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归因即人们对自己和他人所做所为的原因进行的推测和分析,人们通常认为的赞扬、同情和帮助等积极的态度未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达到积极的效果,因为它与一个人的归因倾向有关,因此,如何运用、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赞扬与责备、同情与愤怒、帮助与忽视才能起到预想的效果,这是心理学工作者应认真研究的课题。

  • 标签: 个人倾向 成就动机 课堂教学 归因分析 教育方式 教育社会心理学
  • 简介:研究根据应激和归因理论分析海员的应付方式特点,研究发现海员在应付方式类型方面存在主导心境、健康状况的差异,应付方式的个体差异影响归因特点.

  • 标签: 海员 应付方式 归因方式
  • 简介: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国内四省市250名远程学习者施测,并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远程学习者的成败归因方式及部分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①远程学习者总的归因方式倾向于内控性的努力;②从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归因方式来看,远程学习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外在背景,而把失败归因于内在努力。③对学习者成败归因方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学历。研究结果可以为促进远程教育学习者的情感反应和改变学习动机提供可供参考的实证依据。

  • 标签: 远程学习者 成败归因方式
  • 简介:通过问卷调查法对54名高中生的疏离感和归因方式进行考察,探讨青少年的疏离感及归因方式的基本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疏离感中的社会疏离感和自然疏离感均与归因方式有显著的相关,而人际疏离感与归因方式的相关不显著;(2)男女青少年在疏离感的三个分量表以及总分上差异均不显著,但归因方式差异显著,男青少年倾向于外控,女青少年倾向于内控.

  • 标签: 青少年 疏离感 归因方式
  • 简介:采用学习倦怠问卷和归因方式问卷方法,对287名本科生开展调查研究,考察其学习倦怠的基本情况和学习倦怠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学习倦怠总分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成就感低维度上年级和专业差异显著(庐5.001,P〈0.01;F=9.385,P〈0.01);行为不当与归因方式的内外控倾向正相关(r=0.134,P〈0.05;r=0.284,P〈0.01);情绪低落与归因方式的内外控倾向正相关(r=0.132,P〈0.05;r=353,P〈0.05);归因方式的外控倾向对学习倦怠的各维度都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归因方式的内控倾向只对学习倦怠的成就感低维度有预测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学习倦怠 归因方式 内控倾向 外控倾向
  • 简介:本研究认为,导致内地西藏班学生学习方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国家政策层面,主要是政策照顾和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Z-,学生的自身因素,主要是学生学习动机不正确和自身知识储备不足;三,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教师过多的支持和过少的指导帮助。

  • 标签: 内地西藏班 学习方式 归因分析
  • 简介:采用多维-多向归因量表对258名初一年级学生调查,发现:(1)初中生多采用内部归因方式;(2)努力归因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由样本计算的f=3.072,sig为0.55,大于0.05,接受方差相等假设,由样本计算的t=2.246,sig为0.026,p<0.05,推断两总体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不同班级间的学生归因倾向也不同,重点班学生倾向于内部归因,普通班学生倾向于外部归因

  • 标签: 初中生 内部归因
  • 简介:要学会正确归因!产生这一感慨,源于对幼时记忆的反刍。那时的我能够帮大人干些活了,却喜欢读书,整日冥思,对日常事务关注和积累都不够。比如:有些常见农具的名称就叫不上来。一日,娘让我去借石碾子,我只知道大人们在场院里拉着那东西在干透的豆棵上滚动,就能把豆粒压出来。于是综合提炼它的形状功能后,向邻家老婆婆开口了:你家有滚场吗?

  • 标签: 归因 日常事务 婆婆
  • 简介: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某城市主城区190名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及其归因方式进行了调查,并从编制、学历和教龄三个维度分析了幼儿教师的归因方式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的归因方式对其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均有不同的预测作用,其心理控制源表现出内控性倾向。其中内控性归因维度对职业倦怠的职业压力负荷维度具有极其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有势力的他人对个人职业成就感则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果。

  • 标签: 幼儿教师 职业倦怠 归因方式
  • 简介:摘要:本研究采用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张建新和Schwarzer)等工具,随机抽取平顶山学院285名全日制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之间的关系及两者在性别、出身、家庭环境上的差异。结论:(1)自我效能感得分主要集中在2-3分之间,占总人数的64.2%。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生源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都存在显著差异。(2)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各个因子,除情境维度外,都存在着极其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内因、外因、能力、努力和运气均呈现显著正相关。(3)归因方式中内归因对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功能。

  • 标签: 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
  • 简介: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海德(F.Heider)和维纳(Weiner)。归因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它是研究如何推测、判断、解释人们行为及其行为结果原因的理论。在管理学中,归因理论侧重于研究个人解释行为成功与失败原因的认识过程,并力图通过改变人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人的行为。它认为人们对行为的结果主要归结于四个因素,即努力、能力、任务的难度和机遇。而人们也都会把自己行为的成败进行归因,归结不同的原因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而影响以后的行为。

  • 标签: 归因理论 人的行为 认知心理学 认识过程 失败原因 自我感觉
  • 简介:本研究以432名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青少年抑郁与归因方式及家庭关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①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可以分为主观努力因素归因和不可随意控制因素归因,个体在归因时越倾向于前者,则抑郁程度越高,在归因时越倾向于后者,则抑郁程度越低;②父母仍然是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人物,青少午的抑郁程度与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关系密切,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越低,抑郁程度越高。

  • 标签: 青少年 归因方式 家庭关系 心理健康
  • 简介:该文就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特点、规律及其心理机制以及通过归因干预改善和提高个体与群体健康水平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并对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作者认为,归因干预可能是改善和提高个体与群体的健康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揭示个体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生活事件在特定归因和维度归因上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特点、规律及其心理机制,并就归因干预的理论和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标签: 归因方式 心理健康 归因干预
  • 简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与其心理健康存在很大的关系。文章对近十年国内外关于对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而对大学生进行归因训练的必要性。

  • 标签: 大学生 归因方式 心理健康
  • 简介:为了探讨大学生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归因,本研究使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师范学院学生进行了测验。结果显示:(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女生的幸福感总体情况优于男生,但是男女在幸福感上差异不显著。(2)大学生在归因方式上总体倾向于内部归因,男女大学生都是内控性得分高于外控性得分,男女在归因方式上差异不显著。(3)内控归因倾向的大学生比外控倾向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到幸福感。在成功的情境下,学业成就中的背景因素与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失败情境下,学业成就中的能力因素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

  • 标签: 大学生 幸福感 归因方式
  • 简介:本文就学前教育系学生大五人格与学业归因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初步分析了该样本大五人格与学业归因之间的关系,对学校教学与心理指导工作有一定意义。研究表明,学前教育系学生的具有自身的人格特点与归因倾向,并且能力归因与开放性、背景归因与外向性显著正相关,背景归因与尽责性显著负相关。

  • 标签: 大五人格 归因
  • 简介: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00名运城学院高专生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女生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平均数略高于男生;(2)专业之间的幸福感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在年级中却呈现递减趋势;(3)在成功的情境下,能力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在失败的情境下,能力与主观幸福感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 标签: 高专学生 归因方式 学科主观幸福感
  • 简介:本研究结合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羞怯与社交焦虑、归因方式、乐观取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两个可能影响羞怯对社交焦虑预测的因素:归因方式和乐观取向,构建了羞怯、社交焦虑、归因方式和乐观取向四者相互作用的假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揭示了羞怯与归因方式、乐观取向和社交焦虑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归因方式与乐观取向在羞怯与社交焦虑之间起双中介作用:一方面羞怯直接影响社交焦虑,另一方面羞怯通过影响归因方式影响乐观取向,进而影响社交焦虑。

  • 标签: 大学生 羞怯 社交焦虑 归因方式 乐观取向
  • 简介:<正>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自从海德(F.Heider)第一次从人际关系出发谈到归因以来,四十多年过去了。在这四十多年里,这个领域在理论上的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多种应用,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有关这一方面,人们已谈得很多了。本文想谈谈归因理论的另一方面,也即它的不足和面临的问题。一、因果结构:因果知觉的结构是什么?有关归因的诸种理论都把重点放在“内在一外在”维度上,以此作为分析人们因果解释的一种方式。内在原因在于人,外在归因则把原因归于环境。人(内在的)与情景(外

  • 标签: 归因理论 归因分析 内在原因 社会心理学 因果解释 外在原因
  • 简介:高职学生偏差行为是值得学校、社会、家庭关注的问题。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高职学生偏差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高职学生的自我控制、归因方式、参与度对其偏差行为有显著的预测力。

  • 标签: 高职学生 偏差行为 归因方式 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