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四书之一的《大学》之解读提出了三条意见,重点在于讨论本书的主要思想是孔子老子之道的泓扬和发展。在老子五十四章中老子认为推行道,要从个人修身开始,扩大到修家,修乡,修邦,最后普及天下。孔子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其说是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等三大纲要,和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等一个完整思想体系,儒家称为三纲八目,故认为中国古代文化可以说是孔子老子思维为经纬的穿梭交织产物。《大学》就是这种交织的典型。本文并以三个理由对〈大学〉书名的注解提出更正意见,“大”字应解为“”字。本文对现行版《大学》中的平天下章节,对何为平天下?进行了解读研讨。

  • 标签: 孔子 老子 大学 大同。
  • 简介:一书有其完整的哲学体系,老子哲学的展开以""为中心,老子对""有着多侧面的界定和描述,综括而言,""具有宇宙的本原、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人的五官无法把握、"无为"、客观存在、可以认识等特点.老子哲学对孔子有着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有老子""论的明显折射、"无为"思想深刻影响了孔子、谦虚不自满思想对孔子有重要影响、"不言之教"对孔子有明显影响.探讨老子哲学的体系,揭示老子哲学对孔子的影响,对把握先秦哲学的真实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子哲学 “道” 特点 孔子 影响 意义
  • 简介:引言老子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通过一篇《道德经》将天下道理了一番,随后的二千多年间,后人又对老子及其《[德经》从各个视角进行论述研究,真可谓一部哲学著作尽天下事,后人论道几千年!2011年3月18日在河南灵宝函谷关剪彩落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28m高的锻铜雕塑《老子》圣像,新华社新华网第一时间做了报道,随后两天国内三十余家网站及报刊、电视媒体相继转载报道。其中不少的媒体更热衷于对老子圣像表面贴金的工艺予以关注和评论,针对《老子》圣像雕塑的创作意义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的精神内涵却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 标签: 《老子》 创作意义 圣像 雕塑 中国传统文化 电视媒体
  • 简介:孔子一生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儒学,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思想源泉包括殷周文化、东夷文化、鲁文化、周礼等。孔子弟子众多,在其去世后,其弟子不断丰富和传扬儒家思想,并分化形成了诸多流派,儒学亦成为显学。

  • 标签: 孔子 儒家思想 思想渊源 儒分为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孔子老子在义利观上有相近之处,包括把利进行划分,强调要爱惜民利,指出了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但更多的还在于区别和差异上,主要表现在义对利的作用认识、利的等级适用、对待社会发展的态度和义利观的性质等诸方面。

  • 标签: 孔子 老子 义利观
  • 简介: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老子是同时代的两大哲人。文章从《论语》和《老子》入手,通过对孔子老子的教学观、道德观两个方面的比较,总结了孔子老子的相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老子孔子教育思想的有力补充:即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 标签: 孔子 老子 教育 自然主义
  • 简介:由于在哲学思想、政治观点和伦理观念上的不同,老子孔子的语言观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老子的“希言”与孔子的“慎言”;老子的“言善信”与孔子的“言而有信”;老子的“正言若反”与孔子的“文质彬彬”,这些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有所体现。

  • 标签: 老子 孔子 语言观
  • 简介:摘要道家思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由春秋时期发展至今,从单纯的政治思想演化成宗教,渊源流传,博大精深。本文将通过推理的方法对“”进行简单的分析。

  • 标签: 道家 老子
  • 简介:本文试分析老子孔子的女性观,重点研究二者对女性的不同认识及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对后世中国的影响与作用。

  • 标签: 老子 孔子 女性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世界本体与价值渊源合一,宇宙法则与治世规范统一,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特征。“《老子》,明道之书也。”(明·焦竑:《老子翼·序》)“”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范畴。老子的“”既是世界的根本,又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关于老子”的本体论意义,学术界多有论列,而关于其价值论意蕴,则需要作深入探讨。本文将就这一问题,略陈管见。

  • 标签: 价值意蕴 价值论 中国传统哲学 价值理想 基本范畴 老子哲学
  • 简介:(一)求真务实、力戒空谈——道德实践原则老子孔子都是很内敛、不事空谈、只求平实做人的人。孔子适周曾问礼于老子老子看到孔子一副年少气盛、春风得意的样子,就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批评孔子说:“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

  • 标签: 孔子 老子 德育思想 传承 借鉴 求真务实
  • 作者: 刘铭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9-10-20
  • 出处:《知识-力量》 2019年第10期
  • 机构: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几千年来始终是攀附在血缘宗法制的道德伦理关系之上的,强调善即是美,从而使道德伦理关系之间血肉相连的思想一直处于支配地位。孔子所提出“尽善尽美”的音乐思想,尽管把伦理道德关系作为自己的审美学说的核心,但他对待美与善这一问题上,第一次对两者进行了区别和统一,即他所说的“《邵》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俏》)便是突出的例证。《韶》是歌颂舜之乐,《武》是歌颂武王之乐。孔子理想中的先王是尧舜及其推行的“揖让”政治,这和季札观乐中对《韶乐》所说的“德至矣哉!大矣!”“观止矣!”的评价相参照,便可以看到孔子为什么会认为《韶》乐在审美上既“尽美”,在道德理论上又“尽善”,是“美”与“善”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审美欣赏中,情感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孔子在《论语》中所表现出的音乐思想,强调音乐是以情乐人,以情感人。比如:“子与人歌而善,比使反之,而后和之。”“子击罄于卫,有荷费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罄乎?’”孔子在听到别人唱歌时,往往情不自禁,为歌声所感染,为音乐所激动,就会不由自主地加入歌唱的行列,和歌而乐。这说明音乐给人的享受,主要是情感愉悦,不仅听者有乐,歌者亦有乐,无论听者,歌者都会获得这种“乐”的审美愉悦享受,可以说,音乐就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使人们能获得情感的交流,同时,也通过“乐”使情感得以发泄、陶冶、净化。使之升华为艺术情感、审美情感。《乐记》中专以“乐情篇”讨论了音乐与情感,乐感与情感以及“乐”与情感的关系,强调了情感在音乐以及音乐欣赏中的作用。孔子除在论述音乐欣赏中论及“乐”的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也就是强调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的作用。他认为要是使人们接受一个道理,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使人们在情感上接受后才能在思想上接受。另外,孔子认为“乐”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身心之间的普遍和谐。籍此构建一个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并存的和谐社会。孔子从人的心灵出发。强调人的修身自省在构建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中的重要性,他的和谐思想是由心及物的外推式和谐:而老子主张自然和谐是最高和最好的和谐,只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胡作妄为”破坏了这种和谐,人应该回归自然,回归到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内敛式和谐。孔子老子和谐思想的比较可以为我们提供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启示。

  • 标签: 孔子 老子 和谐思想 当代启示
  • 简介:论是老子哲学最大的创新,纯粹之道的提出代表着老子哲学的高度,需要重新认识。为力求较为完整地诠释老子论哲学体系,本文提出:是根本存在,具有本体论意义;是宇宙本源,的宇宙论包括万物生存的过程、模式和具体化;的本质是自然,自然是老子思想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老子的自然不能等同于自然事物、自然主义或自然规律;道具有辩证性,含有宏观和微观辩证环节,离开了辩证性,老子则不可能包罗多重含义和功能;是有和无的统一,有和无是老子思想结构的纲领,自有观无和自无观有体现了老子认识论的原则。

  • 标签: 老子 本体论 宇宙论 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