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10%。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的患者得以发现,特发性醛固酮增多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本文以临床中发现的一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病例为例,从筛查、诊断、分型、治疗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提供临床思路,丰富临床经验。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继发性高血压
  • 简介:发性醛固酮增多(primaryaldosteronism,PA)是一组由于醛固酮不恰当的高分泌,部分是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的自主性分泌而引起的疾病。过多的醛固酮导致高血压、心血管损害、肾素抑制、钠潴留和钾排出增多。长期且严重的钾排出增多可导致低血钾的发生^[1]。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素 醛固酮 肾上腺静脉取血
  • 简介:本文对1974年至1998年收治的7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认为B超、CT扫描已成为定位诊断的主要手段,本组病例CT扫描确诊率达96%。治疗腺瘤以囊内切除为宜,增生需根据病理结果来选择手术方式。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T扫描 治疗 诊治经验 确诊率 定位诊断
  • 简介: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其发病率的不断升高,人们对此疾病的认识亦不断提高。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是原醛(PA)的一个敏感筛查指标,也是评价PA手术预后的指标之一。探讨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测定的影响因素,特别是药物、盐负荷和体位的影响对提高ARR的筛查效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的筛选试验、确诊实验及治疗等进行综述。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发展过程 筛选试验 确诊实验 治疗
  • 简介: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原醛)是由于肾上腺皮质病变致醛固酮分泌增多而引起的以高血压、低皿钾、低血浆肾素、高血浆醛固酮水平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检查手段的改进和提高,在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诊断为原醛的病例数逐渐增多。有的学者认为原醛已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形式。现将我院2001年一2011年收治的30例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原醛症 高血压 低血钾 肾素 醛固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2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计分析。结果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26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经出院后20个月出院随访,所有患者无并发发生,预后良好。结论积极的配合护理干预,护理医师做到正确和有效的护理工作,达成护患关系良好,才能提高患者的救治率。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 内分泌 治疗
  • 简介:摘要原醛患者病初常仅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常在疾病的中晚期出现。手术治疗对醛固酮腺瘤及单侧肾上腺增生效果好。

  • 标签: 高血压 低血钾 醛固酮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之一。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PA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更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虽然国内外对PA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其漏诊率、误诊率仍然很高。目前我国关于PA的诊治仍存在不少误区,导致部分PA患者未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治。本文将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以及自身的临床体会就PA诊治的关键问题及误区进行讨论。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 肾素 误区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的围手术期处理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4至1999年经手术治疗的2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病例。结果本组23例在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的配合下安全度过手术关。术后血压恢复正常19例,需继续服用安体舒通降压4例。结论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对于本治疗成功至关重要。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围手术期 处理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肾上腺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年 4月 -2018年 11月来我院就诊的 149例肾上腺腺瘤型原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9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患者均伴有高血压,其中 89例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另外 60例的首发症状就是鼻出血和晕厥。本组患者头痛 49例,头晕 40例,肌无力 28例,肢端麻木 32例。结论:肾上腺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在临床上最常见的诊断方法为 B超检查与 CT检查,肾上腺皮质腺瘤自主分泌醛固酮是原醛的主要原因,采用腹腔镜腺瘤切除术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 ]肾上腺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腹腔镜腺瘤切除术
  • 简介: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PA)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原因,其诊断基本流程包括PA的筛查、确诊、分析、定位,血浆醛固酮和肾素比值(ARR)是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指标,准确测定需特定条件,PA的正确诊断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肾素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是为了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患者的相关诊断试验中获得更多的护理方法和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方法是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的120例病人进行卧立位试验和开搏通的实验,这样有利于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患者的诊断。结果是所有的120例患者都顺利完成这两项所有的试验,并且诊断出患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患者60人。结论是目前用于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的方法就是内分泌的功能试验,并且更重要的是要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试验并且仔细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才能高效地采集试验数据。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试验,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03-01
  • 简介: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PH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分为6种,不同亚型的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分型诊断是PHA诊断和治疗的重点。目前临床分型诊断方法较多,肾上腺静脉采血被公认为“金标准”,但具有侵入性操作的局限性,技术要求高,目前尚未普及;肾上腺影像学可对PHA进行初步分型,但对微腺瘤和结节性增生的鉴别价值有限;核医学检查要求高,费用高;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家族性醛固酮增多;临床预测模型、临床试验、生化指标等方法简单方便,但缺乏大规模临床数据,不具有普适性;病理诊断不能诊断患者的术前分型,只能作为术后辅助诊断。各种分类诊断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结合患者自身情况综合考虑,进行个体化治疗。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A) 醛固酮腺瘤(APA)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 肾上腺静脉采血(AVS)
  • 简介:摘要特发性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essentialthrombocythe-mia,ET),亦称出血性血小板增多为克隆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主要累及巨核系。本研旨在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国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的诊断现状。方法对中国13个城市的45家三级医院的内分泌专科和心血管专科医师、44家二级医院和22家一级医院的内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医师原发性醛固酮增多诊断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获得三级医院内分泌专科(n=119)、心血管专科(n=88)、二级医院内科(n=137)、一级医院内科(n=45)医师的有效问卷389份,结果显示分别有88.2%、84.1%、40.9%、8.9%的医师表示筛查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44.5%、63.6%、83.9%、97.8%的医师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诊断知识掌握评分≤60分。结论国内医生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诊断知识的掌握存在欠缺、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筛查不足的情况较普遍。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筛查 诊断 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