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单侧下肢水肿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对30例单侧下肢水肿部位进行连续性扫察,对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单侧下肢水肿性疾病在彩色超声中具有特异性声像图表现,可明确诊断下肢淋巴性水肿、静脉性水肿。可作为临床进行本病诊断的重要手段。结论彩色多普勒对于诊断与鉴别单侧下肢水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下肢不明原因肿胀的诊断提供了一个简便可行的方法。

  • 标签: 高频探头 彩色多普勒超声 淋巴性水肿 静脉性水肿
  • 简介:摘要患者男性,43岁。以水肿起病,查24h尿蛋白定量4.66 g,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水平25.3 EU/ml,肾脏穿刺病理确诊特发性膜性肾病(MN)。初期口服泼尼松40 mg每日1次,环孢素A 100 mg每日2次治疗,部分缓解后复发,联合环磷酰胺100 mg每日1次口服无效,监测24h尿蛋白定量升至10.8 g,抗PLA2R抗体水平升至496 RU/ml,CD19+B细胞计数71个/μl,遂分别予3次利妥昔单抗1 g静脉输液治疗,并先后停用环孢素A、环磷酰胺及泼尼松。末次随访CD19+B细胞0个/μl,抗PLA2R抗体阴性,血白蛋白34 g/L,24 h尿蛋白定量4.4 g。本例患者提示了利妥昔单抗在难治性膜性肾病中的治疗效果,以CD19+B细胞计数或抗PLA2R抗体水平作为再次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指征,需进一步思考。

  • 标签: 难治性膜性肾病 利妥昔单抗 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主要目的就是针对双下肢淋巴水肿,实施临床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恶性肿瘤术后双下肢淋巴水肿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的是综合护理干预手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护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双下肢淋巴水肿缓解率,观察组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下肢淋巴水肿 护理 妇科恶性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整复治疗在下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治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3月血管外科下肢淋巴水肿患者45例,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方法整复治疗患者下肢淋巴水肿,分析整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其中用脂肪抽吸的方法治疗肢体淋巴水肿16例,采用皮瓣下软组织清除、多余皮肤组织切除法治疗15例;肢体淋巴组织增生肿块切除加自体大张皮肤回植15例。结果:1例采用脂肪抽脂治疗的效果一般,1例采用淋巴水肿增生组织切除后回植皮肤治疗的恢复慢,术后愈合一般。43例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下肢淋巴水肿整复治疗建议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法。临床验证下肢淋巴水肿Ⅱ期选用脂肪抽吸的方法效果较好;下肢淋巴水肿Ⅲ期采用皮瓣下修复方法治疗效果较好;下肢淋巴水肿Ⅳ期选用增生组织切除自体皮肤回植方法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下肢淋巴水肿 整复治理 脂肪抽吸 皮瓣下修复 增生组织切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2例乳腺癌术后的患者,采用EC序贯T方案化疗,在多西他赛治疗第3个周期后的第4天左右均出现双下肢水肿,予对症中药治疗后3个月左右症状消失。

  • 标签: []  多西他赛 水肿
  • 简介:1、病情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双下肢水肿的病因,以便于水肿的治疗,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2015年到2017年我院收治40例65岁到85岁老年人双下肢水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心脏疾病患者9例;无明确心脏疾病但有高血压,服用钙通道阻止剂12人;有高血压,未服用钙通道阻止剂4人;肾脏疾病患者3人,营养不良患者3人,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患者9人。结论明确病因对治疗和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老年人 双下肢水肿 病因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3岁,因单位体检时发现碳13-尿素呼气试验强阳性,伴反复胃部疼痛、反酸、嗳气,于2016年7月9日来本院门诊行胃镜检查示胃底、胃窦黏膜充血水肿、欠光滑,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医嘱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esomeprazole,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603127)20mgbid,胶体果胶铋胶囊200mgbid,阿莫西林胶囊1000mgbid,克拉霉素缓释片500mgbid,口服,作为该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四联方案。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水肿 不良反应
  • 作者: 杨艳丽 周央中 蒋慧 赵久良 赵岩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1-0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47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730(现在山西白求恩医院 山西医学科学院风湿免疫科),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报告1例非朗格罕斯组织细胞增多症(Erdheim-Chester病),患者女,47岁,病史11年,先后出现下肢水肿、眼球突出、胸闷,影像学见肾周筋膜增厚、动脉管壁增厚、大量心包积液,血清IgG4升高,眼眶肿物病理学检查见IgG4+浆细胞浸润,疑诊"IgG4相关性疾病",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疗效不佳。后心包积液病理学检查见组织细胞,CD68(+),S-100(-),下肢CT可见长骨硬化,确诊Erdheim-Chester病。

  • 标签: IgG4相关性疾病 Erdheim-Chester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情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例80岁男性患者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阿卡波糖等药物2年余,因出现睡眠障碍加服奥氮平(5mg,1次/d)。约1个月后出现双下肢水肿,其后约半个月出现右乳房胀痛,停用螺内酯。4d后患者水肿和右乳房胀痛均无好转,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侧乳腺增生,停用奥氮平。5d后患者下肢水肿消退,乳房胀痛明显减轻,予螺内酯口服,其他药物继续服用。3周后随访,患者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 标签: 奥氮平 水肿 男性乳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