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工是将导管直接置入气管或经上呼吸插入气管所建立的通道,是抢救呼吸衰竭常用的临床手段.人工护理主要的目的为保持呼吸湿化、通畅,促进痰液引流,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呼吸常规护理包括:协助和鼓励患者进行痰液引流;如教会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胸部叩击、体位引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保证每日入水量在1500ml以上,可防止分泌物干结;保持环境整洁,维持适宜的室温(18℃~20℃)与湿度(50%~60%),以发挥呼吸的自然防御功能.还应结合人工的特点做好以下的护理.1呼吸的湿化人工建立后呼吸纤毛运动减弱,呼吸失水增多,易导致阻塞,肺不张,肺部继发感染等,必须加强呼吸的湿化,可采用的方法为:1.1蒸气加温湿化,即将水加热后产生蒸气混入吸入中,达到加温和加湿作用.一般使吸入(道口气体)的温度维持在35℃~37℃,不超过40℃,湿化器内水温常常保持在50℃左右.湿化温度高、面积大、气流量小则湿化效果好.呼吸机湿化器中的液体只能用无菌蒸馏水,不能用生理盐水或加入药物,因为水蒸发后溶质将在罐内形成沉淀,影响湿化效果.1.2气管内直接滴注,即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直接向气管内滴(注)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有间断注入或持续滴注两种方法.(1)间断注入,一般每隔20min~60min1次或在吸痰前注入,每次为3ml~5ml.(2)持续滴注,将安装好的输液装置挂在床旁,用头皮针直接穿刺进入气管导管或将输液器直接连接在切套管,其滴速为4滴/min~6滴/min.湿化液总量需根据病情,痰液粘稿度调整,一般在(200~400)ml/日,以使患者分泌物稀薄、痰液易吸出为目标.

  • 标签: 气道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的建立是治疗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措施。湿化则是人工管理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各种人工湿化护理方式,并进行优点和缺点的总结。方法《人工湿化护理》通过自身在护理工作的具体实践,得出每一种人工湿化护理的优劣,以及如何选择湿化液、如何保持温度、如何控制量及速度等。结果合理的呼吸湿化,如何根据病人选择合适的湿化装置、温度及湿度,如何评估湿化效果,这些都是人工湿化中应解决的问题。结论建立人工,及时准确地应用机械通气,能迅速改善病人的缺氧状况,防止重要脏器的组织损害和功能障碍,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人工护理对于机械通气的病人是十分重要的,维护呼吸正常的功能,从而使病人早日恢复康复。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建立人工的首要目的是维持呼吸通畅,保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并对呼吸进行保护,防止误吸,引流气分泌物。尤其自主呼吸微弱或呼吸停止患者可通过人工进行机械通气。

  • 标签: ICU 人工气道 护理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工的目的是改善通气、纠正缺氧;解除呼吸梗阻,保证通畅;有效清除呼吸分泌物;保护,防止误吸。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许多学者对相关护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理论,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运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人工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人工气道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工病人使用呼吸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90例使用呼吸机的人工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人工病人经护理前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90例使用呼吸机的人工病人当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例,肺部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6%,经护理后,其并发症均得以有效改善和缓解。结论人工病人使用呼吸机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细致、规范的实施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降低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气道 呼吸机 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人工是将导管经鼻/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是抢救呼吸衰竭的一种应急措施。本文就人工管理的护理进行分析,介绍人工固定、气囊压力、吸入气体加温与湿化、内吸引等问题的研究。提出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病人特点选择适合的固定方法,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下增加病人的舒适感;随时掌控导管气囊压力,必要时清除气囊与声门之间的积液,防止误入下呼吸引发感染;选择符合人体要求的湿化方法,利用密闭式吸痰法配合改良式吸痰法有效清除分泌物。

  • 标签: 人工气道管理 气囊管理 气囊湿化
  • 简介:摘要随着急救医学研究的深入,及时建立人工,恢复有效通气以赢得宝贵抢救时间的观念已成共识。相应人工科学护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近年来国内外对人工护理的研究成果很多,现笔者将其综述如下。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摘要人工是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人工湿化的效果直接影响人工护理质量。良好的湿化是保证呼吸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国内在人工湿化的方法、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温度与速度的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众多新的进展。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管理小组在ICU人工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70例ICU人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人工管理小组。结果:在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人工管理小组措施在ICU人工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同度更高,参与的积极性更强,出现各种并发症几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生活水平有所保障,值得参考。

  • 标签: 人工气道管理 ICU 人工气道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常规护理人工管理小组在ICU人工护理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90例人工患者展开分析,利用电脑RAND函数随机分成2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人工管理小组提供的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期间的VAP发病率、MV时间、堵管和非计划拔管情况。结果 研究组VAP发病率、MV时间、堵管和非计划拔管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人工管理小组是基于以科研结果为导向的实证护理,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全面性优势,对构建ICU人工护理的安全体系有促进价值,可强化护理人员管理意识,使

  • 标签: []人工气道 ICU 护理 小组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机械通气在现代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而保证呼吸通畅、预防误吸、便于清除呼吸分泌物,做好人工护理,保持呼吸的通畅,减少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很大的作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人工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33例使用人工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经治疗33例护理效果满意,2例气管切开病人因突发心脏骤停而死亡。结论只有规范的护理流程,科学的管理方法,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无菌操作观念,才能使人工安全、有效的为病人开辟生命绿色通道。

  • 标签: 人工气道护理通畅无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对ICU重症病患人工进行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取我科室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ICU重症患者4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病患人工进行综合护理,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ICU重症病患 人工气道 护理
  • 简介:摘要人工是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人工湿化的效果直接影响人工护理质量。良好的湿化是保证呼吸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国内近年来有关湿化护理方面不断有新理论新方法出现,取得了众多新的进展。

  • 标签: 人工气道 湿化 护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