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用于新生消化畸形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0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检查的56例消化畸形新生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新生均接受了X线摄影检查,分析X线摄影在诊断新生消化畸形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6例新生检测中,15例食管锁闭和食管气管瘘,10例先天性胃幽门肥厚狭窄,9例先天性直肠或肛门闭锁,9例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8例先天性巨结肠,5例小肠闭锁或狭窄。结论在诊断新生消化畸形中运用X线摄影,其诊断价值高,能够快速的检测新生的情况,直观的表现患者消化病变情况,在临床检测上值得适应和推广。

  • 标签: X线摄影 新生儿消化道畸形 诊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先天性消化畸形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以及产生的效果。 方法 抽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62例先天性消化畸形患儿,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开展分组,每组31例,A组运用一般护理措施,B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 结论 在新生先天性消化畸形患儿围手术期运用高质量护理方法,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了20例新生消化穿孔的X线表现特点,认为X线检查是诊断首选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 标签: 新生儿 消化道穿孔 X线
  • 简介:【摘要】总结1例消化穿孔患儿的术后护理体会。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管路护理,伤口护理、营养支持及疼痛管理。经过精细化护理,患儿未出现并发症顺利出院。

  • 标签: 消化道穿孔 新生儿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以及研究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在新生高位消化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选择80例新生高位消化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在治疗过程之中是不是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将其分为2组,留置一组为观察组,未留置一组为对照组,对2组的经口喂养时间、术后并发症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2组对比明显,观察组的经口喂养时间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有着明显的不同。结论 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在新生高位消化畸形矫治之中可以发挥较好成效,将新生经口喂养的时间大幅度的缩减,也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在操作上也较为简单,并不会对新生形成创伤,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新生儿 高危消化道 矫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美国惠普尖端影像彩超诊断仪对15例患者进行检查。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和分析20例新生穿孔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护理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保暖。术后护理护理重点生命体征监测、保暖、胃肠减压、静脉营养、引流管护理等。20例新生中围手术期自动出院1例,余19例新生术后恢复顺利,康复出院,近期随访生长发育良好。

  • 标签: 消化道穿孔 新生儿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先天性消化闭锁的部位、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科2005年5月至2014年1月期间新生科161例消化闭锁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其随访结果。结果161例病例中,食管闭锁35例、肠闭锁53例、肛门闭锁77例。食管闭锁、肠闭锁和肛门闭锁的手术存活率分别为72.7%、85.7%和88.7%,超声检出率分别为16.7%、28.2%和10%。45.7%食管闭锁、35.8%肠闭锁和28.6%肛门闭锁患儿合并其他先天畸形。结论先天性消化闭锁是新生时期常见的消化畸形,早诊断、早手术是预后关键。消化闭锁的产前超声检出率不高。消化闭锁,特别是食管闭锁,合并其他先天畸形的比例较高。

  • 标签: 闭锁 消化道 食管 肛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消化异常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从2015年9月至2023年9月收集了30例新生消化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对比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通过早期诊断,我们发现了30例新生消化异常患者,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策略。其中,X光检查和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消化异常,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等。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或完全消失。结论:早期诊断对于新生消化异常的治疗至关重要。通过采用综合的诊断手段和合理的治疗策略,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消化道异常 早期诊断 治疗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收集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2013年09月-2014年09月的我科162位高胆红素血症的住院新生观察记录。在适当的支持治疗和全面护理下,重点观察记录喂养及消化护理的效果评估。结果显示通过正确的喂养和消化护理,患儿有效吸允,喂养次数大于8次/分,热卡≥110J/Kg体重,需水量150ml/Kg体重、蓝光照射时增加2-3倍,排便顺利,次数、量适当,(喂养次数<8次/分,进热卡、水量未达标,排便不顺利,排便量、次数减少的患儿)能提高降低血清胆红素速度,缩短住院天数,以及有效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 标签: 优质护理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喂养 排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立止血治疗新生消化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在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消化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立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50例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显著优于对照组62%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立止血治疗新生消化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对出血状况能起到积极的控制作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立止血 新生儿 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生消化出血常发生于新生窒息、早产儿、重症感染、新生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等,多以胃、十二指肠粘膜糜烂、溃疡形成而导致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并伴不同程度的血红蛋白下降。现将2006-2008年我院收治的68例上消化出血新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 新生儿窒息 出血护理 血红蛋白下降 急性肺水肿 重症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消化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鼻饲西米替丁的方法治疗新生消化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新生科在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消化出血新生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西米替丁注射液,通过鼻饲的方法注入新生胃内,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出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3.34%,对照组患儿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达56.67%,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止血平均用时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饲西米替丁治疗新生消化出血,临床效果显著,止血快,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新生儿 鼻饲 西米替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