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7世纪上半叶澳门-马尼拉贸易澳门葡萄牙人经营下的最主要贸易之一。它是澳门的主要贸易生命线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与日本的贸易。这一贸易,对于澳门至关重要,同样地对马尼拉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标签: 17世纪上半叶 澳门葡萄牙人 澳门-马尼拉贸易
  • 简介:<正>苦力贸易是19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向外掳掠劳动力的一种主要手段,是资本主义各国对近代中国侵略和奴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给近代中国人民,尤其是东南沿海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祸。当时的澳门,则是这种贸易的罪恶渊薮。澳门,自1557年被葡萄牙人以租借的形式窃据之后,几百年来,西方殖民者便利用

  • 标签: 西方殖民主义 葡萄牙殖民者 西方殖民者 资本主义 葡萄牙人 奴隶贸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明清之际,随着世界航路的全面贯通,西方势力的东渐,全球性广泛联系的建立,世界贸易格局为之大变。在此历史大背景下,中外交流的历史古道“海上丝绸之路”亦发生重要变化。不仅仅是欧亚之间建立直接的交往关系,而且伴随着澳门港在珠江三角州的兴起和世界市场对中国丝货的追求,海上丝路规模和影响均有所发展和扩大,且形成以澳门为中心,以广州乃至整个大陆,特别是沿海地区为腹地,向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发展的海上丝路国际性贸易大循环。在这一段时间中,中国丝货作为最重要和最大宗的货物被运送到世界各地,这种贸易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乃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中国丝货和欧美之白银,通过澳门架起富有特色的国际性贸易大循环。本文试分析这一海上国际丝路贸易的构成,特点及影响,从而希望能反映该时代变局中的一些情形。一、以澳门为中心的海上丝路贸易国际大循环路线之构成1513年欧洲最早崛起的殖民国家葡萄牙船只首航中国沿海,1553年以岁输发税二万刃,得广东香山地方官员允许在澳门码头停泊商船,进行贸易;1557年葡萄牙人年纳地租五百两,终获在澳门居住和贸易之权利。自此时起,澳门港渐兴,中国的丝货,瓷器等由此源源不断地运向世界各地。大约自1580——1640年的六十年间,是以澳门为中心的海上丝路国?

  • 标签: 澳门 海上丝路 国际贸易 中国丝 明清之际 航线
  • 简介:这是一台架在中国头上的“抽水机”——数万亿资金流在这台“抽水机”里昼夜流转,源源不断从中国流入境外赌博集团囊中。名不见经传的黑龙江省农垦警察长途奔袭马尼拉,与凶险狡诈的赌博集团展开你死我活的较量……

  • 标签: 马尼拉 境外赌博 黑龙江省 抽水机 中国流 资金流
  • 简介:去年11月,在菲律宾召开的第三届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后,我即刻去瞻仰慕名已久的华侨义山。马尼拉市与加洛干市交界处,有片20多公顷的土地,长眠着无数黎民百姓、富商大贾和仁人志士。这方菲华亡灵的安息之地,绕行一周约3300多延长米,共建五座中国式的牌坊门,上写“华侨义山”四个繁体字。据说是清朝年间一位姓陈的侨领为了让漂泊异国他邦的乡亲宗室身后免得沦为“孤魂野鬼”而倡议筹建的。历经西班牙的血火统治、美国佬的巧取豪夺、日寇铁蹄的蹂躏和独立战争的

  • 标签: 马尼拉 华侨 义山 国际学术研讨会 菲律宾人 西班牙
  • 简介:1944年6月,苏军为了配合西线盟军的诺曼底登陆作战,在东线发动了1944年夏季攻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苏军的进攻路线正是当年德国人入侵苏联时所经过的地方,只是方向完全倒了过来。在北部战线上,苏联波罗的海方面军将拉脱维亚地区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分割开来,在里加附近肜成了一个小突出部,而里加附近的杜拉堡则成了双方争夺的一个战略要点。本文的故事就在杜拉堡以北的马尼拉瓦村发生了………

  • 标签: 马尼拉 战略 地区 波罗的海 拉脱维亚 中央
  • 简介:马尼拉,是菲律宾的首都城市和最大的港口,她位于菲律宾最大的岛屿--吕宋岛马尼拉湾的东岸,是亚洲最大的都会区之一,又被称之为“亚洲的纽约”。马尼拉是一座富有浓厚热带情调的城市,也是东南亚地区著名旅游胜地,城内可供游览的名胜众多。马尼拉的名字源自一种白色花朵的湿地树,400多年前,西班牙殖民者登陆马尼拉湾时,用这种植物的名字为这片土地命了名。笔者采风,最近走进了这个美丽的城市……

  • 标签: 马尼拉 亚洲 纽约 西班牙殖民者 东南亚地区 旅游胜地
  • 简介: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受明王朝海禁政策的部分解除、西班牙占领马尼拉后以其为中转站以及用拉丁美洲的白银交换运到马尼拉的中国丝绸等商品诸因素的影响,中菲贸易得到迅猛发展.中菲贸易的发展,商船频繁往来于两地,方便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人民到菲律宾群岛谋生.到菲岛谋生中国人有很多留居马尼拉,这样就在该地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华侨华人聚居区.八连市场就是适应中菲贸易的发展而设立的,其存在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中菲贸易状况的影响.

  • 标签: 明朝中后期 中菲贸易 马尼拉 华侨华人 社会影响 海禁政策
  • 简介:十六世纪后期,西班牙殖民者占据了菲律宾群岛,在马尼拉开辟了通往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以把中国的手工业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南美各地。此时在中国,正值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商申请文引出海贸易,于是,数以千计的中国海外贸易船满载着各种货物涌向马尼拉,使中国与马尼拉的海上贸易遽然达到了繁盛时期。本文拟就这一时期中国与马尼拉海上贸易的发展情

  • 标签: 海上贸易 十六世纪 海外贸易 阿卡普尔科 十七世纪 明朝政府
  • 简介:摘要近代澳门茶叶的贸易与周边地区的开放呈反比发展,且与粤港两地重大政治事件及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茶叶贸易的变迁反映了澳门贸易地位的不稳定性,但就粤港澳商贸关系而言,澳门作为粤西海岸最大的中转港口,对华茶贸易和香港转口贸易的发展仍有较大作用。

  • 标签: 澳门 茶叶贸易 粤港澳
  • 简介:引言东南亚华人妇女的历史是一部比较短的历史。尽管中国人移民菲律宾的历史悠久,但许多来菲的商人或劳工都把妻子和亲属留在中国。在西班牙统治期间,由于几乎完全没有华人妇女,使得华人男子与菲律宾妇女的异族混合婚姻占了很高的比例:这一直是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甚至晚至1903年,人口普查的数字仍然显示,在菲律宾大约41,035名华人中,只有517名妇女,男女性别比例是1,000:13。据说,当时在马尼拉的大多数华人妇女是妓女或姘妇。这些妇女中的许多人(40%是在14岁以下)有可能是作为“妹仔”亦即婢女被带入境的。

  • 标签: 东南亚华人 统治期 华人社会 男女性别比例 经济自由 离婚理由
  • 简介:眼看夕阳西下你不禁愁上心头果然当黑暗降临时你足下的土地被强盗抢走从此你开始了无根的飘浮遭遇之悲惨难以诉说唯有沉默沉默地低首

  • 标签: 《澳门》 诗歌 文学 谢群山
  • 简介:生茂附语:《澳门一九九九》是为迎接澳门回归祖国而创作的,这首歌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祖国人民对澳门同胞亲切的关怀之情,同时也唱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豪澳门一九九九@李红林

  • 标签: 澳门同胞 回归祖国 华民族
  • 简介: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地点已经确定,选址位于澳门新口岸一带,邻近港澳码头的文华东方酒店和正在兴建的澳门文化中心之间的一片空地。在这片属于澳门政府的空地上将修建一座临时场馆,葡方的告别仪式和澳门特区政府的成立仪式则初步选在澳门文化中心和澳门综艺馆举行。根据...

  • 标签: 澳门人 葡萄酒 葡萄牙人 博物馆 澳门回归 妈阁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