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长城资源调查等项目的过程中,对部分汪古部的投下城作了专门的调查与测绘,获得了一批新的资料。本文结合新的调查、测绘资料及文献、史料考证,对汪古部领地内的投下城作一梳理探考。

  • 标签: 汪古部 蒙元时期 投下城 史料考证 总管府 内蒙古文物
  • 简介:蕃占时期敦煌的奴婢除原有奴婢、杂户外,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唐蕃战争中的唐朝战俘以及被抄掠为奴的普通民众;二是民间人口买卖中沦为奴婢的贫苦百姓。当时除官府和豪室外,寺庙、僧人和军队均占有大量奴婢。吐蕃统治者对这些奴婢有着严格的监管制度,除颁布法令禁止地方豪强抄掠百姓为奴外,主要的监管手段有二,一是对私属奴婢进行登记;二是模仿唐朝市券制度给奴婢买卖颁发公验,管理民间的奴婢买卖。这些监管措施主要是为了防止地方势力压良为奴,保证吐蕃中央政府的税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吐蕃中央与地方势力争夺人口的矛盾。

  • 标签: 出土文献 吐蕃 敦煌 奴婢
  • 简介:三峡地区墓葬中有一种后人利用前人墓葬进行埋葬的习俗,时代在安史之乱至南宋末期,其出现与墓葬的主人来自中原有关。安史之乱后,中原板荡,部分移民借道荆襄然后沿江上溯,首先到达三峡东部,其墓葬尽力复制中原洞穴式墓葬形式,而借室葬墓均为券顶的砖石室墓之类,乃土洞墓的特殊形态,其分布范围集中在秭归、巴东、奉节、巫山、宜昌一带。

  • 标签: 三峡 唐宋 借室葬 中原移民
  • 简介:成排分布的房址是我国新石器时期聚落十分常见的布局方式,排房作为多空间大型建筑,更是其中引人注意的一类,但是和另一些建筑的界限还不明晰。本文由目前发布的考古资料总结出:仰韶文化晚期与屈家岭文化之交,以及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是排房建筑在我国的两大兴盛期与集中分布区;继而由环境、建筑技术与社会学等视角分析排房所处的自然、社会、历史环境。结论认为,氏族向家族转化时期,由原居地外迁的大量移民提出了对排房这种建筑形削的需求,而千栏流行区域的长屋传统为创造成熟的排房形制提供了便利,排房在这一对必要性与可能性的综合作用下应运而生。

  • 标签: 排房 干栏长屋 新石器文明 氏族 移民
  • 简介:本文以—度流失越南、现存于云南省博物馆的民国昆明市《外侨户籍册》为基础,分析其史料价值及研究意义,进而通过对相关信息的爬梳整理,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因素和近代以来昆明历史的发展特征,将民国时期外侨群体在昆明的分布、活动状况及特点做一个全面的解读。

  • 标签: 外侨户籍册 民国时期 云南昆明 外侨活动
  • 简介:根据铜礼器、实用容器、兵器及工具数量的不同,东周时期巴蜀青铜器墓可以分为四个等级,但是等级的划分没有严格的规律可循。这说明巴蜀地区虽然尊崇周礼,以青铜礼器来表示身份地位的高低,但是礼乐制度尚不完善。原因在于巴蜀地区农业还不发达,社会组织相对落后。开明治水的成功,促进了成都平原农业的发展和古蜀社会形态的转变,在此基础上,代表宗法政治的巴蜀礼乐文化逐步发展起来。

  • 标签: 东周时期 巴蜀青铜器 使用礼制 巴蜀礼乐文化
  • 简介:鱼纹,陶瓷装饰的传统纹饰之一,广义上可包含由鱼纹和其它纹样组合而成的纹饰,狭义上仅指纯粹鱼纹或以鱼纹为主体的纹饰。鱼纹早在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彩陶中即已出现,河南临汝出土有鹦鱼石斧图彩陶缸,其后的商周青铜器、玉器,秦汉的漆器、彩陶上,鱼纹均得到广泛应用。到了唐代,鱼纹开始用于瓷器装饰。宋代定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耀州窑、磁州窑都有大量的鱼纹装饰,明清之际景德镇御窑生产的鱼纹瓷种类繁多,最为引人注目。

  • 标签: 景德镇窑 鱼纹 明清时期 新石器时代遗址 清宫 传统纹饰
  • 简介:正2002年6月—10月,为了配合110国道集—老(集宁至老爷庙)高速公路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乌兰察布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对察右前旗巴音镇土城村二台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二台沟遗址为一古村落遗址,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遗址东部有墓葬区,集老高速路

  • 标签: 金元时期 察右前旗 墓葬形制 村落遗址 随葬品 乌兰察布
  • 简介:滹沱河、唐河流域东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可分做五期,大致相当于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此地为白狄别种所建立的鲜虞和中山所控制,战国晚期赵灭中山后据有其地。中山文化中含有大量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因素,但随着时代发展,中原文化的因素逐渐增加。赵文化则以中原文化因素为主。滹沱河、唐河流域东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反映了秦统一以前不同民族在多年争战中不断融合的史实。

  • 标签: 东周 中山
  • 简介:采用XRF、XRD、岩相显微观察等现代检测分析技术对湖北大冶铜绿山岩阴山脚遗址东周时期地层中“风化壳”进行了化学成分及岩相组织检测分析,结合铜绿山氧化铜矿石矿物组成及地球化学特征、周围遗迹关系,初步认定“风化壳”可能是冲洗矿石后的泥流沉积(尾沙沉积)。

  • 标签: 大冶铜绿山 岩阴山脚遗址 洗矿 泥流沉积
  • 简介:鄂豫陕间处于中原、关中与长江流域交往的中间地带,本文通过对鄂豫陕间二里头文化时期文化格局的分析,探讨了这一地区文化势力的变迁及其对于二里头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 标签: 鄂豫陕间 二里头文化时期 文化格局 文化势力变迁
  • 简介:河南禹州瓦店遗址2007、2009年发掘出土了大量以灰岩为原料的石铲制品以及相应的原料、坯料和废料。本项研究以石铲生产技术为切入点,通过对这些石制品的观察和分析,并结合实验考古,复原了瓦店遗址石铲制作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流程。结合有关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的相关理论,我们认为瓦店遗址龙山文化时期的石器生产属于“松散的专业化生产”,而夏商时期的整个中原嵩山地区存在着以加工灰岩石铲为主的大规模的石器生产工业。

  • 标签: 瓦店遗址 石铲 实验考古 手工业生产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