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阿尔都塞认为,通过文本的理论配置功能,能够实现对社会空间的再叙述,再定义和再分类,从而将理论认识的立场和策略转化为一种阶级、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等权力和利益的分析,最终再造社会空间。而政治拓扑空间就是通过理论配置的方式来表现一种新的社会结构(阶级、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阿尔都塞认为,无产阶级就是从这种社会结构中获得对自身的意识和关于资产阶级及其社会的认识,而这是无产阶级政治实践的必然前提与合法性基础,也是通达社会主义的必然之路。这二者共同构成阿尔都塞对马克思著作的解读方法,特别是对《共产党宣言》的解读。

  • 标签: 阿尔都塞理论配置 政治拓扑学空间 马基雅维利 《共产党宣言》
  • 简介:空间的场域下,边缘压迫会致使“卑贱意识”与“贱民”产生,其症结在于边缘空间中的种族、民族、性别、群体及其文化价值无法获得应有的承认。从福柯开始,到多元文化主义,再到后现代激进地理学,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一种差异性空间的方式来贯彻“为承认而斗争”的战斗口号,以期建构起一种全新的空间格局来实现对同一性霸权的替代。但以差异政治凸现出的承认叙事,其缺陷在于不仅忽略了形成边缘压迫的物质基础与历史过程,而且也回避了个体行动的建构性责任,从而抽掉了为承认而斗争的真实基础,最终造成了一种价值与现实之间的错位。针对由此而造成的边缘革命困境,西方左派提出了诸多解决方案,但都陷入了革命主体的“空场”和行动的“裂隙”之中。我们的立场在于,回到马克思的“历史科学”,从根本上扬弃西方意义上的边缘决定论,将边缘空间的承认话语转变为一种突破资本主义“薄弱环节”的历史实践,从而将对同一性霸权的斗争体现为一种现实的生动。

  • 标签: 边缘 空间 差异性 承认政治
  • 简介:《资本论》最为关注的就是“资本”问题。要真正理解和把握资本的“形式规定”,就必须对“资本本身”进行最为深刻的政治经济批判和“现象”分析。

  • 标签: 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论》 现象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电网承载业务的快速增长对通信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的电力通信传送网络必须具备大容量、长距离及高稳定性能。文章介绍了满足电网承载业务新需求的OTN技术的特点,包括其电层开销帧结构以及系统站点性能,并对OTN支持的智能ASON保护机制进行了实际网络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合理的选择保护机制可以很好地缩短业务保护倒换时间,对OTN在电力通信骨干网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OTN ASON 电力通信
  • 简介:陡河水库建于1958年,位于唐山市区东北部10km处,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30km2,总库容为5.152亿m3。自建库以来,在防洪、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发电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利用模型对水库天然径流量进行准确预测,将为水库及时修订调度方案,及早做好供水和蓄水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水库实现蓄泄结合、科学调度的重要依据。

  • 标签: 灰色拓扑预测 陡河水库 年径流 城市供水 天然径流量 集水面积
  • 简介:针对现有关于侗族传统民居的研究缺乏整体提炼的缺憾,借鉴社会空间理论和实践理论等观点,从象征人类的视角,系统阐释侗族传统民居的象征内涵。研究发现,侗族传统民居很好地吻合了列斐伏尔的空间演进脉络,是实践基础上的一个表征空间。在侗族传统民居空间意义的形成上,仪式实践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此外,亲属实践、符号实践和秩序实践也有着积极的贡献。综合而言,民居表征的意义最终指向侗族传统文化中自然观、空间观、时间观等多维观念意象,并藉由与民居建造和使用上的宗教-巫术仪式的结合,共同构成了侗族的整体幸福观念表达图式。

  • 标签: 侗族传统民居 象征人类学 空间 实践 表征
  • 简介:二千五百年以来,西方知识试图俯瞰世界。但它没能认识到世界不是为了观看而是为了聆听。它不可读,但可听。

  • 标签: 政治经济学 噪音 节选 音乐 世界
  • 简介:摘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中学思想政治课必须克服以“讲”为主的模式,倡导以“”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导式教学模式,它通过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四个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导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参与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思想政治新课改导学式教学
  • 简介:针对建筑计算机课程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数字化设计作为建筑空间造型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全新空间逻辑语言,展望建筑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促进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空间设计 数字化概念 媒介
  • 简介:在当代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中,公共空间问题是一个重要相关变量.多民族国家围绕公共空间进行政策设计时,就产生公共空间政治.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中的公共空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公共空间具有民族文化符号承载性和政治社会化功能.由于公共空间在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越来越多的国家试图通过公共空间的象征符号强化国家身份,或者为公共空间重新命名,让文本、口号和地名的使用占据公共空间的核心,或者通过公共建筑强化国家认同,通过视觉冲击强化政治效忠.由于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中的公共空间与传统、认同以及权力有着密切的关联,又有助于政权的稳定性与统治的合法性,因此,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中的公共空间政治的特点表现为两种不同的路径:其一是文化民族主义路径;其二是整合主义路径.虽然不同国家对于公共空间政治的路径选择不同,但实现国家认同是他们共同的目标.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也可以在本国历史与传统的基础上,重视“符号”以及由符号建构而成的意义,借鉴他国的公共空间政治社会化模式,在“差异性”与“统合性”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与缓解机制.

  • 标签: 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 公共空间 政治
  • 简介:为了确认王和陈提出的一个没有平衡点的混沌系统的混沌行为,我们依靠庞加莱映射和拓扑马蹄理论呈现出一个严格的马蹄混沌的计算机辅助证明。与简单的利用仿真或李亚普罗夫指数判定混沌性相比有较强的理论依据和更高的可靠性。

  • 标签: 吸引子 混沌 庞加莱映射 拓扑马蹄
  • 简介:施米特的政治法学将对主权者的辨识置于关键地位,但创造处境、保护处境、解释根本问题和判决重要争端的主体不尽一致,给主权者的辨识带来了重要的理论困难。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追溯揭示出施米特学说中存在的重要断裂:四种主体的分化归根结底是处境创造者和保护者的矛盾,二者处于统一体中却可能发生冲突。施米特通过骚乱学来处理这一矛盾,将希望寄托于处境的守护者。在当代社会,政治精英集团的复合型人格可能充当这个守护者的角色,但其动态复合结构比施米特学说中预设的单一位格对政治法学提出了更深刻的理论挑战。

  • 标签: 施米特 政治法学 处境 骚乱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不仅具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而且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范畴、规范和规律,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正确区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和“范畴”、“规范”和“规律”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定位的重要任务。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概念 范畴 规范 规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利用精确对角化的方法求解了一维光学超晶格中的玻色-赫伯德哈密顿量,发现体系的量子相变依赖于比值U/J。U/J由零开始增大,超流态逐渐被破坏,系统由超流态向模特绝缘态转变。当U/J≧2.25时体系变为模特绝缘态。

  • 标签: 光学超晶格 对角化 能隙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以来,我校在综合考察、吸取其他学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推行“导式”课堂教学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本文以“导式”的课堂教学为教改课题,探索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启发引导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双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 标签: 导学式启发引导研讨科学方法
  • 简介:世界贸易组织主导的全球贸易谈判徘徊不前导致各国纷纷寻求自由贸易协定,这也使得学术界对自由贸易协定的关注有增无减。关于自由贸易协定究竟是全球贸易体系的“垫脚石”还是“绊脚石”的争论并没有确切的答案。区域权力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过,无论区域内是否存在霸权国,制度的理性设计却是一个运行良好的自由贸易区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而观念认同在推动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上发挥的作用却不易衡量。国家在追求自由贸易协定时主要是出于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的考虑,而当国家“黑箱”被打开的时候,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国内利益集团则会影响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政策的最终结果。

  • 标签: 国际政治经济学 自由贸易协定 经济地区主义 体系结构 国家主义 社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