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碎补薄层色谱鉴别样品制备和展开系统进行改进。方法甲醇超声提取制备样品,新北美圣草苷和柚皮苷为对照品,甲醇-丁酮-氯仿-水-甲酸(46610.5)下层液为展开剂,10%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喷雾,105℃加热,紫外光(365nm)下检视。结果供试品色谱中新北美圣草苷和柚皮苷斑点清晰,骨碎补药材主成份分离度好。结论该法操作简便,而且专属性强,能更客观、准确地反映骨碎补的质量。因此对进一步完善骨碎补的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碎补 薄层色谱 鉴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骨碎补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骨碎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方法。方法色谱柱采用DiamonsilTM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pH为3.0的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初步建立了骨碎补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标定了8个共有峰,测定出10批骨碎补正品中柚皮苷含量为0.49%~0.76%,新北美圣草苷含量为0.49%~0.63%,鉴别出了真伪骨碎补。结论利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可定性、定量地控制骨碎补药材的质量,方法稳定、简便、快捷。

  • 标签: 骨碎补 高效液相指纹图谱 成分分析 鉴别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碎补、淫羊藿和杜仲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小鼠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维甲酸灌胃造成小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同时灌服高、中、低三种剂量的含有骨碎补、淫羊藿和杜仲的供试药,检测小鼠血清总碱性磷酸酶(AKP)、羟脯胺酸/肌酐值(HOP/Cr)、钙离子(Ca2+)、骨钙素(BGP)的变化。结果三个给供试药剂量组的血清总碱性磷酸酶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升高,血清骨钙素、羟脯胺酸/肌酐、血清钙离子与模型组相比均下降(P<0.01或P<0.05)。结论骨碎补、淫羊藿与杜仲对维甲酸造成的小鼠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标签: 淫羊藿 骨碎补 杜仲 骨质疏松 维甲酸
  • 简介:【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中经常发生的疾病。 因此,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效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近年来,许多学者已经证实,骨碎补总黄酮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从细胞生物学、形态学、血生化、生物力学、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都显现出骨碎补总黄酮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优点,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不断探讨该药的治疗机制,为该药在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骨碎补总黄酮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 标签: 骨碎补总黄酮 防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中经常发生的疾病。因此,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效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近年来,许多学者已经证实,骨碎补总黄酮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从细胞生物学、形态学、血生化、生物力学、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都显现出骨碎补总黄酮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优点,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不断探讨该药的治疗机制,为该药在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骨碎补总黄酮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并分析了骨碎补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效果。

  • 标签: 骨碎补总黄酮;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
  • 简介:利用药物加速正畸牙移动以缩短疗程,作者们已另有报导。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如何缩短维持期是缩短正畸疗程的课题之一。本文为探索中药缩短兔牙维持期的动物实验。选用2kg兔24只随机分为五组。三组用药,一组用蒸馏水,一组为对照组。当兔下中切牙在矫治力作用下分开后,分别安装固位装置,并注射药物及蒸馏水隔天一次,持续一周后,去除维持装置,观察其复位情况,结果显示骨碎补注射组,复位距离为,而对照组为。处死动物后,取下颌制成组织切片观察,注射药组,牙槽骨表面新生骨小梁丰富,成骨细胞增生活跃,牙周纤维数目明显增加,排列整齐,血管反应明显,而对照组,新生骨小梁很少或无,成骨细胞增生不明显,牙周数目未见增多,血管反应亦少。

  • 标签: 骨碎补 局部注射 矫治后保持
  • 简介: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方法:兔膝关节腔内注入木瓜蛋白酶造成免膝骨关节炎模型;结扎大鼠双侧股静脉造成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结果:兔和大鼠膝骨关节炎实验模型中,骨碎补总黄酮减轻软骨病变,显著降低Mankin法软骨积分。病理检测结果表明骨碎补总黄酮组形态明显优于模型对照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骨碎补总黄酮组大鼠软骨表面光滑,似覆盖一层无定形物质,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膝骨关节炎作用.

  • 标签: 骨碎补 总黄酮 膝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碎补、淫羊藿配伍杜仲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治疗组口服骨碎补、淫羊藿、杜仲三种补肾中药。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均上升,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6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淫羊藿配伍杜仲能有效提高骨密度,缓解腰背疼痛,疗效好,副作用小。

  • 标签: 杜仲 骨碎补 淫羊藿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丹参和骨碎补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对其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方法:选取72只SPF级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丹参组、骨碎补组和对照组三组,每组24只,建立大鼠正畸牙齿移动实验模型,丹参组每日灌服6g/kg丹参水煎剂,骨碎补组每日灌服6g/kg骨碎补水煎剂,对照组每日灌服3ml生理盐水,每隔7d加力1次。三组动物于正畸加力7、14、21、28d分批次处死,每次6只;剥离头颅骨,测量牙齿移动的距离及牙槽骨的密度,同时制作上颌第一磨牙区牙周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牙周组织改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丹参组、骨碎补组牙齿移动距离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组和骨碎补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观察三组的破骨细胞数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变平缓趋势,丹参组和骨碎补组较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P〈0.05),丹参组和骨碎补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牙槽骨密度都呈现降低趋势,丹参组和骨碎补组较对照组降低缓慢(P〈0.05),丹参组和骨碎补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服丹参和骨碎补水煎液可促进大鼠牙周膜内破骨细胞生成并维持牙槽骨密度,有利于大鼠正畸牙齿移动。

  • 标签: 丹参 骨碎补 正畸 牙齿移动 牙周组织 改建
  • 简介:摘要:临床上,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是口腔颌面部比较常见的疾病,传统治疗方案为抗炎及手术摘除死骨,其治疗周期长,花费较大,还可能会出现软组织和骨组织的缺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上应及早解决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亚硝酸钠诱导的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将75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抗脑衰胶囊组、骨碎补总黄酮组和骨碎补总黄酮+抑制剂组,每组15只。抗脑衰胶囊组灌胃抗脑衰胶囊混悬液585 mg/kg;骨碎补总黄酮组灌胃骨碎补总黄酮溶液97.5 mg/kg;骨碎补总黄酮+抑制剂组腹腔注射0.072 mg/kg ICI182780溶液,并灌胃骨碎补总黄酮溶液97.5 mg/kg,连续给药21 d,1次/d。第22天进行造模,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亚硝酸钠复制学习记忆障碍模型。采用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海马雌激素受体β(ERβ)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中ERβ、磷酸化p38(P-P38)、Bcl-2、Bcl-2关联死亡启动子(Bcl2 antagonist of cell death,Bad)、Caspase-3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海马MDA、SOD、NO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骨碎补总黄酮组小鼠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及靶象限停留时间增加(P<0.01);小鼠海马区ERβ[(0.371±0.010)比(0.124±0.009)]、Bcl-2[(1.146±0.028)比(0.726±0.016)]蛋白表达及SOD[(153.657±6.385)U/mg比(67.719±5.845)U/mg]活性增加(P<0.01);P-P38/P38[(0.412±0.043)比(0.806±0.069)]、Bad[(0.421±0.010)比(0.633±0.010)]、Caspase-3[(0.923±0.042)比(1.437±0.033)]蛋白表达及MDA[(8.669±0.662)nmol/mg比(11.772±1.054)nmol/mg]、NO[(4.259±0.225)nmol/mg比(10.805±0.415)nmol/mg]水平降低(P<0.01)。ER阻断剂可拮抗骨碎补总黄酮的恢复和改善作用。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可通过雌激素受体-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ER-P38/MAPK)信号通路调节亚硝酸钠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记忆障碍 骨碎补总黄酮 亚硝酸钠 植物雌激素 细胞凋亡 氧化性应激 小鼠
  • 简介: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牙槽骨结构及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4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骨碎补总黄酮组。采用摘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构建牙槽骨骨质疏松模型。给药12周后测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浓度,取大鼠牙槽骨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和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牙槽骨呈骨质疏松样改变,血清骨代谢指标表现为骨高转换。与模型组比较,骨碎补总黄酮可显著改善牙槽骨结构,增加牙槽骨骨小梁面积百分率(P〈0.05)及骨小梁厚度,减小骨小梁间距(P〈0.05)。血清骨代谢指标表现为血钙上升(P〈0.05),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能抑制去卵巢大鼠牙槽骨结构破坏,减缓牙槽骨骨量丢失,改善骨代谢,对牙槽骨骨质疏松具有防治作用。

  • 标签: 骨碎补总黄酮 牙槽骨 骨质疏松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代谢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逐渐加快,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对OP的预防及治疗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关于骨碎补防治OP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的研究已经很深入,本文总结了关于骨碎补及其有效单体分防治OP相关信号通路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对骨碎补及其有效单体分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 标签: 中药 骨碎补 骨质疏松症 通路 进展
  • 简介: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研究柚皮苷及其代谢物柚皮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骨碎补药材中加入50%乙醇加热回流1h,提取物用50%PEG400制成混悬液灌胃给予大鼠。血浆样品处理采用液液萃取法,以乙酸乙酯为提取试剂,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色谱条件采用ACQUITYUPLCTMBEH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4%冰醋酸(80:20,V/V),流速为0.25mL.min-1,柱温为25℃;质谱条件采用ESI源,负离子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578.4→270.7(柚皮苷)、m/z270.7→150.7(柚皮素)和m/z149.9→106.6(内标)。结果:柚皮苷和柚皮素的Cmax分别为(2.56±0.77)×103ng.mL-1和222±45ng.mL-1,Tmax分别为0.67±0.20h和8.0±1.3h,AUC0~t分别为(3.23±0.54)×103ng.mL-1.h和(1.57±0.37)×103ng.mL-1.h,AUC0~∞分别为(3.29±0.54)×103ng.mL-1.h和(1.79±0.43)×103ng.mL-1.h。柚皮苷的t1/2为4.1±0.8h,且在其药时曲线8h处出现另一微小的峰。结论:所建立的UPLC-MS/MS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药动学研究结果为骨碎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更多还原

  • 标签: 骨碎补提取物 柚皮苷 柚皮素 药动学 UPLC-MS/MS
  • 简介: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熟地黄-骨碎补-肉苁蓉药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 潜在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利用 TCMSP 数据库搜集熟地黄-骨碎补-肉苁蓉所含药物活性成分;利用 String 数据库、 Uniprot 数据库搜集成分靶点;利用 GeneCards 、 DisGenet 、 String 数据库、 Drugbank 数据库搜集 KOA 靶点;运用 STRING 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利用 Cytoscape 3.9.1 软件获取关键靶点网络图,绘制中药复方-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 Metascape 进行 GO、KEGG 富集分析;在 PDB 和 TCMSP 数据库获取靶点和成分结构,利用 Autodock Vina 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获得熟地黄-骨碎补-肉苁蓉药对活性成分26个,药物靶点基因231个,疾病靶点基因246个,交集靶标基因共43个,GO 富集分析得到:956 个生物过程、19 个细胞组成和 76 个分子功能,KEGG 分析获得 119 条通路。①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山奈酚、木犀草等;②关键靶点为:IL6、TNF、IL1B、PTGS2、HIF1A 等;③主要通路包括:TNF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 IL-17 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熟地黄-骨碎补-肉苁蓉治疗 KOA 的主要成分和关键靶点结合性能稳定。结论:熟地黄-骨碎补-肉苁蓉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 KOA,为熟地黄-骨碎补-肉苁蓉对KOA的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将提供更多可能性,完善KOA发病机制及明确中医治疗KOA的优势,造福KOA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熟地黄-骨碎补-肉苁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