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螺旋CT及多面重建对诊断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份—2015年7月份接诊的4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MSCT检查,采取西门子16排螺旋CT,对患者下腹+盆腔进行扫描,以1.25mm层厚行平面处理。结果经临床病理与手术得知,40例阑尾炎患者中有5例单纯性急性阑尾炎,25例化脓性阑尾炎,8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2例阑尾炎脓肿形成穿孔。CT表现为25例阑尾肿大,30例阑尾周围炎,22例阑尾结石,3例阑尾周围脓肿形成穿孔,31例肠系膜多发淋巴结。阑尾位置15例回肠前位,7例盆腔位,8例盲肠后位,10例回肠后位。结论临床中应用螺旋CT及多面重建诊断阑尾炎不仅可以提高阑尾诊断的正确率,并且能够方便观察阑尾的位置,为临床医生诊断提供帮助。

  • 标签: 多排螺旋CT 多面重建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近二年来我院收治的隐匿性骨折患者2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先采用X线检查,并未发现或肯定有任何骨折迹象,但临床分析高度怀疑可能为骨折。因此,再采用螺旋CT扫描。结果经螺旋CT检测后,27例患者均发现有骨折问题。结论相对X线诊断,螺旋CT对隐匿性骨折有更高的诊断率。

  • 标签: 螺旋CT 隐匿性骨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平面重建(MPR)对周围型小肺癌(SPLC)的基本征象的显示价值,提高其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SPLC40例,每例病例均行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拆成1.25mm薄层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平面重建(MPR)处理,并与横断薄层扫描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MPR能充分显示癌灶与支气管的关系,显示支气管的狭窄及管壁情况。(2)MPR对SPLC的边缘情况(分叶征、毛刺征、棘状突起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及内部密度(空洞、空泡征、支气管气相)的显示和判断高于横断薄层扫描。(3)MPR能较真实地测定病灶大小,有助于鉴别病灶是片还是结节。(4)曲面重建可显示支气管动脉供血情况。结论MPR多方位观察能充分显示病变的特征性征象,克服了横断图像观察的局限性,为SPLC的影像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 标签: 多平面重建 周围型小肺癌 多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对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螺旋CT平面重建(MPR)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采用螺旋CT平面重建(MPR)技术进行诊断,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病变以单窦腔为主,主要位于单侧上颌窦,且窦腔内呈不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并伴随点状、斑状、条状钙化等.结论采用螺旋CT平面重建(MPR)诊断技术对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意义重大.关键词螺旋CT;真菌性鼻窦炎;平面重建术;诊断SpiralCTand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techniqueinthediagnosisoffungalsinusitis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andanalyzetheusingspiralCTinpatientswithfungalsinusitisand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technologyapplicationvalue.SelectionmethodsfromJanuary2012toOctober2014were40patientswithfungalsinusitisastheresearchobject,andUSESthespiralcomputedtomoGgraphy(CT)and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techniquefordiagnosisandevaluateitsclinicalvalue.Resultsoffungalsinusitisinpatientswithpathologicalchangesisgivenprioritytowithsinglesinuscavity,mainlyintheunilateralmaxillarysinus,andsinuscavitybeenunevensofttissuedensitywithwithdot,calciGfiedpoKrepyhywroitridcs,strip,etc.ConclusionspiralCTand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offungalsinusitisclinicaldiagnosisisofgreatsignificance.SpiralCT;Fungalsinusitis.Multiplanarrevascularization;Thediagnosis中图分类号R4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31-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分析16层螺旋CT平面重组(MPR)、容积重建(VR)在跟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1—2014年期间,经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并进行MPR、VR图像后处理的37例(63足)跟骨骨折病例,结合X线照片,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37例(63足)跟骨骨折中,16层螺旋CTMPR及VR全部显示,X线漏诊1例。结论16层螺旋CTMPR及VR图像在诊断跟骨骨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全面、直观和立体地显示跟骨骨折,弥补了X线照片不足,提高跟骨骨折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和制定手术方案的设计提供准确的空间立体定位依据。

  • 标签: 跟骨骨折 螺旋CT 多平面重组(MPR) 容积重建(VR)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辅助平面重建技术在疝补片修补术后并发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因腹壁疝补片修补术后补片区域出现不适就诊患者82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进行薄层重建平面重建观察;测量补片周围渗出及软组织异常的范围,测量渗出的CT值。结果82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图像出现补片周围感染征象72例(87.8%);72例出现补片周围感染征象患者中,31例经多层螺旋CT检查考虑合并补片感染;31例患者中29例经手术证实为补片感染,诊断符合率93.5%;补片感染患者腹壁疝补片周围区域积液CT值高于排除补片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辅助平面重建技术,有助于评价疝补片修补术后补片周围感染的范围以及组织结构受累的程度,有助于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具有较高图像分辨率、操作简单、检查全面、后处理系统强大、用时较短等优势,用于急腹症的诊断及检查中,能够实现早期实现大范围采集病情,有利于临床治疗及诊断,能够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本文笔者对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中的应用及各种急腹症的CT表现进行综述,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于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 急腹症 影像学表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R、螺旋CTCT三维重建在诊断骨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0月我院36例普通(CR)平片检查后未发现骨折(临床怀疑骨折)、可疑骨折和明确骨折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在影像工作站上作三维重建平面重建(包括横断、矢状、冠状切面图像),就普通平片与多层螺旋CT影像以及三维重建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各图像显示骨折详细情况的能力。结果平片检查CR与螺旋CT及三维重建相比,螺旋CTCT重建更能明确、直观显示各种骨折及脱位情况,避免了误诊、漏诊。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显示普通(CR)平片难以诊断的隐匿型骨折,3D及MPR成像技术十分有利于观察骨折的形态变化及移位情况,两者相互补充,对骨关节骨折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骨关节多发骨折 CR 螺旋CT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骨关节图像重建的方法与技巧。方法随机选择72例骨骼病变患者,对其进行螺旋CT扫描,并将扫描的数据输入到院工作站。首先进行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成像,使骨骼病变显示在矢状长轴断面和骨胳的冠状面上。接着,对比使用常规MPR、横断CT、多向调整MPR三种方法对72例骨骼病变的患者的长轴面显示的例数。再进行透明VR(Volumerendenhy)和非透明VR(Volumerendenhy)的重建,比较上述两种不同VR的重建方式对骨质内部、骨质表面、骨髓腔以及周围的血管软组织部分的显示评分。结果多向调整的MPR显示了全部72例骨骼病变患者的长轴面,其长轴面的显示率明显比MPR和横断CT要高。透明VR在显示患者骨质内部的密度方面要优于非透明VR,而非透明VR在显示周围软组织、骨髓腔方面比透明VR要好。结论螺旋CT多向调整的MPR在每幅骨骼图像上都最大程度地显示了骨骼正常和病变组织在密度和解剖形态方面的差别,而VR重建可以用立体的解剖形态呈现出患者骨骼及周围软组织的结构,操作既简单又实用,受到医师和患者的青睐。

  • 标签: 螺旋CT 骨关节 图像重建 方法与技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在关节创伤中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关节创伤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X线和CT检查,采用不同方法对骨骼和软组织进行重建。观察诊断结果和准确率,比较三种重建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48例患者肩关节损伤9例(18.8%)、肘关节损伤5例(10.4%)、膝关节损伤13例(27.1%)、踝关节损伤6例(12.5)、骨盆损伤15例(31.3%)。患者采用CT诊断的诊出率、准确率均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D重建诊出率为95.8%,MPR重建诊出率为100.0%;VR重建诊出率为97.6%,组间比较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关节创伤患者而言,CT诊断准确率较高,采用重建技术能够明确损伤部位和程度,且不同的重建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点,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关节创伤 螺旋CT 重建技术 诊断结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面重组在诊断颅底骨折及颅面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为颅底骨折及颅面骨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前颅窝骨折46例,其中额骨骨折,38例,额骨骨折伴随额窦壁骨折25例,筛板骨折22例,全部伴有筛窦积液,蝶骨小翼骨折24例。中颅窝骨折43例,其中蝶骨体骨折35例,蝶骨大翼骨折24例。后颅凹骨折26例,其中颞骨鳞部骨折18例,颞骨乳突骨折19例,颞骨鼓部骨折13例,颞骨岩部骨折17例,枕骨骨折14例。鼻骨骨折28例,其中伴鼻中隔骨折17例,伴上颌骨额突骨折9例。颧弓骨折23例,伴眼眶外侧壁骨折22例,双侧颧弓骨折14例。下颌骨骨折21例,下颌骨体骨折15例,下颌支骨折16例,下颌骨髁突骨折9例,下颌骨冠突骨折11例。其中视神经管29例,眶上裂12例,圆孔11例,卵圆孔9例,翼管12例,颞骨岩部颈内动脉管16例,破裂孔19例,面神经管8例,枕骨大孔6例,下颌神经管10例,颏孔7例,鼻泪管13例。结论多层螺旋CT平面重组能够更清晰、更准确、更直观地显示颅底骨折及颅面骨骨折的部位、范围及神经、血管的累及情况,是目前确诊颅骨骨折及颅面骨骨折的有效的检查方法。

  • 标签: 颅底 颅面骨 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56例肋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检查,对原始数据进行薄层图像重建并传到工作站进行处理,对容积再现、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以及表面遮掩图像重建等,分析螺旋CT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除1例患者无肋骨骨折外,其余55例均发生肋骨骨折,总肋骨骨折为105根。CT扫描图像还提示3例胸椎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6例肺挫伤,6例气胸、15例胸腔积液,1例肝挫裂。结论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效果理想,能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参照。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肋骨骨折 诊断效果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螺旋CT技术在急腹症中的应用对于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实现这项技术的操作和执行也是非常有利于急腹症病患的在院期间的治疗效果的,针对于患者后期的恢复也具备很有意义的指导作用。方法在2012年到2014年三年期间进行了针对150名急腹症的病患的治疗和观察,首先是选择其中一部分患者进行关于螺旋CT检查的体验,然后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可以从中得到关于螺旋CT的检查方法对于急腹症患者是具有良好效果和重大意义的。结果在院治疗期间,首先进行急性阑尾炎的病例确认30例,包含了28例螺旋CT确诊对象,然后是急性肠梗阻病例确认25例,包含了24例螺旋CT确诊对象,而且在分析和观察过程中p值大于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中遇到的急腹症患者,可以根据螺旋CT技术得到非常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而且诊断结果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在诊断的过程非常快捷而且具有相当准确的效率,能够满足医学领域对此项疾病确诊和治疗所需要的较强的参考意义和理论价值。

  • 标签: 多排螺旋CT 急腹症 诊断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薄层重建图像快速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对139例急腹症患者行腹部螺旋CT常规平扫,然后进行1.30mm薄层重建,采用轴位连续动态观察,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总结其cT表现。结果139例患者中,CT明确诊断阑尾炎32例,可疑诊断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5例,2例误诊,另有3例为假阴性,CT诊断符合率为94.6%(35/37),漏诊率为0.2%(3/139)。结论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扫描通过薄层重建图像可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并能快速作出准确诊断,减少误诊、漏诊。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阑尾炎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