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接种狂犬疫苗达到的免疫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本市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疫苗接种者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疫苗接种处理并对其狂犬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狂犬疫苗接种者具备的免疫效果。结果通过对本次的2000例研究对象进行疫苗接种处理并对其狂犬抗体进行检测等处理发现,总阳转率有92.70%,女性和男性阳转率分别92.00%、93.46%,性别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阶段间比较存在统计学的意义,其中,≥60岁阶段人群的阳转率只有89.29%(P<0.05)。结论对疫苗接种者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对于难于产生抗体的疫苗接种者应注意加强免疫,进而确保免疫效果。

  • 标签: 狂犬疫苗 接种 免疫效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5-15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5期
  • 机构:狂犬病的治疗一直是与时间赛跑,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患者在病毒侵入中央神经系统之前,有短暂的时间窗可以寻找医疗帮助,病毒一旦入侵大脑,医生也可能无力回天。可是,美国乔治亚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疫苗,成功治愈了感染狂犬病病毒并已经发作的小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接种狂犬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方法在1294例进行狂犬疫苗接种的儿童中有128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128例儿童中,有3例出现硬结,47例为局部疼痛,78例发热。结论儿童在接种狂犬疫苗后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应针对这些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缓解儿童的病情。

  • 标签: 小儿 接种 狂犬 病疫苗 不良反应 对策
  • 简介: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病死率几乎为100%。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狂犬病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尤以东南亚、中非、北非、南美及欧洲等地发病率高,全球每年死于狂犬病的患者有3~7万人。

  • 标签: 狂犬疫苗 过敏性紫癜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孕妇狂犬疫苗接种全程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接种狂犬疫苗的100例孕妇,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妇狂犬疫苗接种全程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接种疫苗孕妇的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狂犬病疫苗接种 优质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疾病控制中心接种狂犬疫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基层疾病控制中心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进行接种狂犬疫苗患者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48例患者在接种狂犬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反应接种狂犬疫苗后,1-10岁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60岁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8%;在进行接种狂犬疫苗第1针后产生不良反应22例(45.83%),第2针后产生不良反应11例(22.92%);接种狂犬疫苗后出现注射部位瘙痒、红肿、硬结症状23例(47.92%),发热乏力16例(33.33%),全身瘙痒、红斑、丘疹5例(10.42%),淋巴肿大3例(6.25%),头晕恶心1例(2.08%)。48例患者在接种后全部成功,无一例产生狂犬疾病。结论在实施接种狂犬疫苗时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而不良反应的产生与患者的年龄、针刺有密切关系,加强对接种狂犬疫苗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工作,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消除患者心理障碍、提高接种效率的有效保障。

  • 标签: 狂犬疫苗 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种新的纯化狂犬疫苗(Vero细胞)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评价。方法将60名年龄在18~50岁的健康人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人,采用0,7,21天免疫程序,第一组肌肉注射1ml自制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第二组皮内注射0.1ml自制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第三组肌肉注射市售的维尔博狂犬疫苗作为阳性对照。观察每针次接种后7天内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并采用快速荧光抑制试验分别在7,21,42天对免疫原性进行测定。结果在三组受试者中,共计报告116人次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大多数症状较为轻微,并自行消失,无后遗症。第一组和第二组在首剂免疫7天后几何平均滴度(GMC)分别为0.55和0.64IU/ml,第21天上升到2.96和3.26IU/ml,第42天为7.82和6.12IU/ml,与阳性对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种新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Vero细胞)无论是肌肉还是皮内注射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免疫原性。

  • 标签: 狂犬病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Vero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狂犬病的发病特征及护理措施,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方法对2009年-2013年长沙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03例狂犬病患者临床特征及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死亡,死亡率100%,其中8.74%3天内死亡,8.74%3天内死亡,(87.47%)3-7天死亡,3.88%7天以上死亡。结论暴露后及时正规地进行预防处理(按要求处理伤口,接种疫苗,必要时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以极大的降低狂犬病发病率,正确的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狂犬病人痛苦,减少并发病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工作中,本人遇到两个典型的事例。事例1,1990年,一病犬同时咬伤一位60岁女性(右手掌Ⅲ度伤口)和一位68岁男性(左膝关节Ⅱ度伤口),两人被病犬咬伤后均未到医院处理伤口及注射疫苗。后来,女性伤者经过3个月的潜伏期后发病死亡,男性伤者经过6个月的潜伏期后发病死亡。事例2,2007年,7岁的男孩和23岁的哥哥均被同一病犬咬伤,男孩面部等多处Ⅲ度伤口,哥哥左手拇指被咬伤Ⅲ度伤口,事后,两人均立即去医院处理伤口,均同时注射狂犬疫苗,未注射抗狂犬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毒血清,结果,弟弟伤后第11天发病,病后3天死亡,哥哥未发病至今健康。由此说明,人被狂犬咬伤后,在不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伤口部位与中枢神经系统距离远近以及伤口的严重程度,决定了狂犬病发病潜伏期的长短。

  • 标签: 狂犬病 防制 诊断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总结和分析发生狂犬病职业暴露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本院12名医护人员对狂犬病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发生狂犬病职业暴露的情况。结果12名医护人员中有6名发生职业暴露,主要与医护人员接诊时未采取防护措施,治疗和护理时没有执行严密的防护措施,发生职业暴露未及时处理等相关。结论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职业防护和狂犬病的防治知识,使他们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注重预防,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正确规范处理,从而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狂犬病 职业暴露 消毒隔离
  • 简介:摘要目的对狂犬病预防免疫接种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疫苗使用者的反应情况进行观察,采用间接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狂犬病毒的RV-lgG抗体进行测定。结果7.80/万为报告接种的反应发生率,未出线严重的不良反应,15岁以下人群的RV-igG抗体阳性率较高,65岁以上人群的阳性率较低。结论对暴露后的患者使用狂犬疫苗可以对狂犬病起到预防的作用。

  • 标签: 狂犬病疫苗 免疫效果 分析
  • 简介: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会入侵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目前无药可治。一旦患上,几乎百分百会死亡。被狗伤后,未能及时进行正确的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是导致狂犬病的主要原因,这与国人尤其是农村人,预防意识差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狂犬病毒 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传染病 接种疫苗 伤口处理 农村人
  • 简介:为了控制鸡新城疫,使蛋鸡终生具有免疫力,往往需要进行多次免疫接种,而免疫次数和(或)免疫间隔时间不合理,会导致免疫失败,进而造成新城疫的发生。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了掌握新城疫活毒疫苗与油乳灭活疫苗抗体消长规律、制定鸡新城疫免疫程序、科学防控该病,进行该试验研究。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用鸡隔离饲养71日龄罗曼商品代公鸡。

  • 标签: 油乳灭活疫苗 鸡新城疫 免疫效果 活毒疫苗 试验材料 抗体消长规律
  • 简介:宝宝一出生,就先要被注射两种疫苗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在宝宝06岁期间,将至少要扎22针,涵盖11种必打疫苗。此外,还有多种可打可不打的疫苗,价格最贵的860元一支,便宜的50多元。如果孩子要选自费疫苗,还专挑贵的、进口的,并且把二类疫苗打全了,需要准备8500元左右的预算。

  • 标签: 乙肝疫苗 宝宝 自费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