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synthasekinase-3β,GSK-3β)与胃癌细胞凋亡以及P13K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系列二步法检测63例人胃癌组织和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GSK-3β和P13K的蛋白表达。结果GSK-3β蛋白在63例胃癌中的阳性率为49.21%。GSK-3β的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无关,而与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0.05)。在63例人胃癌组织中,GSK-3β、P13K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7,r=-0.300)。结论GSK-3β低表达抑制了胃癌细胞凋亡,并有一定的预后意义。在胃癌的发生发展GSK-3β与P13K可能有拮抗作用。

  • 标签: 胃癌 GSK-3Β P13K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给一杯糖水中,再多加几勺糖会变得更甜;这是什么原因呢?用化学知识解释,浓度变大所以更甜,从中可以提炼出一个数学不等式:已知a、b、m都是正数,并且a〈b,那么a+m/b+m〉a/b;证明略(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二册(上册)第12页例2)。

  • 标签: 原理 中学教科书 日常生活 不等式 第二册
  • 简介:建立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抑制剂的三维构效关系,可预测新的糖原合成激酶-3β抑制剂.通过确定分子的药效构象,与选定的模板分子进行叠合,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分别建立38个糖原合成激酶-3β抑制剂的3D-QSAR模型.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所建立的模型的决定系数q2=0.711,非交叉验证系数r2=0.887,标准偏差ES=0.411,显著系数F=109.856;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所建立模型的决定系数q2=0.605,非交叉验证系数r2=0.931,标准偏差ES=0.326,显著系数F=122.122.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结合部位的性质要求,解释马来酰胺类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 标签: 糖原合成激酶-3β抑制剂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
  • 简介:摘要葡萄糖激酶(GK)是维持机体血糖稳态的关键酶,主要在人体胰腺和肝脏中表达。GK作为葡萄糖传感器,感知葡萄糖浓度变化,调节胰岛素/胰高糖素分泌,尤其是改善胰岛素早相分泌,并促进肝糖原合成,有效维持人体血糖动态平衡。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和肝细胞的GK活性降低,控糖激素分泌及肝糖原合成异常,血糖稳态失衡,激活GK的活性可使患者恢复血糖稳态。

  • 标签: 葡萄糖激酶 葡萄糖传感器 血糖稳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糖蛋白-1(DKK-1)、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近端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乘风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确诊的近端胃癌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灶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比不同因素对GSK-3β、DKK-1、β-catenin表达的影响。结果正常组织中GSK-3β阳性表达率为70.21%(33/47),高于病灶组织、癌旁组织的21.28%(10/47)、21.28%(10/47)(χ2=31.985,P<0.01);胃癌组织DKK-1、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30%(18/47)、82.98%(39/47),均高于癌旁组织的8.51%(4/47)、8.51%(4/47)和正常组织的6.38%(3/47)、2.13%(1/47)(χ2=20.517、88.471,均P<0.01)。原发灶淋巴结远处转移(TNM)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浸润≥50%、淋巴未转移者GSK-3β阳性表达率高(P<0.05);TNM分期Ⅲ~Ⅳ期、中高分化、浸润不足50%者DKK-1阳性表达率高(P<0.05)。结论GSK-3β、DKK-1、β-catenin表达在胃癌患者病情发展、转移中有重要作用,在临床诊断、疗效评估方面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胃肿瘤 糖原合成酶激酶3 糖蛋白类 纤连蛋白类 基因表达调控,肿瘤 肿瘤转移 细胞分化 淋巴细胞,肿瘤浸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糖原贮积症是一组罕见的、遗传性糖原代谢障碍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营养治疗是减轻、缓解临床表现最为有效的方法。各型肝糖原贮积症虽均以生玉米淀粉治疗为主,但其具体治疗方案及对症治疗措施各有不同,随访过程中关注的重点问题也不同。临床须重视各型肝糖原贮积症患者的长期营养管理。

  • 标签: 肝糖原贮积症 糖原贮积症 营养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miR-9是否在调控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表达,影响Wnt/β-catenin通路活性和OA发病中起作用。方法采集50例我院接受OA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软骨组织和外伤性截肢后的正常软骨组织,比较miR-9、GSK-3β的表达。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试验验证miR-9与GSK-3β之间是否存在靶向调控关系。建立OA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关节腔液中Hyp含量,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检测软骨组织中miR-9、GSK-3β的表达差异。将OA模型大鼠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组)、OA+antagomiR-NC组、OA+antagomiR-9组,EILSA检测关节腔液中Hyp含量,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流式检测细胞软骨组织中细胞凋亡,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iR-9、GSK-3β、β-catenin、COL2A1的表达量。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再以Bonferroni法进行2组间的比较。结果miR-9表达量对照组为(1.09±0.25),OA组为(2.86±0.25)(t=24.30,P<0.01)。GSK-3β mRNA表达量对照组为(0.99±0.11),OA组为(0.53±0.10)(t=15.40,P<0.01),miR-9与GSK-3β之间存在靶向调控作用关系。大鼠软骨组织中miR-9的表达量Sham组为(1.00±0.21),OA组为(2.61±0.36)(t=9.462,P<0.01)。大鼠软骨组织中GSK-3β mRNA的表达量Sham组为(1.00±0.18),OA组为(0.52±0.09)(t=5.842,P<0.01)。大鼠关节腔液中Hyp含量Sham组为(10±3) ng/ml,OA组为(50±8) ng/ml(t=11.015,P<0.01)。大鼠软骨组织中caspase-3活性Sham组为(1.00±0.19),OA组为(2.43±0.36)(t=8.605,P<0.01)。大鼠软骨组织中miR-9的表达量OA+antagomiR-NC组为(2.86±0.31),OA+antagomiR-9组为(1.67±0.19)(F=105.2,P<0.01)。大鼠软骨组织中GSK-3β mRNA的表达量OA+antagomiR-NC组为(0.41±0.09),OA+antagomiR-9组为(0.81±0.09)(F=49.32,P<0.01)。大鼠关节腔液中Hyp含量OA+antagomiR-NC组为(52.3±6.8) ng/ml,OA+antagomiR-9组为(30.3±3.4) ng/ml (F=119.7,P<0.01)。大鼠软骨组织中caspase-3活性OA+antagomiR-NC组为(2.22±0.23),OA+antagomiR-NC组为(1.43±0.14)(F=72.55,P<0.01)。与OA+antagomiR-NC组相比,OA+miR-antagomiR-9组大鼠软骨组织中β-catenin、GSK-3β、COL2A1蛋白的表达升高,细胞凋亡减少。结论miR-9的表达升高在降低GSK-3β表达,增强Wnt/β-catenin通路活性,促进软骨基质降解、破坏和OA发病中起作用,抑制miR-9表达则可起到减轻OA的保护作用。

  • 标签: 骨关节炎 miR-9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Wnt/β-catenin
  • 简介:目的:探讨葛根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PF级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0只,常规饲料喂养,模型组20只,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模型形成,模型组随机分为2组(胰岛素抵抗组、葛根素干预组,每组10只),继以高脂饲料喂养,葛根素干预组同时给予葛根素注射液100mg·kg-1·d-1腹腔注射.干预6周后,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附睾脂肪组织中GSK-3β的表达,分析对比各组的表达差异;定期检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及血浆胰岛素、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BW)、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显著升高(P<0.05或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下降(P<0.01),胰岛素抵抗模型诱导成功;葛根素干预6周后,与胰岛素抵抗组大鼠比较,脂肪组织中GSK-3β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葛根素显著下调脂肪组织GSK-3β的表达,并且可能参与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 标签: 葛根素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胰岛素抵抗 脂肪组织 动物模型
  • 简介:将2015年全院发生的81例严重低血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论通过对严重低血糖的案例分析,提高临床对低血糖的预警意识,有效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 标签: 严重低血糖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2013年1月-2014年7月我科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和糖尿病患者院外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221人,以低血糖首诊住院者125人,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96人。其中严重低血糖37例。讨论低血糖发生率较高,及时检测及加大力度宣教,调整治疗方案,优化管理都是我们工作中重点。

  • 标签: 低血糖原因 预防办法
  • 简介:摘要本文对肝移植治疗糖原贮积病Ⅳ型(GSD Ⅳ)型的适应证、术前评估、术后并发症及长期疗效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肝移植治疗GSD Ⅳ型的诊疗和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肝移植 糖原贮积病 常染色体隐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Ⅰ型糖原贮积病(Ⅰ型GSD)的消化道特征,为临床多学科联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6月至12月收集经基因检测确诊为Ⅰ型GSD,年龄为0~18岁临床数据完整的来自全国各个省市,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河南、河北、浙江、江苏、陕西、安徽、黑龙江的儿童患者。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式。结果总计回收52份问卷,符合纳入标准并有完整资料43例,其中Ⅰa型9例,Ⅰb型34例;男30例(69.8%),女13例(30.2%);年龄为1~18岁;家中兄弟姐妹同样确诊为Ⅰ型GSD 7例(16.3%),均为Ⅰb型。消化道表现为反复腹泻26例(60.5%),肛周病变(红斑、溃疡、脓肿)25例(58.1%),腹痛/腹胀24例(55.8%),恶心/呕吐22例(51.1%),黏液便/血便14例(32.6%);至少2个以上消化道症状者38例(88.0%);反复口腔炎及口腔溃疡者33例(76.7%)。血常规白细胞总数<4.0×109/L者24例(55.8%),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者19例(44.2%),其中<0.5×109/L 10例(23.3%),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者均为Ⅰb型GSD患儿。血小板(PLT)>300×109/L 30例(69.8%)。18例Ⅰb型GSD患儿行胃肠镜检查,诊断GSD相关性肠病16例。饮食添加生玉米淀粉39例(90.7%);麦芽糊精3例(6.9%);特殊医学配方19例(44.2%)。Ⅰb型GSD患儿因粒细胞低下及功能障碍需要反复应用抗生素20例,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例,其中11例诊断为GSD相关性肠病。结论儿童Ⅰ型GSD的消化道症状常见,尤以Ⅰb型GSD显著,此型患儿GSD相关性肠病发生率高,应用G-CSF不能避免肠病的发生,其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饮食疗法是Ⅰ型GSD的一线治疗,多学科联合管理,有助于减少患儿的并发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Ⅰ型糖原贮积病 糖原贮积病相关性肠病 儿童
  • 简介:为探讨抗疲劳试验中肝糖原测定的意义,对20个保健食品的抗疲劳作用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小鼠游泳后测定的肝糖原含量与运动耐力试验符合率较高(70.0%)。但个别保健食品肝糖原含量与运动耐力试验无确定的关系。耐力试验阳性或阴性的不同保健食品,对肝糖原含量的影响不同,可以使小鼠肝糖原含量高于对照组、低于对照组或差异无显著性。因此,有的保健食品的抗疲劳作用可能是通过非糖原途径实现的

  • 标签: 肌疲劳 肝糖原 保健食品 小鼠
  • 简介:摘要糖原贮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Ⅳ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先天性神经肌肉型GSD为其亚型,以肌张力低下、呼吸抑制、扩张型心肌病为特征性表现。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先天性神经肌肉型GSD-Ⅳ型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以加强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糖原贮积病Ⅳ型 神经肌肉疾病 GBE1基因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β淀粉样蛋白31~35(Aβ31~35)引起小鼠海马HT22神经细胞Bmal1基因/蛋白表达降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海马神经细胞HT22作为实验对象,将HT22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β31~35处理组、LiCl+Aβ31~35处理组。以1%血清饥饿1 h来诱导细胞同步化(昼夜时间0,即CT0)。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述各组细胞CT4、CT8、CT12、CT16、CT20、CT24时间点Bmal1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各组GSK3β表达情况及BMAL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β31~35诱导HT22细胞Bmal1 mRNA及BMAL1蛋白水平在CT20时间点较对照组显著降低(Bmal1 mRNA:分别为0.38±0.06与0.83±0.08,t=4.549,P=0.001;BMAL1蛋白:分别为0.67±0.04与1.00±0.04,t=5.943,P<0.001)。与对照组相比,Aβ31~35引起HT22细胞GSK3β活性增加,表现为GSK3βSer9位点(GSK3βS9)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磷酸化GSK3βS9与GSK3β比值下降(分别为0.66±0.08与1.02±0.14,t=2.217,P=0.025);Aβ31~35引起HT22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分别为71.85%±6.20%与98.14%±2.68%,t=3.891,P=0.006),GSK3β抑制剂LiCl预处理后有效逆转Aβ31~35诱导的HT22细胞存活率下降(LiCl+Aβ31~35处理组与Aβ31~35处理组分别为90.74%±5.74%与71.85%±6.20%,t=3.412,P=0.010);LiCl预处理可以明显逆转Aβ31~35所致CT20时间点Bmal1 mRNA及BMAL1蛋白水平降低(LiCl+Aβ31~35处理组与Aβ31~35处理组Bmal1 mRNA分别为:0.72±0.05与0.38±0.06,t=4.378,P=0.001;BMAL1蛋白分别为:0.90±0.04与0.67±0.04,t=4.052,P=0.002)。结论GSK3β活性增加参与Aβ31~35引起的HT22细胞Bmal1基因/蛋白表达降低。

  • 标签: 淀粉样蛋白 糖原合成酶激酶3 Bmal1基因 HT22细胞
  • 简介:摘要糖原累积病Ⅱ型是目前所知唯一属于溶酶体贮积症的糖原累积病。糖原累积病Ⅱ型患儿发病年龄不同,症状复杂,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为了规范儿童糖原累积病Ⅱ型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在2013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结合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儿童糖原累积病Ⅱ型的最新诊治研究进展及相关中国专家的临床经验总结,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糖原累积病Ⅱ型诊治专家共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