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矽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方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矽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方式研究

陆燕

陆燕雷波县人民医院四川凉山州616550

【摘要…目的:对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矽肺合并肺结核给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影像数据进行处理重建,得到相应的MPR图像。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比如胸膜、团块、结节、空洞等,对CT影像资料的特征给予分析和总结,为矽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提供相应的依据。结果:经过诊断,32例患者表现为矽肺结核团块型,21例患者表现为矽肺结核空洞型,17例患者表现为矽肺结核胸膜炎型,12例患者表现为矽肺结核结节型,8例患者表现为矽肺结核浸润型。结论:在矽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中,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的应用,使诊断更加精确、详细,在并发症、病变范围、病变程度方面的诊断,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分析和总结,可以及早进行准确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矽肺;肺结核;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中图分类号…R741.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132-01

矽肺合并肺结核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病率约为20%,随着矽肺期别的不断增加,矽肺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是引发丧失劳动力、造成矽肺恶化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影像数据进行处理重建,得到相应的MPR图像,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50例,均为男性,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6-73岁,工龄为6年-42年,均符合尘肺病的诊断标准,其中9例患者表现为Ⅰ期矽肺,12例患者表现为Ⅱ期矽肺,29例患者表现为Ⅲ期矽肺。

1.2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影像数据进行处理重建,得到相应的MPR图像。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比如胸膜、团块、结节、空洞等,对CT影像资料的特征给予分析和总结,为矽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提供相应的依据。

2结果经过诊断,32例患者表现为矽肺结核团块型,直径为10-90mm,主要为分叶状;21例患者表现为矽肺结核空洞型,空洞不规则且形态比较大,内壁呈现出凹凸不平;17例患者表现为矽肺结核胸膜炎型,12例患者表现为矽肺结核结节型,结节直径为3-10mm,可以看见清晰的边界,高密度影呈现小结节状和小圆型;8例患者表现为矽肺结核浸润型,CT表现为斑状影、小片状,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表1患者的CT影像资料表现

3讨论矽肺与肺结核合并后,肺结核病灶会加速肺纤维化和矽肺结节的融合,而在较大快的矽肺结节内部,会出现较多空洞,严重阻碍诊断分期,可见,两种病变会相互影响,不断使病情恶化加速进程[2]。因此,正确的诊断方式,对矽肺合并肺结核的及早发现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矽肺患者表现出肺部感染、气急、咯血、黑痰、胸痛等症状或中毒症状时,出现矽肺结核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矽肺结核的重要症状表现为胸膜改变、胸腔积液、气胸等,当矽肺合并肺结核后,对痰菌进行检查时,具有较低的阳性率,即使是部分患者经过检查表现为阴性,其CT影像特征也与矽肺合并肺结核是相符的。

多层螺旋CT检查矽肺合并肺结核的相关表现:当早期肺结核合并Ⅰ、Ⅱ期矽肺时,两种病变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作用比较小,不会影响自身形态的改变。经过CT检查,矽肺表现为具有较粗的肺纹理,小结节影的直径为2-4mm,肺小间隔增厚,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好发部位比较容易出现肺结核,单侧上叶或双侧上叶常常表现为条索状阴影和斑点状,且密度大小不一,存在空洞影;当肺结核合并Ⅲ期矽肺时,CT表现比较复杂,主要分型为:(1)矽肺结核浸润:在双侧上叶或单侧上叶上,存在小片状阴影,呈不对称分布,密度呈不规则性变化,主要为渗出性病变,与单纯肺结核相比,此种病变更加容易出现液化和扩散,进而出现空洞[3];(2)矽肺结核团块:当矽肺结核结节融合后,便会形成团块阴影,且阴影直接超过10mm,此种典型表现正是晚期矽肺结核的重要症状,团块具有较高的密度影,下肺区出现的比较少,主要分布于上肺肺门旁,呈左右对称分布,如果独立出现的话,常位于肺后部,在大部分团块内,表现出斑点状钙化影;(3)矽肺结核结节:在双肺上结节影呈弥漫性分布,与单纯矽肺相比,此分型的结节比较大,直径为3-10mm,病情越严重,结节就会相互融合、增大,进而发展为大团块结节[4];(4)矽肺结核空洞:矽肺合并肺结核后,将会提升斑块空洞的出现几率,从形态看,具有不规则性,洞壁表现为凹凸不平,主要存在于双肺上叶,多发、单发均可,空洞呈多房性;(5)矽肺结核胸膜炎:胸腔积液出现在早期,胸膜增厚出现在后期,胸膜钙化主要表现为斑片状或条状。多平面重建技术对CT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时,在重建过程中,平面和方向可以任意选择,窗宽窗位调节后,能够清晰的、形象的、直观的、多方位的显现出胸部的整体情况[5]。在发现小矽肺结节方面,多平面重建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于直径低于2mm的小结节可以进行准确的检出和定性,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经过诊断,32例患者表现为矽肺结核团块型,直径为10-90mm,主要为分叶状;21例患者表现为矽肺结核空洞型,空洞不规则且形态比较大,内壁呈现出凹凸不平;17例患者表现为矽肺结核胸膜炎型,12例患者表现为矽肺结核结节型,结节直径为3-10mm,可以看见清晰的边界,高密度影呈现小结节状和小圆型;8例患者表现为矽肺结核浸润型,CT表现为斑状影、小片状。由此可见,在矽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中,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的应用,使诊断更加精确、详细,在并发症、病变范围、病变程度方面的诊断,具有显著优势,在临床诊断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陈喜明,陈若伟,李小雪.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矽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J].中国医药指南.2012(15):8-9.[2]王玉涛,赵晓东,周成伟,等.256层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肺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的指导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3(03):254-256.[3]云丽霞.针对矽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5(06):124-126.[4]钟立哲.128层肺部高分辨CT对矽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03):48-49.[5]周晋.366例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0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