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基于中医脾胃学术思想,运用中医的哲理和思维,指出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皆可成为慢性萎缩胃炎(CAG)的病因,尤其须重视脾胃虚弱;对微观病理的辨识,认为萎缩是"虚",肠化生是"逆",内瘤变是"瘀(郁)";治则应遵循从"虚"论治,从"和"论治,从"瘀"论治,从"心"论治,并强调整体论治。特提出CAG应按消化心身疾病管理,重视医患沟通,实行"心胃同治"。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缩 肠化生 内瘤变 情志
  • 简介:摘要萎缩胃炎是胃癌前状态,其癌变风险与萎缩的范围、程度和是否有胃癌家族史等有关。定期胃镜监测是萎缩胃炎患者管理中的重要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应对胃癌发生的风险进行分层,依风险高低采取相应的监测策略;对胃体或全胃萎缩者,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者应每1~3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胃镜监测中要关注胃黏膜萎缩、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的判断,仔细寻找异常病灶,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

  • 标签: 胃炎,萎缩性 胃肿瘤 胃镜 监测
  • 简介:摘要姜建国教授认为,慢性萎缩胃炎以脾胃气虚为根本病机,湿热气瘀等邪扰于脾胃为标。中焦气机痞塞不利是本病突出表现,患者多以胃部痞满胀痛为基础症状,其病理过程表现为明显的气分、血分、癥积演变规律。因此初期治疗补中益脾与开达中焦并举,组方思路为改良半夏泻心汤,以阻止疾病深入发展;若属肠化生阶段,则在此基础上及早加用理血活血之品,以虫类药助剔邪。对于久治屡发者,考虑由脾及肾,重在固护肾元;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随证加减,还需注意愈后防复,汤丸互用。

  • 标签: 胃炎,萎缩性 补中益脾 开达中焦 理血活血 半夏泻心汤 姜建国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慢性胃炎根据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分为萎缩胃炎及非萎缩胃炎,前者作为一种癌前疾病,在预防及筛查早期胃癌中都具有警示意义,应引起消化科医师的重视。笔者从诱因、诊断、高风险人群识别及随访等方面对萎缩胃炎有关内容进行了简述。

  • 标签: 慢性胃炎 诊断 随访
  • 作者: 成春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临汾市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山西 临汾041000
  • 简介:某患者,男性,61岁,已退休。患者自述在10年前因为饮食不当而导致胃脘疼痛,之后的10余年间经过中西药治疗,虽然病情有所好转,但每每在饮食失宜或情绪不顺时症状有加剧现象,之后患者经过检查确定为慢性萎缩胃炎,病理活检结果为胃黏膜萎缩胃炎,同时伴有肠上皮生化现象。另一患者女性,54岁,胃脘胀满现象已有8年,近半年来症状有明显加重现象。患者自述8年前无诱因出现胃脘胀满之后有阵发性隐痛,进入医院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但后续没有得到系统化整治,直至一年前因胃脘胀痛明显加重,再进入医院进行胃镜检查,提示为慢性萎缩胃炎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治方法
  • 简介:摘要慢性萎缩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自身免疫损伤密切相关,其诊断和癌变监测多依赖于胃镜和病理活体组织检查,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抗体等血清学标志物具有一定的诊断和胃癌风险分层价值。某些药物可以逆转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降低患者的癌变风险。临床上应关注精神心理因素、胆汁反流和胃微生态对慢性萎缩胃炎及其演进的影响。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自身免疫性胃炎 肠化生 胃肿瘤
  • 简介:摘要慢性萎缩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虚,以痰湿、血瘀、热毒为标实。虚是发病之根本;痰、瘀既为病理产物,又为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毒是转归的关键因素。四者在病程不同阶段可同时存在并相互转化。治疗应以健脾益气为首要,疾病发展中以化痰利湿、活血化瘀为主,疾病后期发生异常增生或肠化时以清热解毒为主。临床可分为脾胃虚弱、胃阴不足、痰湿困脾、胃络瘀阻、毒损胃络等证论治。

  • 标签: 胃炎,萎缩性 理论探讨 医案
  • 简介:摘要慢性萎缩胃炎作为一种癌前病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既往研究发现补充叶酸可有效逆转慢性萎缩胃炎进程,降低胃癌发生率。叶酸通过单碳代谢保障DNA甲基化,延缓慢性萎缩胃炎进展为异型增生的进程,通过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抑制黏膜炎症,预防胃癌。由于研究人群、数量、剂量、干预时机、基因多态和其他致癌因素的影响,不同研究之间呈现出双向结果。目前对叶酸补充治疗的方案和疗效仍有一定争议,其机制也尚未阐明。

  • 标签: 胃炎,萎缩性 叶酸 甲基化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理想的慢性萎缩胃炎(CAG)小鼠模型建立方法。方法分别使用BALB/c和C57小鼠,采用5种不同的建模方法[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MNNG)、水杨酸钠、脱氧胆酸钠诱变、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组合]建立CAG小鼠模型。通过胃黏膜组织学观察、血浆生物化学指标检测、炎症反应评分、抗炎因子表达检测判断各建模方法的效果。结果胃黏膜组织学观察可见5种造模方法均成功建立CAG小鼠模型。对于BALB/c小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NNG自由饮用+2%水杨酸钠+20 mmol脱氧胆酸钠模型组小鼠显示出显著的CAG特征伴随肠化生;从血清学检测角度来说,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的相关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3、生长分化因子-15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所降低,说明各CAG模型组小鼠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血浆生物化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各模型组血浆中胃泌素含量均降低,模型三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下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对于BLAB/c小鼠,MNNG自由饮用+2%水杨酸钠+20 mmol脱氧胆酸钠模型组优于其他4种方法。对于C57小鼠,同样发现单纯的化学药物诱变和幽门螺杆菌复制法均能成功建立CAG模型,但无论从病理观察和抗炎因子相对表达量的分析,还是从血浆生物化学指标分析来看,将两种方法结合后的效果更好。结论采用MNNG自由饮用+2%水杨酸钠+20 mmol脱氧胆酸钠建立的CAG小鼠模型,可为今后药理研究CAG实验中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胃炎,萎缩性 小鼠模型 血清 H-E染色 抗炎因子
  • 作者: 张杨 齐紫荆 任静 刘莎 田淇元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脾胃病科,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一科,哈尔滨 150040
  • 简介:摘要中医依据慢性萎缩胃炎本虚标实之基本病机,基于健脾、活血、解毒等治法,单用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显著,尤其在改善症状和逆转病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主要作用机制在于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改变微观环境、减轻炎程度、修复受损黏膜、提高免疫功能。

  • 标签: 胃炎,萎缩性 癌前状态 中药 机制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收治的CAG患者547例,将患者分为周围神经病变组(149例)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398例)。检测患者血肌酐及血清胃泌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9(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E、25羟基维生素D3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分别于治疗前、后复查并检测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分析CAG伴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维生素含量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治疗后患者的变化情况。结果叶酸(OR=0.412,95%CI为0.280~0.607,P<0.001)、维生素B12(OR=0.974,95%CI为0.968~0.979,P<0.001)和25羟基维生素D3(OR=0.759,95%CI为0.711~0.810,P<0.001)是CAG伴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保护因素。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血清叶酸(r=0.443,P=0.019)、维生素B12(r=0.482,P=0.028)和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r=0.331,P=0.020)均呈正相关。患者在治疗后血清叶酸(F=5.013,P=0.028)、维生素B12(F=6.051,P=0.016)和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F=5.630,P=0.020)均逐渐上升,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F=8.336,P=0.005)也逐渐上升。结论维生素B12、叶酸和维生素D是CAG伴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保护因素。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周围神经病变 维生素B12 叶酸 25羟维生素D3
  • 简介:目的:评析对经消化内科治疗确诊为慢性萎缩胃炎患者在用药时使用阿莫西林联合埃索美拉唑的临床价值。方法:此研究的慢性萎缩胃炎患者诊治时间为2020/1/1-2022/6/30,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分为使用埃索美拉唑的对照组(n=53)和加用阿莫西林的实验组(n=53),评估患者不良反应率、治疗有效率。结果:加用阿莫西林的实验组与单用埃索美拉唑的对照组在不良反应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合并加用阿莫西林并不会增加用药风险;实验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静息压、长度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残余压指标上,用药14d后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胃炎患者在使用西药埃索美拉唑治疗基础上让其服用阿莫西林能够在保证治疗安全的同时提高治疗有效率,患者括约肌功能恢复速度更快,值得推广。

  • 标签: 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
  • 简介:摘要我国是胃癌大国,积极推行早期胃癌筛查刻不容缓。慢性萎缩胃炎是胃癌演进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也是早期胃癌筛查的重要依据。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实,我国学者于2019年建立的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可通过定量评分的方法精准筛选出真正的胃癌高危人群,是预防胃癌发生的重要工具。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早期胃癌 筛查 幽门螺杆菌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炎评价(operative link on gastritis assessment,OLGA)系统及基于肠化的胃炎评价(operative link on gastritis assessment based on intestinal metaplasia,OLGIM)系统对慢性萎缩胃炎患者发生癌变的风险预测价值,以及可能的其他胃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2018年1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经内镜结合病理确诊慢性萎缩胃炎或肠化的643例患者资料。标准胃镜检查评估有无萎缩及其范围,病理证实并评估萎缩、肠化严重程度,以及有无上皮内瘤变。采用OLGA及OLGIM系统进行萎缩和肠化分期,比较OLGA和OLGIM低分级与高分级患者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检出率。结果OLGA高分级患者HGIN检出率(13.89%,10/72)显著高于低分级患者(3.85%,22/571, χ2=13.618,P<0.001);OLGIM高分级患者HGIN检出率(13.41%,11/82)显著高于低分级患者(3.74%,21/561, χ2=14.150,P<0.001);OLGA与OLGIM均为高分级患者,HGIN检出率进一步升高[21.21%(7/33)比4.10%(25/610), χ2=19.38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LGA、OLGIM高分级患者发生HGIN的危险度是低分级患者的2.640倍(95%CI:1.083~6.439,P=0.033)及2.747倍(95%CI:1.156~6.528,P=0.022),OLGA与OLGIM均为高分级患者,比值比为6.300(95%CI:2.497~15.897,P<0.001)。结论OLGA与OLGIM系统对慢性萎缩胃炎有较好的癌变风险预测价值,是患者进行胃镜精查和制定随访策略的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胃炎,萎缩性 化生 癌变风险评估 胃炎评价 基于肠化的胃炎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萎缩胃炎中医证候与胃黏膜病理特征的相关。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鹤壁市中医院经内镜确诊为慢性萎缩胃炎的3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病理检查明确其胃黏膜病理特征,所有患者均接受中医辩证分型判定,观察分析中医症候分布规律,分析患者中医症候分布与胃黏膜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378例老年慢性萎缩胃炎患者经胃黏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肠上皮化生程度:轻度156例,中度112例,重度110例;异型增生:轻度67例,中度164例,重度147例;患者经中医证型评估检出占比居前5位的分别为肝郁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胃阴不足和胃络淤阻证患者的肠上皮化生程度以轻度为主,胃络淤阻证患者的肠上皮化生程度以中度为主,胃阴不足证则以重度肠上皮化生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的老年慢性萎缩胃炎患者的轻度异型增生程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中度异型增生占比最高,胃阴不足证患者的重度异型增生占比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中医证候与胃黏膜病理特征之间有一定相关

  • 标签: 胃炎 中医证候 胃黏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胃炎(CAG)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河南省省立医院收治的CAG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瑞巴派特,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及附子理中汤联合瑞巴派特。回顾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胃黏膜相关指标表达、胃镜肠上皮化生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60/64)高于对照组(79.69%,51/64),P<0.05。治疗4周,两组胃镜肠上皮化生评分、胃黏膜环氧合酶2表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相应值低于对照组(U=7.420、8.873,P<0.05)。治疗4周,观察组胃黏膜热休克蛋白70表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相应值高于对照组(U=7.18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χ2=0.341,P=0.559。结论慢性萎缩胃炎患者采用附子理中汤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有利于改善胃黏膜相关指标表达,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附子理中汤 瑞巴派特 环氧合酶2 热休克蛋白70
  • 作者: 高艳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4期
  • 机构:江口县凯德街道中心卫生院,贵州江口554400
  • 简介:目的: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于本院诊治的82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胃炎病患,任意编号法划入辩证组与参照组(n=41)。参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辩证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用药后病症恢复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辩证组病患的IL-2、IL-6及TNF-α值相对较低,与参照组对应数值差异明显(P<0.05)。辩证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是97.56%,参照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是80.49%,辩证组的病情好转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胃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半夏泻心汤;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了解北京地区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的生活习惯、用药情况和治疗现状,包括治疗方案的选择、依从和短期疗效。方法前瞻纳入2019年4月至9月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慢性胃炎伴糜烂(就诊前2周经胃镜检查确诊)门诊患者,对其进行非干预观察研究。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共277例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有完整随访数据,其中男性占49.8%(138/277)。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常见的初始症状包括反酸、腹胀、上腹痛和餐后饱胀,分别占60.3%(167/277)、59.6%(165/277)、58.8%(163/277)和52.3%(145/277)。治疗方面,36.8%(102/277)的患者仅接受一般生活指导而未予药物治疗;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中,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胃肠促动药对于腹胀、餐后饱胀、反酸和恶心的短期有效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18、19.49、13.75、8.84,P均<0.05)。结论慢性胃炎伴糜烂可能是综合多个因素的作用而导致,其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必要时胃镜检查或能辅助诊断,治疗方面可能需要依据患者症状制订个体化方案。

  • 标签: 慢性胃炎伴糜烂 生活方式 症状 内镜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含铋剂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胃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96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复方铝酸铋片)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疗程基础上延长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复方铝酸铋片服用时间。比较两组血清指标[血清胃泌素、降钙素原(PCT)]、Hp清除率、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46/48)高于对照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胃泌素、PC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胃泌素、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Hp清除率(95.83%,46/48)高于对照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铋剂四联疗法中延长PPI和铋剂疗程,有助于提高慢性萎缩胃炎的治疗效果,提高Hp清除率,改善胃泌素、PCT水平,且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 铋剂 四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海胃康胶囊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老年患者慢性萎缩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肌醇需求激酶1(IRE1)、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蛋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洛阳市中医院治疗的老年慢性萎缩胃炎患者1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海胃康胶囊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IRE1、JNK蛋白表达OD值、中医症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4%,79/82)优于对照组(71.95%,59/82),P<0.05。治疗后,两组IRE1、JNK蛋白表达OD值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8%,4/82)与对照组(8.54%,7/8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海胃康胶囊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萎缩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IRE1、JNK磷酸化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较高。

  • 标签: 萎缩性胃炎 甘海胃康胶囊 兰索拉唑 应激活化蛋白激酶 肌醇需求激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