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土地风沙化危害巨大,它会导致土地退化,引发沙尘暴等灾害天气,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对农村地区和附近城市的生态有影响。魏县古河道风沙存在严重风力侵蚀,本文主要分析限制魏县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原因,同时优化魏县古河道风沙种植防护林、梨树行间间作绿肥作物、发展节水灌溉等治理方案,促进当地居民收入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

  • 标签: 风沙区治理 防护林 梨树种植 生态价值
  • 简介: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农业自然资源及其演变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评价了该区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藏资源的特点.认为水土资源的集约化和高效利用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陕北 长城沿线风沙区 农业自然资源
  • 简介:摘要风沙煤矿高强度开采对于矿区复垦及生态恢复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文章以某煤矿区为例,通过监测点布设,系统对某一开采面进行了观测取样,针对表层、20~40cm、40~60cm、60~200cm四个土壤层位在降雨1小时和5小时条件下不同区域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沙煤矿复垦及生态恢复过程中应根据条件综合考虑,采取针对性修复措施,便于有效控制成本同时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降雨条件 风沙区 高强度开采 剖面土壤水分
  • 简介:风沙危害是榆林风沙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搞好本区的植被恢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本区植被恢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植被恢复对策,对于本区乃至其它沙的植被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及推广意义。

  • 标签: 榆林 风沙区 植被恢复
  • 简介:摘要铁路路基风沙防护试验工程是按照“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建立路基风沙平面防护的试验工程。路基风沙防护试验在现场共设置戈壁风积沙段和戈壁风沙流段两处试验段,试验的形式共计九种芦苇方格、石方格、土方格(固化沙垄方格)、多孔组合式固沙板、HDPE网方格、HDPE板方格,挡沙堤沟、HDPE板高立式阻沙沙障、HDPE网高立式阻沙沙障,通过不同防护方法的比较,找到适合特殊地区的防风固沙体系。

  • 标签: 防风固沙 风沙流 风积沙
  • 简介:为了解沙人居环境状况,衡量区域人居环境荷载水平,依据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以盐池县北部风沙的聚落为研究对象,以“人”为核心,从聚落的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3方面对其人居环境荷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聚落人居环境的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均以中等荷载为主,生活空间以低等荷载为主;2)聚落的人居环境荷载可划分为低、中、高3个等级,其分别占区域面积的32.1%,39.7%,28.2%。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探明了沙人居环境荷载能力,研究高等聚落人居环境荷载面积较少,整体人居环境荷载能力较低,需加强人居环境管理,整体提高聚落人居环境荷载水平,以保障沙人居环境安全,同时也为当地资源合理配置、沙化治理、水土保持及聚落格局优化提供借鉴意义。

  • 标签: 盐池北部风沙区 聚落 人居环境荷载
  • 简介:摘要:耕地质量是土地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土地整治工程的重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人员都是根据土地的特性来进行土地质量的评估。陕北风沙草滩土壤以陕北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交界处和荒漠边缘地带为主,土地类型多种多样。由于长期的农业生产,大部分土地都已不适合人类生活和农业。因此,在实施土地整治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基于此,本文以陕北地区的风沙草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提高耕地质量的作用,对陕北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陕北 风沙草滩区 土地整治
  • 简介:再一次站在沙漠的边缘,隐隐有一种游子归乡的情愫被唤醒,那纠结在内心深处的对沙漠的依恋渐渐苏生。

  • 标签: 沙漠 风沙 绿洲
  • 简介:到去年年底,榆林至靖边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已全面完工,我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开始进入路面铺设阶段。沙漠高速公路建设是交通部“十五”交通科研项目之一,榆靖高速公路承担着这一项目的路基科研任务。面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面对毛乌素沙漠的东移南下,陕西交通人在两年的建设中,凭借着创新精神,为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的理念做出全新的注解。

  • 标签: 高速公路 路基工程 公路建设 生态环境 管理创新 设计创新
  • 简介:摘要: 西瓜营养价值丰富,解暑除烦,具有美容和保健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高产栽培必须要通过精选品种、优选沙壤土、合理播种、规范田间管理、及时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一系列规范的技术规程操作,获得高产高效。

  • 标签: 西瓜 高产 栽培
  • 简介:沙害是北方风沙线型生产建设项目遭受的主要危害。通过定位监测与调查监测等方法,对位于该地区的铁路项目的风力侵蚀强度与治沙措施防护效果进行监测,监测数据表明:施工扰动风力侵蚀剧烈,水土流失严重;采取路基边坡碎石土包坡、路基两侧沙障防护可有效防治项目风力侵蚀,减少项目区外围风沙流侵害路基,是阻沙固沙、减少沙害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风沙地区 风力侵蚀 治理 效果 监测
  • 简介:摘要: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塑料大棚辣椒栽培较为普遍 。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菜肴,营养价值高。辣椒种植要求肥沃的土壤及较高温度,辣椒根系不发达入土浅,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喜光、怕曝晒,栽培技术要高。

  • 标签: 塑料大棚 辣椒高产 栽培技术 要点
  • 简介:以位于晋北风沙右玉县贾家窑6种人工林地(11a油松林、21a油松林、23a华北落叶松林、17a油松+柠条混交林、柠条林和沙棘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及粒度、计算粒度参数等分析比较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和粒度的变化及分布。结果表明:1)在0-100cm深度,6种林地平均土壤含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沙棘林〉11a油松林〉柠条林〉17a油松+柠条混交林〉23a华北落叶松林〉21a油松林;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较深土层土壤水分受植物蒸腾耗水、根系分布深度及密度等因素影响;2)6种林地的粒度组成以极细砂和粉粒为主。7个粒级中,柠条林和沙棘林粉粒占比最大,其他林地极细砂含量占比最大;3)在0-100cm深度,6种林地土壤平均粒径大小依次为:23a华北落叶松林〉11a油松林〉21a油松林〉17a油松+柠条混交林〉沙棘林〉柠条林;4)沙棘林和柠条林有较强的水土保持能力,在晋北风沙植被恢复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沙棘和柠条进行造林;5)研究经过多年植被恢复,人工林耗水量增加。认为有必要根据土壤水分状况结合植被耗水特性和生长阶段开展人工林的科学管护,如适当调整植被盖度,加强林下草本和枯落物保护。

  • 标签: 土壤水分 土壤粒度 人工林 风沙区
  • 简介:"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空气好了。"说起生态环境的变化,作为太原人我满是自豪。这份美好得来不易。龙城太原自然条件不好,生态环境脆弱,缺水、少树、风沙大。让太原变成树绿、风润、天蓝、水美的生态城市,是所有太原人的美好愿望。梦想很快照进现实。先是在中部崛起的号角下,小煤矿关了,国有煤矿整顿了,长年冒黑烟的大企业收到限排令,省里还大力发展农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山西不再只有煤都。生态建设上,从2001年底开始,太原就树立了"园林城市"的目标,

  • 标签: 风沙环境 园林城市 生态环境 公园绿地 生态建设 生态城市
  • 简介:题目(2005年连云港市)据某气象中心观察和预测:发生于M地的沙尘暴一直向正南方向移动,其移动速度v(km/h)与时间t(h)的函数图象如图1所示。过线段OC上一点T(t,0)作横轴的垂线l,梯形OABC在直线l左侧部分的面积即为th内沙尘暴所经过的路程s(km)。

  • 标签: 数学 风沙 连云港市 函数图象 移动速度 沙尘暴
  • 简介:本文以风沙某煤矿为例,通过选择合适的煤矸石处置方式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为该煤矿项目矸石处置和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实践参考。

  • 标签: 风沙区 煤矸石 水土流失
  • 简介:摘要:基于陕北榆林风沙草滩的气候特征,通过野外调查和现有边坡防护模式对比,筛选出适宜的植被开展水库边坡植被防护试验。通过对比紫穗槐+沙障、紫穗槐+沙柳和沙柳+沙障三种防护模式下土壤流失量和沙柳、紫穗槐抗拉拔能力,确定沙柳+沙障这一种植模式具有最好的固沙效果,能够对榆林风沙草滩水库边坡植被防护技术提供一定的工程经验。

  • 标签: 榆林风沙草滩区 水库边坡 植被防护
  • 简介:风沙活动是高考考查的高频考点,全国卷多次考查.以风沙活动为主题,既可以从整体性的角度,综合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天气、气候、植被、河流水文特征等地理要素,又能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考查风沙活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从人地协调的角度分析防治风沙活动的对策.

  • 标签: 风沙 地理环境 地貌 综合考查 地理要素 水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