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推拿功法易筋经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患者膝关节屈伸肌肌力的影响。方泫:60例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坚持易筋经锻炼,共8周;对照组不予任何特殊处理。测定两组膝关节角速度为60°/s、120°/s、180°/s时屈伸肌群的峰力矩(胛)、总功(Tw)、平均功率(AP)和屈膝肌与伸膝肌比值(H/Q)的变化。结果:在不同角速度时,治疗组治疗后屈伸肌群的PT、TW、AP或ri/Q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功法易筋经能提高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患者膝关节伸肌群肌力与稳定性。

  • 标签: 推拿功法 易筋经 老年骨骼肌减少症 等速测试
  • 简介:摘要:在本研究中主要分析了推拿功法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体质产生的影响。方法挑选 2018年 7月到 20 19年 7月之间入学的某高职院校学生共计 100人,采用中医推拿法,结合运动医学进行体格检查,经过练功之后比较练功前、后学生身体指标的情况。结果经过练功之后,学生体重有显著增加,且心率降低,哈佛台阶指数( PFI)上升,呼吸差异性增加,闭气时间有所延长。结论采用推拿练功的方法对学生的心、肺等运动功能具有良好增长的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传统健身功法·易筋经干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780例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观察组进行西药治疗联合传统健身功法·易筋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患者经过传统健身功法·易筋经干预后,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传统健身功法·易筋经干预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控制糖尿病,有利于患者改善糖尿病带来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知晓率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针对盲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围绕推拿功法的学科特点,立德树人,突出视障生主体,口令化教学、针对性辅导、重视人文关怀,对视障生推拿功法教学模式经验总结。本文从教学目的、讲授内容、教学方式、课程的考核评估方法等方面对推拿功法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以提高推拿功法学课程教学成果,为学生日后的推拿临床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推拿疗法并能够在临床中灵活运用。

  • 标签: 视障生 推拿功法 教法
  • 简介:摘要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推拿功法和手法之间存在着密切地关系,要对二者之间关系进行分析,需要从传统文化以及中医推拿功法的实际锻炼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所谓道法自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要做到整体于部分结合,动静结合以及专业性和操作性相结合。中医的理论博大精深,推拿功法和手法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研究人员只有对这二者的关系进行深入论述和分析,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医的长足发展。本文主要对中医推拿功法对手法所其到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给从事中医研究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中医研究 推拿功法 推拿手法 作用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推拿功法手法学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通过分析推拿功法的传统价值和现代社会的需求,提出了将传统推拿技艺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深入研究传统推拿手法的文化内涵,以及推拿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我们试图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思想滋养,培养其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本研究对于推拿功法的传承和创新,以及思政教育的实践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 标签: 推拿功法,手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文化内涵,身心健康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传统易筋经导引功法配合温通针法对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44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接受传统易筋经导引功法配合温通针法治疗。结果:治疗后1周、3周,研究组的ODI指数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研究的JOA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的VAS评分更低(P<0.05);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更优(P<0.05)。结论: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治疗期间,传统易筋经导引功法配合温通针法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腰椎疼痛感,腰椎功能逐渐改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传统易筋经导引功法 温通针法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 ODI指数评分 JOA评分 VAS评分
  • 简介:本功与众不同,专以揉练而磨砺筋骨,使人内外坚强,故名“揉练易筋经”。本功既能强身健体、祛病疗疾,又能增强功劲、抗打抗硬,是不可多得的易筋经珍品之一。今选其精要,与同道共享。

  • 标签: 易筋经 操练 强身健体
  • 简介:摘要“易筋经”源自中国古代的养生运动,以“调身”、“调息”、“调心”为主要锻炼方式,而且也是静力推拿功法训练之一。然而,由于诸多条件限制,《易筋经》未能在现代社会普及和推广,为了能够让《易筋经》的神奇效果为更多人所接受和给更多百姓带来益处,我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依托社会实践平台,在暑期开展了以“易筋保健、全民健身”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送医送药,免费为当地农民医疗服务,同时还制作了《易筋经》普及推广教学DVD,解决了“人走服务走”的问题,并对这一推广方法做了调查,本次调查中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7份,有效问卷378份,总有效率95.21%。分析数据认为下乡医疗卫生推广普及是有必要的,同时传统的中医养生功法推广应用大有前景。

  • 标签: 社会实践 易筋经 推广
  • 简介:摘要:痉挛型脑瘫在脑瘫各种类型中发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患儿肌张力明显增高‚肢体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易导致关节挛缩畸形‚是儿童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案中笔者运用改良易筋经配合选择性脊柱推拿治疗小儿脑瘫后遗症马蹄内翻足术后出现下肢肢体肌肉僵硬、无力等症状,导致无法久站、久行等肢体功能恢复不佳1案,取得了较好疗效。

  • 标签: 改良易筋经 选择性脊柱推拿 小儿脑瘫后遗症
  • 简介:佛祖大意,谓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日清虚,一日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无碍无障,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则进道有其基矣。所云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

  • 标签: 易筋经 达摩 武术 清虚者
  • 简介:目的:观察推拿功法训练对大学生单纯性肥胖症的影响.方法:将57例大学生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按照分层随机法分成两组,推拿功法组28例进行推拿功法训练,耳穴贴压组29例接受耳穴贴压治疗.推拿功法组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耳穴贴压组4d更换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患者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变化.结果:耳穴贴压组总有效率为86.2%,推拿功法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重、BMI、腰围和臀围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推拿功法组治疗前后腰围、臀围差值与耳穴贴压组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HDL-C和LDL-C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推拿功法训练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可靠,在改善患者腰围、臀围方面优于耳穴贴压治疗,但对正常的血脂指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推拿 导引 少林内功 易筋经 耳穴贴压 肥胖
  • 简介:本文通过测定“静力性,非周期性”推拿功法训练前后人体无氧阈的变化,发现高训练组AT-HR明显下降,低训练组AT-W(相对值)显著提高的现象。对现代体育科学普遍认为“一定阶段的动力性、周期性的训练才能提高无氧阈”观点提出了疑问。

  • 标签: 静力性 非周期性 推拿功法 无氧阈
  • 简介:拳谚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可见太极功法在整个太极拳修炼中的重要性。传统太极拳不是“太极操”,需注重内功的修炼和浑圆劲的增长。太极拳的拳势套路本身就是一种科学严谨的综合功法,所有的身法、手法和功法都包含在里面,所以说“功夫须向架里求”。但在太极拳的实际修炼过程中,各种功夫并非均衡发展,也很难均衡发展。为能弥补常规练习中的不足,强化修炼整体内功,前辈太极大师在实际教练中总结出许多特殊的太极功法,作为有效的辅助练法,收到了奇效。

  • 标签: 太极拳 功法 非均衡发展 修炼 内功 拳谚
  • 简介: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易筋经和瑜伽进行比较研究,从健身的时代功能、追求和谐自然观、技术分析、仿生性等方面探寻二者的相似性,从哲学基础、文化差异、修练方式等方面比较二者的相异,从而为大众了解这两种运动、正确习练提供理论参考,发挥其在全民健身中的健身养心作用。

  • 标签: 易筋经 瑜伽 健身文化 比较研究
  • 简介:工作有方,“偷懒”有法.了事,而是为了节省时间工作动力但“偷懒”的目的不是敷衍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持续的。

  • 标签: 成功法则 提高效率 工作动力
  • 简介:现代生活节奏繁忙,较难维持定时,定量的运动。相对而言,简便,易行的自我锻炼就是一种较佳的选择了。

  • 标签: 自我锻炼 功法 生活节奏
  • 简介:真传易筋经,为黄舆公山人之遗意,历代相传于黄氏一脉,后黄克刚先生得祖传真诀,习之有得,卓然大成,其功力甚高,能睡卧于冰雪之中而浑然无觉,决非一般修道者所能望其项背。

  • 标签: 黄氏 《真传易筋经》 易筋经 丹道 武术
  • 简介:在武术史中,武术理念的大成往往以武术派别的创立为最显著的标志。明末至今,以西谛本《易筋经义》而掀起的《易筋经》风潮成为武术史中蔚为奇观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易筋经》由一系列丛书组成,彼此之间构成了一个系统;《易筋经》游离于正统武术史之外,在民间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易筋经》之功用触及武术、娱乐、健身、养生、学术等多个层面,甚至成为一种社会符号和文化符号。这说明:《易筋经》理念的确立并非一夕之功,理念的杂糅、多元、间接等效用是促使《易筋经》被广泛关注的核心因子。

  • 标签: 武术 《易筋经》 理念 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