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柏杨

沅江市妇幼保健院湖南益阳413100

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择本科室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200例宫颈病变患者,根据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分为癌前病变组(n=167)、宫颈癌组(n=33),另选择50例宫颈病理检查正常女性作为正常组,对所有人员均进行高危型HPV感染检测,分析总结不同组别人员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结果: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正常组人员中共检出HPV阳性122例,阳性率为48.8%,包括高危型HPV112例,低危型HPV10例。HPV16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43.4%。正常组、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组、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存在相关性。

关键词: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病变;相关性

宫颈癌是当前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宫颈癌致死率高,且当前统计结果发现宫颈癌发病人群正逐渐向年轻化方向发展,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安全[1]。加强宫颈癌患者早期预防及诊治在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诸多研究报道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较高,HPV阳性率可达15%-30%[2]。为进一步明确HPV感染与宫颈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本科室对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200例宫颈病变患者、50例宫颈病理检查正常女性均实施了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现将检测结果进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本科室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200例宫颈病变患者,根据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分为癌前病变组(n=167)、宫颈癌组(n=33),另选择50例宫颈病理检查正常女性作为正常组。癌前病变组患者年龄跨度22-56岁,平均年龄35.3岁(s=8.7);经产妇63例,未产妇104例;宫颈癌组患者年龄跨度22-57岁,平均年龄35.4岁(s=8.9);经产妇13例,未产妇20例;正常组女性年龄跨度22-57岁,平均年龄35.4岁(s=8.5);经产妇19例,未产妇31例。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正常组女性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

纳入标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人员;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内容。排除标准:其他妇科疾病患者;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严重脏器合并症患者;妊娠、哺乳患者;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精神、认知、意识障碍及不配合检查过程人员。

1.2方法

所有人员均实施了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检查。所有人员检查前均禁止3d性生活,禁止3d阴道用药、阴道冲洗,在非月经期采集样本进行检测。将受检人员宫颈口多余分泌物擦去,使用专用取样刷刷取受检人员适量宫颈脱落细胞,将刷头置于洗脱管,在保存液中刷洗5次,取样本制片、固定处理,染色后观测,对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标本实施阴道镜下活体病理检查,确定患者实际病变状况。对所有人员均进行HPV感染检测:取1ml样本,3000r/min离心分离10min,弃上层清液,随后加入100μL裂解液,沸水浴10min,再次离心处理10min后,实施PCR扩增处理,采取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深圳市华中生物药械有限公司提供)进行HPV感染基因型检测,实施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检测HPV基因型涉及多种高危型(16、18、33、35、39、51等)和低危型(6、11、43、81等)。

1.3观察指标

①分析总结HPV感染检测结果及各基因型检出状况。

②分析总结不同组别人员HPV感染检出状况。

1.4数据统计

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率表示检出率,X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HPV感染检测结果及各基因型检出状况分析

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正常组人员中共检出HPV阳性122例,阳性率为48.8%,包括高危型HPV112例,低危型HPV10例。HPV各基因型中HPV16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43.4%;HPV18其次,检出率为27.9%。HPV感染各基因型检出状况见表1。

2.2不同组别人员HPV感染检出状况分析

正常组、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X2=3.554,P=0.169。

正常组、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X2=57.848,P=0.000。

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检出率较低危型HPV感染检出率明显升高(P<0.05),见下表2。

3讨论

HPV感染是当前宫颈癌患者较为常见的表现,当前相关研究提出HPV感染可能是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生的病因,且该发病过程时间较长,可达数十年之久[3-4]。宫颈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临床尚未明确其病因,及早明确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之间的关系,在未来宫颈癌防治过程中将发挥重大作用[5]。

本研究中所有人员HPV检测阳性率达48.8%,HPV阳性率高。各类HPV基因型中,高危型居多,且HPV16检出率最高,说明HPV16感染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最为常见,临床需加以重视。李攀[6]等人的研究中HPV16检出率为42.38%,HPV18检出率为38.53%,两种基因型检出率较为相似,可能与地域、个体差异性相关。在HPV检测中正常组、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检测高危型HPV阳性率逐渐升高,但三组低危型HPV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说明高危型HPV感染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且高危型HPV阳性可提高宫颈癌发生风险,临床进行宫颈癌筛查时,需加强高危型HPV感染检测,对于阳性患者需及早干预,积极预防宫颈癌发生。

综上所述,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存在相关性,临床需及早处理高危型HPV感染,及早控制癌前病变病情,减少宫颈癌发生。

参考文献:

[1]赵钦.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J].黑龙江医药,2017,30(5):1117-1119.

[2]孙梦,沈杨.南京地区年轻女性HPV感染及宫颈病变情况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6(5):781-784.

[3]李春龙,廖洪,杨瑛,等.HPV分型及其高危亚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8):1109-1111.

[4]张婕妤,封利颖,芮建中,等.江苏妇女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6):7135-7139.

[5]李艳,许玉雯.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54-54.

[6]李攀,陈晓菲,肖新宇,等.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J].饮食保健,2016,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