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美国重返亚太以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已然形成'六国七方'参与,美国、日本等域外国家干涉的严峻局面,南海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分别从历史学、国际法学以及国际关系学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著述。对最近几年国内外南海问题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促进南海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南海 争端 研究 综述
  • 简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五部分关于强制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定实质上就是一个普通的仲裁条款,它在处理南海问题时面临着诸多局限。首先,《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强制性是有限度的,第十五部分第一节和第三节为缔约国提供了可以规避强制机制的附加说明和选择性排除条款。其次.中菲南海争端显然是关于主权和海域划界的争端,明显超出了《公约》的管辖范围。仲裁庭对海上地物性质及“九段线”合法性的裁决会对中国的主张“未审先判”。再次,中菲达成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及中国根据《公约》298条做出的排除性声明是否能够排除仲裁庭对南海争端的管辖权?仲裁庭对此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最后。在可受理性问题上。必要的第三方问题及诉由消失问题的存在也使得本案不可受理。

  • 标签: 南海争端 中菲仲裁案 强制争端解决机制
  • 简介:在领土争端解决中,国际法庭不仅考虑当事国对争端领土提出的主权主张,还会考虑一国对另一国主张的态度。面对他国的竞争主张,拥有或主张主权的一国不抗议或不反应,这种情形将可能构成默认。在判断一国是否默认他国主张时,需要考虑三个条件:第一,该国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国的主张;第二,该国应当并且能够反应以维护其权利;第三,该国保持沉默或者没有及时抗议。默认并不是判断主权归属的独立权利来源,但可以支持和强化根据其他法律依据得出的结论。在例外情况下,默认他国以主权者名义对领土实施的行为,可能导致主权的变更,关键在于判断当事国是否通过行为达成了新的合意。

  • 标签: 默认 知情 抗议 合意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南海争端中权力政治的影响,以此来研究美国和中国在南海的战略博弈。主要涉及的国家一边是美国和其他主权声索国,如越南、菲律宾,而另一边是中国。中美两国战略博弈的结果是利益集团的两极化和军事力量的增强。考虑到经济独立,区域化趋势等因素,公然的军事冲突目前看来可能性不大。然而,复杂的军事力量,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冲突,使南海成为充满矛盾的区域。本文揭示了一些政策影响,并尝试为权力政治可能导致的情况建立一个研究框架。

  • 标签: 中国 美国 越南 菲律宾 权力政治
  • 简介:囿于制造流程、生产工艺、管理水平所限,一些国际贸易订单在履约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小修订、小瑕疵,而这种履约瑕疵容易被"放大"从而引发争议"我们主动做了原告,不仅得到了一个非常出色的裁决结果,同时我们还把所有的案款都拿到了手。"2016年1月16日开幕的"2015年中国公司法务年会(北京会场)"上,中国石化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孙晓青在分享公司刚刚经历的"对俄钻机出口争议仲裁案"时说道。

  • 标签: 总法律顾问 中国公司法 裁决结果 中国石化 制造流程 青在
  • 简介:WTO争端解决机制中,法律解释方法在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中的应用,能够保证WTO法的统一适用和完整。文章通过对WTO争端解决中的法律解释进行分析,依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第三十一条和第三十二条对WTO争端解决中的条文解释,以期实现在WTO法上的"国际法治",统一化地解决争端

  • 标签: WTO 法律解释 司法能动
  • 简介:美国在20世纪面临众多海洋争端,所涉及的地理范围也相当广泛。这其中既包括传统的领土争端,也包括伴随着国际海洋法的变迁和全球海域的重新划分而出现的新型海洋争端。美国在处理这些海洋争端时展现出十分清晰的海洋战略远见,对于战略位置至关重要的岛礁和海域,美国牢牢掌握在手中。而在其他相对次要的海洋争端问题上.美国根据争议对象的不同和辅助其外交政策的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包括双边磋商,外交斡旋,法律手段等,并且做出一定的妥协甚至放弃。美国处理海洋争端的思路和方法对我国处理南海问题和周边关系问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海洋争端 美国 南海问题
  • 简介: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之间发展良好关系不可绕过的问题,日本在单方面采取措施的情况下使得钓鱼岛问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日本宣称的主张站不住脚,是不符合国际法的。文章从国际法等方面对钓鱼岛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钓鱼岛 国际法 主权
  • 简介:公平公正待遇与征收补偿规定是国际投资协定中的基本条款,也是涉及文化保护的国际投资争端中的争议焦点。前者广泛存在于媒体领域等带有文化因素的国际投资案例,后者目前主要出现在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投资争端中。公平公正待遇并不限制东道国基于文化产业特性采取特殊规制的权利,但要求通过透明及可预期的国内政策法规体系来保证文化投资者的合理预期,国内措施在实施层面应保证具体程序的非歧视与不武断。大多数投资协定都对征收行为设定了公共利益保护的合法条件,以UNESCO相关公约所确立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义务正日益成为东道国将保护文化作为公共利益选择的国际法依据。一方面,对文化遗产间接征收的认定上,纯粹效果标准占据了主流;另一方面在补偿义务及标准的确定上,并不能因保护文化遗产而豁免于补偿义务,但可以考虑因此而削减补偿数额。

  • 标签: 国际投资争端 文化 公平公正待遇 征收补偿
  • 简介:WTO裁决的有效执行,关涉WTO的权威和存续价值。随着中国在WTO被诉和败诉案件的增加,如何执行WTO裁决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旨在对WTO争端解决中国败诉案执行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中国败诉的原因、败诉案执行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败诉案执行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对中国败诉案执行提出完善建议。

  • 标签: WTO 争端解决 中国败诉案 执行
  • 简介:中菲关系面临的僵局不仅仅源于“零和”性的南海领土主权争端.彼此间误解也是一个重要根源。中国对菲律宾的误解主要集中在后者的外交事务,对其地缘政治重要性与对美关系的“独立性”认识不足,同时低估了菲律宾国内因素对其外交事务的影响。菲律宾对中国的误解主要集中在后者的领土政策,以为中国的最终目标是无止境地攫取地盘,怀疑中国政治协商的诚意,以及迷信美方干预能够制约甚至改变中国政策。双边误解放大了利益冲突,导致互相误判,导致阿基诺三世执政时期的中菲关系被领土争端所绑架。两国必须走出这些误解以及由这些误解所导致的困境。当下要务是应该利用菲律宾政府更替之机,寻求妥协,控制争端,防止将来出现更大的冲突。长远来说,关键是重启和发展一个培养双边战略互信的战略框架,实现双边关系的长期稳定与良性发展。

  • 标签: 领土争端 南海 中菲关系
  • 简介:钓鱼岛列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通过钓鱼岛争端的缘起经过及其争端的特点,针对钓鱼岛争端的应对战略,钓鱼岛争端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

  • 标签: 钓鱼岛争端 中国 日本 战略
  • 简介:近年来,澳大利亚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为依托,积极介入南海争端,使本已复杂的南海地区局势雪上加霜,严重损害中国周边环境安全。澳大利亚通过强化与南海周边国家政治、军事合作,积极配合美日参与南海活动,以及在地区组织、安全会议等方面通过议题设置等积极介入南海地区争端。针对澳方的种种损害中国主权安全的行为和举动,中国必须予以积极应对,坚决予以反制。主要可以从积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加强中澳经济、文化、军事交流与合作,减少澳方顾虑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坚决维护南海核心利益,力求与有关争议方通过双边谈判以及在东盟框架内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南海问题。

  • 标签: 澳大利亚 南海争端 介入因素 中国对策
  • 简介:国际法院在战后主权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解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法海峡群岛争端是国际法院成立后成功裁决的第一例领土争端。19世纪后,英法针对海峡群岛中明基埃群岛和埃克荷斯群岛的主权归属产生争端。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双方于1951年将争端提交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1953年,国际法院经过审理并主要依据“有效控制”原则,裁定争议岛屿的主权属于英国。英国通过国际法院仲裁模式,成功获得争议岛屿主权。该案例对于我国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岛屿争端具有极为现实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海峡群岛 岛屿争端 国际法院 英国 法国
  • 简介: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邓小平根基于和平、立足于大局、着眼于互利,提出了处理中国周边争端问题战略性思维的战略构想,其中'主权属我'是根本前提,'和平协商,合理解决'是第一原则,'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第二原则。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当时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所面临的领土领海争端,在多年来的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效,也积累了众多的经验。中国在解决与周边国家间领土领海争端中,和平协商是重要方式,合作共赢是重要理念,'不惹事,不怕事'是重要原则。伴随中国实力的增长,周边有些国家以'国强必霸'的传统思维将中国视为发展威胁,使我国的周边关系中出现了个别国家阻挠'和平协商'、排斥中国'共同开发'、扩大和强化非法占有有争议领土控制权等新的问题和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仍然要坚持以邓小平处理周边争端的战略构想为指导,坚持'主权属我',强化主权行为;推进和平协商,治理合理解决;尽量以'共同开发'推动'搁置争议'的实现。

  • 标签: 邓小平 周边争端 主权属我 和平协商 合理解决
  • 简介:在领土主权争端的存在与解决实践中,'历史证据'被广泛且多样地使用。然而,历史证据的内涵、表现形式、法律功用和证明力要素均缺乏探讨。实际上,'回溯视角'下历史证据的参酌与采纳是领土争端的必然选择。狭义而言,历史证据指具备独立证明功用的证据类型,所证明对象限于领土的原始权利;广义上讲,历史证据具备独立或辅助的法律功用,能够被援用以直接或间接地证明领土主权的确立和变更。历史证据是对'证据'施加时间限定的结果,其表现形式不局限于古代文献,其法律功用也延展于条约解释、领土获取方式及原则的论证。就证明力要素而言,历史证据的真实性判准相对隐化,充足性成为核心标准,而对抗性则成为决定其最终证明力的关键。应当注重历史研究与法律论证的结合,从充足性和相对性角度组织与采纳历史证据,并加强特定历史证据的法律功用研究。

  • 标签: 历史证据 领土争端 领土主权 法律功用 证明力
  • 简介:当前国际上对最惠国条款适用于投资争端解决程序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较大的争议,是否符合'更优惠待遇'标准是判断这种适用的依据之一。将最惠国条款适用于投资争端解决程序由于在国内救济与国际仲裁之间、不同国际仲裁机构之间、不同国际仲裁程序规则之间无法判断'更优惠待遇'的存在,因此,将最惠国条款适用于投资争端解决程序适用缺乏合理性。

  • 标签: 最惠国条款 投资争端解决 更优惠待遇
  • 简介:当前,中国正处于“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后,实现2020年小康目标和中华文明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决胜阶段。因此,周边安全形势对于我们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16年3月30日在京召开了“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走向”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外交学院、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多家学术机构的1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围绕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现状、中美关系、南海东海等热点问题新情况等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探讨。现将其中部分学者的发言摘录于此,以飨读者。

  • 标签: 周边安全形势 南海争端 中国梦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博弈
  • 简介:当前,强化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已成为中国出口企业极为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出口产品成本计算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最终认定倾销是否存在,然而,大多数被诉企业感到利用现有成本核算系统提供符合要求的涉诉产品成本数据极为困难,很难及时提供符合可采性的成本数据。如何保证被调查出口产品成本信息的及时、细化、准确提供,是企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 标签: 反倾销 成本管理 ERP整合
  • 简介:由一带一路研究院主办,香港世贸组织研究中心、全港各区工商联和香港基本法教育协会协办的第四届一带一路国际论坛10月11日今日举行。论坛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做主题演讲及讨论。同日亦举行了《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蓝皮书发布会,分享研究院专家组的研究成果。

  • 标签: 争端解决机制 国际论坛 香港基本法 世贸组织 教育协会 研究成果