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早期胃癌的手术治疗正经历着微创化、精准化、个体化的发展,从单纯强调根治到根治与功能保留并重的理念方向改变。腹腔-联合局部胃切除手术可以做到早期胃癌病灶精准切除,因为相对于黏膜下剥离术(ESD),下胃壁的全层切除保障了肿瘤的垂直切缘的可靠性,而腹腔技术不但可以起到辅助下进行全层切除,缝合胃壁缺损,更解决了ESD所欠缺的淋巴结清扫问题。目前,腹腔-联合局部胃切除手术有腹腔辅助的下全层切除、辅助的腹腔楔形切除术、非暴露技术腹腔-联合入路肿瘤切除术非暴露下胃壁翻转术等。尽管每种双联合的治疗方法都存在缺陷,但是相较传统胃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较少等特点。淋巴结清扫问题是早期胃癌腹腔-联合局部胃切除手术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然而,现阶段的前哨淋巴结可能仍然存在术中淋巴结示踪操作略显繁琐的问题,并存在一定失败率,而且术中淋巴结活检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阴性率等因素,限制了其在早期胃癌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但作为一种发展中的早期胃癌精准治疗手段,相信器械设备技术的发展会使腹腔-联合局部胃切除手术方法操作性更强,其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 标签: 胃肿瘤,早期 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 局部切除 前哨淋巴结导航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在胃肠道外科中的作用。方法:对48例采用腹腔结合胃肠外科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48例病人全部成功,没有任何异常,位置精确,没有中转,没有任何与胃镜操作有关的并发症。结论:腹腔与术中町的优点相辅相成,可使腹腔下胃肠道疾病的准确位置外科治疗的成功率得到很大的提高,极大地减少了剖腹的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 应用 内镜 外科 联合 胃肠 技术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究腹腔联合消化治疗胃肠道肿瘤与单纯腹腔的治疗效果。方法:于 2018年 4月~ 2020年 4月期间,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2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入院号单号者为观察组( 60例),采取腹腔联合消化治疗;入院号双号者为对照组( 60例),采取单纯腹腔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以及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8.0863; 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也更少,各指标进行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中,出现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的有 3例,占 5.0%,对照组中有 18例患者出现了上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12.9870; P<0.05)。结论:腹腔联合消化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效果较好,治疗的有效率高,随访观察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低,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高,手术进展的情况也更加顺利,缩短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高,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腹腔;消化;胃肠道肿瘤;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digestive end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tumors and laparoscopy alone. Methods: from April 2018 to April 2020, 120 cases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s,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60 cases) with admission number and odd number was treated by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digestive endoscopy; the patients with double admission number were the control group (60 cases), and were treated with simple laparoscopy. The treatment effect, opera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0.0%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8.0863; P < 0.05);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also less, the difference of each index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nausea, abdominal pain, etc There were 3 cases of good reaction, accounting for 5.0%, 18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had the above adverse reaction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12.9870; P <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digestive end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is good,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s high,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follow-up observation is also low, the treatment is effective and safe, the operation progress is more smooth,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afety and feasibility is high, it is worth promoting.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经脐单孔腹腔技术切除胃肠道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拟行腹腔胃肠道肿瘤手术的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实行内联合单孔腹腔技术切除胃肠道肿瘤,对照组则采用多孔腹腔开腹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术后恢复情况及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而且观察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经脐单孔腹腔技术切除胃肠道肿瘤有效安全。

  • 标签: 内镜 单孔腹腔镜技术 胃肠道肿瘤
  • 简介:目的:对腹腔联合在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三组,第一组30例患者采取腹腔联合胆管行外科保胆取石手术,第二组30例患者采取腹腔胆囊切除手术,第三组30例患者采取胆管行外科保胆取石手术,将三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手术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血红蛋白损伤量方面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联合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时虽然时间长、费用较高,但是取石彻底、创伤小、并发症不严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内镜 肝胆结石性疾病 应用
  • 简介:胃肠道的良性肿瘤常常在内检查时发现并行内下切除,但是对于疑似恶变的胃肠道肿瘤,下切除的风险较大,往往需要手术治疗[1-3]。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较大,患者往往不愿接受。腹腔自问世以来,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腹腔镜检查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联合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受诊治的60例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胆管镜外科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腹腔联合胆管镜外科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腹腔联合胆管镜外科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住院时间出血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内镜 肝胆结石性疾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肿瘤经腹腔切除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选择腹腔切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2%。结论腹腔切除联合治疗胃肠道肿瘤能够提升疗效,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值得推广。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腹腔镜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联合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90例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为对象,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7年3月到2018年5月期间,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腹腔联合胆管镜外科保胆取石(LACC)n=30,30例给予腹腔胆囊切除术(LC)及30例给予胆管保胆取石(CC),比较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损伤量及术后并发症复发率情况。结果①LACC组患者住院费用显著高于LC组CC组(P<0.05),LCC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②LACC手术时间较CC组LC组明显延长(P<0.05),CC组LC组比较无差异(P>0.05);③LACC组的出血量血红蛋白损伤量显著少于CC组LC组(P<0.05),LC略高于CC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④LACC组的并发症显著低于CC组LC组(P<0.05),组间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联合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能明显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伤害小,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内镜 肝胆结石性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联合内径微创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胆结石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30)、对照组(n=30)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联合微创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一微创治疗,并对比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2月-2022年12月。结果 观察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联合微创治疗胆道结石手术中, 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 促进患者康复,并且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应用情况良好, 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内镜微创 胆道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胆道术后并发胆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腹腔胆道术后并发胆漏行内治疗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胆漏患者行内治疗后痊愈。住院7~35d,平均14.0±3.5d,均治愈出院。结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结构异常、乳头微结石嵌顿是腹腔胆道术后并发胆漏的重要因素;是治疗腹腔胆道术后并发胆漏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异常 胆道术后胆漏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价值。方法收集普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胆囊并胆管结石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腹腔联合胆道取石,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开服手术取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8.3±6.2)min、术中出血量(22.1±3.4)mL,均少于对照组(122.6±20.4)rain(77.4±11.6)mL;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4.7±8.35)h、住院天数(6.3±5.1)d,均少于对照组(72.42±6.3)h(16.7±4.8)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47%),低于对照组(35.2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机体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治疗方式。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传统开腹手术 患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微创手术联合治疗胃肠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胃肠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开展随访观察疗效,记录手术操作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患者术后前白蛋白、总白蛋白及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白蛋白、总白蛋白及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微创手术联合治疗胃肠肿瘤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手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风险,促使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建议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微创 内镜 胃肠肿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腹腔联合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临床疗效。 方法: 将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94 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 47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为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为腹腔联合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且观察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7.02%。 结论: 胃肠道肿瘤手术中采用腹腔联合的方式治疗效果更为确切,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等,并且促进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值得推荐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内镜 胃肠道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腹腔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27例采用腹腔治疗,观察组30例使用联合腹腔,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复发率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腹腔治疗胃间质瘤临床疗效明显,可减少并发症并降低复发率,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内镜 腹腔镜 胃间质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胃肠道肿瘤患者通过联合腹腔进行手术的成效。方法我院诊治的10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53例。用传统开腹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联合腹腔手术方式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长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66%,低于对照组的24.53%;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研究组均比对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上,实施腹腔联合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治疗成效极佳。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腹腔镜与内镜联合 传统开腹手术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联合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研究对象90例为胃肠道肿瘤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45)、对照组(n=45)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一微创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5月-2023年6月。结果 观察组腹腔联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联合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顺利完成, 促进患者康复,并提升了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应用情况良好, 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内镜微创 胃肠道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例1,女,50岁.自行从脐旁插入一金属丝10d,伴右下腹疼痛入院.查体:脐右旁有一划痕愈合,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未及腹下包块,无腹肌紧张,腹部X线片示:右髂窝金属丝异物.完善检查后行腹腔探查术,于脐轮穿刺置入腹腔,脐平面两旁距脐6cm穿刺置入操作器械,下见右髂窝网膜与前腹壁粘连.分离粘连,显露一金属丝物,取出,检查腹腔清洁,肠管未见损伤,术毕.患者术后3d出院.例2,男,42岁.自行从肛门塞入圆珠笔12h,左下腹疼痛2h入院.查体:腹平坦,腹肌紧张,左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腹部X线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入院后急诊行结肠检,距肛门30cm降结肠处见一圆珠笔半截外露肠腔,一半没入肠粘膜,遂急诊行腹腔探查术.于脐轮穿刺置入腹腔,脐右旁及剑突下6cm穿刺置入操作器械.下见降结肠旁有一圆珠笔,予以取出,降结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结肠前壁见一新鲜创口,约0.5cm,周围少许肠内容物,缝合修补破口,冲洗腹腔,检查其他肠管未见损伤,左下腹置引流管,术毕.患者术后7d康复出院,未发生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探查术 腹腔内异物 前腹壁粘连 右下腹疼痛 右下腹压痛 腹肌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