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代哲学已经从以语言哲学为中心转到以心智哲学为中心。心智是涉身的,心智哲学也是涉身的和经验、体验相关的。心智哲学与关注主体的心智和认知能力及其相关联的语言能力,是一种体验型的哲学语言不是认识论的工具,而是本体上的状态;言语就是身体,言语就是存在。认知语言学提倡人的主体性,研究心智活动及其外部表现,认为语言是人类相同的心智基础和涉身体验的外在表现,将对人类心智问题研究有所突破。

  • 标签: 心智哲学 体验哲学 语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哲学的视角,具体来说从三个方面———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认识方面、思维的抽象性和语言的概括性方面、模糊和精确的辨证关系方面,就模糊语言的来源进行了探讨。认为语言的模糊性是客观世界,主观认识及语言本身的特征综合作用的结果。

  • 标签: 模糊语言 哲学 思考
  • 简介:现代数学语言对于所有国家都是一样的,现代物理学和化学语言也有很大部分是超越文化的,因为它们采用了统一的符号系统;但是哲学语言千差万别,每一个国家、每一个语言群体都有其独特的哲学语言。于是,我们面临一个跨文化的问题:英语或德语哲学能够用汉语来教吗?或者,用英语或德语提出的问题可以用汉语来解答吗?

  • 标签: 哲学教学 跨语言 现代物理学 数学语言 化学语言 符号系统
  • 简介:一直认为整个西方哲学对存在问题追求的思维过程为:存在——思维——语言。但综观西方哲学,事实恰恰相反:从早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通过语言确立了形而上学的位置;中世纪的神学家通过语言来论证上帝的存在;近代哲学家则在试图通过语言确立知识的确定性;现代的维特根斯坦则通过语言的分析取消了哲学存在的可能性。海德格尔明确反对以前的哲学家包括同时代的维特根斯坦将语言科学化、知识化的倾向,而他自己则陷入了语言的形而上学。整个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开始都是深陷在"存在"、"思维"与"语言"问题的迷雾中。

  • 标签: 西方哲学 存在 语言 思维
  • 简介:本文将乔姆斯基语言哲学中关于人类语言本质问题的观点,与洪堡特的语言哲学研究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了它们哲学的异同,揭示了乔姆斯基对于洪堡特语言哲学理论的继承性以及自己的理论创新,强调二者关于人类语言本质这一经典问题的思考至今仍具有进一步发掘的理论价值.

  • 标签: 乔姆斯基 洪堡特 语言创造性 生成语法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6-26
  • 简介:哲学是人存在的本质特性,哲学性是语言的属性之一。语言是我们遭遇世界的方式,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哲学语言同在思维的天空里,为人类提供得以栖息和存在的方式。人类哲学地、诗意地栖息于此。

  • 标签: 哲学 思维 语言维度
  • 简介:洪堡特认为,语言的本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精神不断重复的活动。洪堡特注意到了语言的开放性、创造性特征,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人类的语言习得能力,语言的层次性等问题也有新的认识。洪堡特提出了著名的"语言世界观"理论,认为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的差异性会引起认识上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洪堡特还就语言和民族精神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

  • 标签: 洪堡特 语言哲学 语言世界观 语言本质
  • 简介:"隐喻"与"习语"是语言哲学及认知语言学著述中的高频词汇,也是哲学及认知科学研究的题中之义。梳理隐喻及习语的定义,阐释并厘清二者的内在联系,有助于逼近并揭示一系列语言哲学及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核心问题。本文拟将通过对隐喻与习语的比较研究来考察:习语与隐喻能否被拆分?隐喻是不是习语的认知机制之一?习语能否被定义为死隐喻,习语与隐喻能否被改述(paraphrase)、能否被翻译等一系列重要的语言哲学问题。

  • 标签: 隐喻 习语 可拆分性 死隐喻 改述 可译性
  • 简介:本文从A.Tarski真之语义理论发展出工具性语言扩展式.在扩展式的几个实例里(在同一个叙述语篇中,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解释;文学作品中作者对人物对话方式的描写;评论语篇对原语篇的解释;翻译)重点提出了语言哲学翻译论.本文揭示了来往于社交世界与心智世界中的工具性语言运用的三条规律:频率的再度解释(分析的重点);对原来文本的解释总是发生演伸与变通以及与恢复真的斗争;对象语言之后一般都有工具语言跟着发生.工具性语言扩展式的异常大量的运用,对人的活动与行为,对社会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借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人类的语言性行为的某些本质.

  • 标签: 对象性语言 工具性语言 扩展式 真之语义理论 解释
  • 简介:语言不一定要反映现实,而是使现实在语言的层面上得到理解。——题记”为了真正理解一个思想家的思想,我们必须从思想渊源的角度考察该思想家曾经受到哪些思潮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是如何体现在思想家本人的著述当中的。这种探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而不能根据某种表面的似曾相识对两种思想做出简单的比附。无论思想家所赞成的还是所反对的思想,都可能成为他在分析自己所关注的问题时的思想和方法资源。我们知道,哈特曾经与早期分析法学家奥斯汀、自然法学家富勒以及当代著名法哲学家德沃金之间进行过多次论战,可以说,哈特所批判的这些论战对手的思想同样成为了他本人思想体系的一个内在部分;

  • 标签: 语言分析哲学 哈特 法律现象 思想家 思想渊源 法哲学家
  • 简介:近年来,语言哲学的话题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无论哲学界,还是语言学界,讨论之声此起彼伏,但文学界却不以为然,没有跟风。事实上,对某些作家从语言哲学的层面来思考他们的文本,有一定的好处,比如说,残雪与卡夫卡。他们是对语言要求很高的作家,他们在作品中运用语言所产生的行动过程远比他们的行动意义要精彩得多。陈嘉映说:“从前不分哲学、科学或思想,对语言的系统思考全可归人语言哲学名下。

  • 标签: 语言哲学 卡夫卡 作品 残雪 语言要求 运用语言
  • 简介:摘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和课后教育情景中对学生学习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做出相应的评价,并且还要规范自己的在教学时所使用的语言,这种语言包含了口头语言、书面用于以及态势用语这三个角度去进行探索语文教育研究的语言哲学的基本路向,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当前语文教育研究的语言的现状和原因,并且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

  • 标签: 语文教育 教育研究 语言哲学
  • 简介:<正>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语言是人类最古老的纪念碑。”可以说,语言与人类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它既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包容一切的最根本的存在,其魔力和作用,早在文明的摇篮时代就为人类所关注。《圣经》中的《约翰·福音》写到:“Inthebeginingwastheword,andthewordwaswithGod,andtheWordwasGod.(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也就是说,世界始于语言,语言之前无世界,人是语言的存在,语言是世界的“大全”,拥有这个世界就是拥有语言,丧失语言就是丧失这个世界。《创世纪》第十一章中还提到:“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的。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

  • 标签: 现代西方语言哲学 现代哲学 西方哲学 哲学研究 存在主义 语言的本质
  • 简介:语用学与语言哲学虽然不是语用学研究的新课题,但却是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重要论题。历史上,语用学的创始人维特根斯坦、奥斯汀、格莱斯等无一不是语言哲学的大家。其中,维特根斯坦基于语言游戏的语用学研究方案、奥斯汀从哲学"描述性谬误"入手对日常语

  • 标签: 语用学研究 语言哲学 奥斯汀 语言游戏 格莱斯 常语
  • 简介:日常语言哲学的产生促进了语用学研究的发展与繁荣。日常语言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游戏说重新定位了语言的性质和功能.使用语用分析的方法来理解语言使用的多样性,使对语言的分析转向语用层面;奥斯汀从行为角度阐释人类语言交流活动,其开创的言语行为理论成为现代语用学理论的基石;塞尔继承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意向性理论;格赖斯对意义的区分及会话含意理论的提出使“语用推理”和“语用逻辑”成为当代语用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 标签: 哲学 语用学 日常语言哲学
  • 简介:经典言语行为理论将言语行为细分为言说(命题)行为、意向行为和取效行为,其核心是取效行为。取效行为的灵魂是说话人的目的意向(言语意向),后者就是言语行为中的主观意义(说话人意义)。按照Searle的观点,言语意向区分为直接意向和间接意向。文章在理解两种意向的基础上,将间接言语意向的成因归为6种,进而将其纳入语言哲学框架,从深层诠释使用间接言语意向的理据:说话人是之所是。

  • 标签: 言语行为 间接意向 成因 说话人 语言哲学
  • 简介:“后语言哲学”是相对国外语言哲学研究,针对我国外语界语言哲学研究未来发展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近年来,语言哲学研究逐渐成为我国外语界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转换研究视角,立足中国实际,注入中国元素,达到新的研究范式的转变,主要包括后语言哲学研究目的的转换、研究内容的转换、研究方式的转换、思维方式的转换等,以开创语言哲学研究的新局面。

  • 标签: 后语言哲学 范式 语言 哲学
  • 简介:葛兰西的政治哲学语言问题非常关注。这既植根于意大利的现实状况,也来源于葛兰西青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并贯穿于其毕生的理论思考之中。葛兰西通过对语言问题的研究,揭示了资产阶级从整体上控制无产阶级的秘密,提出要培养无产阶级的有机知识分子并夺取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革命策略,开创出一种新的现代政治哲学形态。

  • 标签: 葛兰西 政治哲学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