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中频感应熔炼技术制得了均匀、致密的耐高温冲蚀合金材料,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热处理。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现代分析手段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并进行硬度、高温磨损等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耐热钢中加入适量稀土元素可以提高其抗氧化性能、硬度,细化了晶粒,进而改善材料的抗磨损能;改进后的抗高温冲蚀材料的铸态组织为奥氏体+少量铁素体+一次碳化物;固溶态组织中,枝晶组织明显减轻,晶界原析出相呈断续链状,一次碳化物发生部分溶解;固溶+时效后的组织为奥氏体+少量铁素体+一次碳化物+二次碳化物。高温冲蚀磨损试验表明,材料的冲蚀磨损行为表现为塑性冲蚀磨损。9#材料抗高温冲蚀性能最理想。

  • 标签: 合金 冲蚀 耐磨 材料设计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压裂头冲蚀磨损影响因素分析,从压裂头结构参数对压裂头进行有限元分析,发现当压裂头结构参数为内腔直径D=235mm、注入通道直径d=80mm、夹角a=60°时,压裂头冲蚀磨损率最小。

  • 标签: 压裂头 冲蚀磨损 有限元分析
  • 简介:通过压制、预烧和熔渗,制备1种液压零件用粉末冶金渗铜钢。用UMT~3型摩擦磨损实验机评价该材料在边界润滑条件下的耐磨性,研究基体密度对渗铜钢摩擦磨损能的影响,并与目前常用的耐磨合金进行摩擦磨损能对比。结果表明:在边界润滑条件下,渗铜量相同,基体材料密度分别为6.40、6.60、6.80g/cm2的粉末冶金渗铜钢摩擦副的摩擦因数相差不大,4h的质量磨损量分别为1.70、1.50和3.10mg;而传统耐磨合金中硬度较低的HMn58—2铜合金磨损量为24.10mg,磨损较快。

  • 标签: 粉末冶金 渗铜钢 边界润滑 摩擦磨损性能
  • 简介:随着我国汽车发动机向轻、微型、高转速和大功率的发展,对内燃机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配合我国高档内燃机油的研究与开发及我们研发中心MS程序ⅢE台架的引进,降低试验费用,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台架试验的通过率,我们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和建立了一种试验方法,它能够较好的区分不同质量级别的汽油机油,在高档汽油机油研究中得到了应用。

  • 标签: ⅢE台架 试验方法 区分性 重复性 磨损性能 程序
  • 简介:采用多靶磁控溅射技术,制备TiCN、VCN单层膜及一系列调制比为1的不同调制周期的TiCN/VCN多层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纳米压痕仪、高温摩擦磨损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各种薄膜的微结构、力学性能及室温和高温摩擦磨损能。研究表明:不同调制刷期的TiCN/VCN多层膜的硬度围绕混合法则计算的硬度值上下波动,没有出现致硬现象。TiCN和VCN单层薄膜室温下的摩擦因数很低,TiCN/VCN多层膜调制周期较小时摩擦因数较高,调制周期大于10nm时摩擦因数逐渐接近TiCN和VCN单层膜。700℃下,TiCN/VCN多层膜的摩擦因数主要取决于表面生成的TiO2和v205的共同作用,与TiCN相比,TiCN/VCN多层膜的高温摩擦因数较小。

  • 标签: TICN VCN 磁控溅射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性能
  • 简介:摘要:橡胶密封件作为阀门产品的重要零部件,橡胶密封件的摩擦磨损能直接影响其密封性和阀门产品寿命可靠性。针对低温橡胶硫化密封件进行密封力仿真确定,开展相关摩擦磨损试验。在干摩擦与脂润滑条件下,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不同摩擦配副之间的摩擦磨损能,获得接触面表面形貌以及不同橡胶密封副之间的摩擦磨损量。结果表明:性能表现最佳的橡胶材料为氢化丁腈橡胶HNBR5080和耐磨丁腈橡胶A-4-1-J18。

  • 标签: 低温橡胶,摩擦磨损试验,橡胶硫化件,摩擦系数,表面形貌
  • 简介:目的:研究两种常用树脂牙摩擦磨损能及与牙釉质摩擦磨损能的匹配情况。方法:采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通过体外模拟口腔环境,对牙釉质、松风牙,拜耳牙进行摩擦磨损试验,记录动态摩擦系数,采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表面磨损形貌,电子天平得出磨损量。结果:三者摩擦系数变化趋势相似,牙釉质稳态摩擦系数为0.90~1.00,松风牙为0.38,拜耳牙为0.47。磨损体积量:牙釉质〈松风牙〈拜耳牙(P〈0.05),而对磨物滑石瓷体积磨损量:拜耳牙〈松风牙〈牙釉质(P〈0.05)。树脂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牙釉质磨损机制主要为疲劳磨损。结论:两种树脂牙稳态摩擦系数显著低于牙釉质,耐磨性弱于牙釉质,松风牙耐磨性大于拜耳牙。

  • 标签: 树脂牙 牙釉质 摩擦特性 耐磨性能 摩擦磨损试验
  • 作者: 张锡荣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4-02-12
  • 出处:《价值工程》 2014年第2期
  • 机构:StudyonHeatDissipationandFrictionandWearPropertiesofAutomobileBrakeDisc张锡荣ZHANGXi-rong(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潍坊261100)(ShandongTransportVocationalCollege,Weifang261100,China)
  • 简介:摘要 刀具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是直接与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紧密相关的,而刀具表面涂层及其摩擦磨损能直接影响机械加工所用刀具的实际使用寿命,更关系着机械加工整体操作精度及效率。本文主要围绕机械加工当中的刀具表面涂层及其摩擦磨损能进行研究和探讨,期望为后续的技术员和研究学者在此类课题的实践研究中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或者参考。

  • 标签: 表面涂层 刀具 机械加工 摩擦磨损 性能
  • 简介:现如今,各领域的快速发展。本文以管道被腐蚀和磨损的原因和不同材质管道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以及浆液管道耐腐蚀和耐磨损设计措施进行分析。

  • 标签: 湿法脱硫 浆液管道 耐腐蚀 耐磨损性设计
  • 简介:WTO的加入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内燃机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降低高昂的台架试验费用,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台架试验的通过率。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建立的模拟试验方法,与ⅢE台架试验有较好的相关性。

  • 标签: 试验方法 磨损性能 模拟 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 台架试验 汽车工业
  • 简介:为提高45CrNiMoVA钢表面的耐磨性能,采用HEPJet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在其表面制备了Mo涂层,通过场发射型超高分辨率扫描电镜(FieldEmission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FESEM)、X射线能量谱仪(EnergyDispersiveSpectrometer,EDS)、电子扫描电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SEM)及高精度三维形貌仪对比分析了涂层与基体的摩擦磨损能及磨损机理,并对涂层磨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轻载荷(试验载荷为5N)、低频率(滑动频率为5Hz)下,涂层的磨损率略低于基体,其磨损机理为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而基体为粘着磨损、氧化磨损和轻微的磨粒磨损;重载荷(试验载荷为20N)、高频率(滑动载荷为20Hz)下,涂层的磨损率约为基体的50%,磨损机理同样为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基体则表现为严重的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涂层磨损率随载荷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涂层磨损率随滑动频率增大而上升,但上升速度不一,这与摩擦生热量对氧化膜生成速度影响程度密切相关;涂层磨损率随时间延长而稳定上升。

  • 标签: Mo涂层 超音速等离子 耐磨性 磨损机理
  • 简介:摘要为了满足工程机械齿轮高硬度、常温和高温耐磨性的要求,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改性技术在齿轮钢基体上制备了W-Mo共渗层,对W-Mo共渗层的成分与显微形貌进行了分析,并与齿轮钢基体和固体渗碳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 标签: 工程机械齿轮 表面改性层 摩擦磨损性能
  • 简介:Zn合金在耐磨零件方面应用广泛。本文利用SEM、EDS、A-200布洛维硬度计、JR-3激光导热仪、UMT-3摩擦试验机等试验手段,研究铁元素添加量对铸态ZA27合金摩擦磨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铁元素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硬度不断提高,导热系数降低。摩擦因数、质量磨损均随铁元素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摩擦过程中,合金摩擦表面层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摩擦层。铁含量为1.5%时,锌合金具有较好的耐摩擦磨损能。

  • 标签: ZA27合金 硬度 导热系数 摩擦磨损性能
  • 简介:本文采用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制备了纳米WC—Co涂层以及超细WC—Co涂层,研究了涂层的高温摩擦磨损能及失效机理。研究表明,在高温磨损情况下,纳米涂层的综合耐磨损能明显优于超细涂层。超细涂层和纳米涂层的磨损机理不同,超细涂层以脆性断裂和粘着磨损为主,伴随有磨粒磨损,纳米涂层以韧性断裂和磨粒磨损为主,伴随有粘着磨损

  • 标签: 纳米涂层 高温磨损 WC—Co
  • 简介:利用往复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对PTFE及POB填充PTFE复合材料在不同栽荷、不同频率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POB降低了PTFE的摩擦系数,提高了PTFE的耐磨性。

  • 标签: 聚四氟乙烯 聚苯酯 摩擦磨损
  • 简介:目的探讨载荷变化对纯钛与滑石瓷对磨时摩擦磨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MMV-1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以滑石瓷为对磨物,载荷设置为20、50、100N,在37℃人工唾液润滑的试验工况下,对口腔修复用纯钛进行二体摩擦磨损试验。记录动态摩擦系数。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磨损形貌.X线衍射能谱仪分析磨屑成分.电子天平得出磨损量。结果纯钛与对磨物滑石瓷的磨损量及摩擦系数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载荷20N,纯钛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50N时,磨损机制是黏着磨损伴发磨粒磨损;100N时,纯钛磨损机制以黏着磨损为主。结论载荷增加可增大纯钛的磨损量.导致磨损机制改变,在高载荷条件下可发生严重黏着磨损.缩短纯钛修复体的使用寿命。

  • 标签: 载荷 磨损性能 摩擦磨损试验
  • 简介:改善机械润滑摩擦磨损能的关键是提高润滑油的油膜强度。本文采用双层吸附原理研制出能提高油膜强度的新型添加剂,在加入量2%~3%下能使四球机的PD>800kg,PB>315kg,同时长磨的磨斑小和摩擦系数低。

  • 标签: 添加剂 摩擦学 斯氏曲线
  • 简介:在MM-1000型摩擦试验机上,对炭/炭复合材料分别在氮气和空气中模拟正常着陆能量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行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氮气中,炭/炭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较高,达到0.32~0.4,磨损率较低,质量磨损率为18mg/次,线性磨损率为1.4μm/次;在空气中,材料的摩擦因数较低,为0.2~0.3,但磨损率较高,质量磨损率为48mg/次,线性磨损率为3.8μm/次。磨损表面及磨屑的SEM形貌表明:在空气中,材料摩擦表面易形成炭纤维、基体炭相互脱离的磨屑,其主要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在氮气中,则有纤维与基体炭连接良好、大尺寸的磨屑出现,主要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 标签: 炭/炭复合材料 氮气 摩擦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