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地铁作为大都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发事件时乘客的心理干预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地铁突发事件中乘客的心理干预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分析了地铁突发事件对乘客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应急干预方法,包括信息传递、心理支持、应对策略等。研究还探讨了乘客年龄、性别、经验等因素对应急干预的影响,为地铁管理部门和应急救援机构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指导。本研究对于提高地铁突发事件中乘客的心理抗压能力和减轻心理创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地铁 突发事件 乘客 心理应急干预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近年来,飞行员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应用人才,飞行员的培养受到了国家广泛重视,飞行员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提高飞行员应急心理能力。而航空大学作为飞行员培养的基地,建立飞行员良好的应急心理素质,提高应急心理干预能力,航校有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根据近些年来飞行安全事故的调查显示,在飞行事故当中飞行人员的应急心理素质所造成的事故,有相当一大部分的比例,想要更好的保障飞行安全,就要加强应急心理素质的训练,减少因为应急心理激能力不足而造成的飞行事故,保障飞行过程的安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维和军人急性应激障碍的干预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急性应激障碍维和女军人患者实施安全干预措施、寻求社会支持干预、药物治疗干预、行为治疗干预及认知治疗干预.结果实施干预治疗13d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通过近2个月的规范治疗后痊愈.结论维和军人急性应激障碍程度的评估是保证疗效的基础步骤,积极寻求有效的社会(部队)支持是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关注军事心理激障碍的焦虑、抑郁障碍是提高患者康复质量的关键环节.

  • 标签: 军事人员 应激障碍 创伤后 危机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和对策。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门诊护士50例,利用自制的护患纠纷沟通处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探究门诊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激反应,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结果门诊护理人员在面对护患纠纷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委屈、失望、焦虑、紧张、恐慌以及愤怒的心理,在处理护患纠纷时往往以迁就和忍受为主等。结论减少和预防呼唤纠纷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针对门诊护士在处理护患纠纷中存在的不当应激反应,门诊护士要加强患者的沟通,落实护理管理制度,避免纠纷的发生,提升医院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门诊护士 护患纠纷 心理应激反应 对策
  • 简介:目的研究术前心理干预对手术病人心理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次计划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和观察组B,对照组不作术前心理干预,常规术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2mg/kg;观察组术前1d给予心理干预,术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2mg/kg。记录两组病人术前1d心理干预前(H1),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前(R)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点抽血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对前后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血ICE、E、MAP、HR进入手术室后均较在病房时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前后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有效抑制病人进入手术间的心理激反应。

  • 标签: 术前心理干预 心理应激反应 血浆儿茶酚胺
  • 简介:该文介绍了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急性流行期我国民众较常见的心理激反应,包括焦虑和恐惧、愤怒和怨恨以及抑郁等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自我防御反应和生理反应,描述了人们面对SARS威胁时的应对策略;探讨了当前影响民众心理反应的诸种因素,包括刺激事件或刺激情境的性质与特点,对事物的态度和认识评价,应对挑战的能力与应对方式,以及心理社会环境和人格特征等;指出了心理干预应当遵循的四个原则和多种形式,说明了6种心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 标签: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心理应激反应 影响因素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的认识及暴露后的应急处理方法,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消除暴露人员的焦虑、恐惧心理。笔者通过对一例护理人员针刺伤引起的HIV职业暴露后积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收到良好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HIV职业暴露 应急处理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ICU既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其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均有设立,能够为病情危重或昏迷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隔离和治疗,从而有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和身体健康的恢复。同普通病房相比较,ICU能够将危重患者进行集中,从而有助于人力、物力和医疗技术的合理分配,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医疗护理服务。但是,因入住ICU的患者普遍病情危重,在住院期间易出现心理激问题,不仅不利于患者心理健康的保障,还可能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造成影响,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便对ICU病人的心理激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并分析了相应护理干预手段对ICU病人的影响,希望能够为广大ICU病人心理健康的保障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ICU 心理应激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常见护理及产期心理干预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5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产期心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HADS-A、HADS-D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HADS-A、HADS-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P<0.05)。结论产期心理干预护理能够通过共情技巧使产妇情绪和心理状况得到有效缓解,通过对产妇内心的情绪产生共鸣来加强对产妇的护理效果,减轻产妇痛苦。

  • 标签: 妇产科产期 心理干预护理 应用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常见护理及产期心理干预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产期心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HADS-A、HADS-D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HADS-A、HADS-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P<0.05)。结论:产期心理干预护理能够通过共情技巧使产妇情绪和心理状况得到有效缓解,通过对产妇内心的情绪产生共鸣来加强对产妇的护理效果,减轻产妇痛苦。

  • 标签: 妇产科 常见护理 产期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常见护理及产期心理干预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5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产期心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HADS-A、HADS-D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HADS-A、HADS-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妇产科 常见护理 产期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在妇产科产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在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产妇中选择60名产妇的病例资料做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名产妇。对照组产妇利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而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干预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在产妇的心理痛苦程度方面:护理之前,两组产妇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无明显的差异,(P>0.05);护理后,在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方面,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72.00%,(P<0.05)。结论,将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应用在妇产科的产期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与紧张情绪,降低产妇的抑郁程度,引导产妇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分娩,同时还能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增强妇产科的综合护理服务水平。

  • 标签: 妇产科 心理护理干预 应用
  • 简介:摘要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分析有助于深入地了解脑卒中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因素,建立正确的护理治疗干预措施,帮助患者从生理、心理、社会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 标签: 脑卒中 创伤后心理障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该院行择期开胸肺癌根治术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入组时、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皮质醇(Cor)水平、SAS和SDS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时IL-6、Cor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SAS和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干预用于肺癌开胸手术可缓解患者围术期心理理应激,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开胸手术 肺癌根治术 心理护理 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生理应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心理、生理应激的变化,围术期的舒适度、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麻醉前的心率、血压的变化要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舒适度、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的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手术室患者的心理、生理应激,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手术室应激反应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个体化心理干预对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激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 2013年 1月— 2019年 3月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 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接受个体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 1天、术后 7天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入院时 SAS、 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在干预后的术前 1天、术后 7天 SAS、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能改善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个体化心理干预 颅内肿瘤 围术期 心理应激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冠肺炎患者心理激反应与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从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发热二病区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试验组(15例)与常规组(1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与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冠肺炎 心理应激反应 心理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发热患者心理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的全部病例均来自 本 院 2019 年 1 月 ~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发热患者 ,共计 84 例,随机将其分为 每组各有 42 例患者的 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为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为 干预组。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定。 结果 在 SAS 及 SDS 等不良情绪 评分 方面,干预组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显著性 ( P < 0.05 )。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 干预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 96.55%VS81.03% ),差异具有 显著性 ( P < 0.05 )。 结论 发热患者实施 心理干预的效果满意, 患者不良情绪 明显改善 ,护理满意度 明显升高 ,临床上 值得 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 ] 心理护理 发热 心理应激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