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诊疗方法,小儿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为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6个月至3岁)。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诊断、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儿入院后,及时给子退热治疗,及时预防与控制患儿惊厥的出现,并对患儿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50例热性惊厥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症状典型,临床诊断难度小大,及时诊断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小儿热性惊厥 临床诊疗
  • 简介:摘要小儿发热很常见,如何正确选用退热药,是十分注意的问题,正确的选用会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使药物安全有效。

  • 标签: 小儿 发热 解热镇痛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发热的护理,提出正确的护理方法,预防小儿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药物降温的方法和物理降温方法。结果通过正确的降温方法,患儿体温在半个小时后有所下降或恢复正常体温。结论运用正确的降温方法对高热患儿至关重要,可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小儿发热 护理 错误方法 正确方法
  • 简介:摘要气虚怎可发热?从阴阳学说分析,气属阳,阳虚当生寒,何来生热?中医基础理论论述气虚生热甚少,或述而不详,以至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至今不甚明了。因此,阐明气虚发热的渊源,搞清气虚发热的机理,研讨气虚发热的临床应用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气虚发热 甘温除大热 理论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让患儿及家属正确面对发热。方法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配合冰袋冷敷。结果200例发热患儿体温均较降温前有所下降。结论此方法用于发热患儿的降温效果是肯定的。

  • 标签: 发热 儿科门诊 对乙酰氨基酚 冰袋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发热患者急救护理。对急诊发热病人,根据发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发热时对机体的危害,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有利于对病人的诊断和康复。

  • 标签: 发热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发热患儿及家长进行自我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教育。方法对216例小儿发热护理制定健康教育学习目标和方法,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就诊、出院的整个过程。结果发挥护理人员的职能,达到科学治疗和成功护理发热的目的。结论健康教育活动促进了护理人员自觉学习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增强了患儿及其家属对发热的正确处理,降低了高热惊厥的发生。

  • 标签: 小儿发热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疟疾是一类恶性的虫媒传染病,有典型的周期性发作特征。为了减缓疟疾患者病情发展进程,应对发热疑似疟疾患者尽早进行疟原虫临床检验,以确保抗疟治疗工作开展的时效性与准确性。文章从三个方面对疟原虫临床检验方法进行探究,希望为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发热 疟原虫 临床检验 疟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小儿发热伴惊厥的病因进行研究探讨,为小儿发热伴惊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125例小儿发热伴惊厥患者进行病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年龄、发作次数、患病程度以及家族史等情况进行了解,分析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通过对小儿发热伴惊厥的病因分析了解发现,高热引起的惊厥占小儿发热伴惊厥中的89.6%,10.4%的小儿发热伴惊厥由中枢感染引起,而小儿发热伴惊厥也与首次发病年龄、发作次数、患病程度以及家族史等有关系1。结论中枢感染是小儿发热伴惊厥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对高热惊厥患者则应尽早通过对首次发病年龄、发作次数、患病程度以及家族史等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复发或再发等问题。

  • 标签: 发热伴惊厥 发热惊厥 病因 治疗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P检测对发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520例发热病人分成3组。细菌感染患者221例,病毒感染患者194例,其他(非细菌非病毒感染)105例。所有患者都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观察各组阳性率的变化。结果各组急性期阳性率分别为89.1%(197例),11.3%(22例),42.8%(45例),与急性期相比,细菌感染组与其他组在恢复期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病毒感染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RP随病情的恢复而明显下降,随病情加重而升高,有助于早期的诊治。

  • 标签: C-反应蛋白 发热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门诊发热患儿处理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发热患儿6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儿均予以及时降温处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中共有65例患儿,现46例(70.8%)为呼吸系统感染,10例(15.4%)患儿肠道感染,传染性疾病8例(12.3%),非感染性疾病1例(1.5%)。治疗后病情均好转,3d内无发热,1周左右基本治愈。结论小儿门诊发热患儿积极降温处理,找准原因对症施治,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 标签: 小儿 门诊 发热 处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小儿发热抽搐的临床治疗方法,旨在为临床科学治疗避免小儿再次抽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发热抽搐患者62例,通过合理的急救措施、退热治疗及护理,随访1年统计患者治愈率及复发率。结果62例小儿发热抽搐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结果表明有54例患者无再次复发,复发一次患者11例,有4例患者复发2次,临床治愈率为87.10%。结论通过有效的急救并结合止痉、降温、保持呼吸道畅通的综合治疗和护理方式能显著提高小儿发热抽搐的治疗效果,减少再次复发率。

  • 标签: 小儿发热抽搐 临床治疗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陈氏儿科验方清凉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4月门诊外感发热患儿36例,均予清凉汤口服治疗,每日二次,3天为一疗程。结果临床痊愈13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32例,总有效率为88.9%。结论清凉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清凉汤 小儿外感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洛芬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布洛芬的给药方式将50例患者分为2组,布洛芬口服组(n=25)和直肠给药(n=25)。观察布洛芬给药方式对其降温效果的影响。结果布洛芬口服和直肠给药两组种给药方式均能有效退热,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有效率为92~96%。口服组起效快(2h内起效为主),直肠给药起效较慢,随时间推移起效(2h后起效为主)。用药后4~8h,直肠给药组患者的平均体温低于口服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口服和灌肠给布洛芬均能有效治疗小儿发热,口服布洛芬起效快,简便,灌肠给药药效时间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

  • 标签: 小儿发热 布洛芬 直肠给药 口服 起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