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总结射频消融术治疗老年肝癌的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12年5月采用RFA治疗的老年肝癌患者100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未发生与RFA治疗直接相关的死亡.患者无严重并发症,仅有术后发热(31例)、疼痛(37例)、肝功能可逆性损害(44例)、胸腔积液(2例)、气胸(1例)、恶心/呕吐/呃逆(5例)等一般并发症,半年、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为91.1%、78.7%,生存期延长.结论RFA对于老年肝癌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老年肝癌 并发症 生存期
  • 简介:摘要对42例肝癌病人在B超或CT引导下行循环微波消融术,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4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38例接受单次治疗,4例接受2次治疗。无手术死亡、无大出血、肠穿孔、胆漏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肝癌 冷循环微波消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多点扇形立体定位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肝癌患者的39个肿瘤设计多点扇形立体定位法施行超声引导经皮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UnipolarcoldcircularradiofrequencyablationUCRFA)治疗。患者治疗前超声常规扫描定位,超声多切面扫描,设计肿瘤类球形立体投影。将射频电极经导向器穿刺肿瘤至肿瘤底部,根据肿瘤大小由深至浅进行消融治疗;治疗后1个月行增强CT或CEUS检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39个肿瘤共消融次数127次,每个肿瘤平均消融3.25次。治疗后1个月CT复查,肿瘤体积缩小,CECT示肿瘤无强化者89.29%,部分强化者10.71%;CEUS示肿瘤内无增强者87.38%,部分增强者12.62%。结论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超声引导多点扇形立体定位单极RFA治疗肝癌疗效可靠,提高了较大肝癌消融灭活率。

  • 标签: 射频消融 超声引导 多点扇面 单机冷循环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快速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了射频消融术;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心包填塞1例,穿刺部位渗血、血肿1例,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加强对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已经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给予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射频消融术和射频消融的护理,去除患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烦恼,避免这些药物可能存在的剂量或用药时间相关的副作用,也可去除因反复心律失常对患者生理与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 标签: 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兔肝脏原位种植XV2肿瘤模型,并经射频消融治疗(RFA),探讨射频消融术对荷瘤兔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情况。方法建立28只VX2细胞肝癌兔模型,将其分为对照组(10只)和射频消融组(18只),在射频消融术1周、2周、4周时,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肿瘤组织的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两组荷瘤兔在不同时段,其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均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技术在用于肝脏肿瘤治疗时,能够显著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对于延长生存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荷瘤兔 肝脏肿瘤 射频消融 细胞免疫力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治疗小肝癌合并严重门脉高压症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采用腹腔镜下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及脾切除治疗小肝癌合并有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12例患者,同期行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及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2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36个月,两组有3例消化道再出血,保守治疗痊愈;1例肝肿瘤消融不完全,CT引导下再次消融治疗,无肝癌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循环射频消融对肝功能损伤小,具有微创的优点,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小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癌 冷循环射频消融 腹腔镜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门脉高压症
  • 简介:摘要目的肝癌细胞比正常细胞耐热性差,42℃就可引起肝癌细胞的破坏和亡;射频治疗时能在肿瘤局部产生80~100℃高温,从而有效杀死癌细胞。方法2010年6月--2011年l2月我院对76例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PRFA术,取得较好疗效。结果因此,PRFA成为各种原因不能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适应证广、近期疗效明显、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PRFA)是近几年国际上新开展的一种高科技治疗手段,能在局部产生高温达到治疗。

  • 标签: 射频消融 肝癌
  • 简介:摘要肝癌是人类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病死率较高的癌症之一,受肿瘤的部位、大小、数量、肿瘤来源、肿瘤进展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约30%的肝癌患者可行手术切除,70%的患者只能采取非手术切除。射频消融术(RFA)是对不宜手术或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特别是肿瘤直径≤3cm)患者实施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微创、简便、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患者对此了解不多,易产生恐惧感。RFA是一项新兴技术,其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外科手术。本文分析了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

  • 标签: 射频消融 肝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胰腺癌射频消融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采用胰腺癌射频消融治疗。结论射频消融对晚期胰腺癌的疼痛缓解有肯定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晚期胰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最有效的评价指标是病人术后背部疼痛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甚至消失。RFA对肿瘤压迫侵犯神经引起的疼痛有效,但对于胆管或胰管梗阻引起管道内部压力增高刺激内脏感受器而引起的疼痛效果不明显,在理论上因肿瘤组织坏死和纤维化有可能加重梗阻引起的疼痛。

  • 标签: 胰腺癌 射频消融 治疗
  • 简介:摘要:射频消融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手段。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使用三维标测系统可以观察心脏内导管的位置,医生可以更方便的标测心律失常的部位,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和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型循环双极射频与Habib 4X双极射频辅助开腹半肝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双极射频辅助开腹半肝切除的4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2.2岁。依据辅助肝切除双极射频设备不同分为:试验组(n=20)采用新型循环双极射频辅助开腹肝切除;对照组(n=25)采用Habib 4X双极射频辅助开腹肝切除。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术后第1天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固性坏死平面宽度、肝实质离断速度、电极针头炭化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肝实质离断速度(5.0±2.0)cm2/min、凝固性坏死平面宽度(1.36±0.21)cm、术后AST(177.0±79.3)U/L、术后ALT(200.2±78.5)U/L、针尖炭化20.0%(4/20),优于对照组(3.6±1.7)cm2/min、(1.93±0.16)cm、(233.2±66.6)U/L、(249.2±62.9)U/L、56.0%(1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3/20),对照组为24.0%(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循环双极射频辅助半肝切除安全可行,具有横切肝实质速度快、电极针尖炭化率低、凝固范围更精准等优点。

  • 标签: 肝切除术 双极射频 冷循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