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09
  • 简介:本文只是通过对王安石与佛教高僧克文交往的考述,苏辙序中说克文,本文通过对王安石与高僧克文交往的考述

  • 标签: 王安石高僧 真净文 高僧真净
  • 简介:陈大中(本名陈建中)1962年生,无锡人。1985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专业本科,后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理事。1989年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览书法作品获全国奖。2015年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任评委。

  • 标签: 书法篆刻 博士研究生 书法专业 美术学院教授 无锡人 书法作品
  • 简介:系统地介绍了老的百岁生涯及其爱国爱教、弘法利生的巍巍功德。老百年岁月的一言一行,在在都堪为四众的楷模。我们虔诚祝愿老久住世间,作大法船,普利群生。

  • 标签: 净严 弘法 法船 太虚大师 利生 菩萨戒本
  • 简介:本文对宋代临济宗黄龙派二世——克文其生平事迹进行考察,以对克文生平有个全面的认识。文中通过大量有关克文文献进行的对克文的出生地、出生年、出家参学、悟道经过全面考察研究,对克文所住持过寺院的历史及与其交往的士大夫的地位进行介绍,可以了解到克文在禅宗史的地位。

  • 标签: 克文 出家 住持 士大夫 临济宗
  • 简介:赵宜、刘渊然是关系元明之际道教发展的关键人物。二人同时被明、清微推为嗣派。并且在二派各自的叙述脉络中,赵、刘作为该派宗师均有丰富的文献支持。相较而言,赵、刘嗣派清微之说证据更为充分。但赵、刘嗣派明之说,却可以追溯至刘渊然的嫡传弟子邵以正。邵以正有意将赵、刘传记增补入《明忠孝全书》,尊为明嗣派,从而自命为明正宗。他的此种宗派建构意图在景泰、天顺之间发生变化,在其授意下撰写的赵、刘碑传即不再提及明。那么,其一时间的宗派意图是否符合赵、刘的自我认同及宗派史实便成为需要讨论的问题。

  • 标签: 道教 净明 清微 赵宜真 刘渊然 邵以正
  • 简介:东晋初年,迁居我国北方内地的匈奴、羯、鲜卑、氏、羌等少数民族豪酋,经过长期的战乱,相继建立起许多封建割据的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其中羯人石勒、石虎建立的后赵国占有北方大部分地区。他们为强化对汉民族的统治,一方面动用动用酷刑,奴役几十万民工,大造行宫殿宇,供其昼夜荒淫;一方面征集百万流民挥戈沙

  • 标签: 佛图澄 五胡十六国 五台山研究 羯人 中国佛教史 竺法汰
  • 简介:兄弟二人皆立志远游修道,无奈父母年迈,妹妹年幼,老大家里还有病妻.就一直未能成行。

  • 标签: 徒弟 高僧 修道
  • 简介:唐代天宝十二年十二月,66岁高龄并且双目失明的鉴真和尚终于踏上了日本的国土,将佛法和盛唐文化弘扬到了海外。鉴真被日本遣唐使邀请去日本奈良讲经时,只有55岁。在随后的11年时间里,他曾五次远渡重洋,均喜央败.被官府干涉、驱赶,船只触礁、破损。

  • 标签: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 简介:1942年的九月初四日,弘一法师安详圆寂于福建泉州的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死时,双眼流泪。临寂前,他对妙莲法师说:"你在为我助念时,看到我眼里流泪,这不是留念人间,或挂念亲人,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死前三天,他曾写下"悲欣交集"四字。通常情况,我们都知勘破生死的得道高僧圆寂时是平静如昔,心如止水的。但为

  • 标签: 弘一法师 悲欣交集 李叔同 流泪 高僧 出家
  • 简介:本焕老和尚走了,来自深圳弘法寺的消息说,他是2012年4月2日凌晨零点36分安详示寂的。

  • 标签: 宗教 佛教 佛经 信仰
  • 简介:泰山是中国的山,也是世界的山。在历史长河之中,泰山不仅对中国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到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域外邦国;与此同时,一些外来文化也融汇了泰山。

  • 标签: 泰山 高僧 韩国 外来文化 中国
  • 简介:利用《高僧传》中的语料,并参阅其他文献材料考释了5组词语。

  • 标签: 高僧传 词语 考释
  • 简介:一今天是藏历七月初五,是佛祖讲经传法的吉祥日。中午刚吃完饭,老家表弟来电话,我表哥的灵塔修建完工,已经开光,供奉在他所在的贡萨寺大经堂西侧,坐北朝南。是高兴,还是难过说不清楚,在我心里的感觉,似乎是一块宝贝丢失了,一棵熟透的果实落地了,一座洁白的雪山显现了,一个圆满的佛子攀着天梯或踏着彩虹或渡着航船走向了彼岸。表哥是我妈二姐的三儿子,生于1936年,记不清哪月哪日生,普通藏族家庭不记生日,记住的是下雪的时候、草青的时候或是割麦的时候之类的标记。

  • 标签: 贡萨 大经堂 讲经 佛子 僧衣 过午不食
  • 简介:慈悲是大乘佛法根本精神的象征,大乘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以布施为先。布施行是菩萨成佛的重要实践,因此历代高僧在慈善事业方面所作贡献殊多,他们对社会救济事业的推动皆源自于一颗愍念众生的菩提心。在现当代佛教复兴运动中,由于慈善救济揭示了佛陀重视人间的根本精神.因而也成为当代人间佛教的重要弘法模式之一。起点较薄弱的大陆佛教慈善事业,有待在制度管理上予以加强,在慈善内涵上加以提升,除了施贫济穷以外,更应注重文教事业,以佛法义理救度众生饥渴的心灵,成办最究竟的慈善事业。

  • 标签: 慈善事业 人间佛教 高僧 社会救济事业 入世 大乘佛法
  • 简介:福建是一个民间诸神信仰相当多而且杂的地方。在福建民间信仰的众多神灵中,佛教高僧信仰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有些高僧信仰不仅拥有广泛的覆盖面,而且影响深远,一直持续至今,形成十分引人注目的信仰文化现象。本文试就此作一番探讨。

  • 标签: 福建 民间信仰 佛教 高僧信仰 信仰文化现象 生平
  • 简介:他是开悟大道的人,早就没有了患得患失,没有了粉饰纠结,他的东西是水无香。我喜欢他的画,他的画是高僧只说平常话,他的画是人生的灵感,快:乐的日记!

  • 标签: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