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郑州市干眼症患者不同中医证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微观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眼科门诊及住院的干眼症病人6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干眼症病人的不同证候特征及其与微观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①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肺阴不足证>阴虚湿热证>气阴两虚证。②中医辨证分型与眼红指数、OSDI量表总分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321和0.211。结论:本研究前期研究发现,“肺阴不足证”是本地区常见的干眼症中医辨证分型,其证候特征与其微观指标特征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为干眼症的中医证候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干眼症 中医辨证分型 眼表微观指标 相关性 临床应用
  • 作者: 李炜 何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厦门大学医学院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 福建省眼科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眼再生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厦门361102,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厦门361003
  • 简介:摘要将组织及其细胞、细胞外基质等多个层面的复杂成分融合为一个整体,统称为微环境,其稳态对于维持健康发挥关键作用。干的发生往往起始于微环境成分改变,导致稳态失衡。本文基于微环境对干的病理生理过程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临床正确诊断和精准治疗干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眼科疾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常发生局部药物导致的药源性损伤,由于其临床表现隐秘不易鉴别,易造成误诊误治,导致角膜和结膜严重损伤甚至危害视功能。本文从关注并充分掌握药源性损伤的机制、积极预防以及有效治疗药源性损伤3个方面入手,提出必须合理使用局部药物,才能有效减少或避免药源性损伤,提高眼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中华眼科杂志,2021,57:561-563)

  • 标签: 眼损伤 眼药水 药物利用
  • 简介:摘要:第四代“合肥先进光源”是一个同步辐射光源项目。我们将这个卓越的项目,转变为一个可见的标志性有象征意义以及极具技术高度,相媲美的建筑单体。我们的设计尝试将用独特的建筑语言诠释这个非凡项目的功能特质,通过科技之的设计造型,把一个国际级的科研装置展现在公众面前。

  • 标签: 独特的大型科学装置建筑设计,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储存环型光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干治疗工作的实施,对白内障合并无症状干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100例白内障合并无症状干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简单随机化”分组处理。对照组不做相关处理,观察组在术前给予干治疗。结果:术后不同时段,观察组患者指标改善幅度更大,且睑板腺功能异常、有症状干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术前干治疗工作的开展,是改善白内障合并无症状干患者术后指标的根本,也是降低患者睑板腺功能异常、有症状干发生率的关键。

  • 标签: 白内障 无症状干眼 眼表指标 泪膜破裂时间 睑板腺功能
  • 简介:羊膜移植替代病变基层是重建的一项新技术。新鲜羊膜因带有完整及有活性的上皮层,成为重建的理想生物材料。我院2004年4月-2006年8月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角膜病变的病人13例(16),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羊膜/移植 眼外科手术/护理
  • 简介: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人群患病率约20%。虽然多数过敏性疾病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且临床上多数患者可正确地得到诊断和治疗,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未能及时准确诊治,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其他非针对性药物,产生了药物的毒副反应,延误了病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因此,我们对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既往病史的收集和相关的检查,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追踪观察,以明确目前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诊治现状,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

  • 标签: 过敏性眼表疾病 结膜炎 临床特点 分析
  • 简介:摘要由于眼部解剖生理及物理屏障的存在,滴眼液的眼部低生物利用度已成为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最大因素。药物递送系统可通过延长药物在的停留时间以及增加药物透角膜能力,实现减少给药次数、维持有效治疗浓度的目的,成为当前眼科改善药物眼部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近十年药物递送系统的发展,主要介绍了纳米结构、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凝胶、角膜接触镜这些体系作为药物载体的优缺点及进展,认为各类药物递送体系利用各自的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药物的眼部生物利用度,但在可实际临床应用前仍存在相应的问题需要解决。

  • 标签: 药物递送系统 生物利用度 眼表
  • 简介:摘要长期暴露于外界光线下,各种光损伤疾病临床常见。以紫外线为主的短波长不可见光可以导致急性光化学角膜炎、翼状胬肉、圆锥角膜等疾病;以蓝光为代表的可见光引起的最常见损伤为干,与电子照明和视频终端使用密切相关。光损伤引起眼组织细胞水肿、新生血管生成以及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主要机制与炎症、凋亡、氧化应激等相关。(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196-201)

  • 标签: 眼表 光损伤 发病机制
  • 简介:上接2018年第2期第75页(5)炎症评分眼红是门诊常见病,多数由干引起。设备可自动分析球结膜及睫状充血并分级。标准化、量化的结膜和睫状体充血等级分析,便于用药疗效观察和治疗隨访。总之,综合分析可进行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测量,以及睑板腺拍摄脂质层观察。2.综合分析仪检查方法眼综合分析仪主要由一个Placido盘、一个操纵杆及一台安装有Phoenix软件的电脑所组成。

  • 标签: 分析仪 眼表 检查技术 Placido盘 泪膜破裂时间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膜移植重建的可行性及其疗效评价及护理。方法选择27例(27只)患者,其中,翼状胬肉患者9例,角膜溃疡患者10例,眼角膜外伤5例,青光3例羊膜移植,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无一例出现排斥反应及严重并发症,患者均很满意。结论用羊膜移植重建是可行的,经过科学护理疗效也是很好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长期使用滴剂对眼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11月 -2018年 11月诊断为药物毒性角膜病变患者 46例 60,观察统计患者发病时局部用药的情况,包括用药总数、用药频率、用药时间以及角膜病变的临床表现作分类统计,对明确诊断者,停用原有滴眼药物,使用低角膜毒性药物及无防腐剂的滴眼液,治疗后统计不同类型角膜病变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且使用时间较长,药物毒性角膜病变有点状角膜上皮混浊、丝状角膜炎、弥漫性角膜上皮混浊、假树枝样角膜病变。患者 60的平均用药种类为 3.0±1.0,平均用药频率 10.2±2.4 次 /d,平均用药时间 21. 5±8. 4d。经治疗后,总治愈率为 92.9%。结论:角膜的毒性损害与药物种类、药物使用时间和频率有明显的关系,药物种类越多、使用时间越长、频率越高,的毒性损害越严重。

  • 标签: 滴眼剂 局部用药 眼表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红霉素膏联合3M透明膜和维生素A用凝胶联合3M透明膜在头颈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6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头颈部手术的患者120例,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46±1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红霉素膏联合3M透明膜组(简称红霉素,n=60)和维生素A用凝胶联合3M透明膜组(简称维A,n=60)。红霉素滴入红霉素膏,之后使用3M透明膜粘贴;维A滴入维生素A用凝胶,之后也使用3M透明膜粘贴;两组患者的对照眼均单纯使用3M透明膜粘贴。对每例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麻醉恢复室(PACU)内以及术后1 d进行3次手持裂隙灯检查。主要观察指标为各别角膜荧光素钠染色(CFS)评分。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干眼症状评估(SANDE)调查问卷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红霉素和维A在PACU内的CFS评分分别为(0.62±0.16)、(0.13±0.01)分,与诱导前基线指标相比均升高(均P<0.05);且红霉素在PACU时的CFS评分高于维A(P=0.007)。与诱导前相比,红霉素在PACU时的SIt明显增加[(16.0±1.3)比(11.4±4.9)mm,P=0.017],维A在PACU时的SIt明显下降[(10.2±3.6)比(12.4±5.5)mm,P=0.046];红霉素在PACU时的SIt高于维A(P=0.013)。红霉素和维A在PACU时BUT分别为(6.4±2.5)、(6.8±2.1)s,均低于诱导前(均P<0.05);红霉素和维A间BUT和SAND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红霉素在PACU时不良反应包括黏滞感(66.7%,40/60)、结膜充血(21.7%,13/60)、刺痛(8.3%,5/60)、视物模糊(58.3%,35/60),发生率均高于维A的30.0%(18/60)、5.0%(3/60)、0、6.7%(4/60)(均P<0.05)。结论对于全身麻醉下头颈部手术患者,与联合使用红霉素膏和3M透明膜相比,术中联合使用维A用凝胶和3M透明膜能更好地预防术后损伤。

  • 标签: 麻醉,全身 头颈部手术 眼保护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 红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保存人羊膜移植治疗烧伤等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计12例入组对象,均为本院接受保存人羊膜移植治疗的疾病患者,纳入对象收集年限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干眼症患者65例,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和观察组(33例,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观察组眼部症状评分更低,SIT、BUT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干炎症患者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干眼症 眼表炎症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干眼症患者65例,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和观察组(33例,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观察组眼部症状评分更低,SIT、BUT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干炎症患者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干眼症 眼表炎症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的护理方法。方法从本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82例患干眼症的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中药超声雾化组和人工泪液组,各41例,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治疗,滴4次/天。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率为,85.58%,与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泪液的55.5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是治疗干眼症的重要环节之一。

  • 标签: 中药 超声雾化 干眼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检查分析评估近视未矫正儿童的异常。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于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眼科体检且首次发现近视的30例(60)儿童患者为观察组,裸视力正常儿童30例(60)为对照组,通过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检查评估2组间的和睑板腺功能状况差异。使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评估观察组参数间的相关性,使用秩和检验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2组间年龄、性别组成和泪液分泌试验(SⅠ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睑板腺开口状况(Z=-4.08,P<0.001)及分泌物性状评分(Z=-2.99,P=0.003)、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Z=-2.65,P=0.008)、泪膜破裂时间(BUT) (Z=-7.0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BUT值与睑板腺开口形态、分泌性状评分及Marx线位置评分呈负相关性(rs=-0.501,P<0.001;rs=-0.400,P=0.002;rs=-0.557,P<0.001),而FL评分与睑板腺分泌性状评分、Marx线位置评分无相关性,与睑板腺开口形态评分呈弱正相关性(rs=0.332,P=0.012)。结论:近视未矫正儿童可能是睑板腺功能异常的高发人群,同时也是睑板腺功能障碍发病的危险群体。

  • 标签: 近视未矫正 儿童 眼表异常 睑板腺功能
  • 简介:1背景及意义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而言,完整的项目管理系统应该是一个循环体系:决策体系(NPV决策体系,包括NPV决策模型、IRR决策、动态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预算体系(预算报表的编制,预算报表一般包括资金来源运用、项目现金流量分析、增量销售利润分配、项目后资产负债等)、反馈体系(也称为评价系统,反映项目的运行状况、控制状况、运行偏差等)、再决策体系。

  • 标签: 项目管理系统 评分表 决策体系 现金流量分析 预算报表 内部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