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资料病人,男,45岁,因"四肢麻木、无力4个月余,加重1个月"收入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6/95mmHg,神志清楚,慢性病病容,行走蹒跚。各心瓣膜区未闻及心脏杂音,肺、腹部查体无明显异常。右手可见一大小约1cm×1cm痛风石,有压痛,四肢肌张力稍减弱,肌力3级,双下肢无浮肿。

  • 标签: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下肢水肿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 简介:【摘 要】 目的 观察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ABO溶血症(ABO-HDN)患儿的效果。方法 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5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8例ABO-HDN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患儿接受常规补液及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IVIG治疗。治疗3d后检测两组患儿总胆红素(TBIL)、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胆红素脑病。结论 IVIG治疗ABO-HDN疗效可靠,可改善患儿的TBIL、黄疸及贫血情况,缩短其住院时长。

  • 标签: 新生儿 ABO溶血症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胆管炎发生时间、发生率和发生次数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行Kasai手术治疗的胆道闭锁患儿38例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就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抗生素、激素、胰高血糖素、熊去氧胆酸、肝泰乐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在术后次日加用人免疫球蛋白2.5g/次,1次/d,连用3d。观察两组患儿1年内胆管炎发生率、发生时间和发生次数。结果两组胆管炎发生率,对照组发生胆管炎10例,发生率为52.63%,研究组发生胆管炎8例,发生率为4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2,p=0.516。对照组发生胆管炎的时间平均为(42.05±13.63d),研究组平均为(66.16±15.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平均发生次数为(1.53±0.82)次,研究组为(3.68±1.7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延缓Kasai术后胆管炎的发生时间,减少1年内患儿胆管炎的发生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胆道闭锁 人免疫球蛋白 肝门空肠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使用免疫球蛋白(IVIG)的应用合理性。方法对于我院住院的新生儿应用IVIG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将使用IVIG的适应症分成超说明书的应用适应症和核准应用的适应症。对于住院新生儿的超说明书应用IVIG的获益情况实行评价。结果此次住院患儿核准的应用率是40.74%;而超说明书的应用率是59.26%,其中包含了18.75%为肯定获益,18.75%为很有可能获益,31.25%为可能获益,18.75%为不可能获益,有12.50%的无法评价。结论超说明书应用IVIG在新生儿中已较为普遍,部分因为有足够强的循证医学证据,且已经让临床接受,可以认为是合理的;另外一部分还需要实行进一步研究来确定应用的合理性。

  • 标签: 新生儿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超说明书使用 循证医学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82例感染新生儿,根据随机原则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免疫球蛋白。对比两组患儿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患儿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感染的治疗中应用人免疫球蛋白,有助于控制感染,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满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中给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选取20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观察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体温下降,食欲改善及精神恢复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手足口病治疗中,使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辅助治疗,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促进患儿恢复,应广泛运用。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重症手足口病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考察高浓度免疫球蛋白制品的稳定性。方法以组分Ⅱ+Ⅲ为原料,经过溶解、辛酸沉淀,Capto-Q层析,Macrocap-Q层析,收集流穿液,经超滤,浓缩,制备高浓度免疫球蛋白蛋白浓度为10%),进行制品处方的筛选和稳定性试验,检测制品的外观、热稳定性及分子大小分布,并与传统低温乙醇法制备的免疫球蛋白蛋白浓度为5%)比较。结果高浓度免疫球蛋白外观、热稳定性、分子大小分布均符合国家药典要求,分子大小分布明显优于免疫球蛋白。结论高浓度免疫球蛋白制品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 标签: 高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稳定性 分子大小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滤板压滤法、复合膜法和离子交换层析法对免疫球蛋白中残留IgA的去除效果,比较其优劣。方法对3种过滤方法规模化生产的多批次免疫球蛋白中分子大小分布、蛋白回收率和IgA含量进行考察,分析不同过滤方法的去除效果。结果滤板压滤法、复合膜法和离子交换层析法的平均IgA去除率分别为86.6%、92.7%和97.9%,平均蛋白回收率分别为81.6%、95.3%和97.1%,平均分子大小分布分别为99.4%、99.6%、99.7%。结论3种过滤方式各有其优缺点,滤板压滤法应用范围广但IgA去除量有限;复合膜法使用方便、IgA分离效果好,但成本较高;离子交换层析法的IgA分离效果好但工艺繁琐,不同企业可选择适合的过滤方式。

  • 标签: 免疫球蛋白类,静脉内 免疫球蛋白A 压滤 膜过滤 离子交换层析
  • 作者: 吴玉英仲向东王晓华俞小卫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9期
  • 机构:吴玉英仲向东王晓华俞小卫通讯作者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苏常州213003基金:常州市国际科技合作计划(cz20110021)作者简介:吴玉英(1985年10月),籍贯苏州,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人体炎症反应与免疫调节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VIg)对健康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nocyte-deriveddendriticcells,mDCs)表面TLR2表达的影响,探讨免疫球蛋白对人体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方法利用Ficoll分离法分离健康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将第7天的细胞分成三组,分别为IVIg刺激组、OVA无关蛋白对照组和未刺激组,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c+细胞表面的表达水平.结果健康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经过IVIg刺激9h后,CD11c+细胞表面TLR2的表达水平较未刺激组以及OVA无关蛋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免疫球蛋白可以下调mDCs表面TLR2的表达,从而影响TLR2信号通路的传导,影响机体炎症反应.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免疫球蛋白;Toll样受体2TheInfluenceof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ontheExpressionofToll-likeReceptor2onMonocyte-derivedDendriticCellsWUYu-ying,ZHONGXiang-dong,WANGXiao-hua,YUXiao-wei△(DepartmentofRespiratoryMedicine,ChangzhouSecondPeople’sHospitalwithNanjingMedicalUniversity,Changzhou,Jiangsu,213003,Chin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xpressionofToll-likereceptor2(TLR2)onmonocyte-deriveddendriticcellsby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tofurthere(xplorethemechanismof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ninflammation.MethodsWeincubatedandinducedDCsubsetsdifferentiatedfrom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s)byrhGM-CSFandrhIL-4.AlltheDCswereclassifiedintothreegroupsrandomly,theIVIginterventiongroup、theOVAgroupandthecontrolgroup.DetecttheexpressionofTLR2onCD11c+cellsofallgroupsbytheflowcytometry.ResultsAftertheIVIgintervention,weobservethatonthe9hourtimepoint,theexpressionofTLR2significantlydecreasedonCD11c+cellsthantheOVAgroupandthecontrolgroup(P<0.01).ConclusionsIVIgmaysuppresstheinnateimmuneresponsebydeGcreasinKgetyhewoerxdpsressionofTLR2ondendriticcells,whichmayreducesinflammation.Dendriticcell(DC);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VIg);Toll-likereceptor2(TLR2)中图分类号R97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4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价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56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的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7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及热程分别为(3.72±0.20)d,(5.70±0.83)d,观察组分别为(2.60±0.19)d,(3.53±0.86)d,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及热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采用免疫球蛋白临床疗效明显,意识恢复时间及热程时间较短,不良反应较轻,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手足口病 意识恢复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一种新的免疫球蛋白的制备工艺对制品得率和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以组分Ⅱ+Ⅲ经过溶解、辛酸沉淀、Capto-Q层析、Macrocap-Q层析、收集流穿液,经超滤、浓缩,制备免疫球蛋白,检测蛋白液中IgA、IgM、白蛋白、PKA、ACA含量、纯度、收率,并与低温乙醇法比较。结果与低温乙醇法比较,辛酸沉淀法可显著降低制品中IgA、IgM、白蛋白、PKA含量,提高产品得率。结论采用辛酸沉淀工艺制备免疫球蛋白可提高制品的质量和产量。

  • 标签: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辛酸沉淀法 低温乙醇法
  • 简介:目的:考察成人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的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回顾2014年9月~2016年4月我院成人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的情况,评价临床诊断与我国说明书适应症的相符性,同时根据相关临床治疗指南,评价应用免疫球蛋白的获益情况。根据我国药品说明书、2010年版《临床用药须知》及相关临床治疗指南,分析给药方案的合理性。结果:162例应用免疫球蛋白患者的主要诊断为重症肺炎(9.26%),其次为噬血细胞综合征(8.64%)、重症肌无力(7.41%)和格林-巴利综合征(6.79%)等,其中76.54%为超说明书用药。在超说明书用法中,胸腺瘤伴免疫缺陷、格林-巴利综合征、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和Bicker—staff脑干脑炎肯定获益(合计12.90%)。44例患者应用注入免疫球蛋白的给药方案符合说明书或指南的推荐。结论:部分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验证,给药方案也有待进一步合理化。

  • 标签: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成人 适应症 给药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脑炎疗效。方法选择住院1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20例使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对照组60例未使用。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62.5%)、总有效率(95.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42.5%,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总病程、肌阵挛好转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热程、用药后热程、肌阵挛好转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预后良好,能缩短疗程,降低转为危重症病例发生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手足口病 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共7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感染性肺炎患儿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感染性肺炎患儿采取常规药物加免疫球蛋白,观察增加免疫球蛋白与常规药物治疗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感染性肺炎患儿经治疗无效者27例,较对照组的76例明显要少,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经t检验显示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方面有较为确切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症状,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常规药物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免疫球蛋白。比较两组发热、肺啰音、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情况、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发热、肺啰音、呼吸困难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炎症情况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未见,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免疫球蛋白对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免疫球蛋白。比较两组发热、肺啰音、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情况、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发热、肺啰音、呼吸困难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炎症情况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未见,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免疫球蛋白对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中,评估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9年01月~2020年09月期间收治的感染性肺炎的84例新生儿进行随机分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纳入治疗组的患儿均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纳入对照组的患儿均采用常规疗法,对比两者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发热、呼吸困难、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确诊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予以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厂家麦芽糖对免疫球蛋白(pH4)产品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两个厂家麦芽糖生产免疫球蛋白(pH4)分别在25±2℃和5±3℃保存0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取样检测,进行质量可比性研究,研究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外观、可见异物检查、渗透压摩尔浓度、pH值、蛋白质含量、纯度、麦芽糖含量、激肽释放酶原激活剂(PKA)、无菌检查、热原检查等。结果:两个厂家麦芽糖生产的免疫球蛋白(pH4)各项指标均合格,A、B厂家麦芽糖生产免疫球蛋白(pH4)产品在25±2℃和5±3℃放置6个月后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质量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B厂家生产的麦芽糖均可用于免疫球蛋白(pH4)生产。

  • 标签: 麦芽糖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质量可比性研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