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小学短跑训练是打基础着眼于未来的基础训练阶段。通过短跑训练使小学的心肺功能得到提高,肌肉力量不断增强,协调性和灵敏性及反应能力得到培养,激发潜在的运动爆发力,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短跑训练要科学、合理地制定训练计划,选择适合小学身心发展的训练内容和方法,重在打基础,切勿成人化。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与训练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提高小学短跑训练效果进行探讨。

  • 标签: 短跑训练 小学生 基础训练阶段 心肺功能 肌肉力量 反应能力
  • 简介:跳远是典型的速度和爆发力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它要求学生在数秒内完成从助跑至落地等几个紧密相连的技术环节,技术要求复杂。在跳远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助跑、踏跳以及空中动作和落地技术的指导,忽视了跳远的助跑技能技巧的讲解。所以,在这个项目的考核和比赛中,很多学生由于不能准确地踏板起跳,从而导致整个的技术动作变形,影响了应有水平的发挥。经过观察与探索,笔者发现影响学生跳远成绩的因素,除了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忽略了对助跑与技能教学的点拨。

  • 标签: 跳远教学 小学生 助跑 落地技术 运动项目 空中动作
  • 简介:教学中多和学生沟通,训练融入游戏中,抓好技术训练,严格要求动作质量,注意恢复,用爱去浇灌学生。耐久跑,多数小学对于它来说是望而却步,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独生子女抗压能力弱,自信心不足等这些都可通过体育锻炼来解决,教学中多和学生沟通,使学生了解其中的利弊并自觉投入到锻炼行列,耐久跑成为笔者首当其冲的必选项目。

  • 标签: 思想 素质 技术
  • 简介:一、平衡(移动)练习①将毽子放在头顶上,做原地下蹲、转圈、提踵、倒退、走、直线、曲线走等练习,也可用于接力比赛。②两只脚的脚背上二各放一只毽子,做左右前后的移动。③放在双肩、背部或颈部进行练习。作用及用途:提高本体感觉、练习兴趣,主要用于低年级.

  • 标签: 小学生 练习兴趣 训练 毽球 接力比赛 本体感觉
  • 简介:6~11岁,一段花朵盛开的年龄,刚刚步入校园,从懵懵懂懂开始慢慢认识周围的环境,他们有的乖巧,有的顽皮,有的温和,有的叛逆。一切精彩和深刻的记忆,都将从这里开始。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6~11岁孩子们的运动与健康空间。

  • 标签: 健康 小学生 健身 游戏 运动
  • 简介:耐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也是反映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质强弱的主要标志。提高学生耐力素质对于发展学生体能和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首先从学生耐力素质大幅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再对提高耐力素质的方法、途径、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高小学的耐力素质。

  • 标签: 体质健康标准 耐力 调查 对策
  • 简介:一方狭长的土地,一套仅值100多元的器材设备,在炎炎烈日下,100多名小学正围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进行地掷球比赛。这是西安市碑林区少年宫正在举行的地掷球夏令营活动。参加夏令营的东羊市小学学生麻宛怡兴奋地说:“我最喜欢和同学们玩地掷球了,它让我动脑又健身,做完功课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游戏小天地,比上网打游戏有趣多了。”

  • 标签: 地掷球比赛 小学生 夏令营活动 参赛 时尚 器材设备
  • 简介: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运动损伤的发生与训练计划的安排、运动项目、训练水平、训练环境及场地条件等因素有关。通过总结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预防原则,为改进教学和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成绩创造条件。

  • 标签: 运动损伤 预防原则 中小学生 原因 运动过程 训练计划
  • 简介:从各个方面的数据、资料和信息显示,我国中小学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下降已经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小学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逐年下降的趋势更为严重;青少年学生近视率排名世界第二。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等各个层面如何能提高中小学学生的体质健康,良好地促进中小学学生成长,已急需解决。

  • 标签: 身体健康状况 中小学生 中小学学生 杂谈 学生身体素质 青少年学生
  • 简介:目的:通过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芜湖市619名肥胖小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肥胖儿生成的原因。发现儿童肥胖症成因中,饮食结构影响列首位;其余依次为学习压力过重,无暇锻炼身体;因居住条件限制,活动不足而发胖;家庭遗传倾向。同时,为克服小学肥胖问题提出了一些干预措施。

  • 标签: 小学生 肥胖现状 成因 干预措施
  • 简介: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是通过多年的系统训练培养出来的,在运动员的成长过程中,一般要经历被发现阶段,基础阶段,提高阶段,这也正是运动员处在小学,初中,高中上学阶段,在这三个上学阶段最少要接受三个甚至多个教练员(体校除外)指导,在这三个学习阶段如何让运动员健康成长,并进行系统训练,需要三个阶段的教练员在各自阶段按照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大体训练模式如下:

  • 标签: 中长跑运动员 系统训练 中小学生 成长过程 针对性训练 基础阶段
  • 简介:6月3日上午8时,2006年鹤壁市中小学小金属地掷球比赛开幕式在淇滨中学举行,来自全市城乡学校的49支代表队在运动员进行曲的伴奏下依次进入会场,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彦成致辞,市体育局局长路照峰到会祝贺。开幕式结束后,中学组和小学组分别在淇滨中学和鹤翔小学两个赛场进行比赛。

  • 标签: 小金属地掷球 中小学生 鹤壁市 地掷球比赛 中学 运动员
  • 简介:对30名身高标准体重达到“肥胖”等级的小学进行为期3周的综合性体能训练及膳食结构调整与控制相结合的短期集训。结果表明受训者平均减重1.73kg,体脂含量下降6.31%,去脂体重增加1.95kg。身体围度特别是腹围减少,背力和腰腹肌肌力增加,血压下降,心肺功能改善,上述指标与受训前比较,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受训者运动健身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增强,对平衡膳食的认识有所提高。

  • 标签: 肥胖 小学生 运动 节食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通过对厦门市2200名中小学对体育活动积极性的态度、课外时间安排、学习负担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够、睡眠时伺不足、学习压力大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体质下降。

  • 标签: 厦门 中小学生 体质健康 身体素质
  • 简介:为探讨不同年龄中小学柔韧素质的发展规律,以期为中小学发展柔韧素质提供理论支撑,对连云港市2010年5654名小学一年级~高中三年级(对应6~18岁)学生的坐位体前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18岁年龄段男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柔韧素质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但在柔韧素质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双降双升”现象。第一次“降升”发生在6~15岁,即男生在6~10岁、女生在6~11岁,柔韧素质呈现第一次下降,并分别在10、11岁降到整个年龄段的最低值,之后开始回升,到15岁时达到一个高位,形成了第一个“V”型;第二次“降升”发生在15~18岁,即15岁过后,男女生柔韧素质开始第二次下降,到16岁(男生)、17岁(女生)时降到一个低位(但该值仍高于6岁水平),之后又开始回升,形成了第二个“V”型。认为:6~18岁年龄段学生柔韧素质的第一次下降发生在进入青春期之前,是幼儿骨骼与神经、肌肉发育不相协调的结果;第一次上升发生在开始进入青春期到全面进入青春期期间,是体内激素作用下形成的身体增长全面进入人生第二个发育高峰期的结果;至于柔韧素质保持在高位的第二次降、升的原因,尚有待探讨。

  • 标签: 柔韧素质 中小学生 坐位体前屈 年龄特征
  • 简介:近年来我国接连发生了多次重大灾难事件,这些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对于身心脆弱的中小学来说伤害是不言而喻的。针对中小学心理创伤的症状进行分析,对学校体育纠治心理创伤的原理、方法和作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学校体育对中小学心理创伤干预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和积极作用。在实施干预过程中,应当针对中小学心理创伤的不同症状表现,选择对应的体育项目,创造和谐的体育活动氛围,注重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以此引导学生逐步解除心理障碍。

  • 标签: 学校体育 心理创伤 中小学生 灾难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土家族、苗族中小学1985~2014年生长变化的特点、规律和趋势,为改善和提高土家族、苗族中小学的生长发育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土家族、苗族7~18岁中、小学的数据,分析其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身高/体重最大增长年龄(MIA-H、MIA-W)的增幅和不同阶段增速,并以18岁年龄组为个案计算成年身高的持续增长和性别差异。结果:1985~2014年土家男生、土家女生、苗家男生、苗家女生7~18岁学生身高平均增幅分别为6.27cm、4.85cm、6.41cm、5.56cm;体重分别为6.72kg、3.64kg、5.86kg、5.11kg;胸围分别为2.88cm、3.71cm、2.48cm、3.61cm;体质指数BMI分别为1.58kg/m~2、0.62kg/m~2、1.33kg/m~2、1.32kg/m~2。生长速度土家族呈现"前慢后快,加速增长"特点,体格向"粗壮型"发展;苗族呈现"前快后慢,增长减速"特点,体格向"细长型"发展,10~12岁学生是超重、肥胖重点监测对象。除苗男外,MIA-H、MIA-W提前0.99~4.44岁。成年身高呈现增长但幅度不大的特点,"性差"不足13cm。结论:土家族、苗族中小学生长长期趋势潜力比较大。土家族已步入快速阶段,呈加速趋势;苗族男生已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女生则不明显。生长长期趋势存在民族、性别差异。

  • 标签: 土家族 苗族 中小学生 生长变化
  • 简介: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利用新疆地区1985年和2010年7-18岁少数民族中小学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该地区维、哈、柯等三个少数民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状况作2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近25年间,新疆地区维、哈、柯等少数民族女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基本保持增长,平均增长值分别为:维女0.8cm、1.6kg、2.7cm,哈女6cm、4.9kg、2.7cm,柯女4.2cm、3.2kg、1cm;维、哈、柯等少数民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总体水平:哈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优于维、柯女生,柯女生的优于维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为生态环境、生活习惯、学校体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 标签: 新疆 维吾尔 哈萨克 柯尔克孜 女生 身体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