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第二届全国检验技能竞赛项目染色高职组选手总体操作规范,发挥稳定。个别参赛队估计是第一次参加比赛,操作不规范。以下从评分标准的11个项目进行总结,通过总结使各位参赛队指导老师明确选手的扣分点,以此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

  • 标签: 革兰染色 总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染色法是最常用的细菌鉴别染色法。细菌染色后,不仅可以观察其形态,而且可根据染色结果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兰阳性菌和阴性菌。这样有助于对细菌的鉴别,同时还可分析细菌的致病性和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1但在长期染色教学中,特别是学生在初学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使染色结果与实际结果不一致。

  • 标签: 革兰染色 实验教学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10Ll(特定金属环法)和50Ll(传统一滴尿法)未离心尿染色显微镜检查诊断明显细菌尿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500名可疑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特定金属环法(10Ll)和1滴(50Ll)非离心尿染色涂片显微镜检查,同时用半定量尿液培养来作为参考检查方法。结果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24.8%(124.500),两种显微镜检查结果完全一致,对500例尿液标本的培养和镜检结果的相关性分析显示,8例样本结果不一致,假阴性结果5例(镜检阴性而培养阳性),假阳性结果3例(镜检刚性而培养阴性)。结论特定金属环法(10Ll)可以代替常规一滴尿法(50Ll)用于诊断明显细菌尿的尿路细菌感染,并且10Ll金属环法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

  • 标签: 尿路感染 菌尿症 革兰染色 镜检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染色在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9月至12月接诊的阴道炎患者260例为对象。规范采集阴道分泌物,制成A、B两个样本。样本A采用生理盐水法检验,将其纳入对照组;样本B采用染色法检验,将其纳入试验组。比较病原菌阳性检出率和阴道清洁度检验结果。结果:试验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3.8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阴道清洁度Ⅰ-Ⅳ度分别检出65例、112例、56例、27例,对照组分别检出62例、129例、44例、25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中,染色法对病原菌的检出率高于生理盐水法,能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阴道炎 分泌物检验 革兰染色 阳性检出率 清洁度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染色在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2年6月接诊的疑似阴道炎患者90例为对象,采集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快速染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病原体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和诊断效能。结果:1)90例患者最终确诊阴道炎82例,其中快速染色法检出72例,染色法检出80例,对比可见染色法的检出率更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快速染色法诊断阴道炎的灵敏度为94.44%,特异性为33.33%,符合率为84.44%;染色法分别是98.75%、70.00%、95.56%,可见染色法的诊断效能更高。结论:阴道分泌物检验中,采用染色能提高病原体检出率,为诊疗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快速染色 革兰染色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染色在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2年6月接诊的疑似阴道炎患者90例为对象,采集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快速染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病原体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和诊断效能。结果:1)90例患者最终确诊阴道炎82例,其中快速染色法检出72例,染色法检出80例,对比可见染色法的检出率更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快速染色法诊断阴道炎的灵敏度为94.44%,特异性为33.33%,符合率为84.44%;染色法分别是98.75%、70.00%、95.56%,可见染色法的诊断效能更高。结论:阴道分泌物检验中,采用染色能提高病原体检出率,为诊疗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快速染色 革兰染色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染色在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6例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6例阴道炎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阴道炎患者采用生理盐水镜检,实验组43例阴道炎患者采用染色检验,观察比较两组阴道炎患者的检出率。结果实验组阴道炎患者检出率(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炎患者的检出率(6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在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能准确检验出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成分,为临床医师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数据,为治疗赢取有利时间。

  • 标签: 革兰染色 阴道分泌物 检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8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染色法在患者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患者真菌检验方法的不同将所有受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法以及染色法进行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验效果。结果检验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真菌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将染色法应用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真菌检验中具有检出率高,临床效果显著的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革兰染色法 阴道分泌物 真菌检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中染色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152例疑似阴道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格染色法和生理盐水法进行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对比观察两种方法真菌检出率。结果格染色法真菌检验阳性123例(80.92%),生理盐水法真菌检验阳性84例(55.26%),两种方法真菌检验阳性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在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中,染色法具有敏感性好、检出率高等特点,检出率高于生理盐水法,是对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检验的理想方法。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革兰染色法 生理盐水法 真菌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以8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采用染色法对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检验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6月1日—2016年6月3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受试患者临床检验方案的不同将受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以常规生理盐水检验法进行检验,试验组(40例)患者则采用染色法对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检验。对两检验组的真菌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真菌检验结果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P<0.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在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检验过程中采用染色法对患者进行检验具有检验阳性率高以及检测敏感度高的临床优点,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革兰染色法 阴道炎 真菌检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染色法在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262例怀疑为阴道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常规盐水法与染色法对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检验,对两组方法真菌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染色法检验真菌阳性率83.58%显著较常规盐水法检验的真菌阳性率51.53%高(p<0.05)。结论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检验应用染色法,具有准确性、快速性的特点,可在临床范围内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真菌检验 革兰染色法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染色镜检在微生物标本培养前涂片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抽取的300例送到实验室的微生物标本作为分析对象,其中观察组进行微生物标本培养前,实施涂片染色镜检,对照组只对微生物标本培养。分析两组不同方式的培养结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结果阳性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革兰染色镜检 微生物标本 涂片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是染色法在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次研究收集的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份妇科门诊及体检患者阴道分泌物90例,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法与染色法进行真菌检验并比较分析。结果对90例患者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真菌检验,染色法阳性率41.5%,直接镜检28.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07,P=0.000)。对两种方法的关联性进行McNember检验,结果为χ2=34.010,P=0.000,提示两种方法检出阳性率具有相关性。结论染色法在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中具有更好的敏感性,检出率高,值得临床检验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革兰染色 真菌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与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检测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抗原的比对,评价本实验室通过染色查芽孢杆菌预测艰难梭菌感染的方法。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南京梅山医院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77份,分别采用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和染色查芽孢杆菌法两种进行检测,最后SPSS10.0进行分析。结果 177份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查出抗原阳性同时染色查见芽孢杆菌的占65份,试剂盒抗原阴性且同时染色未查见芽孢杆菌的有86份,存在差异26份。以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的结果为标准,得出染色法查芽孢杆菌预测艰难梭菌的敏感度为78.31%(65/83),特异度为82.69%(86/104),阳性预测值为78.31%(65/83)和阴性预测值为91.49%(86/94)。结论 染色查芽孢杆菌预测艰难梭菌存在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试剂易于购买、成本低,不用担心标本量少试剂过期,对于基层条件受限的实验室还是可行可推广的,对于条件好的实验室也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辅助检测方法。

  • 标签: 艰难梭菌,芽孢杆菌,谷氨酸脱氢酶抗原检测,革兰染色
  • 简介:用碱性艳红以及碱性玫瑰精对植鞣相机套染色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染色的条件,如pH、温度、时间、浓度以及加碱量,测定染料对植鞣的上染率和渗透度,以及染色颜色的均匀性和色调,确定染色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染色初期,pH3.3-3.8左右,染色50-60min,再逐渐加碱至pH4.50左右进行固色30-40min,用量2%,处理时间60min,温度40℃,液比2,中和后换液染色,成染色性能较好。

  • 标签: 碱性艳红 碱性玫瑰精 植鞣相机套革 染色 染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涂片染色镜检在微生物标本培养送检前提升标本检验质量的作用。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集的260例微生物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送检的操作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均为所有标本260例。参照组的微生物样本选择进行直接培养送检,实验组则是在培养送检前先进行涂片染色镜检,比较两组微生物样本培养送检的质量以及送检标本的符合率。结果:实验组微生物培养送检质量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且实验组的微生物送检的符合率也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微生物标本培养送检前,需要给予其染色镜检查,这可以显著的提升送检标本的质量,可以降低标本培养的误差率,最终提升检测的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微生物标本 培养送检 标本检验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PCR检验法、细菌培养法、染色法应用于阴道细菌检验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确诊的阴道炎患者(n=120)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分别使用PCR检验法、细菌培养法、染色法进行检验,对3种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细菌培养法检出率高于染色法,PCR检验法检出率高于染色法和细菌培养法(P

  • 标签: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革兰染色法 阴道细菌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抗原联合痰染色检验在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0例于2021年5月~2021年10月期间本院接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尿抗原、痰染色检验,同时再进行痰培养检测,以痰培养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对比尿抗原联合痰染色检验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结果:经过痰培养检测,共检测出211例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尿抗原检查结果、痰染色检验结果以及尿抗原联合痰染色检验结果的敏感度分别为80.09%、76.78%、87.64%;特异度分别为85.39%、84.27%、87.64%;准确度分别为81.67%、79.00%、90.67%。尿抗原联合痰染色检验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明显好于其他单独检测方法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尿抗原 痰革兰染色 小儿 肺炎链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螺旋体检测湿片法与染色法的方法对比关系。方法以140例大学生作为检测对象,取牙垢涂片分别采用湿片法镜检和染色法镜检对其牙垢标本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口腔螺旋体检测结果。结果利用湿片法镜检口腔螺旋体的阳性率为20%,利用染色法镜检口腔螺旋体的阳性率为5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结论口腔螺旋体检测湿片法和染色法的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临床口腔螺旋体的检测普遍用染色法镜检,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检出阳性率,为临床口腔相关疾病提供有效的辅助诊断。

  • 标签: 口腔螺旋体 口腔 湿片法 革兰染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