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已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40年间,中国的发展硕果累累,让我们通过小作者的视角,来捕捉时代热点,喜看时代变化,讴歌新盛世,共享新时代。

  • 标签: 青藏铁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改革开放 小康社会 习近平
  • 简介:青藏高原论坛》是由青海民族大学主管、主办,《青藏高原论坛》编辑部发行的学术性连续出版物,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5219,国内统一刊号为CN63—1077/C,季刊。《青藏高原论坛》宗旨:本刊在省文化与新闻出版厅和校党委领导下,服务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和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三区"发展战略,立足青藏高原,聚焦生态与文化、关注社会与民生、政治与经济,强调学术性与现实性研究、基础性与前瞻性研究、区域性与特色性研究,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出版风格,贴近现实,关注前沿,全面发挥咨政与学术效益。

  • 标签: 青藏高原 论坛 征稿启事 国际标准刊号 国内统一刊号 宏观发展战略
  • 简介:利用2001~2016年MODIS月平均液相云水路径(CloudLiquidWaterPath,LWP)、冰相云水路径(CloudIceWaterPath,IWP)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空中云水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以及与大气环流变化和水汽输送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LWP和IWP的年平均分布形态与降水、可降水量对应较好,林芝地区聚集了丰富的LWP、IWP、降水量和可降水量。受印度洋季风影响,LWP和IWP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LWP和IWP最丰富,冬季最少。水汽传输和高原的动力、热力作用是影响夏季LWP和IWP分布的主要因素,夏季高原南部相对湿度大,水汽抬升强烈,促进了LWP和IWP的形成和积累。LWP和IWP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较为相似,3000~5500m海拔高度区间内二者的总体变化特征与青藏高原降水的梯度变化特征一致,为随高度先较快升高后保持稳定的分布特征。青藏高原年平均和季节平均LWP和IWP在2001~2016年间均以减少趋势为主,这一变化趋势与云量和降水变化趋势一致,LWP和IWP的减少趋势与水汽输送通量散度的增加密切相关。

  • 标签: 液相云水路径 冰相云水路径 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 MODIS数据
  • 简介:民族地区基层政权是保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最前沿阵地,是新时期各种力量企图加以染指的焦点之一。基层政权领导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程度,决定着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基层政权建设及其治理能力提升是确保青藏地区社会稳定的政治基础。民国时期青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呈现出强控制性、强政治性和强经济性等鲜明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基层政权建设稳定了民国时期青藏地区政治局势和社会秩序,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赋役负担,带来了族群冲突与民族隔阂。

  • 标签: 民族政治 民国时期 青藏地区 基层政权建设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NCEP/NCAR1948~2013每年4月的平均高度场资料确定春季北支脊的强度指数和东、西位置指数,再结合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61-2012年4月全国567个测站月温度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讨论了近66年春季北支脊与我国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北支脊强度整体呈强度增加的趋势,位置年际变化较稳定。春季北支脊强度指数越大(小),北支脊强度越大(小),我国大部分地区如西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黑龙江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以及我国中东部等地区可能出现温度相偏高(低);春季北支脊位置指数越大(小),北支脊位置越偏东(西),我国华北地区如新疆中东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甘肃、宁夏、青海北部地区以及陕西地区能出现温度相对偏高(低)。

  • 标签: 春季北支脊 强度指数 位置指数 温度
  • 简介:摘要利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对1961-2001年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年际变化作统计分析。分析发现夏季整个青藏高原海拔≥3000m范围几乎都为热源,平均而言,6月属大气热源最强月份。高原西部热源强度较东部强,相同热源等值线在西部位置较东部偏北。夏季1979-1990年大气热源相对较强,1990年后大气热源较弱,但1998年大气热源还具有明显突变特征。夏季高原整层大气热源EOF分析第1模态均表现为气候转变型。其中6月与7、8月不同的是,大气热源变率中心不在高原上空,而位于高原北部,即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北侧。

  • 标签: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EOF
  • 简介:摘要地理科目普遍被认为是副科,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协调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潜在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有效的成分。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学习、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才能令其产生学习地理的欲望,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

  • 标签: 地理教学 实际生活 青藏地区
  • 简介:摘要气候变化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增温趋势显著,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青藏高原极端天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确保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安全。

  • 标签: 青藏高原 极端天气 生态环境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NCEP/NCAR1948~2013每年4月的平均高度场资料确定春季北支脊的强度指数和东、西位置指数,再结合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61-2012年4月全国567个测站月温度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春季北支脊的强度指数和位置指数与大气环流的关系进行探究。

  • 标签:
  • 简介:青藏高原不仅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和地球第三极,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更是资源政治与地缘政治的结合之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第三大淡水资源“储存库”,气候变化会加速高原地区的冰川消融,改变跨国界河流径流量的年度和季节性变化,增加水资源分配模式的不稳定性,从而加剧地区性水资源稀缺性危机,使地区性洪涝灾害增多,水治理难度提升.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水资源安全的影响会产生连锁性的政治、经济与安全效应,不仅影响高原地区国家的水力开发计划与基础设施安全,加剧地缘政治博弈的复杂性,而且影响中国的海外水电投资,使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水利“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实施面临更多的国际压力与挑战.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青藏高原水资源安全涉及十几亿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涉及亚洲的稳定与和平.对此,中国应积极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青藏高原水资源安全的维护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在技术层面上加强对青藏高原水资源安全动态的深度调查与持续性跟踪研究,另一方面在政治层面上推动高原地区国家的气候治理合作与区域合作框架构建.

  • 标签: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冰川消融 水资源安全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广州地铁2018年运营四中心线路主变电所主变容量、主变所带线路特点、主变电所之间相互支援供电方式进行统计分析,概述现阶段四中心管辖主变电所相互支援供电及支援供电方式存在问题,以及研究分析支援供电处理原则,应用在实际地铁运营之中。

  • 标签: 支援供电 故障调整 处理原则
  • 简介:2017年12月26日,武汉地铁8号线一期、阳逻线、1号线径河延伸线开通.地铁8号线一期全长16.7km,设地下站12座,其中换乘站8座.最高运行速度80km/h.阳逻线全长35km,设站16座,包括换乘站6座.其中地下站6座,高架站10座.列车采用A型车,试运营期间为4节编组,按单一交路组织行车,最高运行速度100km/h.

  • 标签: 延伸线 地铁 武汉 线径 最高运行速度 换乘站
  • 简介:为了研究青藏高原甘南地区茄科藏药植物的属种组成、属的分布型、生活型、生境及其药用价值,采用调查野外环境、采集标本并鉴定、研读相关文献和走访相关人员调研等方法,对甘南地区茄科藏药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甘南地区茄科藏药植物资源共有5属7种,其属的分布型归为5类,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这为青藏高原甘南地区茄科藏药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及合理利用指明了方向.

  • 标签: 茄科 藏药植物 植物区系 青藏高原甘南地区
  • 简介:摘要青藏高原由于特殊的地势地貌以及所需的技术水平有限,使得青藏高原地区交通闭塞,高原人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作业经济中。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之后,经济科技的高速繁荣发展,为青藏铁路的建设开通奠定了坚实的物资以及技术基础,一项项技术难题的攻破,使得青藏铁路的开通不是梦,使得藏区人民迎接新的发展契机不是梦。本文就修筑青藏铁路中面临的高原多年冻土区低温混凝土施工技术难题进行详细论述,仅供参考。

  • 标签: 青藏铁路 多年冻土 混凝土施工技术
  • 简介: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发布的2012年全球冰川分布数据等资料,选取青藏高原冰川分布较集中的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1995年、2005年和2015年3个时期LandsatTM/ETM+/OLI遥感影像数据和研究区附近气象站的气象资料,综合利用"3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等,研究3个时期研究区内湖泊面积与数量及其变化,从气候要素变化与冰川退缩角度分析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3个时期研究区冰川补给型湖泊整体呈扩张态势,1995年、2005年和2015年的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分别为10700.5km^2、11910.7km^2和12518.3km^2;与1995年相比,2005年的湖泊数量增加了2041个,与2005年相比,2015年的湖泊数量增加了21个;分布在研究区各流域中的冰川补给型湖泊变化状况不同,分布在羌塘高原上的湖泊扩张幅度大,分布在柴达木盆地中的湖泊呈缓慢扩张态势,分布在研究区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中的湖泊相对稳定,还有一些湖泊在萎缩。随着海拔的增加,研究区中的湖泊数量和面积都呈现类似正态分布的特征。1995-2015年期间,冰川退缩和气温上升是导致青藏高原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和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青藏高原 湖泊 冰川 补给 遥感
  • 简介:自古以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其实,比进蜀更难的是进藏,古人有云:"唐蕃古道艰且险,雄鹰踟蹰鬼神愁",说的正是进藏道路的艰难。唐朝时,太宗皇帝李世民把文成公主远嫁拉萨,历时3年多才到达。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索鲁也在《骑乘铁公鸡搭火车横越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 标签: 青藏铁路 三极 世界 民生 昆仑山脉 旅行家
  • 简介:摘要既有青藏铁路32公里长的路基采用了热管技术措施,取得了基底地温降低、冻土上限上升的良好效果,确保了多年冻土地段路基的稳定。

  • 标签: 青藏铁路 多年冻土区 热管 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