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围绕我国人事测评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方法论问题,结合人事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最新发展,讨论了人事测评验证的若干模型与具体方法。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事测评验证的多方法途径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 标签: 人事测评 效度验证 测评指标 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决策 多方法
  • 简介:为了论证差别原则中不平等的正当性,约翰·罗尔斯和布莱恩·巴里进行了帕累托论证。G.A.柯亨在《拯救正义与平等》中,对这一辩护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质疑。他提出帕累托不可比选项,揭露其帕累托论证的内在逻辑矛盾,并指出该论证的两难困境,以期推翻帕累托论证。柯亨的反论证目的在于批判人与人之间深层的不平等。本文在最后通过追溯柯亨语境中的"与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相融的不平等",考察他对"不平等"的看法。

  • 标签: 差异原则 帕累托论证 正当的不平等 批判 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
  • 简介:编制区分参照对象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检验其信度和.在文献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构建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维度,编写问卷条目.先对385名被试实施初测,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再对766名被试实施再测,进行结构验证和信度检验.结果发现,区分参照对象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是包含价值选择和行为理念的两维结构,由19个条目组成.该问卷构想和信度良好.因此,区分参照对象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可以作为测量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有效工具.

  • 标签: 个体主义 集体主义 参照对象
  • 简介:以Boeder的“五线索二择一”任务为研究范式,探讨线索间隔对“采纳最佳”启发式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线索间隔为0.04时,被试采用“采纳最佳”启发式的次数处于随机水平,随着线索间隔的增大.被试采用“采纳最佳”启发式的次数明显高于随机水平;对立线索信息不同,线索间隔对“采纳最佳”启发式的影响也不同。

  • 标签: 线索效度间隔 “采纳最佳”启发式 对立线索 策略
  • 简介:“大五”个性因素模型是目前一种个性分类理论模型,它以外向、情绪稳定性、责任意识、随和、开明性等五个因素来描述正常人群的个性特征。本文探讨了在工作情境中运用“大五”模型预测工作绩效(个体/团队)的问题。大量的研究表明,责任意识能在不同的职业中用来预测个体工作绩效;“大五”因素能有效地预测周边绩效,但并不是所有的个性因素都能预测任务绩效;团队成员的个性组成对团队绩效有显著影响;个性与绩效间的关系受到缓冲变量的影响。

  • 标签: 大五因素 绩效 效度 缓冲变量
  • 简介:采用RFQ、BIS/BAS和LOT-R对331名企业新员工和920名在校大学生施测,以探讨Higgins等提出的调节定向测量维度在中国文化中的适应性及其问卷(RFQ)的信度和。结果表明:(1)在删除1个偏重从策略角度测量调节定向的项目后,得到由10个项目组成的调节定向问卷,可有效测量促进定向和预防定向两个基本维度;(2)调节定向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区分,可作为开展相关研究的评定工具。

  • 标签: 调节定向 促进定向 预防定向 调节定向问卷
  • 简介:通过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建构快乐的理论模型并编制大学生快乐水平问卷。对预试结果(n=366)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筛选条目得到正式问卷,选取8所高校的1200名大学生进行正式施测,最终形成19个项目的大学生快乐水平问卷。问卷包括认知性快乐、情绪性快乐和行为性快乐三个因子;各分量表及问卷的Cronbach“系数、Guttman分半信度、重测信度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快乐水平问卷结果合理,模型拟合较好。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可用于测量大学生快乐水平。

  • 标签: 快乐水平 大学生 问卷 信度 效度
  • 简介:本着我们是先有主张然后展开论证这一基本点,说理-论证的一般性质得以澄清。说理-论证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事物之所以然的探究使各种知识和道理得以贯通。在澄清过程中,平常对于说理-论证之性质的错误看法得以揭示。说理-论证不等同于没有先见的推论,它不只是让他人转变看法,也不一定要达成共识。

  • 标签: 说理-论证 看法、信念 推论 理解
  • 简介:对唯识学派而言,“唯识”的成立是首要大事。唯识家将因明逻辑引入对“唯识”的论证,促进了唯识思想的发展。在唯识学史上,“唯识”概念大致包括三层含义,这集中体现在三个命题,即“唯有表象”、“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本文认为,无性、护法、玄对唯识的因明论证,代表了三种理论范型,体现了不同的哲学倾向,显示了“唯识”义理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无性对唯识的因明论证包括“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两层含义,护法的四比量则专证“境不离识”,玄的“真唯识量”则创造性地将“境不离识”转换为“我们所认识的,只能是意识中的对象”,在认识论意义上予“唯识”以完整的证明。唯识家并没有用因明的方式彻底论证“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他们成功论证的,只是“唯有表象”。

  • 标签: 真唯识量 唯识无境 唯识学 “色” 所缘缘 《大正藏》
  • 简介:采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调查了天津市425名正常和115名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结果表明:正常组大学生的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自我、应对风格和适应等分量表得分都高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且具有显著差异,而动力系统、认知风格、归因风格分量表得分差异不显著。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说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在区分正常和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方面可靠、有效。

  • 标签: 心理健康素质 正常大学生 有心理问题大学生 比较
  • 简介:作为从价值维度来思考和调适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伦理学,常常被共通性话语或普遍性价值准则来标示,环境伦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如此。然而,缺乏一种基于本土化建构视角的环境伦理学往往难免与现实生活世界产生隔膜或疏离,一方面表现为理论范式的缺乏,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实践的弱化。基于此,本文提出中国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实现应当以范式确立和强化为价值圭臬。

  • 标签: 环境伦理学 本土化 范式 效度 实践理性
  • 简介:本文介绍了评价中心在我国企业评价干部管理潜能中的应用,并以公文处理法在四通集团公司管理人员测评中的应用为基础,运用因素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了检验。研究结论对评价中心的可行性作了肯定,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标签: 评价中心 公文处理法 效度 结构效度 因素分析
  • 简介:<正>(一)《易》学源流《易》始于《墳》,《墳》是我国最早的萌芽《易》书。“墳”字之义,凡突出于地面的丘、陵、岗、垄,皆谓之“墳”。自有人类原始之初,面临着空濛天象,洪荒地险,紧迫人生,这三件大事,如“墳”底突出人世,须人认识、研究、利用、志之为书,故名《三墳》。按古史划分,在洪荒纪后,滋演纪初,天皇先灵氏,取天象以治人世,才演《象》。地皇后德氏,酌地形以谋地利,才演《形墳》。人皇居方氏,研气命以卫民生,才演《气墳》。三皇并用物体符号代文作记,成为肇始《初墳》。下传三帝,即《孔子家语》所说:自伏羲以下称帝。吴帝伏羲,观天象,画八

  • 标签: 学源流 易学 易源
  • 简介:许多人认为,帕累托论证为不平等提供了一种正当性证明,而由约翰·罗尔斯提出并由布莱恩·巴里详细阐述的对不平等的辩护,更是常常被证明其甚至对于持平等主义观点的人而言也是无法抗拒的。但是,审慎地分析帕累托论证的逻辑结构,我们就会发现:严格地来说,帕累托法则并不要求不平等;不严格地来说,帕累托法则所要求的不平等是不公正的。科恩首先阐述了他对于帕累托论证的基本观点和批判路径,然后运用他所谙熟的分析哲学技术详细讨论了罗尔斯和巴里所阐述的帕累托论证,向帕累托论证提出了一个重大挑战。科恩进而提出并阐述了在罗尔斯式帕累托论证中所隐含的两难困境,通过分析平等尺度中的劳动负担,指出在帕累托论证中存在着不一致尺度,并进而论证不平等并不是一个必要的恶。

  • 标签: 帕累托论证 帕累托法则 不平等
  • 简介:日常生活的推理是可废止的。波洛克为了回应怀疑论对知识获取可能性的挑战,提出了可废止性推理观,认为知识是系列信念的集合,它依赖于具有时间维度的辩护、理由的权衡和废止者,而这种辩护无法借助演绎推论模式达成;道德冲突发生于义务的选择过程中,对道德义务,尤其是初显的道德义务之感知体现了可废止特性。传统演绎式道德推理模式无法说明道德冲突中出现例外的道德困境。依赖于行动理由的实践是可废止的;源于对常识处理需要而产生的人工智能是可废止性推理的推动者。刻画可废止推理这一形式的逻辑工具并非是传统的单一和单调的逻辑,而毋宁是非单调的逻辑。

  • 标签: 可废止性 推理 认识论 道德冲突 初显的 单调的
  • 简介:立足于当前"少数群体"伸张自身权利的实际,"多元文化范式"才是契合时代要求的新哲学观念。这一范式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统一性"观念的解构而不是否弃。多元文化范式不再从绝对主义的立场来探寻社会统一性的价值根基,从而实现了哲学观念的重大变革。

  • 标签: 多元文化 人类团结 规范基础
  • 简介:目前,安乐死立法已成为一个不得以任何借口回避的国际性生命伦理问题。为了应对滑坡论证对安乐死立法的质疑,磐路论证主张把苦难、自律、伦理委员会和临终护理等要素有机统一起来,构筑成一条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安乐死立法的磐石之路。

  • 标签: 滑坡论证 磐路论证 安乐死立法
  • 简介:黑格尔在本文中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他对于上帝存有的本体论证明的观点。首先,他表明对启示宗教的考察有三个环节,即上帝的抽象概念、概念的定在,以及概念与定在的同一性。然后,他回顾了上帝存有的三种证明,其中着重回顾了安瑟尔谟式的本体论证明以及康德对它的批判,并表明该证明虽然由于坚持从概念出发的原则而有其合理之处,但其论证过程由于主张对概念的知性式理解而无法令人满意。最后,黑格尔从正面阐述了他自己的概念观,认为概念并非如传统所认为的是一种单纯主观的东西,而是自我区别、建立存在又扬弃这种区别的主客统一的绝对活动,它自在自为地拥有存在于自身中,而上帝的概念正是这样的概念,因而上帝的存有就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得了证明,黑格尔由此以其思辨哲学改造了传统的本体论证明,阐发了一种新型的本体论证明,从而呼应了本文的开头。

  • 标签: 上帝存有 本体论证明 概念存在
  • 简介:近年,情绪对于人类认知过程的作用正逐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尤其是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以284名中小学生为被试,采用经过标准评定的影片为刺激材料诱发积极、消极和中性三种价的即时情绪,运用最后通牒游戏实验范式,考察情绪价对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情绪价对决策有显著影响,个体在积极价下的出价显著高于在消极价下的出价。

  • 标签: 情绪 效价 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