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脾脏囊肿是临床上的少见病。本文通过报道我院收治的一例术前误诊为“脾脏多发囊腺瘤”的“脾脏多发囊肿”,来探讨脾脏囊肿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误诊原因分析,进而加深我们对脾脏囊肿,尤其是不典型的脾脏多发囊肿的认识,从而避免误诊。

  • 标签: 脾脏多发囊肿 脾脏囊腺瘤 脾脏囊肿的治疗
  • 简介:摘要脾脏囊肿是临床上的少见病。本文通过报道我院收治的一例术前误诊为“脾脏多发囊腺瘤”的“脾脏多发囊肿”,来探讨脾脏囊肿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误诊原因分析,进而加深我们对脾脏囊肿,尤其是不典型的脾脏多发囊肿的认识,从而避免误诊。

  • 标签: 脾脏多发囊肿 脾脏囊腺瘤 脾脏囊肿的治疗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因左上腹部肿物2年,加重3个月,伴上腹部胀满、食欲减退、周身乏力,于2001—01—30入院。既往有腹部外伤史。脉搏84/min,血压112/75mmHg。皮肤无黄染,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左上腹部膨隆,可触及儿头大的肿物,质中等,表面光滑,活动度差,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血常规:白细胞4.2×10~9/L,中性0.76,淋巴0.24。B超检查:左上腹可探及45cm×35cm肿物,肿物回声不均,肿物与脾脏界限不清。上消化道钡透:肿物将胃挤向右侧。初步诊断:脾脏肿瘤,于02—05在全麻下行手术治

  • 标签: 脾脏囊肿 诊断 手术 病例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25岁,因“反复中上腹疼痛2年余,复发加重1月余”来我院就诊。既往病史: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疼痛,为阵发性胀痛,程度不重,尚可忍受,不伴皮肤、巩膜黄染及肩背部放射痛,无畏寒、发热、气促、腹泻等不适;未进行相关处理,疼痛能自行缓解,但之后反复发作。

  • 标签: 中上腹 间皮 既往病史 巩膜黄染 无恶 背部放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 于2023年04月-2024年03月期间,选取68例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病情综合评估予以针对性治疗,同时加强疾病护理。结果 通过护理干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结论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病情进行缓解,并予以相关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水平,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加快疾病康复速度。

  • 标签: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 治疗方法 护理效果
  • 作者: 黄承夸1苏国生2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2-02-1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2年第2期
  • 机构:黄承夸1苏国生2(通讯作者)陆吉利韦文(1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广西百色533000)(2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南宁530023)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手术应用于乳腺多发囊肿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摘选2018年3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乳腺多发囊肿病例104例,对全部患者均借助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手术实施治疗,在开展手术期间,对患者借助彩色超声实施检测,观察其最终的结果。结果:囊肿到皮肤总距离在(14.51±1.66)mm,囊肿到胸壁总距离在(13.26±1.67)mm。囊肿消融总时间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结核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诊断1例及手术病理证实2例脾脏结核CT表现。结果脾脏多发斑片状、结节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楚,增强部分边缘轻度强化或强化不明显3例;多发斑点状钙化1例;脾内脓肿、脾包膜下脓肿2例;肠系膜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环形强化3例,肝门区、脾门区、肠系膜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钙化1例;肝右叶结节病灶、肝包膜下脓肿、右肺上叶肺结核1例。结论脾脏结核CT表现为脾脏多发性斑片状、结节状低密度灶、多发脓肿及斑点状钙化、病灶无强化或边缘轻度强化,CT对脾脏结核有较明确诊断价值。

  • 标签: 脾脏结核 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超声波检查(US检查)是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反射进行观察。一般称为US的超声波检查,是用弱超声波照射到身体上,将组织的反射波(echo)进行图像化处理。所谓US是根据英语超声波(ultrasonic)这个词的拼写而来的。

  • 标签: 超声检查 脾脏 检查技术
  • 简介:目的得出超声脾脏诊断与CT脾肋单元的相关性,准确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乳腺多发囊肿和腋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双侧乳腺多发囊肿患者263例和其他乳腺疾病患者3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统计并分析双侧乳腺多发囊肿患者、其他乳腺疾病患者腋臭及油性耵聍发生情况。结果双侧乳腺多发囊肿患者腋臭发生率、油性耵聍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乳腺疾病患者(P<0.05)。96.6%双侧乳腺囊肿患者同时存在腋嗅、油性耵聍,1.1%患者不存在腋臭或油性耵聍。49.0%双侧乳腺多发囊肿患者存在大汗腺细胞,且通常位于囊内和囊壁,其他乳腺疾病患者则较少存在大汗腺细胞。结论双侧乳腺多发囊肿患者极易伴发腋臭,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乳腺疾病患者。

  • 标签: 乳腺多发性囊肿 腋臭 油性耵聍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中医、西医对脾脏有较大争论。笔者从解剖外形、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方面加以阐述,认为中、西医脾脏从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都具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希望能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找到理论结合的基础作出贡献。

  • 标签: 脾脏 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