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胃食管超声造影、胃镜、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的价值。方法:对50例主诉胃灼痛、反酸、反食、胸背部疼痛等经临床拟诊GERD的患者同时进行胃食管超声造影、胃镜、X线钡餐造影检查,比较3种方法对GERD的检出率和诊断价值。结果:胃食管超声造影检出38例GERD(阳性率76%),未检出12例(阴性率24%);胃镜检出19例GERD(阳性率38%),未检出31例(阴性率62%);X线钡餐造影检出16例GERD(阳性率32%),未检出34例(阴性率68%)。3种方法之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食管超声造影与胃镜、胃食管超声造影与X线钡餐造影比较,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食管超声造影可直观、实时显示有无反流,较胃镜、X线钡餐造影诊断GERD更有价值,可作为GERD的筛查手段。

  • 标签: 对比研究 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食管癌患者治疗中采用CT联合食管造影诊断所体现出的影像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9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96例患者进行CT检查以及食管造影检查,之后根据检查结果对两种检查方式体现的影像价值进行评价。结果:食管造影检查方式在食管癌患者早期检查中检测率高于CT检查方式,在进展期检测率低于CT,而将两者联合使用能够提升进展期的检测率。结论:CT检查和食管造影检查方式各有优势和不足,在患者疾病的不同时期检测率不同,而将两者联合使用能够互补不足,也能较大程度的提升患者疾病不同时期的检测率。

  • 标签: CT检查 食管造影 影像价值,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利用胃超声造影探讨了胃食管反流患者体位变换时胃食管反流的情况。方法通过我院73例胃食管反流患者饮用胃肠超声助显剂后,采用平卧位、右侧卧位和左侧卧位,超声分别观察不同体位下5min内胃食管反流的次数及总反流时间。结果5min内反流次数左侧卧位为(2.85±0.67)次,平卧位为(4.68±0.72)次,右侧卧位为(6.29±0.77)次,三种体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反流时间左侧卧位为(3.53±0.82)s,平卧位为(5.46±0.93)s,右侧卧位为(6.75±0.88)s,三种体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反流的次数、总反流时间比较左侧卧位反流程度最轻,而右侧卧位反流程度最重。胃食管反流患者在治疗期间或睡眠时,宜选用左侧卧位,检查时首选右侧卧位。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超声检查 造影剂 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返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胃肠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1-2010年间胃肠造影患者200例,发现返流性食管炎患者约50例,其中不同年龄组发生食管炎的几率不同。结论胃肠造影检查对食管功能性变化,形态与病变范围,胃对食管的影响较清楚,观察也较全面。对食管炎腔内病变显示较为理想,特别是对返流性食管炎病变的观察,同是亦可做病理检查定性。

  • 标签: 返流性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X线征象及检查注意事项,提高早期食管癌的X线检出率。方法收集1995~2011年经手术或食道镜检病理证实的8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并与X线钡餐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钡餐造影提示早期食管癌仅38例,5例报告食管炎性改变,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而其余37例钡餐造影均报告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钡餐造影诊断早期食管癌有很大的局限性,检出率较低,必须综合多种检查手段,方可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

  • 标签:
  • 简介:钡餐造影可以准确地显示食管癌的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并可进行放射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现将我院自2004~2010年有完整资料的77例食管癌放疗前后的X线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放射摄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充气造影检查对食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经胃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疾病患者,均行MSCT充气造影检查,将扫描后的图像进行薄层重建及后处理,对MSCT充气造影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采用Kappa检验分析其一致性。结果100例食管疾病患者中,经消化胃镜及术后病理证实,食管平滑肌瘤62例,食管癌8例,食管憩室6例,食管囊肿8例,隆突下增大淋巴结结核2例,食管血管瘤4例,正常食管10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MSCT充气造影检查,食管管腔扩张良好。经Kappa检验,MSCT充气造影结果与病理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98,P﹤0.001)。MSCT充气造影诊断食管平滑肌瘤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6.8%、78.9%、90.0%,诊断食管癌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均为100%。结论MSCT充气造影检查作为一种诊断食管疾病的新方法,有利于提高食管疾病的检出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食管疾病 MSCT 气体 阴性对比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早期食管癌在放射诊断中采用食管双对比造影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经病理检验确诊的食管癌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胃镜与食管双对比造影方案进行诊断,评估诊断符合率。结果采用食管双对比造影诊断的符合率为95.24%(40/42),明显高于胃镜诊断80.95%(34/42),P<0.05。结论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上,推荐采用食管双对比造影技术,以提高检出率,并实现对食管癌的定性、定位、定期与分型,为后期诊疗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 标签: 早期食管癌 食管双对比造影 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病理检查以及X线钡剂造影对于食管癌临床确诊率。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食管癌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8例,所有患者均通过X线钡剂造影进行诊断,对比与病理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X线钡剂造影与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早期94.29%、中期80.00%、晚期33.33%。结论X线钡剂造影检查用于食管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且具有操作简单等优势,可作为初诊和初筛的首选方法,尽早为治疗方案提供良好的依据。

  • 标签: 食管癌 病理检查 X线钡剂造影 诊断率
  • 简介:摘要将食管裂孔疝病例组和阴性对照组患者超声混合造影观察结果与术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超声混合造影食管裂孔疝手术患者评估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超声混合造影测量结果与术中测得的食管裂孔疝内径呈正相关(P<0.05),同时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下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我院放射科2011—2012年胃肠特检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者267例,男149例,女118例,平均年龄56岁。同时将部分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结果与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67例患者中,按反流程度81%为轻度反流,14%为中度反流,5%为重度反流;本组资料中23例患者进行了内镜检查,17例证实为阳性,6例内镜检查为阴性。结论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临床诊断GERD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食管癌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经病理证实为食管癌的患者124例为实验研究对象,分别采用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扫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早、中晚期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和价值。结果本次实验研究中X线钡餐造影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CT影像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均不高,无法满足临床需要;两种诊断方法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食管癌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在中晚期患者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优势,虽然,X线钡餐造影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效果优于CT影像诊断,但是,其准确率依然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因此,应该结合其他的检查,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

  • 标签: 食管癌 X线钡餐造影 CT影像诊断 病理证实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实施 X线钡餐造影技术与 CT影像技术对于患有食管癌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了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4月接收诊治的 60例患有食管癌疾病的病患者,将所选择的病患者全部列为本次探究实验的主要讨论对象并成为两个分组,对于常规诊断组皆单纯的选择传统化的 X线钡餐造影技术展开诊断,为了更加准确更加科学的进行探究,对于实验诊断分组之中的所有病患者则可以选择 CT影像技术对其展开诊断,两种不同的诊断方式结束之后,医院需要科学的分析并对比两个分组当中病患者其病情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种诊断模式完成以后结果显示,实验诊断组的病患者 其病情的诊断概率高于常规诊断组中病患者的诊断概率,数据经过检验之后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在两组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信息方面,实验诊断组在实施 CT诊断方式之后且病患者对诊断结果的满意程度也较高。讨论:采取 CT影像技术来诊断患有食管癌疾病的病患者,可以显著的诊断出病患者的患病情况,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CT诊断 食管癌疾病 X线钡餐造影技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钡餐造影在儿童慢性咽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8年5月我院治疗的的60例慢性咽炎患儿,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检查,在此基础上进行食管钡餐造影检查,造影前3~4h禁食,造影前3d停服不透X线的药物,如铋剂和钙剂。检查时患儿取卧位,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钡剂口服,观察患儿咽部情况及患儿的食管和贲门,若5分钟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的钡剂反流即刻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结果100例患儿均诊断出慢性咽炎症状,检出胃食管反流90例,胃食管反流程度Ⅰ度23例,占23.0%,Ⅱ度37例,占37.0%,Ⅲ度26例,占26.0%,Ⅳ度10例,占10.0%,Ⅴ度4例,占4.0%。结论钡餐造影检查慢性咽炎患儿,是一种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对患儿不造成疼痛,对食管反流诊断率较高一种辅助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食管钡餐造影 慢性咽炎 儿童 应用价值
  • 简介:食管癌(EC)是常见的胸部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2%,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2011年报告显示食管癌的发病率为第8位,癌症死亡原因为第5位。新近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6位和第4位。

  • 标签: 病变长度 钡餐造影 鳞癌 胸部恶性肿瘤 食管病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切口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后常规食管造影在诊断吻合口漏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微创外科接受McKeown三切口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的1 022例食管癌患者资料。男性876例,女性146例,年龄[M(IQR)]48(16)岁(范围:36~84岁)。253例接受新辅助治疗,817例接受微创食管切除术。依据主诊医师的诊疗习惯,333例于术后常规行食管造影,其他689例患者则根据临床表现适时选择造影等检查手段。以临床症状、食管造影、CT、内镜等方法确诊的吻合口漏为参考,在常规造影组中评价食管造影诊断吻合口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或χ²检验。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7.34%(75/1 022),常规食管造影组和非常规造影组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30/333)比6.5%(45/689),χ²=2.027,P=0.155]。吻合口漏的诊断时间为术后第9(5)天(范围:第4~30天)。常规造影组333例患者中,16例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吻合口漏,其中11例为真阳性,5例为假阳性;317例提示吻合口愈合良好,其中298例为真阴性,19例为假阴性;常规食管造影诊断吻合口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6.7%(11/30)和98.3%(298/303),约登指数为0.35,诊断准确率为92.8%(309/33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1/16和94.0%(298/317)。结论三切口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后常规食管造影诊断吻合口漏的灵敏度低而特异度高。吻合口漏的中位发生时间为术后第9天,临床上需延长观察时间,并联合应用食管造影、CT、内镜等多种检查手段。

  • 标签: 食管肿瘤 食管切除术 吻合口漏 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诊断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接收的食管癌患者60例,分别借助X线钡餐造影和CT扫描影像学诊断,参照手术病理结果对比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结果X线钡餐造影早期食管癌检出率77.78%明显高于CT影像检查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钡餐造影中晚期食管癌检出率95.24%与CT影像检查97.6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X线钡餐造影诊断早期及中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均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X线钡餐造影 CT影像 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数字胃肠机双对比造影诊断早期食道癌的临床表现及影响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胃肠科2013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54例食道癌患者,搜集整理患者诊断资料,总结有效结论。结果54例患者,发病部位不同,上段13例、中段25例、下段16例,造影影像资料所显示的病症表现也均有不同。结论数字胃肠机双对比造影诊断技术诊断效果有效,早期食道癌诊断表现直接影响其临床治疗水平,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意义深远。

  • 标签: 数字胃肠机双对比造影 造影技术 早期食管癌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