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受多重耐药性结核菌的影响,抗结核药近年来显得”有心无力”。国内外医药研究人员加大了对化学抗痨药以外的天然药物尤其是植物药的研发力度.现将国内学者近几年来发现的具有抗痨作用的单味中药或有效植化成分介绍如下:

  • 标签: 抗结核药 植物药 研发 单味中药 天然药物 研究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丸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至我中心就诊的12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患者共60例,单纯采取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共60例,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结核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化疗后的痰菌阴转数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化疗后的空洞关闭率相比常规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采取结核丸联合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总有效率高,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痰菌阴转数高,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治疗 结核丸 利福平
  • 简介:目的探讨肺结核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对247例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症状和中枢神经症状等;年龄超过50岁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低于50岁者(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使用抗结核药治疗应加强督导和随访,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时有效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肺结核 药物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46/4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4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36/4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4/48)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 肺结核 观察 效果
  • 简介:【摘要】 随着临床对肺结核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药物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虽然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改善,但是部分患者存在自身管腔阻塞等情况,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是近年来临床治疗肺结核的一种新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支气管结核这一肺结核类型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雾化吸入给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对肺结核应用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的相关内容做出进展研究。

  • 标签: 肺结核 吸入式 抗结核药物 药物治疗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结核病患者逐渐增多。我国是全球 22 个结核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耐药肺结核病例数位居全球首位,结核病治疗面临严峻挑战,其治疗亟需研发出疗效确切、依从性更好的新型抗结核药。近年来,在国内外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抗结核新药的研发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此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杀菌抑菌作用,治疗疗程短,不良反应小,且不与其他抗结核药物产生交叉耐药。但其中大部分新型抗结核药物仍在临床实验中,仅少部分已应用于临床,所以开发出更加有效的新型抗结核药物仍是目前抗结核治疗的难点与重点,本综述将主要阐述目前国际上所研发出来的新型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及研究进展等情况。

  • 标签: 新型药物 抗结核 研究进展
  • 简介:结核病是目前单纯感染死亡率最高的传染性疾病,每年全球约1600万人患病,200万人死亡。虽然结核病的短程化疗曾使人类在与结核病的斗争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耐药结核病,HIV

  • 标签: 抗结核药 药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去年,我不明原因出现胸痛,走路时胸闷,并且逐渐加重。6月去医院就诊,使我大吃一惊,我患了严重的肺结核!X光和CT检查结论为:双上肺结核,左上肺局部空洞。

  • 标签: 抗结核药 大蒜 不明原因 医院就诊 CT检查 肺结核
  • 简介:OFLX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约0.5~2 μg/ml,RFP仍是利福霉素类药物中最经典的抗结核药物,LVFX抗结核分支杆菌的MIC50、MIC90均为0.78 μg/ml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药物研究进展
  • 简介:联合及全程用药是结核病化疗的特点。但绝大多数抗结核药物都对肝脏有一定毒性,导致化疗过程中部分患者由于肝脏受损影响治疗的进行,甚至使化疗中断,影响预后。发生肝损害的患者中,少数人可以发生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危及生命。故应当重视和正确处理。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治疗 结核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吡法齐明(pyrifazimine,TBI-166)与抗耐药结核病A组药物贝达喹啉(bedaquiline,BDQ)、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FX)及新型抗结核药物德拉马尼(delamanid,DLM)、SQ109、Q203、PBTZ169两药组合在体外及小鼠体内的抗结核活性,为TBI-166联合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自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应用棋盘法测定TBI-166与BDQ、MFX、DLM、SQ109、PBTZ169两药组合的相互作用,时间杀菌曲线法评估具有部分协同作用的两药组合的抗结核活性;BALB/c小鼠急性结核病模型评价两药联用组(TBI-166+BDQ、TBI-166+SQ109、TBI-166+PBTZ169、TBI-166+Q203)与单药组(TBI-166、BDQ、SQ109、PBTZ169、Q203)治疗4和8周的抗结核活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TBI-166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后,最低药物浓度(MIC)降至应用单药的6.25%~25.00%,TBI-166分别与BDQ、SQ109、PBTZ169两药联用后,部分抑制浓度指数(FICI)值分别为0.56、0.75、0.75;时间杀菌实验显示TBI-166分别与BDQ、SQ109、PBTZ169两药组合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14 d后与单药应用时相比活菌量减少了至少3 log10 CFU/ml;在小鼠实验中发现BDQ、SQ109和PBTZ169分别与TBI-166组合后与单药组相比肺组织活菌量较少,其中TBI-166+BDQ组小鼠在治疗4周后肺组织培养阴性,小鼠肺内活菌数比BDQ单药组低1.49 log10CFU(P<0.01)。结论体外及小鼠体内实验揭示TBI-166分别与BDQ、SQ109、PBTZ169联用后均具有协同抗结核活性。

  • 标签: 结核 抗结核药 药物疗法,联合 TBI-166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肠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治疗肠结核患者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肠结核患者10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内科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肠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并应用。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肠结核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脊柱结核临床治疗中抗结核药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45例早期脊柱结核患者,给予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采取联合用药的方案,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在45例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5.56%。结论抗结核药物治疗早期脊柱结核,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早期 脊柱结核 抗结核药物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