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概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2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概况

孙景禄

孙景禄镇赉县中医院(吉林镇赉137300)

[中图分类号]R5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11-0076-02

卫生部在2006年开展了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全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城市、农村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差异不显著,西部地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高于东部地区。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低,为0.96%。5~14岁人群为2.24%。15~59岁人群最高,达8.57%。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明显低于15~59岁人群。全国人群乙肝抗体阳性率为50.09%。城市高于农村,西部高于东部地区。1~4岁人群乙肝抗体阳性率最高,为71.24%,5~14岁人群为56.58%。15~59岁人群最低,为47.38%。

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本次调查1~14岁儿童40129人,其中有乙肝疫苗接种史32732人,占81.56%。1~4岁和5~14岁调查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9.39%和5.059%,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3.37%和43.91%,乙肝疫苗全程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城市高于农村,东部高于西部,医院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在家出生儿童。乙肝疫苗免疫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情况。

1发病机制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HBV本身对肝脏明显损伤,主要通过人体的免疫应答造成肝细胞损伤,HBV感染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如果机体免疫反应正常,可以清除感染的病毒而痊愈;免疫反应不足以清除病毒,病毒可持续存在,成为习惯性乙肝。

医学上肝炎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种类型,其中乙肝是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简称异型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本病遍及全球,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泻及腹胀,部分病例有发热、黄疸,约有半数患者起病隐匿,在检查中发现。乙型病毒感染人体后,广泛存在于血液、性接触、密切接触等传播,所以乙肝发病具有家族性。

但并不是每个感染病毒的人都会成为乙肝患者,这与患者感染的病毒数量、毒力和感染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免疫反应状态,也在乙肝病情和病情和病程的转归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可能出现下面结果:不发病且产生保护性乙肝表面抗体、长期慢性无症状带毒者、轻度慢性肝炎、重型肝炎。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外膜蛋白,可在感染HBV后早期出现。HbsAg本身无传染性,但因其和HBV常同时存在,故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个月,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单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不能断定其有无传染性的,而主要取决于病毒在肝内的复制程度。如果病毒的复制很活跃,大量的病毒颗粒释放到血液中去,这个人的血液就有很强的传染性。

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很多,如HbsAg,HBV-DNA、抗HBclgM等,最简便廉价的方法就是查一下乙肝五项指标。如果HbsAg、HbcAg和抗HBc三项阳性(即为大三阳)其血液就有高度传染性;如果抗-Hbe阳性,其血液的传染性就较低一般来说,HbsAg阳性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参加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他们对周围的同志不构成明显的威胁。HbsAg阳性携带者结婚前最好先查一下本人的HbeAg和抗Hbe,如果抗Hbe阳性,说明传染性较低,可以结婚;如果HbeAg阳性,就要查对方的血清,如果是抗-HBs阳性,说明对方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不会再感染。

2常规检查及意义

乙肝一项是诊断乙肝感染的基本依据。HbsAg(+)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提示病毒复制及传染性;抗HBs(+)表示有保护性抗体,对乙肝有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及自然感染痊愈后都可产生抗HBs;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提示有传染性;抗Hbe(+),一般情况下提示乙肝病毒低复制或不复制,少数情况下结合DNA检测明确是否存在病毒变异;抗HBc提示感染过乙肝;抗HBc提示感染过乙肝;抗HBc-IgM(+)提示病毒复制。

3鉴别诊断

3.1典型和非典型急、慢性乙肝大多有典型或非典型的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乙肝血清标志物不仅HbsAg阳性,还可出现其他项目阳性。急性乙肝、抗-HbcIgM大多阳性,慢性乙肝大多抗-HbcIgM或抗-HbcIgG阳性

3.2亚临床型乙肝

感染HBV后呈一过性过程,无症状及体征,HbsAg呈短暂性阳性转阴,一般在6个月内才出现抗-HBs。

3.3乙肝潜伏期

乙肝潜伏期一般不超过180天,若在此期间出现转氨酶升高及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即可确认。

3.4乙肝后HbsAg持续阳性状态20%乙肝患者(亚临床型和显性乙肝患者)HbsAg可持续阳性,在恢复期多有转氨酶升高及其他乙肝表现。

3.5某些疾病易伴有HbsAg阳性

如肝硬化、肝癌、慢性肾炎,脉管炎及过敏性紫癜等疾病大多伴有HbsAg阳性,可能系乙肝病毒肝外损伤,但各处有明显疾病特征,不难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