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gsdeepvenousthrompo-sis,LDVT)是血管外科较为常见的静脉性疾病,虽然导管内溶栓治疗]已经成为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在严格掌握好适应证的前提下,传统的切开取栓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腹股沟切口淋巴是血管外科医师感到棘手的问题。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取栓术 腹股沟 淋巴瘘
  • 简介:摘要某种原因导致圆窗膜、卵圆窗膜、内耳和中耳间隙破裂,使外淋巴液漏到中耳,表现出急性感音性神经性耳聋、耳鸣、眩晕、平衡失调等耳蜗和前庭症状的疾病,称为外淋巴。目的讨论外淋巴临床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保守疗法头抬高30度保持绝对安静几日,避免屏气用力、咳嗽、呕吐等,禁止咽鼓管通气,否则加重眩晕发生。总之安静期避免改变中耳内压力的检查和处置。手术治疗是为了达到改善听力,解除眩晕,预防脑膜炎的目的。保守疗法无效后应行鼓室探查术,确诊外淋巴后行孔修补术。手术处置后,仍有前庭症状者,可行迷路破坏术、前庭神经切断术。

  • 标签: 外淋巴瘘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小肠腹壁切口的常见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报导我院外科近10年来诊治的4例小肠腹壁切口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小肠腹壁切口多由于手术操作不当和手术后处理不当而引起。发生小肠腹壁切口后,要加强病人的管理,尽量减少肠液的外流,减少肠外病人的病死率。因此,本报导中的4例小肠腹壁切口病人均治愈。结论在行腹部手术时,要预防腹部切口感染及切口肠粘连,要正确处理感染切口。当小肠腹壁切口发生后,适时转流肠液也是相当重要的治疗措施。关键词小肠腹部切口切口感染肠液转流

  • 标签:
  • 简介:总结腹部切口裂开并切口内高流量肠外病人的伤口护理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结合笔者临床实践体会对此类病人的护理措施进行了综合阐述。造口护理技术,封闭式负压伤口疗法,现代造口护理用品及其附属用品、新型湿性愈合敷料的联合应用结合全身综合治疗干预提高了此类病人伤口护理效果。造口护理技术联合封闭式伤口负压疗法有效地解决了切口裂开并切口内高流量肠外病人口排泄物收集及周围皮肤保护的难题,而且有利于伤口床的管理及促进伤口愈合。

  • 标签: 切口裂开 肠瘘 负压疗法 造口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碘仿治疗腹股沟切口淋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例腹股沟切口淋巴患者于切口局部用碘仿纱布填塞,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8例获6~18个月随访,均无淋巴复发,切口均愈合良好,无局部疼痛及继发淋巴结水肿。结论碘仿纱条治疗腹股沟切口淋巴效果好、安全性高,且方法简单、费用低廉。

  • 标签: 腹股沟切口淋巴瘘
  • 简介:腹壁子宫切口是妇产科的少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原因是由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粘连于腹壁切口而形成久治不愈的瘘管,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1]。现将我科1例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脓、腹壁子宫切口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剖宫产术/副作用 宫腔积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区手术后切口淋巴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63例腹股沟区手术术后发生5例切口淋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淋巴发生率176%(5/283)5例患者经治疗均治愈,两例经压迫换药20日左右切口缝合治愈出院,3例经康派特医用胶封堵后约2~3日后切口缝合治愈出院。结论对腹股沟区不恰当的广泛解剖及不规范的淋巴结切除与术后腹股沟切口淋巴的发生密切相关。术中仔细操作、避免广泛剥离、避免切除肿大淋巴结或切除淋巴结仔细结扎是预防腹股沟切口淋巴的有效措施。淋巴发生后予以医用胶封堵是有效的补救措施。

  • 标签: 腹股沟区手术 切口淋巴瘘 医用胶
  • 简介:摘要总结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伤口感染伴淋巴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重视伤口管理,重视负压封闭引流通路的建立及维持,加强淋巴液再生成的预防,规范术后功能锻炼指导及实施个性化的出院随访指导,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通过临床多学科综合治疗和护理,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已择期完成化疗。随访六个月,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良好,术后远期并发症未发生。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淋巴瘘 伤口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传统的开腹Mile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比较,对比分析无切口腹腔镜Miles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2013年6月我院低位直肠癌患者Miles术81例,其中腹腔镜组39例,遵循全肠系膜切除(TME)原则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Miles术;开腹组42例,行常规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恢复时间、伤口愈合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腹壁切口大小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腹壁切口大小均明显少于开腹组,但其手术时间较长,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此外,腹腔镜组切除淋巴结数与开腹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切口腹腔镜低位直肠癌Miles术治疗直肠癌创伤小、康复快、安全可靠,短期随访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无切口造瘘 腹腔镜Miles术 开腹Miles术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卵巢癌合并肠造患者合并切口感染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妇科术后常规护理,积极抗感染,切口、造口的护理,营养支持,积极预防血栓,经过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患者家属满意,顺利出院。

  • 标签: 卵巢癌,肠造瘘,妇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介治疗淋巴型支气管结核病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将36例淋巴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支气管镜注入抗结核药物及活检钳清除灶并冷冻冻融治疗;B组采用采用支气管镜注入抗结核药物及冷冻冻融治疗。评价其治疗次数、治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在第6、12个月的治愈率高于B组,且总体支气管镜治疗次数少于B组。结论支气管镜下注入抗结核药物+活检钳清除病灶+冷冻冻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淋巴结瘘型支气管结核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海青 刘金龙 赵春 王玉娟 王伟 赵平 靳有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0年第05期
  • 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济南 25002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济南 25002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血液科,济南 250021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济南 25002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济南 25002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胃-支气管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上对此罕见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2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胃-支气管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男,2岁,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因呼吸衰竭、脓毒性休克入PICU。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食管,上消化道造影提示膈疝并胃底-支气管。最后外科手术明确诊断隔疝、胃坏死、胃-支气管。经修补术后病情好转出院。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胃-支气管罕见,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外科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胃-支气管瘘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 简介:【摘要】 总结1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食管的护理,发现食管后,及时予相应处理, 包括全程心理支持,病情观察,个性化营养支持治疗,呼吸道护理,保护性隔离,康复训练,健康宣教。经两周的治疗与护理,患者恢复良好。

  • 标签: 甲状腺癌 淋巴结清扫术 食管瘘 护理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良好的血液通路是保证长期顺利血液透析的关键。血液通路的建立有多种选择,采用椭圆形切口吻合方法行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建立内,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费用低,成功率高,近期效果好等优点。

  • 标签: 椭圆形切口 小血管吻合法 动静脉内瘘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弧形切口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伴侧颈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侧颈淋巴结患者予低位弧形切口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弧形切口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时术野暴露充分,对于侧颈淋巴结转移较少患者侧颈淋巴结清扫充分,操作方便,减少手术时间,患者切口美观,术后疤痕挛缩减轻,无出现皮瓣坏死,无颈部畸形和活动障碍,无肩胛疼痛综合症。结论弧形切口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切口美观,术野暴露充分,对于侧颈II、III、IV区淋巴结转移较少患者能达到根治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弧形切口 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早期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的7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于术后第1、3、5天分别检测血常规,记录白细胞计数(WBC),计算NLR。分析术后第1、3、5天NLR与吻合口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术后NLR预测吻合口的准确率。结果术后第1、3、5天,吻合口患者的平均WBC分别为13.2×109/L、9.1×109/L和8.9×109/L,吻合口愈合患者的平均WBC分别为12.9×109/L、9.0×109/L和8.8×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吻合口和吻合口愈合患者的平均NLR分别为13.3和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吻合口患者术后第3、5天的平均NLR分别为10.9和7.6,吻合口愈合患者术后第3、5天的平均NLR分别为9.3和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第3天NLR截点值为8.6时,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的灵敏度为73.2%,特异度为75.6%,AUC为0.744。术后第5天NLR截点值为5.5时,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的灵敏度为69.6%,特异度为75.5%,AUC为0.726。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第3天NLR为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后第3天NLR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的发生,有助于早期发现吻合口,减少吻合口导致的并发症。

  • 标签: 直肠肿瘤 吻合口瘘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湿性愈合敷料在肠造术后肠造口并切口感染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间收治的肠造术患者5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29例接受干性传统敷料的设为对照组,其余29例接受湿性敷料的设为实验组,并对两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而对照组时间较长,对比结果(p

  • 标签: 湿性愈合敷料 肠造瘘 肠造口 切口感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