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脍灸人口、流传千古的名篇很多。本文举其三则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 标签: 唐诗 品读
  • 简介:我国的语言是单音语系,文字也是单缀音,没有复缀音(入声字的促音虽有k、p、t等语尾,但仍是单缀音)。汉语中同音字既然很多,根据字声的轻重疾徐,渐有四声(平、上、去、入)之别:单缀音既然简炼,所以便于擘肌分理、剖析声韵之微。这是我国文学有关文字音韵而形成的特殊局面。由于语言文字上的这一特点,所以文学作品

  • 标签: 单缀 轻重疾徐 促音 语言文字 简炼 入声字
  • 简介:<正>钟嵘的《诗品》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理论批评专著。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诗话篇》中,总结诗话的起源以发展变化的情况时说:“诗话之源,本于钟嵘《诗品》”。清人何文焕辑印《历代诗话》也以它冠其首。在它以后,诗话著作,成为我国古代文艺美学重要形式之一。《诗品》评论了自汉、魏、至齐、梁的五言诗代表表作家122人和无名氏的《古诗》一组,按照他们成就的高低,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为一卷,前面都有序言,现将三合在一起,总称《诗品》。这篇序言是钟嵘诗歌批评的理论纲

  • 标签: 诗歌创作 《诗品序》 吟咏情性 《诗品》 诗歌美学 五言诗
  • 简介:贤张说因“守正”而“见逐”钦州。在滞留岭南的一年多里,于各地颇多吟咏。《唐诗汇》只收录7首,但已能证明我国盛唐时代即领有南海主权,广州已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今以此7首诗与《万首唐人绝句》《唐诗别裁集》《全唐诗》等比勘,发现异文若干,并从史地沿革、名物更改、文字发展、音韵变化诸方面加以校释。

  • 标签: 张说 岭南诗 《唐诗品汇》 《全唐诗》
  • 简介:黄土地·孔子与庄子的人文游历落日西沉九曲黄河野性的混沌沙砾堆砌亘古不变最久远的沉着孔子的牛车把夕阳颠簸成破碎的帆风鼓起黄尘填满喘息的深辙

  • 标签: 组诗 中国 诗品 黄土地 孔子 夕阳
  • 简介:《续诗品》在袁枚性灵说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创作是为了力纠当时诗坛只推崇单一风格的弊病。《续诗品》的确详细地论述了作诗之法;但其中也蕴含丰富的关于诗歌审美品评方面的内容,这在以前的研究中是不被重视的。在提倡诗歌风格多样化的同时,《续诗品》认为只有具备真情、雅致、空灵与韵味的诗才是优秀的诗歌。

  • 标签: 《续诗品》 审美品评 真情 性灵
  • 简介:张伯伟著,28.5万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版,定价10元。本书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对钟嵘及其《诗品》的全面研究之著。全书由考论篇、资料篇及附录三部分构成。考论篇共八章:第一章"家世与生平",据唐以前的史料订正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钟氏家谱》的讹

  • 标签: 钟嵘《诗品》 批评方法 南京大学 诗学体系 三章 文评
  • 简介:二十四诗品总论唐人诗歌理论,有两条不同的路线:一条强调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意义,由陈子昂发展到元、白,以至唐末的皮日休;另一条则侧重于诗歌的艺术性,尤其是作品的艺术风格,发挥了不少创见,而且写成了专书,由中唐皎然的《诗式》发展到唐末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司空图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深远。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袁故的性灵说都得到司空图的启发和影响。

  • 标签: 《诗品》 《沧浪诗话》 诗歌理论 《诗式》 神韵说 皮日休
  • 简介:诗品》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评论集,对两汉至梁代的一些主要作家作了分类和评析,并探讨了各位代表诗人的渊源,从而更加清晰地梳理了诗歌的脉络。本文中主要就《诗品》对王融的评价来综述《诗品》的接受,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诗品》。

  • 标签: 《诗品》 王融 接受研究
  • 简介:迄今为止,对《诗品》这部文论典籍的研究已经很深透了,有关《诗品》及其作者诸多方面的问题,大都得到周详的观照和周当的说明。不过问题研究、学术进展的任何阶段都不拒绝新问题——哪怕是基础性问题。《诗品》的原貌如何,即《诗品》原本就是单纯的评论著作还是另如他样,这就是一个可能成立也值得探究的基础性新问题。

  • 标签: 《诗品》研究 原貌 考证 性问题 文论
  • 简介:在当代华语文坛上,北岛无疑是最受瞩目的诗人之一。长期以来,他和他的诗成为文革一代青年的精神符号。而今天,重读北岛的诗,它所展现的却是一个作为平民对社会、对人生的关爱,以及他那内涵丰富的心灵世界。

  • 标签: 北岛 诗品 灵魂
  • 简介:屋顶被掀去了,窗框与门不翼而飞。只留下一片废墟。一堵危墙还留在那里,兀然而立。溅血的墙体上,挂着一个黑衫。

  • 标签: 散文诗 遗忘 品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心雕龙》与《诗品》的比较,本文突出了以下三点:(一)回到已经逝去1500年的历吏时光,看那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和提供的思想养料,在准确认识理论产生的社会和文学背景的基础上,把握各自理论的基本倾向.保证比较的客观性。(二)抓住“吟咏情性”这个基本路线和理论核心,站在文学思想的高度来看它们之间的异与同,重点关注《文心雕龙》由“情”与“体”两个核心范畴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缘情理论体系,解开其文学思想复杂性的症结。(三)比较的重点是《文心雕龙》与《诗品》对“吟咏情性”基本路线的理论突破,抓住各自最独特的贡献,做有深度和有意义的比较。由于以往的研究对《诗品》独特之处的注意相对地少,因此本文于此着力较多,期以提高比较的质量。

  • 标签: 《文心雕龙》《诗品》 比较 “吟咏情性”
  • 简介:唐诗英译是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几十年来,唐诗英译中出现不少误译和曲解,其中原因,一是唐诗语言研究与翻译界交流不够,二是译家对唐诗语言研究不够,或沿袭旧说,或只依据一些流行的唐诗选本的诠释,没有跟上当代唐诗词汇研究的新发展。这种现状给唐诗英译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唐诗英译与唐诗词汇研究有紧密联系,两者应做到互补,以求向英语世界读者忠实而完美地传达出唐诗艺术的真质。

  • 标签: 唐诗英译 误译 唐诗词汇研究
  • 简介:最高的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最寂寞的时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 标签: 琵琶行 柳宗元 唐诗 李白 危楼 可摘
  • 简介:常常在入夜时分,挑灯夜读唐诗。一个个如星辰般璀璨的名字从目下划过,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时隔千年以后,那些文字仍然活色生香,浓醇如酒,性灵如鱼,散淡如烟,焕发着青春的气息。他们创造了文学与审美的奇迹,使我欲罢不能。那些有如神助的文字,是长夜里的灿烂星光。

  • 标签: 孟浩 岑参 边塞诗 活色生香 推杯换盏 鹿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