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及讨论近几年的靶向给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主要以数据库资源为主,查询了万方、维普、知网等知名数据库有关抗肿瘤靶向给系统的相关资料。结果选取其中与自己课题研究方向密切的一些论文进行仔细阅读、讨论及总结。结论靶向给系统越来越多地在生活中以及科研中起着明显的效果,在治疗肿瘤方面将更大地发挥其作用。

  • 标签: 抗肿瘤 靶向给药系统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了解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3500份抗肿瘤医嘱的用药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2—2015年抗肿瘤医嘱3500份,对医嘱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3500份抗肿瘤医嘱中,不合理医嘱352份(占10.06%)。不合理医嘱类型居前3位的分别是预处理不规范158份(占44.89%)、给药剂量不合理54份(占15.34%)、超适应证用药53份(占15.06%)。结论:临床应加强对抗肿瘤的合理应用,减少应用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抗肿瘤药 不合理使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治疗抗肿瘤导致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抗肿瘤导致肝损害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观察组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疗程14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在临床症状体征的复常天数上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在肝功能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在显效率上高于对照组。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抗肿瘤导致的肝损害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异甘草酸镁 抗肿瘤药 药物性肝损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方法对2012年7月前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合理现象,且查阅相关文献制定抗肿瘤药物合理及规范应用的对策,于2012年8月落实。在2012年7月未实施合理规范对策前抽取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于2012年8月后实施合理规范对策后抽取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低,住院时间短,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中,施予有效且及时的规范对策,可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

  • 标签: 规范 临床 抗肿瘤药物 应用
  • 简介:目的:肿瘤的多耐药现象会显著降低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本研究通过制备抗肿瘤耐药的靶向给系统来逆转肿瘤的耐药性以提升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该现象对癌症治疗的阻碍。方法:本文使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以含姜黄素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载体、以紫杉醇和磁性粒为核心的抗肿瘤耐药纳米粒,使用透射电镜和动态粒径散射仪等对纳米粒进行表征和磁响应性测试后,使用MTT法测定纳米粒对肿瘤耐药细胞MCF-7/ADR的抑制率以探究给系统的耐药逆转性能。结果:制备的抗肿瘤多耐药纳米粒粒径为105nm左右,磁响应性良好。所制得载紫杉醇纳米粒包封率为74.74%,载率为12.40%。纳米粒可以通过磁场和生物素受体介导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对粒子的内化,以增加抗癌药物的蓄积。与游离紫杉醇相比,逆转细胞耐药指数达8.5。结论:纳米系统在维持自身稳定性同时,能够凭借协同作用和靶向作用较大程度提升药物对耐药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 标签: 纳米粒 抗肿瘤 靶向性 逆转耐药
  • 简介:摘要多糖是一个由酮糖连接形成的多聚物质,该物质也属于大分子化合物,在当前医学临床治疗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在随着中草药的各个成分逐渐走向分离化方向后,其多糖的主要成分开始被有效挖掘,有研究结果提出,中药多糖物质在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该药物能够通过药理因素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同时,该物质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疗效,能够为医学临床肿瘤治疗带来有效帮助,这也使得中药多糖在抗肿瘤领域受到了众多关注。对此,为进一步探讨中药多糖的临床疗效,本文针对中药多糖在抗肿瘤中的治疗机制展开研究与探讨。

  • 标签: 中药多糖 肿瘤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分析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抗肿瘤的使用情况,为该类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分析法,对我院2011—2013年抗肿瘤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肿瘤的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销售金额居前3位的药物分别是中药、抗代谢和其他类抗肿瘤;用药频度居前3位的药品分别是托瑞米芬、他莫昔芬和阿那曲唑。结论:我院抗肿瘤的使用情况基本符合肿瘤治疗原则,趋向于选择疗效更高、毒副作用更小的抗肿瘤

  • 标签: 抗肿瘤药 用药频度 销售金额 用药分析
  • 简介:半边莲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LobeliachinensisLour.)的干燥全草,又名急解索、半边花、细米草、鱼尾花、长虫草、瓜仁草等,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中南、西南等地。该始载于《滇南本草》,后在《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其性味辛、平,归心、小肠、肺经,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大腹水肿、面足浮肿、湿疹湿疮、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湿热黄疸[1]。现代临床应用治疗急性肾炎、肝硬化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带状疱疹、毒蛇咬伤、动脉粥样硬化、气管炎、腮腺炎等。

  • 标签: 半边莲 抗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西黄丸为抗肿瘤治疗的经典中药方剂。近十年,该抗肿瘤机制及临床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就西黄丸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并且对此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便为该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西黄丸 抗肿瘤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熊果酸抗肿瘤对小鼠肿瘤生长和肺转移的作用。方法建立60只荷H22肝癌小鼠模型,并将60只实验小鼠平均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给予试验1组小鼠熊果酸灌胃,给予试验2组小鼠环磷酰胺灌胃,灌药周期均为两周,末次灌药24小时后,将两种试验小鼠处死,称量小鼠肿瘤病灶质量,对小鼠肿瘤病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经称量得出试验1组小鼠肿瘤质量明显轻于试验2组小鼠(P<0.05),病学检查结果显示试验1组小鼠的肿瘤细胞数量明显少于试验2组小鼠(P<0.05),试验1组小鼠的肿瘤肺转移发生率为10.0%,低于试验2组小鼠的30.0%。结论熊果酸能够抑制荷H22肝癌小鼠肿瘤生长和转移。

  • 标签: 熊果酸 荷H22肝癌小鼠 肿瘤生长 肺转移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肿瘤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病症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肿瘤内科接受化疗的患者120例根据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60例,对照组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化疗期间实施针对性的缓解恶心和呕吐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病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病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抗肿瘤化疗治疗过程中结合针对性的恶心呕吐缓解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其发生率,优化患者的生理状况,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抗肿瘤 化疗药物 恶心呕吐 护理
  • 简介:摘要肿瘤的不规则结构和复杂的组成限制了抗肿瘤药物的吸收和发挥,同时,现在应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数都是小分子药物,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副作用,因此,最近十几二十年里,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药物的吸收和发挥以及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这两方面。本文就其近几年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材料的研究进展及作用机制作扼要综述。

  • 标签: 小分子 抗肿瘤药物材料 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研究八月札醇提物在小鼠H(22)肝癌细胞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取80只昆明种小鼠,建立H(22)小鼠肝癌细胞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5-氟尿嘧啶组,八月札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6只。八月札各组分别灌服高、中、低剂量的八月札醇提物(10g/kg、5g/kg、2.5g/kg),5-氟尿嘧啶组予五氟尿嘧啶(0.2g/kg)灌服给,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服。给后10d取出肿瘤,以肿瘤重量为指标,研究八月札醇提物对小鼠肝癌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八月札醇提物高剂量组(10g/kg)及5-氟尿嘧啶组对H(22)细胞移植瘤重量有明显减轻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抑瘤率〉30%;中、低剂量组(5g/kg、2.5g/kg)小鼠H(22)细胞移植瘤的重量小于模型组,但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八月札醇提物对H(22)细胞小鼠移植瘤有抑瘤作用。

  • 标签: 八月札 H22肝癌细胞 抗肿瘤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采用大孔树脂工艺分离得到内酯部位,分离得到主要化合物,考察其抗肿瘤转移活性。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柱层析和硅胶柱层析分离,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采用B16黑色素瘤细胞实验性肺转移小鼠模型,对化合物的抗肿瘤转移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60%的乙醇洗脱部位为内酯部位,同时分离鉴定了两个主要化合物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和新穿心莲内酯(neoandrographolide),并考察了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的抗肿瘤转移活性。结论首次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到60%的内酯部位,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B16黑色素瘤细胞实验性肺转移小鼠模型实验研究显示,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均在不同方面降低了肺部转移瘤的恶化程度。

  • 标签: 大孔树脂 穿心莲内酯 新穿心莲内酯 抗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树枝状大分子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其在抗肿瘤药物载体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由于聚酰胺-胺型大分子(PAMAM)的水溶性、靶向性以及生物利用度均较为理想,应用前景备受看好,现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本实验通过细胞毒性实验和载体活体靶向性研究,先进行细胞培养、细胞换液、细胞传代和细胞冻存,另行MTT实验和细胞转染吸收实验;分解小鼠活体器官,建立肿瘤模型,进行体内靶向实验,另行载及释放性能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PAMAM对细胞的生物特性,对化疗药物的包埋、细胞吸收和毒性性能,以及体内靶向性。实验结果证明,靶向载体的生物相容性较为理想,多肤具有靶向性,载体对DOX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提示抗肿瘤纳米靶向载体PAMAM-Ac-FITC-LCTP可介导化疗药物进入肿瘤细胞及相关组织。

  • 标签: 聚酰胺-胺 抗肿瘤药物 肿瘤靶向 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静脉配置抗肿瘤药物溶媒选择不合理的医嘱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计算机信息系统中调取2015年6月至12月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溶媒选择错误发生率高的医嘱,对发生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静脉配置中心常见抗肿瘤药物溶媒选择错误的医嘱进行分析,为医生和药师在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上提供依据。结论我院静脉配置中心的抗肿瘤药物中,溶媒选择不合理还是存在一定比例,临床药师应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增加用药安全性。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静脉配置 不合理医嘱 溶媒选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中常用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5年内8月间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7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分析对象,其中包括非小细胞肺癌24例(予以吉非替尼),转移性肾细胞癌16例(予以贝伐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13例(予以利妥昔单抗治疗)以及直肠癌21例(予以西妥昔单抗治疗)。分析总结本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在本研究小组的探究下,制定一套针对性处理措施。结果分析结果发现,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主要给患者的皮肤、胃肠道、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代谢等产生影响,同时还可能出现感染、骨髓毒性以及全身反应。结论随着抗肿瘤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给肿瘤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临床应熟练掌握每种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采取预防措施,针对已经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尽快进行处理,继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分子靶向治疗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处理措施
  • 简介:丹皮酚是牡丹皮和徐长卿的主要药效成分。近年来,丹皮酚由于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如抑菌抗炎、解热镇痛、增强免疫力等。同时,丹皮酚抗肿瘤作用也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包括对肝癌、结肠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抗肿瘤机制主要有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改善机体免疫力等。对丹皮酚抗肿瘤作用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其抗肿瘤的机制,为深入研究丹皮酚的药理作用提供依据。

  • 标签: 丹皮酚 药理活性 抗肿瘤作用 作用机制 诱导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