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20世纪30年代的广东,最积极从学术上论证客家人的汉族血统的客家学者,非(1906—1978)莫属,一直到今天,仍然被视为“客家学”的奠基人。是在民俗学兴起的浪潮中培育出来的新一代学者,他于1926至1932年间在清华大学历史系就读时,和许多年轻学子一样,深受民俗学研究的吸引,从此开始了他对客家山歌以及后来对客家历史的兴趣。

  • 标签: 客家研究 罗香林 民俗学研究 30年代 清华大学 客家山歌
  • 简介:客家研究大师在1933年发表《客家研究导论》,1950年发表《客家源流考》,两书奠定了客家研究的基础。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客家问题的最重要观点,长期被奉为圣谕的他的客家源流观,受到了来自学术界普遍的质疑和批判。很多人将他的客家源流观概括为“中原汉人南迁说”、“最纯正的汉人后裔说”、说他是“种族中心主义者”等等。笔者认为这其中有些说法是值得商榷的,甚至有些评价是很欠公允的。提出的客家源流观有它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原因,而且从《客家研究导论》到《客家源流考》,的客家源流观其实存在着不小的变化,

  • 标签: 客家源流 罗香林 客家研究 再认 90年代以来 种族中心主义
  • 简介:(1906--1978),字元一,号乙堂,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宁新镇水楼村下石陂窝人。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族学家和客家学研究的奠基人,历任中山大学、香港大学、珠海书院教授,获香港大学终身名誉教授衔。毕生献身学术,尽瘁教育,弘扬中华文化,享誉中外文史学界。由于其在客家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被学术界誉为客家总问题专家,为梅州“八大先贤”之一。

  • 标签: 客家研究 罗香林 宗师 香港大学 客家学研究 历史学家
  • 简介:那时我住在102寝室。而住在101。为了宣布我们俩关系好,我不止一次跑去101寝室,和同榻而眠。每次我爬上林的床,就开始慌里慌张整理床铺,把床头床尾堆得东倒西歪的书,磁带,单放机,内衣裤,眼镜等拢了又拢,但等我睡觉的时候,

  • 标签: 文学作品 杂著 《林香》 胡安鲤
  • 简介:无论从史实出发批评过分强调客家的中原汉人血统,还是从族群理论出发批判其“族群中心主义”,可能都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林先生研究客家时的社会情境和他对客家判定的标准。注意到了客家与畲民之间的血缘融合,从而发明和解释了“民系”理论,并注意从文化上来论证客家民系之优秀。林先生对客家的界定,依据了客家人士的访谈,暗合了族群理论,也揭示了他那个时代客家人自我认同的地域范围。1930年代前后,在广东、福建、江西三省交界地,存在着对客家人和客家地区的自我认同,

  • 标签: 客家研究 罗香林 导论 族群理论 客家民系 自我认同
  • 简介:(1906-1978年),广东兴宁县人,屹立于现代中国学术之的客家先贤。他不仅在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谱牒学诸领域多有创获和建树,而且是举世公认的客家学的奠基人。和历史上许多学术大师一样,关于客家研究的学术思想既受益于历史又受制于历史,因而既具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他运用现代方法从事客家研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解释模式,为建构中华民族的客家民系和维护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出了重大的学术贡献。同时,已有学者指出“氏立论有正统思想、人种主义,是种族主义的翻版”,这种看法似乎失之偏颇。

  • 标签: 客家学 罗香林 “文化” 折衷 权衡 血统
  • 简介:从学术史角度看,宋湘、黄遵宪和是客家研究中的三个里程碑。清嘉庆年间客家意识在宋湘身上觉醒,清咸丰光绪年间客家研究在黄遵宪身上发端,以后客家研究在身上形成学科规模。从宋湘、黄遵宪到,形成了客家研究的起源历程。

  • 标签: 客家学术史 起源 宋湘 黄遵宪 罗香林
  • 简介:近世中国学风的发展,虽与大学学制及学术机构的建立甚有关系,然而,也不可忽视传统家庭教育、区域学风与学人成长的渊源。一地的人文学风成为孕育学人的重要凭借,尤以自晚清至民初,学者既入读大学接受新式的专业学术训练,也因其门第家风的影响,学人年青时耳濡目染,

  • 标签: 客家研究 罗香林 创新 传承 传统家庭教育 学术机构
  • 简介:这一文题是从原拟的七个文题中选出的。本意是:不解其诗,只读其人。解读,也觉力不从心。友情为重。我与结识是在80年代。那时他是市政府主管农业的中层干部。因研究诗稿多次接触,本是编者与作者的关系,却诚意牵手久久。我比他虚长十岁,先后离岗。此间我曾顺路去看过他,后也有几次晤面,均未交谈。如今二十余年过去,却一直互不相忘。

  • 标签: 罗林 解读 80年代 中层干部 市政府
  • 简介: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香纸沟手工制作竹纸技艺,因与东汉蔡侯纸技艺一脉相承,号称世界最古老的造纸术活化石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人的守全,祖上已有200多年的造纸历史,传到他这是第三代传人。

  • 标签: 香纸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制作技艺 贵阳市乌当区 手工造纸 蔡侯纸
  • 简介:近几年,古筝是社会上学习人数最多的民族乐器。但是.广州曾有一位世界闻名的古筝大师(1902—1978),知之者却不多。他的坎坷而矢志不移弘扬汉乐更鲜为人知。其事迹在2001年被收入国际公认具有音乐最高学术权威的辞典《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中,

  • 标签: 罗九香 古筝 大师 世界 2001年 民族乐器
  • 简介:1982年12月,潮湿的夏日雨季,圣保罗,这座巴西最繁华的都市让人心情忧郁。对于这个把足球当作全部生命的国家而言,这一年世界杯的惨败让所有人为之痛心。由圣保罗城历史上最伟大的教练,"艺术大师"桑塔纳带队,云集了济科、法尔考、苏格拉底等巨星的国家队,打着艺术足球的旗号赶跑了比他们更艺术的马拉多纳,却被丝毫没有艺术感的意大利队赶回了家。他们繁复华丽的技术和水银泻地的进攻征服了球迷的心,却无法征服对方简单有效的铜墙铁壁和防守反击。所有的巴西人始终想不通一个让他们在之前与之后多次重蹈覆辙的问题:为什么每次最终获得胜利的,都不是拥有更多的天才与明星,具备着更多才华与天赋的球队。于是,伴随着淅沥的雨水和关于这个国家的沉思,我们故事的主角,·马特乌斯·巴博萨,在圣保罗一个普通的多子女家庭呱呱坠地。

  • 标签: 巴西人 圣保罗 安东尼 职业生涯 足球 太阳
  • 简介:的《兴宁二十五家诗选》以有诗集的诗人为限,选宋代1家,明代4家,清代15家,民国时期5家,计25家诗人275篇作品。每位诗人作品选辑前均有小传,述诗人行状及诗况,文字洗炼,可一窥全貌。从诗传及诗作中也可看出这是一部微缩的客家诗选,目前对此作出探讨的不多,现仅就其选诗标准、选诗目的及其影响作一下评述,以证于方家。

  • 标签: 罗香林 诗选 文艺观 史学家 选诗标准 民国时期
  • 简介:中国客家问题的记录撰述,从19世纪初徐旭曾丰湖讲学、博罗韩生为之笔记就开始了。但真正称得上现代学术意义的著述活动,则是20世纪前期的事,其中尤以《客家研究导论》为发端。身处客家问题迭相轰动、客家意识急剧膨胀的时期,在时代潮流的激荡下,他通过在大学求学期间的学术积累,接受西方知识以及近代以来国内学术环境的影响,为17世纪以后才开始具有自我区分意识的客家族群,进行了系列“学术包装”,建构出一个客家人源自中原,经过五次迁徙,最后于宋代在闽粤赣边形成独立民系的学说体系。

  • 标签: 客家研究 学术建构 近代以来 罗香林 导论 中国
  • 简介:清代随缘下士编辑的长篇世情小说《》广泛地展示了明末清初社会的婚嫁礼仪、岁时节令、祭祀礼仪、衣食住行等诸多习俗,保留了明清时期丰富的民俗文化遗存。

  • 标签: 《林兰香》 民俗 文化
  • 简介:楼市调整的气氛正浓,市场的波动牵动着开发商与购房者的神经。然而就在这观望情绪浓重、房市行睛雾里看花的时候,北京市场有不少特色的花同洋房却得到了市场和客户的广泛认可。例如亦庄核心板块的金色·漫就是其中之一。

  • 标签: 热销 北京市场 购房者 开发商 楼市 房市
  • 简介:于植元校点的《》是该书的第一个简体字标点整理本,而且保留了批点和夹批,是现在研究《》最通行的本子。但是这个校点本还存在一些疏漏之处,现对其进行补校,以求更精确地恢复小说的文字原貌。

  • 标签: 于植元 《林兰香》 校勘
  • 简介:<正>在清代满族诗歌史上,觉舒敏及其子觉崇恩、其孙觉廷奭、觉廷拥,祖孙三代都是诗人,都有诗集传世,而且诗歌成就突出。清代制度,称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什的直系子孙为宗室,即“黄带子”,对其叔伯兄弟的旁系子孙则称为觉,因以系红色带子为标志,故称“红带子”。

  • 标签: 居士 听雨 诗集传 岁时 东巡 妻妾
  • 简介:一、引言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客家人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令人震撼的名字,诸如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被西方人称作中国的克菲勒的梅州大埔籍印尼侨领实业家张弼士、清朝末年中国杰出的外交家黄遵宪、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无产阶段革命家朱德、多次挽救了革命并挽救了党的叶剑英、大诗人大学者郭沫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等,都是客家人。

  • 标签: 客家精神 罗香林 中国近现代史 太平天国 清朝末年 无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