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职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蜀汉承袭汉代官制,但因其国情,与汉制又不全相同.本文通过对刘备当益州牧、汉中王时的职官构架,蜀汉王朝职官以及地方职官等方面的分类总结统计,整理出了蜀汉职官制度的大纲和基本体系.最后,又指出蜀汉官制的特点,如多承汉制,相权过大,官宦子弟入仕太便,文官武称,高位低职普遍等等.

  • 标签: 蜀汉 职官制度
  • 简介:<正>《明史》卷74《职官志》三曰:“洪武元年命在京兵马指挥司并管市司,每三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稽考牙僧姓名,时其物价。”(中华局标点本第1815页)按:“牙僧”误,应作“牙儈”。“儈”字和

  • 标签: 标点本 姓名 职官 明史 并管 校勘
  • 简介:<正>唐代的转运使是一种重要的差遣官。瞿蜕园先生在《历代宫制概述》中说:转运使是一项“唐代临时性质的要职。”这是对的。不过,唐代的转运使并非一直都是临时性的。陈仲安先生《唐代的使职差遣》一文已经指出:玄宗时,在财政部门出现了名目繁多的使职,“这些使职有些是因事立名,事罢即废,如劝农使等;有些则逐渐形成为长期设置的固定职务了,如转运使等便是。”的确,在财政方面的许多差遣官中,转运使是一种由临时性逐渐变成固定的重要职官

  • 标签: 转运使 刘晏 旧唐书 漕运 盐铁 唐代
  • 简介:从东都建立到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东都洛阳的中央机构主要有东都御史台及一些事务性机构,其职官基本都是实职。东都洛阳的中央职官为区别于西京长安,一股在官职前面加上“东都”、“东京”或者“都”等字样。

  • 标签: 职官 化简 称谓 东都洛阳 中央机构
  • 简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作为制度文化重要内容的民族职官制度文化,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姿的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职官制度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不仅对以后的中国职官制度,而且对历朝历代的民族职官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 标签: 先秦时期 民族 职官制度文化 特点
  • 简介:我国的历史悠久,至少已有3000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出现,也就产生了“礼、乐、刑、政”等上层建筑。《周札》卷一说:“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这说明了国家建立后设置官员分别职掌政务的必要性。

  • 标签: 中国古代 职官制度 政治制度 政治权力 生产力发展 文化思想
  • 简介:五代军事性质的使职官在继承唐朝的基础上又有创新,许多非军事色彩或在隋唐时期军事色彩较淡的使职都带有了军事意味;军巡使和亲军侍卫使等带有司法色彩的军管系统的产生,意味着五代司法建设的突破;枢密使、三司使更多的涉足军事;出于军事考虑,恢复了营田使的设置;反映了五代动荡中又有革新的社会特点.

  • 标签: 五代 使职官 军事化 枢密史 三司使 阶官化
  • 简介:宋人孙逢吉所作的《职官分纪》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孙逢吉应为北宋元祐初期人.孙逢吉《职官分纪》成书时间可能在元祐元年.该书成书至少应包括三个过程,即杨侃、胡防二人的《职林》、孙逢吉的《职官分纪》以及元祐成书后有人添加的成分.所添加的内容是元祐和绍圣两朝的史实.《职官分纪》中除《元祐令》外还保存了一些《天圣官品令》的内容.

  • 标签: 职官 史事 考略 宋人 北宋 成书时间
  • 简介:<正>我国古代职官制度至隋唐发生巨大变化,北周模仿《周官》的六官体制废除了,政府组织系统的紊乱局面也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政府新体制.在中央,三公不常设,亦无衙门僚佐,无论是名义上,或是实际上,都不再是宰相.三省长官为真宰相(开元天宝以后,尚书省长官不再是宰相),位尊权重.尚书六部正式成为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九卿之制仍在,与尚书六部平行,依尚书六部政令行事,分管各种具体事务.地方则又改为州县(或郡县)两级制.

  • 标签: 职官制度 隋唐 尚书令 中国传统文化 大将军 三公
  • 简介:中国古代地方官制根据政区的划分而设置,而政区划分又依据山川形势的画野分州思想。《汉书·地理志》载:“昔在黄帝……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是故《易》称,‘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书》云‘协和万国’,此之谓也。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就制度言,至春秋以后郡、县的出现才是我国行政区划的肇端,但早在三代,特别是西周分封时代内服官与外服官制度,已是后世中央职官与地方职官的先期形杰。

  • 标签: 政区 《汉书·地理志》 诸侯 九州 黄帝 职官制度
  • 简介:官营茶马贸易职官,作为宋代官营荼马贸易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宋代茶马贸易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其更替与变革勾勒出宋代茶马贸易的兴衰或变迁,主持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始建于宋代,其建置并非一开始经营茶马贸易就有,而是经历了初创时的摸索与完善,本文仅就作为茶马总机构的都大提举茶马司的沿革作一初步探讨.

  • 标签: 宋代 官营 茶马职官 都大提举茶马司 沿革
  • 简介:敦煌文书中有关吐蕃的文献,对于吐蕃王朝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特别的意义。以书写文字划分,古藏文文献及汉文文献是其中最主要的两个部分。

  • 标签: 吐蕃时期 敦煌文书 汉文 史料 综述 职官
  • 简介:“11·3”特大火灾殉职官兵家属们:敬爱的烈属们,你们失去了亲人,心中的悲痛定是常人所难以体会的,我们能感受到那种无法诉说的痛苦,对你们充满着深深的敬意。他们是你们的骄傲,是我们消防部队的骄傲,是全国人民的骄傲,感谢你们的辛勤培养。我们无法与他们一起冲入火海,肩并肩与火魔战斗,更无法陪伴他

  • 标签: 官兵家属 殉职官兵 火灾殉职
  • 简介:政治制度的研究一直是吐蕃史研究的焦点之一,随着藏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吐蕃行政制度和军事建制研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学术界着力对《唐蕃会盟碑》.《两唐书·(吐蕃传)》,敦煌古藏文写卷P.T.1087、1286,以及《贤者喜宴》等一系列反映吐蕃时期及敦煌统治区内政治、军事建制的可靠材料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考证,涌现出诸如劳费尔《藏语中的借词》、王忠《新唐书吐蕃传笺证》、王尧、陈践践《吐蕃兵制考》、《吐蕃职官考信录》、山口瑞风《吐蕃支配敦煌时代》、陈楠《吐蕃职官制度

  • 标签: 吐蕃 地方行政机构 职官 考证 西藏 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