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皖西地区婚育青年的HBsAg携带,分析受调查群体13年前后HBsAg携带的变化。方法对婚育青年以健康体检的形式进行HBsAg普查;HBsAg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1)2000—2013年的HBsAg阳性随着年龄逐年下降;(2)男性、女性HBsAg阳性分另为8.30%、5.0%,男女总体HBsAg阳性6.65%。男、女两者有显著差异(X2=11.75,P<0.01)。结论分析可得出各年龄段HBsAg阳性有差异,年龄越大阳性越高的趋势,男女之间也存在差异。

  • 标签: HbsAg阳性率 婚检
  • 简介:目的分析乙肝阳性在不同年龄段中存在的差异。为如何预防乙肝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抗-HBs。结果共检测0~80岁以上共14570人。小于20岁的人群的阳性在逐年减低,20岁至50岁这个年龄段人群中乙肝阳性较多,50岁以上的人群,年龄越大阳性越低。结论全民认清乙肝传播途径,从而高效率预防乙肝病毒传播。

  • 标签: 乙肝 HbsAg 阳性率
  • 简介:摘要: 目的:就 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后对儿童乙肝表面抗原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未纳入免疫规划前 (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2 月) 我市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情况,将其作为对照组,另择取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后 (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5 月) 的我院市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情况,将其作为观察组。结果: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观察组的全程合格接种较高, 乙肝表面抗原较低,通过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比较,数据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满足了统计学条件( P < 0.05 )。结论: 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 发挥的作用明显,可进一步降低儿童乙肝表面的抗阳性,促进全程合格接种的提高。

  • 标签: 乙肝疫苗 免疫规划管理 儿童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人群HBsAg阳性感染情况,为预防乙肝和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以2016年1月至6月在柳州市婚育中心免费婚检的7402例婚检对象的乙肝表面抗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HBsAg阳性有421例,阳性为5.69%,女性HBsAg阳性有272例,阳性为3.67%,男女总体HBsAg阳性9.36%。结论婚检检查乙肝,及时干预,预防乙肝的家庭内传播,从而达到优生优育,降低乙肝感染

  • 标签: 婚前检查 HBsAg 阳性率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0-2014年怀宁县免费婚检对象乙肝病毒携带及感染情况,以采取有效的HBV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婚检对象空腹抽取静脉血3ml用于艾梅乙、肝功、血常规等必检项目的检测。用胶体金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结果婚检对象乙肝表面抗原为7.72%,其中男性阳性9.69%,女性5.75%。结论通过免费婚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做好婚前保健传染病检查与指导,预防乙肝病毒在配偶间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提供必要的检查和有效的防止方法。

  • 标签: 免费婚检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此次研究重点分析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免疫规划疫苗)与非全程接种,对儿童乙肝表面抗原、血清学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免疫规划管理期间2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针对2020年1-12月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100例(参照组)以及2021年1月-2022年1月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100例(研究组)进行相关儿童乙肝表面抗原及血清学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乙肝表面抗原0(0.00%)、血清内抗-HBs阳性58(58.00%)、血清抗-HBc阳性10(10.00%)、全程接种100(100.00%);参照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13(13.00%)、血清内抗-HBs阳性33(33.00%)、血清抗-HBc阳性35(35.00%)、全程接种89(89.00%),两组数据组间对比结果具有差异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免疫规划疫苗)后,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明显降低,同时血清学相关指标明显改善,提升乙肝全程接种,对乙肝防控意义重大。

  • 标签: 儿童 乙肝疫苗 免疫规划疫苗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血清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乙肝表面抗原与前S1抗原结果的相关性。为是否在临床开展前S1抗原提供依据。方法乙肝表面抗原采用北京万泰ELISA法试剂盒,乙肝病毒前S1抗原采用厦门新创ELISA法试剂盒。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90例。肝功异常20例,占22.2%。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为76例肝功异常16例,占2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开展乙肝病毒前S1抗原有待进一步验证。

  • 标签: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乙肝病毒前S1抗原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统计近几年乙肝感染者的具体结果,初步了解乙肝感染患者的进程,进一步指导临床化验结果准确有效发出。方法调查分析近期1616名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乙肝五项定量的HBsAg阳性结果。结果1616名HBsAg阳性结果中,结果为HBsAg、HBeAb、HBcAb阳性(“小三阳”)的共计1121名,概率为69.37%;结果为HBsAg、HBeAg、HBcAb阳性(“大三阳”)的共计312名,概率为19.31%;结果为HBsAg、HBcAb阳性的共计106名,概率为6.56%;结果为HBsAg、HBeAg阳性的共计74名,概率为4.58%;HBsAg、HBsAb、HBeAb、HBcAb阳性和HBsAg﹑HBsAb、HBeAg、HBcAb阳性的共3名,概率为0.18%;没有出现单独HBsAg阳性的情况。结论乙肝患者中大部分为“小三阳”或“大三阳”占88.68%;小部分为HBsAg、HBcAb阳性和HBsAg、HBeAg阳性,占11.14%;HBsAg、HBsAb、HBeAb、HBcAb阳性和HBsAg﹑HBsAb、HBeAg、HBcAb阳性极少,占0.18%;单独HBsAg阳性不存在。

  • 标签: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统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习水县孕产妇乙肝表面抗原状况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孕产妇乙肝表面阳性干预工作,切实降低孕产妇乙肝表面阳性携带者或病人,防止母婴传播,保护易感人群,提升新生儿童健康水平。方法:从疾控中心2020年04月至2022年04月期间接收的产前检查孕产妇中随机抽取500例展开分析,对其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查,探讨相关阻断和护理措施,分析检查结果、阳性检出。结果:500例孕产妇经过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后,结果显示有48例为阳性患者,有452例为阴性患者;阳性检出为9.60%。结论:在对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时,实施乙肝表面抗原检查能够有效判断孕产妇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便于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阻断措施和护理内容,减少母婴传播情况,保障新生人口质量。

  • 标签: 乙肝表面抗原 阳性检出率 阻断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表面抗原与前S1抗原的关系,评价前S1抗原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法检测180例乙肝表面抗原血清标本的前S1抗原乙肝血清标志物,并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方法检测HBV-DNA,并对三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0例乙肝表面抗原血清标本中前S1抗原和HBV-DNA阳性检出分别为66.23%和67.8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均为阳性标本的前S1抗原和HBV-DNA阳性检出分别为94.33%和95.48%,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阴性的标本中前S1抗原和HBV-DNA阳性检出分别为26.35%和24.87%,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S1抗原乙肝e抗原和HBV-DNA存在相关性,前S1抗原与HBV-DNA检出非常相近且前S1抗原乙肝e抗原敏感性更高,其能够作为乙肝病毒感染和复制的指标。

  • 标签: 乙肝表面抗原 前S1抗原 HBV-DNA 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探讨某高校入学新生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Bvirussurfaceantigen,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该校919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定性检测HBsAg。采用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应用相加效应模型分析各危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所调查的919名新生HBsAg阳性为10.12%(93/919)。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来自农村、未接种乙肝疫苗、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家族感染史和穿耳洞,其0R值分别为2.838、1.669、2.824、8.555、2.965。其中HBV家族感染史与性别、乙肝疫苗接种史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lativeexeessriskofinteraction,RERI)分别为17.828和55.675。结论男性、来自农村、未接种乙肝疫苗、有HBV家族感染史和穿耳洞是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其中HBV家族感染史与性别、疫苗接种史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 标签: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乙肝表面抗原者肝功以及血脂特点。方法将本站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门诊健康体检中收集的300例乙肝表面抗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阳性组。同时收集300例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象,设置为阴性组。对乙肝表面抗原组以及阴性组肝功、血脂相关指标的检出水平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乙肝表面抗原组AFP、GGT、ALF指标检出水平与阴性组对比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乙肝表面抗原组ALT指标检出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乙肝表面抗原组CHOL、TG指标检出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表面抗原患者肝功、血脂可见改变,丙谷转氨酶、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有明显异常表现,值得临床引起重视。

  • 标签: 乙肝 抗原 肝功 血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县高中学生表面抗原携带状况。方法抽取4所中学6190名学生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结果表面抗原为2.49%,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男性高于女性(男占2.95%、女占1.97%);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少数民族高于汉族,(少数民族占3.42%,汉族占2.28%);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藏族高于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占5.5%,其他少数民族占1.2%)。结论在校园内加强对乙肝病毒预防知识的宣传,抗?-HBS阴性者尽早接种乙肝疫苗,以防止新的HBV感染者。

  • 标签: 高中生 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孕晚期HBsAg阳性孕妇在孕晚期注射HBIG对乙肝病毒(HBV)宫内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通过对万方数据库检索,对国内有关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使用HBIG阻断母婴传播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三组母婴阻断的Meta分析OR值分别为0.38(0.26~0.55),0.29(0.19~0.44),0.37(0.27~0.50)。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HBsAg阳性孕妇通过孕晚期注射HBIG能有效阻断HBV的宫内母婴传播。

  • 标签: 乙肝病毒(HBV) 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母婴传播 Meta分析
  • 简介:采集饭馆各物品共502份标本,用RPHA法监测HBsAg。在饭馆各物品中均检出HBsAg阳性,平均HBsAg阳性13.75%,私营个体饭馆的HBsAg阳性污染程度高于国营集体饭馆(X~2=4.04P<0.05),直接入口用品中茶具污染明显高于餐具(X~2=6.40P<0.025结果说明:在食品卫生工作中的一冲,二洗,三刷,四消毒在总体上还未达到消毒目的,存在着一定的死角,如不及时纠正,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可能要大幅度上升。

  • 标签: 污染状况调查 乙肝表面抗原 食品卫生工作 餐具消毒 肠道传染病 灭菌生理盐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者的体征及预防治疗方法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00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肝五项及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的临床体征,且对乙肝患者进行治疗以及对阴性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结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各项检测指标中以单项HBsAg阳性者居多,经过预防接种后乙肝的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加强对肝功能的检测,及时预防接种治疗,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严格管控,是乙肝防治的重要内容。

  • 标签: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 体征 预防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