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神经外科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的苏醒期中应用手术室护理,探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神经外科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将手术室护理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离开复苏室的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的措施后,相较于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的苏醒期中应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显著,有效缩短了神经外科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的复苏拔管时间、术后苏醒离开复苏室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而且在有效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的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为患者的康复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全麻术后 苏醒期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利福喷汀等多种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病病人9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运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利福喷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4个月、8个月时痰转阴率分别为68.9%、95.6%;对照组治疗4个月、8个月时痰转阴率分别为44.4%、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痰菌复阳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属轻微,对治疗没有影响,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利福喷汀等多种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病的应用价值比较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肺结核病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不同治疗方案及药物副作用。方法将我院120例60-80岁的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40例。A组治疗方案2HRZE/4HR,B组治疗方案2RFT(利福喷丁胶囊)HZE/4HRFT,C组治疗方案2RFT(利福喷丁胶囊)HELfx/4HRFT。结果A组患者中有4例、B组有3例因肝损害及严重胃肠道反应而放弃治疗,C组40例患者均无退出治疗。3组痰菌阴转率及病灶吸收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C组胃肠道反应及肝损害例数较A、B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初方案宜个体化,可考虑使用副作用较小的药物,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肺结核 初治 老年 药物 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短程化疗间歇疗法治疗老年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诊老年涂阳肺结核的8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短程化疗无间歇疗法治疗,实验组给予短程化疗间歇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5%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2.5%,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程化疗间歇疗法治疗老年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间歇疗法 临床效果 肺结核 短程化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以探究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临床给予预防性保肝治疗的效果为目的,并针对患者肝功能指标、肝损伤发生率及整体治疗有效性等作为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102例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判定其符合纳入标准后,展开分组研究,而后整合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实施效果。结果 通过对参与此次研究的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两种治疗方案后得出:实验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肝损伤发生率仅有4/51(7.84%),同时整体治疗有效率高达50/51(98.03%),研究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P值均<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预防性保肝治疗,其是最佳的配合方案,无论是在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上及肝损伤的控制等方面均起到了关键的干预作用,且临床整体治疗有效率显提升,此项保肝治疗方案可从本质上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应用价值良好,可推进整体临床疗效,对此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性保肝治疗 老年初治肺结核 肝损伤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病的安全性。方法 经研究人员评估,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我院接收的且符合研究要求的 老年肺结核病疾病患 者 88 例,在电脑上使用随机分组系统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 44 例,研究组 44 例 患者接受 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对照 组 44 例患 者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研究效果,以空洞闭合、痰菌转阴、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指标进行评估。 结果 对比可知,空洞闭合、痰菌转阴,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显示 P < 0.05 ,表明本次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病, 其安全性较高,且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较高,该治疗方法是一个理想且值得推广的方法 。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多种药物治疗 老年初治肺结核病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病的安全性。方法经研究人员评估,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接收的且符合研究要求的老年肺结核病疾病患者88例,在电脑上使用随机分组系统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44例,研究组44例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对照组44例患者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研究效果,以空洞闭合、痰菌转阴、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对比可知,空洞闭合、痰菌转阴,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显示P<0.05,表明本次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病,其安全性较高,且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较高,该治疗方法是一个理想且值得推广的方法。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多种药物治疗 老年初治肺结核病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治疗老年涂阳肺结核中联合应用异烟肼、利福喷汀与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效果。方法所有研究对象选取于2015年2月到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84例老年涂阳肺结核患者,并通过随机法将84例患者分为40例对照组与44例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异烟肼、利福喷汀与吡嗪酰胺治疗,实验组应用异烟肼、利福喷汀与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与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空洞闭合率、治疗后6个月、9个月的转阴率、随访1年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与空洞闭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9个月的转阴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一年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联合应用异烟肼、利福喷汀与左氧氟沙星对老年涂阳肺结核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转阴率,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异烟肼 利福喷汀 左氧氟沙星 初治涂阳肺结核 疗效 复发率
  • 作者: 程洪杰 李岩 翟玉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26
  • 出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山东省新泰市中医医院(山东省新泰市结核病定点医院,山东省结核病预警监测哨点医院)检验科结核实验室,泰安 271200,山东省新泰市中医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室,泰安 271200,山东省新泰市中医医院结核科,泰安 27120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百合固金汤加减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肺肾阴虚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94例老年肺结核肺肾阴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2HRZE/4HR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百合固金汤。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于治疗后2、5、6个月观察痰转阴率,采用胸部CT观察空洞性阴影的闭合情况,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6、IFN-γ诱导蛋白-10,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T细胞亚群,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2%(41/47)、对照组为61.7%(29/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0,P=0.004)。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t=5.698,P<0.01);治疗后6个月痰转阴率高于对照组(χ2=5.317,P=0.021),空洞阴影闭合总有效率[95.7%(45/47)比83.0%(39/47),χ2=4.029,P=0.044]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07、3.571、2.351,P值均<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t=2.711,P=0.005);IL-6、IFN-γ诱导蛋白-10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517、2.890,P值均<0.05)。结论百合固金汤加减辅助抗结核药物可提高老年肺结核肺肾阴虚证患者机体免疫力及临床疗效。

  • 标签: 结核,肺 老年人 肺肾阴虚 百合固金汤 中医药疗法 化学疗法,辅助
  • 简介:一组为微卡治疗组(M组)65例,本研究表明使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肺结核,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能增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

  • 标签: 分枝杆菌菌苗 复治 母牛分枝杆菌
  • 简介:目的:探索缩短肺结核复发治疗时间的有效途径。方法:120例有并发症的肺结核复发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常规抗痨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免疫增强剂胸腺肽α1治疗,统计每例病人治愈后所用时间。结果: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18.30月。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14.20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免疫增强剂胸脉肽α1,能够有效缩短肺结核复发抗痨治疗时间。

  • 标签: 肺结核 复发 治疗 病人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多药治疗老年肺结核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老年肺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多药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两组均治疗9个月,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后影像学改变(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痰菌转阴率及复阳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病灶总吸收率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空洞闭合率5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33%(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9个月痰菌转阴率分别为73.33%、93.33%,均较对照组的43.33%、70.00%明显升高(P均<0.05)。随访1年,观察组痰菌复阳率6.67%低于对照组的10.0%,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多药治疗老年肺结核病,能有效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预后复阳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联合用药 老年初治肺结核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肺结核病患复因由与相关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防疫站收治的50例老年肺结核病患中复治病例20例进行研究。结果复治病例20例,占总病例数的40%,60岁-65岁的复患者1例,复率12.50%;65岁-70岁的复患者3例,复率21.43%;70岁-75岁的复患者5例,复率45.46%;75岁-83岁的复患者11例,复率64.71%。复原因有化疗方案不合理、患者合并症较多等。结论在老年肺结核复治病例中高年龄复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且相关医疗工作者要严格按照DOTS(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进行诊治,对老年肺结核病患进行有针对的健康教育,从而降低老年肺结核病患的复率。

  • 标签: 老年肺结核 复治 原因 健康教育
  • 简介:结核病依旧是21世纪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耐药结核病是21世纪全球结核病控制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问题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重视,并将其作为制定结核病防治对策的重要依据,为此现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有结核菌药敏测定的初复患者耐药情况做一研究,为初复患者制定化疗方案经验选药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05-2007年间我院收治的初复肺结核结核菌药敏测定的203例患者,报告其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链霉素、卡那霉素六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其中初137例,复66例。男113例,女90例,20~29岁74例,占36.5%,30~39岁62例,占30.5%,40~49岁23例,占11.3%,50~59岁31例,占15.3%,60岁以上40例,占2%,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70岁,平均35.6岁。1.2判定标准1.2.1初复判定标准初指1未用过抗结核药的新患者;2用药未满1个月者。复指1初满疗程;2慢性排菌患者。1.2.2耐药判定标准异烟肼1μg/L浓度中有菌生长为耐药;利福平50μg/L浓度中有菌生长为耐药;链霉素10μg/L浓度中有菌生长为...

  • 标签: 肺结核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随访护理干预提升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愈率。方法108例老年结核患者分成对照组54例,试验组54例,对试验组开展全程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性指导。18个月的疗程全部结束后,对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开展痰菌转阴情况、遵医行为、病灶吸收进行调查。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服药依从性、服药的吸收情况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随访护理干预能提升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的整体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随访护理干预 老年复治肺结核患者 实践体会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疾病谱及流行趋势亦发生变化,同许多老年疾病一样,结核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向老年人推移。据1979年、1990年及2000年我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显示,结核病人的年龄高峰分别65岁、70岁及75岁,可见。已经逐渐向老年阶段推移,60岁以上的结核病患病率呈直线上升,同样,亦同许多老年性疾病一样。老年肺结核病人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及多系统功能衰退、受损等特点,因而其体征、辅助检查可不典型,从而导致老年肺结核的误诊率、漏诊率较高,来自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报告,65岁以上生前被确诊者仅占26%,死后诊断者60%,在我国国内有报道误诊率高达80%,由于尸检率低,因此推测相当一部分的老年肺结核病人终生得不到确诊。对老年肺结核的漏、误诊不仅造成治疗不及时.而且增加了结核病的传染源。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结核病。

  • 标签: 老年肺结核 死后诊断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肺结核病人 症状不典型 65岁以上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不同年龄段(青年阶段、老年阶段)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治疗的青年、老年肺结核患者各100例,病例选择时间为2012年6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对比青年肺结核(青年组)、老年肺结核老年组)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表现、痰菌检查结果、合并症情况。结果两组肺结核患者组间消瘦症状发生率对比P>0.05,其余症状发生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以咳嗽、咳痰、食欲不振为主要症状,青年组以咳嗽、发热、咳痰以及胸痛为主要症状。组间痰菌阳性率对比P>0.05,复痰菌阳性率对比老年组高于青年组P<0.05。组间X线表现对比,老年组以浸润型+慢纤控型、干酪渗出病变为主,青年组以混合性病变为主。组间合并症对比,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相对于青年肺结核患者,老年肺结核有病程长、复痰菌阳性率高、并发症高以及渗出、干酪、空洞X线特征,但是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合并症多,所以误诊率高。

  • 标签: 肺结核 不同年龄段 临床特点 X线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