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位名叫安东尼娜·马卡罗娃的苏联年轻女兵为了活命,竟然充当德国纳粹的“机关枪”,残酷杀害自己的同胞。在1941年至1943年,她一共杀害了1500个苏联人,其中包括许多妇女、老人和小孩。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人员经过30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78年将她抓捕归案,法院判处她死刑。

  • 标签: 克格勃 苏联卫国战争 刽子手 国家安全委员会 安东尼 女兵
  • 简介:穷人变多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原本已成长为一个低失业、高成长的社会,贫穷对于一个家庭而言,通常都是暂时的问题.然而现在,随着经济不景、失业问题严重,台湾低收入家庭数量逐年攀升,10年来累计已增加五成.2003年上半年,全岛低收入家庭达7.3万户,人数近十八万,创历史新高.

  • 标签: 困扰 低收入家庭 台湾 失业问题 高成长 穷人
  • 简介:读图时代的到来,尤其是苹果日报的大举入台,使得台湾激烈的媒体竞争又添加了视觉争夺这一块。各主流报纸积极应变,在新闻图片上灵活运用多种传播元素,注重人文关怀,重视情感,采用独特视角,巧妙传达意见等,强化了传播效果。

  • 标签: 主流报纸 新闻图片 台湾省 中国
  • 简介:身为台湾海基会董事长的辜振甫先生,给人留下温文儒雅且练达机敏的饱学长者印象。然而,他不是一位单纯的学者。横跨台湾政商两界的辜振甫,兼有“经济外交家”的名号。历任的几位“总统”都曾授予他殊荣。祖籍福建的辜振甫,1917年生于台湾名声显赫的庶港辜家。其父辜显荣时,辜家以6000多公顷农田、300多公顷盐田、18家糖厂等产业成为当时台湾的三大地主之一。1937年辜显荣去世,辜家日渐衰微。已从台北

  • 标签: 辜振甫 日渐衰微 辜显荣 海基会董事长 名声显赫 政商
  • 简介:<正>50年代初期,台湾当局为控制舆论,稳定统治,乃强化新闻审查制度,修改“出版法”,实行“新闻用纸供应办法”,限制各报纸的篇幅(不得超过一大张半,6版),并于1954年完全禁止新报发行,台湾于是进入了“报禁时期”(习惯从1955年算起到1987年底,共32年)。随着形势的变化,民众知识程度提高,新闻界抗拒政治压力的增强,当局不得不转而改为怀柔政策:一方面延请报界头面人物进入国民党中常会,一方面松动对报纸幅篇的限制,1968年放宽为两大张,1971年又放宽至三大张。然而,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广告需求的猛增,各报就采用“换版”的形式,来适应社会的需要。所谓“换版”,就是头版和副刊不变,其他各版根据发行范围换登当地新闻。发行量大的报纸,有换到19个版面的,几乎每一个县都有换版,连广告也分区换版,等于发行了19家报纸。到80年代,要求开放报禁呼声日高,当局终于迫于舆情,在1988年元月一日开放报纸登记,放宽了对报纸篇幅和言论的限制,管理政策亦趋向开明。台湾报业于是进入了商业化的竞争时期。

  • 标签: 联合报 台湾 新闻局 曼德拉 《联合晚报》 国民党
  • 简介:2015年,台湾新闻传播业在举步维艰中探寻新的发展机会。一方面,由于台湾经济的持续低迷以及新媒体冲击,台湾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的经营状况日益惨淡,订阅量、收听收视率与广告量较往年继续下降,报刊关停、节目停播已成常态;但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特别是4G业务与移动网络的快速崛起,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转型开展得如火如荼,新兴媒体产业如App、OTT也发展迅猛。

  • 标签: 新闻传播业 台湾经济 传统媒体 移动网络 经营状况 媒体产业
  • 简介:探讨台湾地区职业教育模式与大陆职业教育模式的差别,可以让我们看到大陆职业教育的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台湾地区职业教育的介绍,以及其对人才培养理念与工学结合的课程设置进行综述,对其职业教育的优点进行分析,对大陆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反思,并针对目前大陆职业教育的模式提出一些建议与意见。

  • 标签: 台湾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 社会教育
  • 简介:学科发展包含学科理智发展和学科制度发展两个层面,本文从学科发展的这两个层面,将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要研究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其研究历史进行回顾。

  • 标签: 台湾新闻传播教育 学科 理智发展 制度发展 合力
  • 简介:中国大陆电视娱乐节目发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娱乐节目成为电视台获取收视率的主流节目,然而一直没有解决创新意识缺乏等问题。台湾电视娱乐节目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台湾娱乐节目极为盛行,且花样翻新,奇招迭出,无论从节目的策划,内容、形式的创新,还是主持人的风格以及对观众心理的把握,都有大陆电视娱乐节目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 标签: 电视娱乐节目 中国大陆 台湾省 九十年代 创新意识 60年代
  • 简介:本论文聚焦新华社对1996、2000、2004和2008前后四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报道。以每次选举结果公布为基准点,选举前后10天以后的新华社报道为分析样本,从框架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新华社报道的基本框架、叙述方式,认为四次选举报道从框架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体现了我国政府“和平统一”的对台政策、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立场以及海内外华人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是我国对台政策“文攻武卫”的一种体现。

  • 标签: 新华社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框架分析
  • 简介:形象修护理论(IRT)和情境危机沟通理论(SCCT)是主导危机传播研究的两大理论基础。最近的研究却发现,现实危机案例使用的策略与IRT和SCCT所建议的“最佳实践”(bestpractice)并不全然相符,显示出理论与现实的不同思维。本研究以台湾地区之相关研究案例为对象,以后设分析法再度检视实务案例与IRT/SCCT的相符程度。结果发现,台湾的危机案例的确实践了SCCT的“谣言应使用否认”和“意外事故应使用善后处理”两大建议,却没有符合“犯罪应采用修正策略”、“天灾应使用降低伤害”与“组织过失使用降低伤害”等主张。此外,本研究也发现主策略之使用是否符合理论建议,与危机处理之成败并无显著关联。

  • 标签: 危机应对 危机传播 形象修护 情境危机 公共关系
  • 简介:本研究深度访谈四家台湾主流报纸《中国时报》《自由时报》《联合报》与《苹果日报》的8位新闻从业者,与2位从事新闻研究的学者观察、分析即时新闻发展与影响。研究发现:各报均成立“即时新闻中心”,冲刺即时新闻流量;在即时新闻优先下,新闻记者的工作型态与劳动内容,形成“新闻劳动的密度与强度大增,24小时待命”,“废文充斥,新闻内容农场化”,“追求点阅率,朝向赛马式新闻发展”;其次,新闻记者在配合报社政策,竞逐于追求即时新闻之际,即时新闻的量变造成质变的新闻专业杀手,导致:“独家新闻与即时新闻定义被翻转”,“深度新闻报道被无意义的短讯取代”,“新闻记者兼营销,自主性尽失”。

  • 标签: 台湾报业 即时新闻 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劳动
  • 简介:以网络为中心构建的各种新媒体被视为可以释放第三代传播权的"选择性媒介"。在倾听基础上的"被理解"为传播权归属的新媒体公民新闻实践,本质上是作为公民权的新闻传播权的两种属性:既是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载体,也是国家、社会、个人的舆论控制权介乎权力和权利之间的一种新闻政治的实践。

  • 标签: 新媒体 公民新闻 传播权
  • 简介:本文以央视国际频道《海峡两岸》和凤凰卫视资讯台《台湾一周重点》两个电视节目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其作出比较分析。

  • 标签: 涉台传播 对台宣传 立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