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同型半胱氨酸(Hcy)又称高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去甲基后形成的一种含硫氨基酸.自1931年被VincentduVigneaud发现,1969年McCully首次提出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引起血管病变的原因,Hcy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众多研究表明,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近几年来,随着测定技术方法的改进,已经能够对正常人血浆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Hcy进行测定,并且发现在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银屑病、维生素B12缺乏等疾病的患者中存在Hcy的代谢紊乱.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急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结果脑梗死组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目的分析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7例于本院就诊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人员70例作为对照组,有效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比两组研究对象Hcy水平,研究脑梗死与Hcy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高同型半胱氨酸发生率、Hcy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无相关性。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增高,高同型半胱氨酸有可能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关系密切。

  • 标签: 脑梗死 高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12月间在我院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对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测定和比较。另外对不同类型的脑梗死发作次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病人,分析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结果:用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显示,脑梗死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有复发的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原发性的病人,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组与神经功能轻度缺损组、神经功能中度缺损组相比,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是脑梗死再发的风险因素。

  • 标签: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脑梗死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舰艇护航条件下舰员血清中叶酸、维生素B12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改变,探讨长航对舰员健康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分为长航组和对照组,其中长航组根据舰员执行任务的先后批次不同,分为长航A组(30人)、B组(35人)、C组(50人)和D组(20人)。舰员血清叶酸与维生素B12含量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测定,舰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采用免疫比浊分析方法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长航A组和B组舰员血清叶酸水平非常显著性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性升高;长航A组、B组、C组和D组舰员血清叶酸呈逐渐升高趋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对照组、长航A组、B组和C组舰员血清维生素B12水平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由于长航条件下舰艇新鲜蔬菜水果供给不足,易引起舰员叶酸等营养素缺乏,可能导致机体Hcy水平升高。合理增加靠港食品补给,是缓解舰员叶酸缺乏的有效措施。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检验结果相关探讨。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0月,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定为脑梗死组,同时再选择同期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人员在入院的次日清晨抽取静脉血4ml,实施血清分离,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对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检验。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健康人员,叶酸数据则低于健康人员。P<0.05,并且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叶酸水平降低,则会加剧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可作为鉴定急性脑梗死的主要指标,可以有效实现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检验 探讨
  • 简介: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同型半胱氨酸(Hcy)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新生的拮抗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12),MTT法测定不同浓度拉西地平对抗Hcy所致HUVEC-12增殖抑制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小管形成试验测定小管样结构形成;Real-time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拉西地平呈浓度依赖性地对抗Hcy所致HUVEC-12的增殖抑制(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cy损伤组G0-G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而加拉西地平1×10^-3、1×10^-2mmol/L损伤组则趋于正常;小管形成试验中,Hcy损伤模型组小管形成减少,在同时加入的拉西地平浓度为1×10^-3、1×10^-2mmol/L时能对抗这种效果;拉西地平1×10^-3、1×10^-2mmol/L能明显上调VEGF的表达,与损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拉西地平能对抗Hcy所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抑制以及小管样结构的形成抑制,并上调由Hcy所致内皮细胞的VEGF表达下调。

  • 标签: 拉西地平 同型半胱氨酸 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对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 2013年 6月 -2014年 6月本院收治的 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时患者空腹血浆 Hcy水平分为 HHcy组和非 HHcy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和预后情况,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 HHcy是急性脑梗死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结论: HHcy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更严重,预后多不佳。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急性脑梗死 预后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间的相关性,为其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依据。方法12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患者头颅CT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脑血管病临床诊断标准分为脑梗死组62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62例,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2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结果脑梗死组、TIA组、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经方差分析比较得出的结论:脑梗死组与TIA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子,临床可通过降低和控制缺血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来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康复率。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心内科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胱氨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6例H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以常规治疗为基础治疗方法,实验组则加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cy(14.38±5.73)μmol/L,对照组Hcy(16.96±8.47)μmol/L,实验组hs-CRP(4.79±3.37)mg/L,对照组(5.08±4.39)mg/L,治疗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实验组较对照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Hcy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H型高血压 阿托伐他汀钙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患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临床观察的110例EH患者,其中60例未合并CHD为对照组,50例合并CHD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生化指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发生情况及不同Hcy水平冠心病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Hcy、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DL、TG、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Hcy发生率为64.00%,高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cy组CHD发生率为68.09%,高于Hcy正常组的3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EH合并CHD患者大多存在Hcy升高现象,通过检测Hcy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EH发生CHD。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中的表达及影响因素。方法入组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5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51例(心衰组),不合并心衰患者74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水平。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肌酐、尿素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NP、醛固酮、D-二聚体、叶酸、肾素等指标作相关分析,对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因素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6.8(12.4,23)mmol/L明显升高。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肌酐、叶酸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肌酐(r=0.479,p=0.000)、尿素氮(r=0.371,p=0.000)、尿酸(r=0.439,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178,p=0.047)、BNP(r=0.278,p=0.002)、醛固酮(r=0.363,p=0.000)呈正相关,与叶酸(r=-0.374,p=0.000)呈负相关。对同型半胱氨酸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线性回归方程同型半胱氨酸=尿酸×0.225-叶酸×0.342+尿素氮×0.206。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中明显升高。尿酸、叶酸、尿素氮是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尿酸,叶酸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患者及多项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4月时间段收治冠心病患者6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2名为对照组,对两组实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多项生化指标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在本研究中所得肌酸激酶、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检测数值低于对照组在本研究中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患者及多项生化指标存在密切相关性,能准确的反映出病患心血管病变严重程度,能确定危险因素,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

  • 标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多项生化指标 相关性
  • 简介:目的:以L-半胱氨酸和吲哚为底物,利用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WW-11酶法合成L-色氨酸。方法:以IPTG诱导基因工程菌色氨酸酶表达,将酶活最高时的工程菌游离细胞作为转化反应的酶源,通过纸层析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并测定转化液中L-色氨酸的含量,结果:80mL反应液(L-半胱氨酸0.75g,吲哚75g)37℃反应48h,可积累L-色氨酸1.18g,L-半腕氨酸转化率为93.2%,吲哚转化率为90.1%,经分离纯化所得的L-色氨酸晶体,在熔点,旋光性和红外吸收光谱等方面与标准品完全一致,结论: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能有效地催化L-半胱氨酸和吲哚合成L-色氨酸,这种酶合成法是工业化生产L-色氨酸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L-半胱氨酸 吲哚 酶法合成 L-色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偏瘫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进行温胆汤联合穴位贴敷的联合应用,做好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2月来我院中医科治疗中风偏瘫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80例,对照组、治疗组人数分别为4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自拟方中药温胆汤加味组方,做好治疗后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同型半胱氨酸的比较。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指标的比较,其中治疗后患者的Hcy水平明显好转,整体效果较优(p<0.05)。结论:对偏瘫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进行温胆汤联合穴位贴敷应用,患者情况明显好转,整体情况较为优良。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温胆汤 穴位贴敷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验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来我院诊疗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24例为研究组,另选年龄相匹配的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然后将脑梗死组分为研究组有斑块组与研究组无斑块组;对照组分为对照有斑块组与对照无斑块组。运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仪检查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脑梗死有斑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高于脑梗死无斑块组(p

  • 标签: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在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CI患者100例,按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别分为3个亚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和Hcy水平,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CI组血清脂联素水平(6.4±1.5)m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2.5±2.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梗死组(28例)、中梗死组(42例)、大梗死组(30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8.8±1.9)、(5.6±1.3)、(2.7±0.8)mg/L]逐渐降低,轻型组(27例)、中型组(42例)、重型组(31例)患者[(8.5±1.7)、(5.4±1.1)、(2.5±0.7)mg/L]亦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I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逐渐升高,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患者亦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Hcy及hs-CRP参与了ACI的发病;并且它们的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这3个指标有助于对ACI患者病情及预后做出正确的判断.

  • 标签: 脑梗塞 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质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的使用情况,探讨其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2060例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的病例,对适应证、疗程、给药剂量、给药频次、给药途径、溶媒、溶媒量、配伍禁忌、滴注速度及36例发生ADR/ADE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60例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的病例中,超说明书用药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溶媒选择不适宜(66.96%)、给药剂量不适宜(18.10%)、溶媒量不适宜(11.99%);36例ADR/ADE病例中,引起ADR/ADE的因素有未标注滴速(100.00%)、溶媒及溶媒剂量不适宜(69.44%)、无适应证用药(11.11%)。结论: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合理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药品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ADR/ADE发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事件 评价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