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头部摔伤,CT检查没事,并不代表就一定安然无恙。医学上有一种“脑内延迟性血肿”,最长延迟3个月才会出现症状。近日,家住湖北汉口56岁的秦师傅就被检查出了这病。

  • 标签: CT检查 摔伤 头部 延迟性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腔隙性脑梗死(LI)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影像学检测结果对LI个体化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连续收集我院收治的LI患者100例,完善头部核磁共振(MRI)检查,包括常规MRI序列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分析其影像特点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本组LI患者合并存在血管周围间隙46例(其中间隙扩大10例);存在脑白质疏松54例;存在微出血31例(SWI阳性31例,T2*WI阳性仅13例)。LI可合并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白质疏松、脑微出血等;SWI对合并脑微出血的检出率高于常规MRI。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磁敏感加权成像 血管周围间隙打一大 自质疏松 脑微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薄壁空腔型肺癌的CT征象特点,提高对薄壁空腔型肺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薄壁空腔型肺癌的CT征象特点,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11例肺癌在CT上均表现为薄壁空腔,病理证实9例为腺癌,1例为鳞癌,1例为小细胞癌。其中6例空腔壁厚薄不均匀,8例空腔壁可见结节,11例空腔内见可见分隔。结论薄壁空腔型肺癌是临床少见的一种影像学表现类型,CT常表现为空腔壁不均匀增厚或壁结节,腔内有分隔为其特征性表现,应避免临床误诊。

  • 标签: 肺肿瘤 空腔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12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血清学证实并实施CT检查,总结患者的CT影像表现。结果本组患者中有103例表现为磨玻璃影,占总数的8583%,有85例表现为实变影,占总数的7083%,有56例表现为结节,占总数的4667%,有21例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占总数的175%,21例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占总数的175%,22例表现为纵隔淋巴结肿大,占总数的1833%,17例表现为胸腔积液,占总数的1417%。病变主要为双肺下叶,大部分患者均为小叶性分布,其中27例患者病灶的吸收较临床表现改善慢。结论CT影像能够反映出成人支原体肺炎的病情特点,可做好病情早期诊断的工具。

  • 标签: 成人支原体肺炎 CT影像 表现特点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58-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影像诊断检查在颅脑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3月23例颅脑外伤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CT影像诊断确诊。结果通过CT影像诊断检查发现,23例患者中,其中硬膜下积液2例,外伤性气颅3例,颅内血肿3例,外伤性脑梗塞7例,脑挫裂伤8例。结论CT影像诊断颅脑外伤具有较高准确率,且图像清晰,很少发生误诊现象,对在颅脑损伤患者诊疗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颅脑外伤 CT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影像仪器不断对外更新与发展,医学影像在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医学影像使许多早期患者较早的了解病情并及时治疗,同时在协助医生手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医学影像仪器的开发与研制,日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新型医学影像仪器研发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使不少公司都努力去研发更清新,更先进的医学影像仪器。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医学影像仪器的革新,如今的医学影像仪器与最初的医学影像相比,其变化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 标签: CT影像设备 原理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影像对头颈部腺样囊性肿瘤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所接收治疗的25例头颈部腺样囊性肿瘤患者病例资料尤其是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肿瘤分布主要位于上颌窦,其次是中耳、口底,再次是鼻咽、腮腺,鼻腔处最少;肿块表面多数出现溃疡、糜烂,并且部分患者肿块处还触之有血,少量患者出现粘膜慢性充血以及质硬;肿瘤邻近部位神经、血管以及周围的软组织均有粘连情况,部分软组织神经呈现串珠样增粗,在肿瘤突入颅内的部分,与邻近硬膜粘连情况较严重,但是脑实质界限清晰;患者病变区多呈现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阴影,大小约为18mmX22mm至67mmX79mm之间,软组织密度均匀者有9例、不均匀者有16例,CT值为34至55HU之间。其中有3例患者受累骨质有弥漫状态者,上颌窦出现病变且侧翼腭窝扩大,肿瘤通过其想颞下窝蔓延。8例患者必中间隔取病变边界不清晰。结论头颈部腺样囊性肿瘤年龄跨度大,生长缓慢,CT扫描可基本对其作出精确的诊断,如果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可配合MRI扫描诊断,进一步明确病变累及范围及转移情况

  • 标签: 腺样囊性癌 头颈部肿瘤 CT扫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方法随机抽选2011年08月~2014年08月期间,在我院内科进行临床诊疗的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103例。对他们进行临床CT检查,并就其影像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左侧的发病几率明显高于右侧,左下叶是高发病部位,相对于其他部位具有高危险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T影像结果表现为磨玻璃密度阴影状态的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实验为92.8%。结论从上述的分析可见,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在患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对临床上及早发现和诊断支原体肺炎患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成年患者 CT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间在我院收治的2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和X线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过比较。结果本组26例患者中在肺动脉高压增粗影、肺内继发改变及胸膜病变征象方面CT图像均明显高于X线(P<0.05),螺旋CT检测显示1131支肺动脉,349支肺动脉显示栓塞(30.86%)。结论肺动脉栓塞中应用螺旋CT可较为清楚地显示肺动脉栓塞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CT 诊断
  • 简介:摘要影像医学在医学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伴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CT、MR等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临床治疗中的疾病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作为医学工作人员,要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对技术进行良好的掌握,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进行服务。本篇文章通过对影响医学中的CT、MR技术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作用。

  • 标签: 影像医学 CT MR 发展探析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诊断医师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卵巢透明细胞癌的影像学资料,总结影像学特征(位置、大小、边缘、囊实性、囊性部分CT值、实性部分CT值、强化程度、腹腔积液、腹膜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10例为单侧发生,1例双侧。9例表现为囊实混合型肿块,2例为实性型肿块。最长径10.5~22.5cm,平均16.1cm。囊实混合型肿块囊性部分CT值11~55HU,中位值18HU。肿块内均可见不规则乳头状结节或团块样实性成分;实性部分CT值34~49HU;增强各期中动脉期CT值46~57HU,静脉期CT值56~66HU。2例实性型肿块CT值分别为39、46HU。5例伴有腹腔积液,3例腹膜不规则絮状或结节状增厚,未见淋巴结肿大。结论: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为巨大囊实混合型或实性型肿块,多为单发。肿块内含有较高密度液性成分、乳头状突起和实性结构,轻中度强化。

  • 标签: 卵巢 肿瘤 透明细胞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胸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胸腺囊肿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37例胸腺囊肿形态、大小、位置、边界、密度及信号分析。结论CT及MRI影像学检查能充分清楚显示胸腺囊肿的大小位置形态及其与纵隔血管、脂肪及邻近其他结构的关系,为术前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 标签: 胸腺囊肿 CT MRI 影像学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影像学技术在胰腺癌诊治阶段的运用以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我院随机抽取60名胰腺癌患者的CT影响资料,进行查看、分析、总结,探讨其致病规律及特点,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给予患者正确的治疗措施。结果在这60名患者中胰腺头部癌症39例,表现为远端胰管扩张伴有胰腺实质萎缩。胰腺尾部21例,表现为强化不明显的低密度团块灶。结论CT影像技术对于胰腺癌患者的检查和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价值,对患者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胰腺癌 CT影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并对其CT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我院胸外科2014年1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在60例收治的患者中,中央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占25%,周围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占48%。在中央型肺癌中,陈旧性肺结核最为多见;在周围型肺癌中,活动性肺结核最为多见;而在弥散型肺癌中,陈旧型肺结核与活动性肺结核无较大差别。结论临床上利用CT影像学检查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对及早且更为准确的发现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肺癌 肺结核 CT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CT进行腹部创伤影像学诊断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部创伤患者共120例,对患者分别进行B超和CT检查,对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CT对患者进行检测具有比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对腹部创伤患者进行诊断,具有比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为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所以其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CT 腹部创伤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颅脑损伤的CT与MRI影像表现,研究其临床成像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共236例,首先进行CT检查,24h后再行颅脑MRI平扫,观察分析其成像特征及诊断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中脑挫伤患者MRI诊断共236例,CT平扫共216例;颅骨损伤患者MRI与CT诊断均为157例;头皮损伤患者上述两种方式诊断均为220例。结论CT是急性颅脑损伤的首选方案,但脑挫伤患者采用MRI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更为满意,临床诊断过程中将两者相结合应用,可有效减少误诊或漏诊情况发生。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CT 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