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评价快速免疫学检测指标脱颗粒功能测定(CD107a)及穿孔(Perforin)表达检测在判定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即原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pHLH)]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0年6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京都儿童医院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三家医疗机构收治的295例行基因筛查的HLH确诊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比快速免疫学功能指标CD107a和Perforin表达与基因筛查的契合度,评价两项指标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并建立免疫功能学指标对判定pHLH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cut-off值。结果295例HLH患者中,男156例、女139例,年龄2个月~70岁,中位年龄18岁。CD107a检测在判定脱颗粒基因缺陷相关pHLH方面,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0(P<0.001),约登指数最大时对应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9.2%,PPV为33.3%,NPV为98.8%,cut-off值为7.15%。CD107a>10%在判断不涉及脱颗粒相关基因和基因筛查阴性的患者方面,准确度为81.6%。Perforin表达测定在判定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2型(FHL2)方面,在基于实验室正常检测值(≥81%)情况下,该项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PPV和NPV分别为88.2%、64.2%、20.3%和98.1%。建立ROC曲线进一步优化cut-off 值,计算AUC为0.933(P<0.001),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cut-off值为62.34%,此时灵敏度仍保持在88.2%,特异度、PPV和NPV分别提升为91.5%,51.7%和98.7%。结论CD107a和Perforin测定对涉及细胞毒功能受损的pHLH具有较好的早期预判意义,选取适当的cut-off值,可为临床精准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噬血细胞综合征 脱颗粒功能测定 穿孔素 灵敏度 特异度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激活分子家族6(SLAMF6)表达与穿孔、颗粒酶B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初诊SAA患者的血常规及骨髓象等指标并采集外周血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初诊时及治疗结束后半年[移植11例,免疫抑制治疗(IST)21例]的标本中CD8+T细胞SLAMF6表达量、穿孔及颗粒酶B分泌量。采用Pearson法分析临床指标与标本检测结果相关性,并以1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标本(正常对照组)及13例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MDS/PNH)患者(MDS/PNH组)为对照进行SLAMF6表达量、穿孔及颗粒酶B分泌量的比较。结果(1)初诊时:SAA组SLAMF6表达量为(56.40±6.37)%,明显低于正常组的(84.34±5.81)%和MDS/PNH组的(82.24±4.98)%(P均<0.001);SAA组穿孔的表达量为(32.73±8.46)%,高于正常组的(23.75±5.10)%和MDS/PNH组的(26.12±5.53)%(P均<0.05);SAA组颗粒酶B的表达量为(36.23±7.94)%,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1.67±5.05)%和MDS/PNH组的(21.79±5.10)%(P均<0.001)。SAA患者SLAMF6表达量与血红蛋白(r=0.804)、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0.656)、骨髓粒系百分比(r=0.643)、骨髓红系百分比(r=0.622)均呈正相关(P均<0.05),与CD8+T细胞穿孔(r=-0.792)、颗粒酶B(r=-0.908)均呈负相关(P均<0.001)。(2)治疗后:30例SAA存活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SLAMF6表达量高于治疗前[(79.19±12.69)%比(56.40±6.37)%,P<0.001],穿孔、颗粒酶B表达量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11例移植患者CD8+T细胞SLAMF6表达量高于移植前[(86.54±3.75)%比(56.40±7.35)%,P<0.001],穿孔、颗粒酶B表达量低于移植前(P均<0.05)。12例IST有效患者CD8+T细胞SLAMF6表达量高于初诊时,其穿孔、颗粒酶B表达量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7例IST无效患者CD8+T细胞SLAMF6表达量、穿孔、颗粒酶B表达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LAMF6在初诊SAA患者中低表达,与CD8+T细胞效应因子呈负相关,或作为负性调控因子参与SAA患者CD8+T细胞免疫调控,SLAMF6在造血恢复后明显上调,而治疗无效患者无明显变化,或可作为诊断SAA或评价SAA临床疗效的指标。

  • 标签: 贫血,再生障碍性 T淋巴细胞 穿孔素 颗粒酶类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浸有药液的蚕茧生物蛋白制作鼓膜贴片,修复鼓室成形鼓膜修补术后的鼓膜再穿孔。方法对60例行鼓室成形鼓膜修补术后再穿孔的患者,治疗干耳后,使用蚕茧制作生物膜贴补修复鼓膜。结果治愈52例,有效5例,无效3例。结论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痛苦小,疗效好,避免了再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避免了医疗纠纷。

  • 标签: 鼓室成形术 鼓膜再穿孔 化脓性中耳炎 生物蛋白
  • 简介:目的分析甲胎蛋白、瘦及肌钙蛋白Ⅰ等重要生物标志物的绝对定量方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同位稀释串联质谱法对人源甲胎蛋白、人源瘦素以及重组肌钙蛋白予以测量,并对比分析其检测方法的准确性。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4份平行样品予以酶解,并将酶解后的产物予以高效液相色谱-同位稀释串联质谱检测,计算出肽段FK和NR浓度,最终AFP结果为5.45μmol/g,与水解法检测的结果相比,显示其相对偏差为6.8%。二者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源瘦含量为0.59g/g,与水解法测出的0.63g/g相比,相对标准偏差为5.21%~6.07%,处于误差允许范围内(t=0.89,P〉0.05);肌钙蛋白Ⅰ的质量分数为0.24g/g,与水解法测定的0.21g/g比较,可知其相对偏差处于4.75%~8.43%,处于误差允许范围内(t=0.53,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同位稀释串联质谱法检测人源甲胎蛋白、人源瘦及重组肌钙蛋白Ⅰ的准确性高,灵敏度好,且可重复进行,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甲胎蛋白 瘦素 肌钙蛋白Ⅰ 绝对定量方式
  • 简介:摘要蛋白质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组织、器官由细胞构成,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机体的生长、组织的修复、各种酶和激素对体内生化反应的调节、抵御疾病的抗体的组成、维持渗透压、传递遗传信息,无一不是蛋白质在起作用。体内蛋白质的功能是保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支持肌体生长和更新;合成酶、激素和其它化合物、合成抗体;提供能量、维持酸碱平衡。当我们的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取量足够充足时,便可以增加抵抗力。人体有各种抵抗疾病的机能,其中抗体及白血球与蛋白质的摄取密切相关。在正常情况下,肝脏会制造抗体和球蛋白,他们能吞噬各种细菌、细菌性毒素及病毒,使其变成无害。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平衡透析法对葛根与人血浆蛋白、人血清白蛋白以及α1-酸性糖蛋白分别进行共孵育,并利用高效液质联用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葛根与人血浆蛋白在考察浓度范围内(0.2~15μM)结合率高于99%。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α1-酸性糖蛋白(AGP)结合常数分别为3.5×107M-1和1.5×107M-1。高血浆结合率主要来源于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

  • 标签: 葛根素 血浆蛋白结合率 平衡透析法
  • 简介:蛋白是以吡咯喹啉醌(PQQ)及其结构类似物为辅酶的一类氧化还原酶。醌血红蛋白是以PQQ和一个或多个血红作为辅助因子的醌蛋白,包括醌血红蛋白醇脱氢酶和醌血红蛋白胺脱氢酶。简要综述了醌血红蛋白的结构特点,在分子内从PQQ到血红的电子传递,以及醌血红蛋白蛋白之间的分子间的电子传递。

  • 标签: 吡咯喹啉醌 醌蛋白 醌血红素蛋白 电子传递 血红素 细胞色素C
  • 简介:摘要铁调调节蛋白,一种重要的铁代谢调节蛋白,对铁调的表达起重要的调节作用。HJV蛋白有两种亚型,一种是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和在细胞膜上的m-HJV,另一种是经弗林蛋白酶作用的分泌型HJV。两种亚型的HJV均可对机体铁代谢进行调节。对HJV调控铁调表达和铁代谢的进一步研究不仅使我们对体内铁稳态的平衡有进一步了解,也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针对多种贫血症和铁代谢病的治疗手段。

  • 标签: 铁调素调节蛋白 铁调素 铁代谢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 4)10-014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标记蛋白其荧光强度与胰岛表达量的相关性。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rIns1EGFP,转染HIT-T15仓鼠胰岛瘤细胞,随机分为3组,低糖组(LG)、中糖组(MG),高糖组(HG),检测基线0小时及葡萄糖刺激后4小时内胰岛分泌量及单个胰岛β细胞荧光强度。结果HG组单个胰岛β细胞荧光强度,胰岛分泌量较LG组明显增强(P<0.05),在一定葡萄糖浓度范围内,绿色荧光蛋白其荧光强度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并与细胞胰岛分泌量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896。(P<0.05)结论绿色荧光蛋白作为分子标记物其荧光强度与胰岛分泌量有正相关性。

  • 标签: 绿色荧光蛋白 细胞转染 相关性 胰岛素
  • 简介:蛋白是一类抑制食欲的激素,曾经被作为战胜肥胖难题的解决方法而受到追捧,但瘦蛋白在肥胖的人体内会失效。日前,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称,他们揭开了瘦蛋白战胜肥胖的“秘密”.可能会重新点燃使用瘦蛋白减肥的希望之火,该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细胞-代谢》杂志上。

  • 标签: 科学家 蛋白 瘦素 减重原理 肥胖 医学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血管生成蛋白6(ANGPTL6)及瘦水平,探讨ANGPTL6、瘦与D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DN组(47例,UAER≥30 mg/24 h)、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组,50例,UAER<30 mg/24 h),另选取58名同时间段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NGPTL6、瘦水平,全自动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抵抗指数,Pearson相关分析二者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UAER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T2DM组相比,DN组ANGPTL6水平显著升高(F=13.53,P<0.05),ANGPTL6与年龄、收缩压、稳态模型评估-胰岛抵抗指数(HOMA-IR)、HbA1c、UAER、瘦呈正相关(r=0.23、0.30、0.17、0.21、0.23、0.29,P均<0.05);瘦在对照组、T2DM组、DN组呈逐渐升高趋势(F=6.09,P<0.05),瘦与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HOMA-IR、HbA1c、UAER、ANGPTL6呈正相关(r=0.31、0.23、0.25、0.29、0.21、0.25、0.29,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β=76.24,P<0.001)、HbA1c(β=-28.36,P<0.001)、HOMA-IR(β=-145.13,P<0.001)、ANGTPL6 (β=66.15,P<0.001)、瘦(β=8.76, P=0.02)是DN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DN患者ANGPTL6、瘦水平升高,二者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 瘦素
  • 简介:摘要铁调调节蛋白(HJV)是目前已知在调控铁调(Hepc)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上游调节基因。HJV在调节Hepc表达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虽然目前其机制并不是很了解。HJV是一种负性的引导分子,是BMP-SMAD信号通路的共同受体,上调Hepc的转录,并经历了复杂的细胞内过程本文就HJV表达、功能,及对Hepc的调节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维生D结合蛋白(VDBP)联合胃蛋白酶原-Ⅰ(PG-Ⅰ)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108例早期胃癌患者为早期胃癌组,男81例,女27例,年龄(49.34±4.15)岁,年龄范围为35~59岁。另选取同期行身体检查的105例健康者为健康组,男75例,女30例,年龄(50.12±4.31)岁,年龄范围为37~60岁。比较两组的血清VDBP、PG-Ⅰ、胃蛋白酶原比值(PGR)水平及其各个指标对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早期胃癌组患者的VDBP[(4.07±1.36)μg/L]、PG-Ⅰ[(88.81±38.67)μg/L]、PGR(6.88±3.33)水平低于健康组[(4.88±1.58)μg/L、(105.2±43.09)μg/L、(8.43±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VDBP与PG-Ⅰ、PG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OC曲线结果显示VDBP、PG-Ⅰ、PGR诊断早期胃癌患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8、0.793、0.833;联合诊断后VDBP/PG-Ⅰ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VDBP/PGR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16。结论VDBP可作为筛查早期胃癌患者的新型诊断指标,与PG-Ⅰ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对早期胃癌筛查的准确度。

  • 标签: 维生素D结合蛋白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比值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鼓膜穿孔高流量吸氧及牛血去蛋白治疗效果,为基层医学的进步做一步的贡献。方法将2005年至2009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A组(20例)、对照B组(20例)。治疗组应用药物治疗同时高流量吸氧,对照A组应用自然恢复方法、对照B组采用鼓膜贴补治疗方法。于治疗第2周、第4周后分别观察鼓膜穿孔的愈合情况,医疗工作者随访连续2个月。结果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第2周第4周的治愈率分别为72%、94%。明显高于对照A组(P<0.01),与对照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流量吸氧配合药物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疗效良好,鼓膜愈合时间缩短,治愈率高。

  • 标签: 外伤性鼓膜穿孔 高流量吸氧 治疗 牛血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