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切除术与全胃切除术治疗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5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75例,采用全胃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79例,采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66%,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64%;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78%,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77.2%。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除术在对胃癌的治疗中安全有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 标签: 近端胃切除术 全胃切除术 近端胃癌 疗效对照
  • 简介:目的比较近胃癌行切除并食管-残吻合+残-空肠Roux-en-Y改良重建与全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重建的临床效果,探讨胃癌根治术合理的重建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我院施行的胃癌根治术采用切除、食管-残吻合+残-空肠Roux-en-Y吻合与全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以及远期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以及大体分型、病理类型、组织分型、TNM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近期并发症或远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生活质量评估,患者倾倒综合征、腹泻、返流性食管炎和Visick评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切除组和全切除组患者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7.5%和4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行切除、食管-残吻合+残-空肠Roux-en-Y吻合重建与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相比,、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并不增加返流性食管炎的风险,而且患者远期生存率相当.

  • 标签: 近端胃癌 近端胃大部分切除 全胃切除 并发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切除切除治疗上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上部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胃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远期生存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66.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年后,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切除切除两种术式的远期生存状况、安全性无差异,但采用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在临床上,采用全胃切除术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近端胃切除 胃上部癌 全胃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贲门癌大部切除与全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选择100例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数字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实验组(n=50)。观察组采用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全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切除的远期疗效更加理想,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贲门癌 近端胃大部切除 全胃切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近切除和全切除上部癌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上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行切除术,观察组行全胃切除术,比较采用两种术式治疗后患者的体质量、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下降和远期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的营养状况明显好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治疗上部癌总体疗效相当,采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营养状况较好,采用全切除治疗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低,临床治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 标签: 胃上部癌 近端胃切除 全胃切除 疗效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胃癌的整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食管结合部肿瘤的发病率却在逐年上升。随着上消化道肿瘤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早癌普查的逐步推广,早期食管结合部肿瘤的检出率逐年增加。因此,近年来保留功能手术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切除术作为食管结合部肿瘤外科治疗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肿瘤学安全性的证实,其在食管结合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正在日益得到重视。相较于全切除切除术后患者有更好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然而,传统的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较高的发生率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同时也阻碍了切除术在食管结合部肿瘤中的应用。如何通过优化消化道重建方式来降低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本文就目前食管结合部肿瘤切除防反流术式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 消化道重建 近端胃切除 防反流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预防切除后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探讨食管吻合重建食管连接部的最佳术式。方法在切除后,采用食管残侧粘膜对粘膜的同层对接吻合后,再行食管~套叠缝合,使食管吻合口隐藏在套入段的中下部,即是用折叠的胃壁作为贲门与食管下段的部分,如此在解剖学和组织学上似对贲门(食管连接部)的重建,在生理上起到贲门机制的活瓣作用。结果用本法施术395例,其中贲门癌和底癌335例,贲门下和底部巨大良性溃疡12例,贲门平滑肌瘤6例,贲门底息肉样腺瘤5例,贲门部平滑肌肉瘤3例,门脉高压症合并食道下段及底静脉曲张出血再次手术者16例,重度贲门失驰症18例。本组无手术死亡,抗返流效果良好,也未发生吻合口漏,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全部病例随访1-20年未出现胃液返流和返流性食管炎。结论在选择好适应证的情况下,采用切除后食管~型套叠吻合,似对贲门的重建,起到贲门机制的活瓣作用,可预防胃液返流和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并可减少或避免吻合口漏、溃疡和吻合口瘢痕狭窄的发生,因此是理想的术式。

  • 标签: 近端胃切除 食管胃吻合术 贲门重建
  • 简介:摘要随着早期上部癌及食管结合部腺癌的检出率逐渐增高,切除术的安全性得到验证,保功能的切除术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切除破坏了食管结合部的正常解剖结构,导致患者术后食管反流症状较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各种抗反流术式中,重建"贲门-阀门"因与正常抗反流原理类似,一直是相关学者探索的热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及演进优化,目前设计的浆肌瓣吻合包括隧道式肌瓣吻合、Hatafuku设计的瓣膜成形术、单肌瓣吻合和双肌瓣吻合等。其中,双肌瓣吻合因其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抗反流效果,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对食管结合部抗反流的机制、食管残浆肌瓣吻合的历史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热点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近端胃切除 浆肌瓣吻合 双肌瓣吻合 抗反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方式切除治疗上部癌的临床近期与远期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上部癌患者共16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切除治疗,观察组接受全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年生存率及转移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及血清清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2年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切除治疗上部癌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可提高生存率并降低转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胃切除 近端胃切除 胃上部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查贲门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和切除术生存期及并发症的差别。方法将213例贲门癌分2组,其中全胃切除术组(totalgastrectomyTG组)121例,切除术组(proximalgastrectomyPG组)92例。结果TG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3.5%和24.3%。PG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5.2%和21.2%。2组患者3年,5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贲门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远期疗效。

  • 标签: 贲门癌,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 简介:1病例资料1.1患者基本资料男,69岁,H:170cm,W:69kg。因"进展期贲门癌化疗后3周"入院。术前行"紫杉醇+表柔比星"方案化疗2周期,化疗后评估:PR。入院查CEA、CA199、AFP均正常。术前诊断:进展期贲门区癌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分期:ycT3N1M0。1.2术前影像资料见图1、图2。

  • 标签: 近端胃癌根治术 空肠间置 胃生理功能保存 手术视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进行切除的患者进行消化道双通道吻合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底癌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进行切除术,观察组切除双通道吻合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瘫,吻合口漏以及营养不良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重建双通道吻合术有效的降低了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以及瘫的概率,保证患者能够摄入充足的营养,避免出现营养不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在进行切除术后重建消化道的方式。

  • 标签: 近端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双通道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切除食管吻合术治疗非肥胖型(BMI15~30kg/m2)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从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前瞻性连续性纳入13个收治于我科的底贲门部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切除食管吻合术。术前收集的数据有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1c)和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并与术后1、3、6、12月收集的数据比较,并分析术前及术后12月患者抗糖尿病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所有的手术都是通过一个手术医生开腹施行的。术前患者的平均年龄是59岁,平均体重指数是20.4kg/m2,平均手术时间是120分钟,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是9天。没有死亡或主要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前平均HbA1c水平是8.1%,平均FPG水平是8.4mmol/l。术后12月时,平均HbA1c水平是6.1%,平均FPG水平是6.4mmol/l。结论本研究显示46.2%(6/13)的非肥胖型(BMI15~30kg/m2)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治愈标准,30.8%(4/13)达到缓解标准,尽管长期的随访数据仍需获得,但不管从血糖控制效果还是手术安全性来说,切除食管吻合术还是令人满意的。

  • 标签: 近端胃切除胃食管吻合术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 简介: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结合部腺癌(AEG)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科手术治疗的92例SiewertⅡ、Ⅲ型AEG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行切除+残与空肠双通道吻合组(双通道吻合组,A组);19例行切除+食管残吻合(侄次全组,B组);42例全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组(Rouxen-Y吻合组,C组).3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均无癌残留.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3±6)枚、(20±5)枚、(26±9)枚,达到标准D2根治要求.3组患者营养状况(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明显优于B、C组.胃酸潴留、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B组明显多于A、C组.A组在预防倾倒综合征方面明显优于B、C组.B组排空障碍发生率多于A、C组.C组腹泻发生率多于A、B组.3组术后梗阻、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合适的病例,切除术治疗SiewertⅡ、Ⅲ型AEG是安全的;双通道吻合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Siewert分型 胃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腹腔镜下切除食管吻合单肌瓣成形术(SFT)的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7例病理学明确诊断为原发性上部癌的病例资料。7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8.3岁;平均体质指数为23.8 kg/m2;肿瘤均位于贲门下后壁,其中5例术前病理分期为高分化腺癌,2例为中分化腺癌。对7例食管结合部中、高分化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切除食管吻合单肌瓣成形术,采用倒刺线连续缝合共同开口及单肌瓣包埋吻合口。观察患者术中、术后恢复和病理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280(250~29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0(20~70) ml,无一例中转开腹情况。患者排气时间平均3(3~4) d,术后第6天行上消化道水溶性造影检查均排除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恢复经口进食,拔除营养管,进食流质时间平均6(6~7) 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8~10) d。术后清扫淋巴结平均22(19~24)枚。术后病理分期分别为T3N1M0,T2N1M0、T3N2M0、T2N2M0、T3N2M0、T2N1M0、T3N2M0。结论腹腔镜下切除后单肌瓣吻合术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但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以明确该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近端胃切除 单肌瓣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