0.01)。HPV感染率与年龄、族别密切相关,少数民族人群显著高于同年龄组汉族人群(P<0.05)。汉族女性感染高峰为24~30岁和41~45岁年龄组;随着年龄的增长,HR-HPV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少数民族女性感染高峰年龄分别为36~40岁和51~59岁年龄组,随着年龄的增高,HR-HP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HSIL与宫颈癌中,汉族与少数民族人群的主导亚型为HPVl6、58、52、18、53,其中少数民族女性HPVl8、52显著高于汉族人群(x2=5.98,P=0.04;x2=11.64,P<0.01)。少数民族人群中宫颈疾病患者HPV多重感染率27.04%(43/159)显著高于汉族6.97%(27/387)(x2=13.84,P<0.01)。结论HPV感染率随年龄变化呈双峰状态且存在民族特异性,HPVl6、58、52、18、53为本地区少数民族及汉族女性中常见的基因型别,少数民族女性宫颈病变标本的多重感染率显著高于汉族。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族别 特征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女宫颈高危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7至2017-8共80例宫颈高危HPV感染患者。根据患者的情况,划分为癌前病变组24例,宫颈癌组26例,30例为宫颈无细胞学变化划分为参照组。对所有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采集。结果宫颈癌组的HPV检出率88.46%,参照组的HPV检出率13.33%,癌前病变组的检出率为62.5%,三组进行对比,有一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HPV感染患者中,HPV16感染患者最多28例,其次为HPV58、HPV53、HPV52。各个亚型阳性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筛查高危HPV感染利于控制宫颈癌疾病的发展,而且对亚临床女性实施HPV病毒载量跟踪监测,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高危型HPV感染 宫颈病变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局部免疫状态与高危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管分泌物检测的患者105例,其中检测结果为高危HPV阳性患者共55例作为观察组,检测结果为高危HPV阴性患者共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使用流式荧光法对两组宫颈管分泌物检患者进行Th1/Th2亚群检测,对比两组宫颈管分泌物检患者的IL-2、IL-10、IL-2/IL-10指标,分析阴道局部免疫状态与高危HPV感染相关性。结果:两组宫颈管分泌物检测患者IL-2、IL-10、IL-2/IL-10指标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两组高危HPV阳性患者阴道局部免疫状态中IL-10指标与高危HPV感染成正相关,IL-2与IL-2/IL-10指标与高危HPV感染成负相关。结论:宫颈管分泌物中IL-10指标参数越高患者越容易感染高危HPV、IL-2和IL-2/IL-10指标参数越低患者越容易感染高危HPV,患者阴道局部免疫状态对预防高危HPV感染具有重要作用,若患者阴道局部免疫状态变化则高危HPV感染几率将增加。

  • 标签: 阴道局部免疫状态 高危型HPV感染 宫颈管分泌物 白介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失衡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8月间由我院收治的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确诊患者40例,再抽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健康女性40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阴道微生态情况,并对比测定结果。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阴道微生态失衡事件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微生态失衡情况的发生,是导致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主要因素,临床上要特别重视保持女性阴道微生态环境,从而有效预防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保证女性健康。

  • 标签: 阴道微生态失衡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复方沙棘籽油栓对宫颈高危HPV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对象为抽取 2018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于我院就诊的 86 例宫颈高危 HPV 感染的患者,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43 例对照组患者不用药,43 例研究组患者,阴道内给予复方沙棘籽油栓连续上药 3 个月,在用药结束后 1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 HPV 的转阴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 HPV 转阴率为27.91%,研究组 HPV的转阴率为 62.79%,两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χ2=8.45,P=0.004)。结论 复方沙棘籽油栓对治疗高危 HPV 感染的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标签: 复方沙棘籽油栓 高危型 HPV感染 转阴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菌群分布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300例存在生殖道感染症状患者,依据是否有高危-HPV感染分成2组,将177例高危HPV阴性患者当作A组,把123例阳性患者作为B组,以单、多因素分析方式评定高危HPV感染与阴道菌群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300例患者中,共有123例高危HPV阳性感染(41.00%),其中,占比最高的是HPV16亚型(56.91%),居于其次的是HPV52(13.82%)。经单因素分析得知,B组乳酸杆菌、细菌性阴道病、解脲脲原体、衣原体的阳性例数均较A组多(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危HPV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为解脲脲原体、衣原体实。结论 阴道菌群分布与高危HPV感染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解脲脲原体、衣原体实为其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高危型 阴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圣幸保阴洁抗HPV凝胶治疗宫颈炎合并高危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宫颈炎合并感染高危HPV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6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圣幸保阴洁抗HPV凝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转阴率、症状缓解时间和阴道微生态恢复情况。结果 对比两种治疗手段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转阴率更高,症状缓解时间更短,阴道微生态恢复情况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圣幸保阴洁抗HPV凝胶能有效治疗宫颈炎合并高危HPV感染,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并恢复阴道微生态,提高转阴率。

  • 标签: 宫颈炎 高危型HPV 圣幸保阴洁 重组人干扰素α-2b
  • 简介:摘要研究江阴地区自然人群中妇女高危HPV感染的现状及与年龄的相关性,为本地区HPV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流行病学的资料。方法采集2011年3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6715名妇女的宫颈细胞标本,利用PCR-反向点杂交的方法对HPV-DNA进行基因分,结合年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15名妇女中HPV感染率为33.57%(2254/6715),其中高危HPV占阳性标本的65%,以HPV52最为常见(22%),其次为HPV16(14%)。HPV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占感染病例的73.87%。年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出率呈现两个年龄高峰段,25~29岁和60~64岁。高危HPV的检出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预防性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EP术对宫颈病变患者宫颈感染高危HPV负荷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在2011年2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LEEP术的50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对所有患者行TCT以及高危HPV负荷的杂交捕获法Ⅱ检查,观察患者的HPV病毒负荷变化以及宫颈细胞学结果。结果高危HPV负荷量以及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而升高,不同级别患者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中有9例患者术后一年TCT异常,再次阴道镜下活检为慢性宫颈炎2例,宫颈CIN-Ⅰ6例,CIN-Ⅱ1例,术后一年22例患者为HPV持续阳性,9例TCT再次发现异常的患者均为HPV持续阳性,且病毒负荷下降幅度为<50%。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6月至12月高危HPV持续阳性,且HPV负荷不断升高,发生宫颈病变的风险也随之增加。高危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高危HPV高负荷者应及时的随访并严密的诊治。

  • 标签: LEEP术 宫颈病变患者 高危型 HPV负荷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祖国传统医学理论,观察自拟中药方配合健康宣教对妇女宫颈感染高危HPV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5岁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以下且宫颈感染高危HPV自愿接受本研究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80例,夫妻双方接受健康宣教并一起口服中药免煎颗粒1号方,1号方组成双花、黄芩、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紫花地丁、蒲公英、薏苡仁,外阴痒加蜈蚣;小便异常加白茅根、萹蓄;白带多加车前子、泽泻,气虚明显加太子参,同时女方用中药2号方坐浴熏洗治疗,2号方组成黄芪、双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三棱、莪术;对照组40例,给女方阴道放置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查,研究组HPV-HC2转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TCT检查结果转正常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宫颈上皮内瘤变逆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自拟中药方夫妻同治配合健康宣教治疗宫颈高危HPV感染的疗效显著,是治疗宫颈HPV高危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并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自拟中药方 口服 坐浴熏洗 宫颈感染高危型 HPV 临床效果 健康宣教 夫妻同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宫颈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择本科室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200例宫颈病变患者,根据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分为癌前病变组(n=167)、宫颈癌组(n=33),另选择50例宫颈病理检查正常女性作为正常组,对所有人员均进行高危HPV感染检测,分析总结不同组别人员高危HPV感染检测结果。结果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正常组人员中共检出HPV阳性122例,阳性率为48.8%,包括高危HPV112例,低危HPV10例。HPV16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43.4%。正常组、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患者高危HPV感染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组、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患者高危HPV感染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女性宫颈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女性 宫颈高危型HPV感染 宫颈病变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联合治疗气虚肝郁宫颈高危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2021.1-2022.12之间收治的气虚肝郁宫颈高危HPV阳性患者90例,随机分组中药组(30例,采用扶正疏肝方治疗)、西药组(30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和中西药结合组(30例,采用扶正疏肝方结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分别观察停药3个月和9个月时宫颈高危HPV感染转阴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停药三个月、九个月的HPV转阴情况明显好于中药组和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气虚肝郁宫颈高危HPV感染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扶正疏肝方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 气虚肝郁型宫颈高危型H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