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流式细胞术已普遍应用于免疫学、血液学、肿瘤学、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中,并提供了成熟的临床常规检测项目。流式细胞术广泛用于临床常规检验中,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提高准确度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流式细胞术质量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免疫荧光染色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比流式细胞仪在尿沉渣的检验结果。方法选取100例尿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是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依据患者性别进行分组,收集患者前、后段尿通过流式细胞仪开展尿沉渣检验,阳性患者需再利用人工显微镜复查,对比与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女性组患者的前段尿沉渣检验中RBC、WBC、BACT、EC、CAST分别是(30.63±7.65)个/uL、(145.74±18.14)个/uL、(8194.42±63.55)个/uL、(2119.44±11.42)个/uL、(1.37±0.32)个/uL,后段尿分别是(8.44±3.23)个/uL、(29.57±4.92)个/uL、(4327.42±44.88)个/uL、(11.07±3.42)个/uL、(1.20±0.32)个/uL,差异性显著(P<0.05)。男性组患者的前、后段尿沉渣检验结果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患者性别影响流式细胞仪在尿沉渣的检验准确率,因此医务人员需依据患者的性别使用不同尿段进行检验,以降低误差,提高检验准确率。

  • 标签: 流式细胞仪 尿沉渣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应用的复检标准制定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12月选取60例进行尿液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这60例患者的新鲜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流式细胞仪进行尿液检测,并以显微镜检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误诊率、漏诊率进行统计。结果显微镜检共检出52份尿液标本为阳性,需进行复检,复检率为86.67%;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8.08%、87.50%、96.67%、3.33%、1.67%。结论在尿液复检中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有效筛选出需要进行复检的尿液标本,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 标签: 干化学 流式细胞仪 显微镜检 尿液复检
  • 简介:目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新辅助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子宫颈癌后不同时间肿瘤细胞周期分布状态,探讨放射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贵阳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Ⅱb期-Ⅲb期病理明确诊断为宫颈癌患者90例,中位年龄51岁。治疗方案为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新辅助化疗为TP方案(紫杉醇+顺铂或紫杉醇+洛铂化疗)2周期;同步化疗采用顺铂或洛铂单药;放射治疗采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IMRT)及三维适形近距离治疗。分别收集治疗前、2周期化疗后、同期放化疗前5d、开始同期放化疗、开始同期放化疗期间每5d取材1次、同期放化疗结束、同期放化疗结束后10d、同期放化疗结束后30d时DNA倍体分析。DNA倍体分析采用BDFACSCantoⅡ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2周期新辅助化疗后处于高S期细胞所占比率与新辅助化疗前相比较明显升高,分别为42.0%和60.3%(P=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期新辅助化疗后10-15d处于高S期细胞所占比率渐下降,与新辅助化疗前相接近(P=0.1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射治疗至30.6Gy时S期细胞所占比率与新辅助化疗前相比较略有下降,放射治疗结束后处于高S期细胞所占比率进一步下降,明显低于新辅助化疗前(P=0.009)。结论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细胞再分布的存在提示放射治疗最好在新辅助化疗后10-15d开始。通过DNA倍体分析了解细胞周期,有助于指导放射治疗时间,从而增加放射治疗疗效。

  • 标签: 子宫颈癌 细胞周期 放射治疗 治疗最佳时间 化学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Th1/Th2细胞的数量,进一步探讨其在再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抗凝血CD4+T淋巴细胞IFN—γ、IL—4的分泌,分别反映Th1、Th2细胞的数量。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h1样细胞因子IFN—γ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Th2样因子IL—4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h1水平明显增高,Th2水平基本正常,提示可能是因为Th1/Th2比例失衡导致再障造血衰竭。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Th1/Th2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简介:摘要文章介绍了某电厂300MW机组TLT动叶可调轴流式吸风机在检修、维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和检修措施,提高吸风机的检修效率和设备的运行可靠性,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吸风机 故障 分析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和临床特点。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给予患者常规检查,如血压、体温等,均进行药敏实验,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和临床特点,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了一定依据。结果本次182例标本中共检出179例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98.35%,其中痰液最多,占比为74.17%,其次为创伤口分泌物,占比为9.89%。经分析后得知,对阿安培南敏感率为60.21%,头孢哌酮的敏感率为49.71%,哌拉西林的敏感率为36.45%,舒巴坦的敏感率为29.74%。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存在较强的耐药性,治疗此类病菌所导致的疾病可采用西司他汀、亚胺培南等药物,若患者疾病严重可将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提高临床治疗疗效的目的。

  • 标签: 多重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种耐药肺结核患者的耐药原因及疗效。方法于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间,在我院选择50例多种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了解患者耐药原因,并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莫西沙星组(n=25,莫西沙星+抗结核药物)和氧氟沙星组(n=25,氧氟沙星+抗结核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耐药原因为不规则治疗35例,初始耐药7例,医护人员处理不当8例。莫西沙星组患者治疗后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率、空洞愈合率与氧氟沙星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多种耐药肺结核患者的耐药原因较多,且莫西沙星+抗结核药物是临床治疗多种耐药肺结核的有效方案。

  • 标签: 多种耐药肺结核 耐药原因 疗效
  • 简介:目的:肿瘤的多药耐药现象会显著降低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本研究通过制备抗肿瘤多药耐药的靶向给药系统来逆转肿瘤的耐药性以提升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该现象对癌症治疗的阻碍。方法:本文使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以含姜黄素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载体、以紫杉醇和磁性粒为核心的抗肿瘤多药耐药纳米粒,使用透射电镜和动态粒径散射仪等对纳米粒进行表征和磁响应性测试后,使用MTT法测定纳米粒对肿瘤耐药细胞MCF-7/ADR的抑制率以探究给药系统的耐药逆转性能。结果:制备的抗肿瘤多耐药纳米粒粒径为105nm左右,磁响应性良好。所制得载紫杉醇纳米粒包封率为74.74%,载药率为12.40%。纳米粒可以通过磁场和生物素受体介导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对粒子的内化,以增加抗癌药物的蓄积。与游离紫杉醇相比,逆转细胞耐药指数达8.5。结论:纳米系统在维持自身稳定性同时,能够凭借协同作用和靶向作用较大程度提升药物对耐药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 标签: 纳米粒 抗肿瘤 靶向性 逆转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顺铂配伍作用对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AOV3/DDP增敏、凋亡及性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经RPMII640培养液培养的卵巢癌耐药CAOV3/DDP细胞株40株进行研究,分为4组,各10株,包括对照组(不予以任何药物)、低剂量组(低剂量米非司酮+顺铂)、中剂量组(中剂量米非司酮+顺铂)、高剂量组(高剂量米非司酮+顺铂),培养结束均实施MTT法观察,比较组间细胞增殖活力、凋亡率,以及性激素(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率。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MTT法细胞存活力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高剂量组最低(P<0.05);四组细胞凋亡率与孕激素受体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其余组差异最明显(P<0.05),但四组雌激素受体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顺铂配伍会影响卵巢癌耐药CAOV3/DDP细胞细胞增殖活力,而且与米非司酮浓度有关,浓度越高则抑制作用越明显;同时,米非司酮配伍顺铂会影响细胞凋亡与性激素受体,需加强重视。

  • 标签: 卵巢癌耐药CAOV3/DDP细胞株 米非司酮 顺铂 凋亡 性激素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82例结核杆菌痰培养阳性耐药菌株进行5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基因检测。方法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来检测耐药结核患者的痰标本临床分离株和耐药结核患者痰标本直接进行基因的突变检测。结果对20例结核患者耐药菌株进行了5种药物的敏感实验,耐药高发种类以SM、RFP、INH为主,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发生率也很高。结论应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对异烟肼(INH)、吡嗪酰胺(PZA)、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利福平(RFP)的耐药性,及时检测出结核突变菌株能为临床快速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是患者进一步治疗以及控制耐药结核病的重要手段。

  • 标签: 结核杆菌 耐药基因 反向斑点杂交
  • 简介:对于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EGFR-TKIs是治疗的基石。然而,在取得疗效卓越的同时,获得性耐药问题也相继出现。针对这些TKIs获得性耐药患者,后续如何治疗尚未有标准治疗方案,如何有效克服获得性耐药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目前,针对TKIs获得性耐药的中药研究越来越多,部分取得较好疗效。通过研究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产生EGFR-TKIs获得性耐药的机制以及耐药后采取的中西医治疗策略,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获得性耐药 中西医结合
  • 简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不编码蛋白质的新型RNA分子,在表观遗传学、基因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并能够与蛋白质、核酸互相作用,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调控。研究表明,lncRNA在多种癌细胞异常表达,并在癌症的起始、发展、侵袭及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乳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等过程受到多基因、多因素的调控,不同lncRNA分子对乳腺癌的调控功能和作用机制各异。笔者回顾了lncRNA在乳腺癌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对lncRNA参与调控乳腺癌增殖、转移、耐药以及乳腺癌干细胞等多个环节分别讨论,并对lncRNA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和分析。

  • 标签: 乳腺肿瘤 细胞增殖 肿瘤转移 抗药性 肿瘤 RNA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水利资源的大力开发,混流式水轮机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得到了广泛使用,并逐渐朝着高比转速、大容量、高效率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水轮机稳定运行方面的问题也日渐突出

  • 标签: 混流式 水轮机 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